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秒755 nm激光与Q开关1 064 nm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2024-03-26 06:53谢海燕杨斌
安徽医药 2024年4期
关键词:皮秒青色色素

谢海燕,杨斌

作者单位:广东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东 湛江510000

颧部褐青色痣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皮肤疾病,好发于亚裔中青年女性,以双侧颧部、鼻根、颞部、上睑外侧等部位对称分布褐色或青褐色斑点为主要特征,色素沉着多见于真皮层不累及黏膜[1]。激光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色素增生性皮肤病、血管增生性皮肤病的主要方法,通过激光破坏靶色基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2]。但是,目前临床应用激光类型多样,不同激光波长、能量、脉冲持续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也会造成临床效果的差异[3]。本研究通过比较755 nm皮秒激光与Q开关激光1 064 nm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病人选择有效治疗方案,提高安全性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东莞台心医院就诊的180例颧部褐青色痣病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病人无皮肤光敏感表现;②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光敏感史,近期有日光暴晒史;②近期使用过治疗或美白药物;③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④合并其他类型皮肤病;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所有入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皮秒激光组和Q开关激光组,每组各90例。病人或其近亲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方法

1.2.1 前期准备 治疗前,收集整理病人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等,进行治疗前的病情评估,对皮损面积进行拍照、测量。病人清洁面部皮肤,拍照存档,皮损处涂抹5%利多卡因软膏,覆盖密封敷料45 min后洗去,并对皮损处进行消毒。

1.2.2 皮秒激光组 采用美国赛诺秀755 nm蜂巢皮秒激光-Picosure,设置治疗参数波长755 nm,频率10 Hz,光斑直径2~6 mm,能量密度0.70~6.37 J/cm2;以病人皮肤微红微热为治疗终点。治疗完成后,冰敷或冷喷45 min,直至皮肤无灼烧感,并叮嘱病人注意保湿防晒。皮秒激光组病人每2.5个月治疗1次,治疗总次数根据疗效判定,治疗5次为疗效判定终点。

1.2.3 Q开关激光组 采用Medlite C6 Q开关Nd:YAG激光进行治疗,设置参数波长1 064 nm,能量密度为3.0~9.0 J/cm2,光斑直径3~4 mm,频率5~10 Hz,以皮肤出现轻微渗血或紫癜为治疗重点。术后外用金霉素软膏防止感染,暴露创面至自然结痂、脱落,叮嘱病人避免沾水、抓搔及防晒,每2.5个月治疗1次,治疗总次数根据疗效判定,治疗5次为疗效判定终点。为保证治疗效果,所有入组病人均由同一治疗团队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每次治疗结束后采用VISA色素分析检测仪对病人皮肤色素斑、纹理等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参照文献资料[4-5],采用4分法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痊愈(4分):皮损消退75%~100%,皮损颜色大面积甚至全部消退;显效(3分):皮损消退50%~<75%,皮损颜色明显消退;有效(2分):皮损消退25%~<50%,皮损颜色略消退;无效(1分):皮损消退0%~<25%,皮损颜色无变化。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资料:收集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皮损部位、皮损颜色等临床资料;②疗效评价:统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治疗后的显效率,显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③痊愈率:统计两组病人最终痊愈例数,痊愈率=痊愈例数/总例数×100%;④病人满意率:治疗结束1个月后,采用自制调查量表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分为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⑤不良反应情况:记录病人每次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第25、75百分位数)、即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U检验;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人口学资料比较 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累及部位、皮损颜色、Fitzpatrick皮肤分型等资料方面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Q开关激光组病人的治疗间隔天数均明显多于皮秒激光组(P<0.05),见表1。

表1 颧部褐青色痣180例一般资料比较

2.2 治疗后两组病人的显效率比较 第1、2、3、4、5次治疗后,皮秒激光组病人的显效率分别为0、14.44%、43.33%、71.76%、93.33%,Q开关激光组病人的显效率分别为0、21.11%、47.73%、78.82%、94.37%,两组病人每次治疗后的显效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颧部褐青色痣180例治疗后的显效率比较

2.3 两组病人痊愈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Q开关激光组病人的痊愈率明显高于皮秒激光组(P<0.05);Q开关激光组患的色素沉着发生率25.56%明显低于皮秒激光组病人的40(P<0.05),但所有病人的色素沉着均自行消退;两组均无病人在治疗后出现瘢痕等不良反应。见表3。

