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斌
近几年笔者一直在读朱永新先生的书和文,也一直在扎扎实实地践行“新教育”,但真正了解新教育的源起、理念、愿景、价值观,尤其是行动中的自我反思与主动变革,是读了朱永新先生的《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一书之后才有的系统而深刻的理解。
新教育实验,有教育创新的“世界语境”。它吸收了20世纪20年代欧洲新教育“儿童中心的教育主张”和“通过教育改造社会”的核心观点。新教育实验,也有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和本土创造。它直接传承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让教育回归生活并回应社会发展和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强调“知行合一”。这些观点和主张,已形成新时代对教育的广泛共识。从理论体系看,新教育实验由“一个使命”“两大愿景”“四大价值观”“三个理论基础”构成。这一理论体系,在经年累月的实践中被赋予时代变革的“新意”。
使命之“新”:将“教育、生活、生命”融为一体
新教育实验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一使命。新时代,教育走向幸福,已经成为共同追求。从“幸福”到“完整”,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教育不仅是为了生活、为了生命,更要融入生活、融入生命,追求完整的人格、完整的生命、完整的育人体系、完整的教育质量。纵观当前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正是以问题为导向,在促进公平、优化过程、补齐短板、提高质量上下深功夫,教育与生活、生命的关系正在重构和深入,尤其是新课程、新课标、新课改,凸显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和素养立意。当教育和生活、生命融为一体,就是“分数之上的教育”。
愿景之“新”:聚焦“素质教育”“扎根本土”的“五个改变”
面对“轰轰烈烈讲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做应试教育”的教育现状,新教育实验提出“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和“成为扎根中国大地的新教育学派”两大愿景。在这两大愿景之下,新教育实验提出“五个改变”的具体目标。
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以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交往的路径推进教师和学生共享成长。尤其是“新网师”这个学习共同体,凝聚全国各地的一群真正热爱学习、真正热爱教育、真正热爱生命的老师们,通过线上+线下、阅读+写作、实践+反思、分享+对话的模式,实现专业进阶。这些年,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三专”对教师成长的深刻影响,不仅是专业成长,更重要的是眼界的开阔、思想的提升和习惯的改变。
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通过书香校园、理想课堂、卓越课程等建设,营造学习氛围、建设开放课堂、开发实践课程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个体学习为合作学习。我们欣慰地看到,通过三年新教育实验,学生的自主、自立和自信写在脸上,生动活泼,蓬勃生长。
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从关注分数到关注内涵,从提升效益到提升品质,从养眼当下到着眼长远。这三年,我们建立并完善了学校办学体系,有章有法;优化并提升了学校管理品质,有里有面;积累并创造了学校育人经验,有声有色;吸引并激发了家长共育热情,有位有为。
改变区域的教育生态。这种变化,集中体现在各个新教育实验区。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组织有力,氛围更好,机制更浓,尤其是新教育实验所特有的“叙事”机制和“榜样”机制,能够唤醒已经昏睡或正在装睡的人群,也能激发感到倦怠或想要“躺平”的一族。
改变教育科学研究的范式。扎根“教育田野”,在行动中研究,形成自己的“话语表达”,这是新教育实验的研究姿态,也是当下我们所需要的研究精神。
价值之“新”:沉入教育而又超越教育的追求和境界
新教育实验以“执着坚守的理想主义、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为价值追求。这四种精神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教育表达。
人类正处在一个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转折点,教育大变革更需要无数的理想主义者。朱永新说,新教育一开始就是一个追寻教育理想的实验,新教育人一开始就是一群追寻教育理想的“尺码相同的人”。正是“擦星族”的理想,凝聚了一群“追新族”。所以,新教育实验的“理想主义精神”,正是当下教育最“清新”的精神气质。当年,朱永新先生提出新教育实验要“为未来的中国教育探路”,教育要“为中国而教”。纵观今天不断深入的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新教育实验的理想和理念,正逐渐变为一个个鲜活的现实。
朱永新先生对当下中国教育“官人”“学人”和“农人”的概括可谓精辟。新教育实验以“农人”为主要对象,正是认识到“农人”对教育的重要价值。教育是农业,不是工業;教师要做“农人”,不做“工匠”;真做农人,就会“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相信“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这就是田野精神的真谛。新教育实验倡导的“生命叙事”,其本质是推动广大教师将教育与生命融合,热爱教育,成全生命。尤其是学校校长和管理者,要坚持做深耕田野的“农人”,不做“官人”。
新教育实验倡导“共同生活的合作态度”。“共同生活”的定位,是将教育关系的生活化,也是对平等、尊重、对话、协同的美好关系的表达。其间,包含了对“熬制一锅石头汤”的美好期待。基于这一价值观,新教育特有的学习共同体也应运而生。“有组织结构,但没有行政压力;有激烈辩论,但没有党同伐异;有坚持己见,但没有挖墙拆台”这种学习组织文化,应该成为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学习组织的共同追求。
悲天悯人的公益情怀,诠释了“仁爱之心”的本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教师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真正的仁爱之心,不仅是大爱、博爱,更突出地表现在“悲悯情怀”,即对底层、对弱者的同情和怜爱。新教育实验最主要的群体在乡村教育和乡村学校,在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对这一群体的促进和改变,则体现了教育实验最大的公益价值。
理论基础之“新”:对以人为本和生命立场的继承和丰富
从时代的发展看,新旧教育的对比,最鲜明地体现在对“人”的看见和成全,对“生命”的关怀和尊重。这是对应试教育只看见“分数”和“名次”最可贵的进步。
新教育实验的哲学基础是人本论和行动论。“人本论”,即“为了一切的人”和“为了人的一切”。体现了“全民教育观”和“全人教育观”。新教育实验在这一哲学基础上,强调“成人之美”,不仅要关注分数,更要关注人格、心灵和生命成长。松滋市实验小学信奉“让教育看见和成全每一个孩子”的教育哲学,追求“分数之上的教育”,正是对新教育理念的校本化表达。
所谓“行动论”,即“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正是看到“当务之急缺的不是先进和深刻的教育理论,而是如何改进我们的教育行为”这一现状,提出行动坚持观。即使如此,行动很多,坚持很少,依然是当下教育改革的“通病”。新教育实验同样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所以,“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强调的是相信的力量、坚持的力量。
新教育实验的伦理学基础是崇高论和和谐论。所谓“崇高论”,即“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新教育实验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美好人性、培养美好人格、拥抱美好人生。所谓“和谐论”,即“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新教育实验主张,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成就“最好的自己”。因此,新教育实验以营造书香校园、建构书香童年为第一要务,以培养学生关乎一生幸福的习惯、技能和生活方式为重要内容。
新教育的心理学基础是状态论、潜力论和个性论。新教育实验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无限相信师生的发展潜能,强调个性发展、重视特色教育。这些都与新时代备受推崇的“生命观”一脉相承,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时代导向。不过,从功利和短视中走出来,需要勇气,也需要时间,更需要顶层制度设计。这也是新教育实验主要在全国各地的小学和幼儿园推行并显现可喜的成效,却难以在高中推广并见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育的新与旧,不是对立,更不是否定,而是继承,建设和创新、创造。从这个意义上,新教育实验之“新”,更多的是与时俱进的“时代新意”。陶行知先生在论述“新教育”时曾说,新教育是自新,常新,全新。这就是不断实现自我更新,日日更新,思想、精神和状态向新。新教育实验,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