朱晴怡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必须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就基础教育而言,既要重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也要注重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还要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培养其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因为今天的学校是在为明天的中国培养人才,这是时代给我们这一代教育人提出的考题。高品质的高中建设要有这样的历史感与使命感,真正担当起责任,通过转变育人方式,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基层学校的管理者,要强化使命意识,以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引领,把学校办好;要强化宗旨意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发展教师来发展学生,最终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共生发展;要强化协同意识,从整体上看待和理解问题,从系统的观点和结构的角度去解决教育的系统性问题,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深化协同;强化担当意识,要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找到真正的问题,创造性地应对问题。为此必须着力推动三个方面的变革。
一是推动观念的变革。高质量教育不是为了达成简单的指标,也不是为了达成单维、平面的发展,更不是为了片面地提高分数和升学率,而是面向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到学校工作,就是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育为先,五育并举,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高质量教育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虽然一线教育者受困于当下复杂的教育生态环境,但还是要保有教育的理想,在现实与理想当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真正实现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既要求基础教育管理者观念的变革,也需要每一個教育人观念的转变。
二是推动发展方式的变革。教育要从过去主要依靠规模扩张、硬件建设、时间投入、考试技能强化转向育人方式的转变,转向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的变革。对于高中教育来说,就是要提升学术品位,研究课改的方向,聚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要实现新发展,就要力求精准谋划、精准教学、精准训练,实现高效备考、精准备考、靶向发力。一定不要把育分与育人完全对立,现在高考的改革就是要把育人与育分融合起来。从基于真实情境解决真实问题,到跨学科主题式教学,都要求我们从根本上实现育人目标,同时在过程中实现育分的目的。而新课程改革与新高考的实施,本身就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的的途径之所在。
三是推动动力的变革。我们要从外部推动转向走内生发展的道路。从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转变为协同创新、上下互动的学校文化。校园要有生命的气息、书香的味道、园林的风景。学校可以依托课程基地建设和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推进,有效布局全新的教育空间,在实现环境育人的同时通过空间变革推动教与学方式的变革。让教师能够围绕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在每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我们只有真正把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教育契机,激发“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学习动力,增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育人艺术,保持“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毅力定力,坚定“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理想信念,才能让我们的教育真正饱含深情,在教育强国发展的进程中烙下坚实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