表3 颧部褐青色痣180例痊愈率及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病人治疗满意率比较 两组病人的治疗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颧部褐青色痣180例治疗满意率比较/例(%)

3 讨论

颧部褐青色痣多表现为颧部对称分布黑灰色斑点状色素沉着,少数累及颊部、额外侧、鼻翼、鼻根、上眼睑等部位,边界清晰,数目不等,且病人无任何疼痛、瘙痒等自觉症状[6-7]。目前,颧部褐青色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观点:一是病人处于胚胎或出生后不久,出现黑素细胞异常凋亡,阻碍其从真皮向表皮迁移,导致真皮内的黑素细胞释放黑色素[8-9];二是受遗传、乳腺增生、卵巢功能紊乱、紫外线、化妆品等因素刺激并激活病人真皮层的黑素细胞,合成黑素增多,并向痣细胞分化产生黑素所致;三是有观点认为其是一种独立的黑素代谢异常的色素性皮肤病[10-11]。目前,激光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包括皮秒激光、纳秒激光、超皮秒激光等多种内容,主要是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利用激光能量清除病人真皮层的黑素细胞,达到清除色素的效果[12-13]。但是,由于激光的波长、能量、频率等因素的不同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皮秒激光与Q开关激光均是临床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常用方法,但是对两种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结论还不一致。朱坚等[4]通过比较调Q开关翠绿宝石755 nm纳秒激光与755 nm皮秒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疗效,结果表明纳秒激光的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皮秒激光73.33%。吴志波、王媛[14]对80例病人分别应用755 nm皮秒激光和755 nm纳秒激光进行治疗,结果皮秒激光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纳秒激光的有效率为82.5%。黄德玉等[15]采用Q开关激光1 064 nm与Q开关激光755 nm激光进行治疗,结果Q开关激光1 064 nm的有效率为97.05%,Q开关激光755 nm的有效率为79.41%。本研究通过采用755 nm皮秒激光与Q开关激光1 064 nm对180例颧部褐青色痣病人进行治疗,Q开关激光1 064 nm利用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采用1 064 nm的波长穿透到真皮直接爆破黑素细胞,而其他细胞并不会被破坏,最终被打碎的色素颗粒打碎随着痂皮脱落或被吞噬,达到治疗清除的效果[11]。而755 nm皮秒激光在治疗时其参数设置脉宽较Q开关激光更短、能力密度更小,其主要是应用光机械颗粒将色素颗粒震碎,达到治疗效果[16-17]。本结果表明皮秒激光组的痊愈率为71.11%,Q开关激光组的痊愈率为84.44%,从痊愈率看Q开关激光的效果要优于皮秒激光。但是从每次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看,除第2次治疗后,Q开关激光组病人的疗效优于皮秒激光组病人(P<0.05),其余次数治疗两组病人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两组病人的治疗次数越多,痊愈例数越多,无效例数越少,这表明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疗效与治疗次数密切相关,治疗次数越多其疗效越明显。而且从长期治疗的疗效看,两组病人并无明显差异,可见两种方法均是治疗褐青色痣的有效方法。另外,通过对两组病人的治疗间隔天数进行比较发现,Q开关激光组病人每次治疗的间隔天数明显多于皮秒激光组,这主要是由于Q开关激光的能力密度大,破坏能力强,需要更长时间的恢复时间[18-19]。在安全性方面,两组病人的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但是Q开关激光组的色素沉着发生率25.56%明显低于皮秒激光组病人的40.00%(P<0.05),但所有病人的色素沉着均自行消退;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一过性的红肿、灼痛等不良反应,随着治疗结束,注意防晒等措施,病人的不良反应均明显改善,且所有病人治疗后均未出现瘢痕等不良反应,这表明以上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755 nm皮秒激光与Q开关激光1 064 nm均是治疗颧部褐青色痣的有效方法,但是Q开关激光1 064 nm的痊愈率更高且安全性良好,但治疗间隔天数较长。

猜你喜欢
皮秒青色色素
色素热舞
青色的海
“听话”的色素
“皮秒激光”,真的那么神奇吗
云淡风轻悟人生——写在王慧骐《青色马文存》首发之际
皮秒激光开启新年美肤计划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皮秒激光的临床应用
天然色素及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青色草原上的关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