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阅读教学之窗

2024-03-27 10:39吴月
教育家 2024年4期
关键词:乌鸦课题月亮

吴月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的空白点,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合理的补白,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进行创造性的阅读活动。

课题补白,看最初的风景。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教学时我们要精心设计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猜测、迁移类化、整合单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整体感知文本。如《装满昆虫的衣袋》,先引导学生反复读课题,找出重点词语“昆虫”,然后再质疑猜测:我们的衣袋平时都装些什么呢?这里的衣袋为什么装这么多昆虫?有什么用吗?通过想象补白,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理解全文做好铺垫。再如《望月》的导课:你们喜欢月亮吗?(课件展示月夜美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多么美好的意境啊!面对同一轮明月,每个人的所思、所感都不相同。在大诗人李白的诗中,月亮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民间音乐家阿炳的心中,月亮是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在当代作家赵丽宏的笔下,月亮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望月》:这是一轮清朗的皓月;这是一轮朦胧的残月。通过类化补白,有效实现知识迁移。把单元主题作为纽带,通过课题补白,进行一组课文的整合教学。

标点补白,听弦外之音。标点符号是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课文中的省略号、感叹号等,通过补白,把文章没有表达出来的内容一一呈现,丰富文本内涵。如《海底世界》:“如果你用上特制的水中听音器,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像人在打呼噜……”这里的省略号,要启发学生联想、补充省略的部分。通过有效补白,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境补白,明言外之意。情境是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画面,显现或还原出作品营造的意象。如《乌鸦喝水》一课中: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在此要抓住“到处”一词指导朗读“乌鸦都到哪里找水喝了,找到了吗?”引导学生对乌鸦在不同地方都没有找到水的情景进行想象补白,正确理解“到处”一词的同时,也体会到乌鸦找水着急的心情。

情节补白,悟韵外之致。情节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表现人物之间矛盾冲突发展演变的过程。对于文本中前后跨度大、跳跃性强的情节空白,教学时要在调动学生知识经验、生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发挥想象补白,充实情节内容,丰满人物形象。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在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父母继续争吵的场面,续写父母继续争吵的故事,两个人争吵到最后,是互不相容,还是会握手言和呢?通过情节补白,让学生在续写中深刻體会父母不同的爱。

结课留白,品无穷之意。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会留下无尽的遐想和感悟的空间。我们可以在结课时设置留白,回顾、升华所学知识,激起课外进一步探究的渴求心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还要带着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如《滥竽充数》结课时,可以启发学生深思:南郭先生又将有着怎样的命运?让学生发散思维、想象补白,创造出多种不同命运的南郭先生,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启示。

实践证明,在语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打开阅读教学那扇美妙之窗,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抓住课文中的一个个空白,激发想象、巧妙填补,课堂定会动静相生、精彩纷呈!

猜你喜欢
乌鸦课题月亮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小乌鸦
乌鸦喝水后传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乌鸦搬家
砸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