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东极乌苏镇

2024-03-26 05:40叶时
环球人文地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大马哈鱼鱼皮赫哲族

叶时

乌苏镇位于中国最东端,东方第一缕阳光从这里升起。因为与众不同的光照时间,这里仿佛时间的彼岸,在充斥着效率与忙碌的时代,有一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然。

从地球经度上看,黑龙江抚远市乌苏镇位于中国疆域的最东端,这里是每天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被称为“东方第一镇”。独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渔类资源,给予了这座小镇别样的魅力。

在最东边的小镇迎接东方第一缕阳光

乌苏镇位于我国东北边陲,地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东临俄罗斯,西接浓江乡,北临黑瞎子岛镇,南与海青镇接壤。

初来乍到的人时常感到不习惯,因为这里日出很早,尤其每年夏至,凌晨2点黎明就会降临,镇上的居民迎着晨光起床忙碌。待到午后3点,宁静的小镇就迎来黑夜,于是居民们各自回家,早早伴着月光入睡。夏日,乌苏镇的白昼长达18个小时以上,到了冬季,白昼却只有6个小时左右。不同寻常的光照时间影响着当地人的生活,因此他们通常只根据自然光线来安排工作和休息。

如今的乌苏镇算不上繁华,但在清朝时,这里却是乌苏里江沿岸三大重镇之一。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为与俄罗斯贸易往来的重要据点,常常吸引着京城官员来此选购珍品。民国时,乌苏镇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不仅开设了邮局,还因与俄罗斯接壤,吸引了许多俄罗斯人前来定居,成为拥有1500多名常住人口的大镇。

受到贸易往来的影响,乌苏镇在房屋修建过程中也融入了俄式风格。例如,采用拱形的窗户和挂毯式的装饰,将红砖与木材进行结合,使得乌苏镇的街景多了一分独特的气质,吸引着各地游客的目光。

作为贸易的关口,乌苏镇也曾成为战争前线,平静美好的生活因此被打破。1929年9月,苏军向乌苏镇发动全面进攻,中国东北军第九旅42团2营7、8两个连的官兵英勇反抗,面对强大的军事力量,他们毫不退缩,坚持战斗,终因寡不敌众,集体阵亡……

炮火摧毁了繁华,商业街不复存在,商人和居民们要么远走他乡,要么长眠此地,乌苏镇渐渐被遗忘。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据说只有一位男性幸存者回到了这里。后来,该男子结婚生子,组成了镇上唯一的家庭,乌苏镇也因此成为人口最少的小镇。

1962年,乌苏镇哨所成立,无数戍边战士在此镇守边疆。1986年,乌苏镇修建了一座名为“英雄的东方第一哨”的纪念碑,碑后刻有题词“振国卫东疆,神州日月长。乌苏壮甲士,固垒若金汤。”

边防战士在这里日夜坚守,怀着“代表祖国迎太阳”的信念,把五星红旗升在祖国最东方的哨所。

三江交汇的宝库最大的大马哈鱼渔场

随着新中国成立,乌苏镇渐渐恢复了生机与活力。经过多年发展,乌苏镇成为一座旅游小鎮。周边的东极宝塔、乌苏大桥、东极广场等地标,风景优美的黑瞎子岛,本地举办的东极文化节等各类活动,吸引着天下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乌苏镇丰富的渔类资源。这里拥有中国最大的大马哈鱼渔场,黑龙江省90%以上的大马哈鱼都产自这里。当年,在乌苏镇百废待兴之际,当地部门决定利用现有渔业资源,建起厂房,成立加工中心,大力发展渔业,这成为乌苏镇迎来又一次繁荣的转折点。

每到秋天白露前后,大批渔民便会聚集在此捕鱼。这时,壮观的鱼潮打破了镇上清冷的景象。江边鳞光闪烁,水波涟漪,金色的渔滩旁机声隆隆,小镇上的街道挤满前来交易的人群。商贩们忙碌地来回穿梭,欢声笑语充斥着整个小镇,一派温馨丰收的景象。

乌苏镇作为淡水鱼都,淡水鱼类资源非常丰富,尤其盛产大马哈鱼、鲟鳇鱼。这两种鱼类的肉质十分鲜美,但在乌苏镇最出名的却不是鱼肉本身,而是鱼卵。

大马哈鱼的鱼卵有黄豆粒般大小,红玛瑙般鲜亮,享有“水中珍品”的美誉,是公认的宴席珍膳。而鲟鳇鱼的鱼卵大若绿豆,通体颜色偏深绿,泛着荧光,有“黑珍珠”“绿宝石”的美称,极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乌苏镇境内还拥有全国最大的内陆沼泽湿地自然保护区——三江自然保护区,因地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而得名。这片风光绮丽的自然保护区,犹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我国东北部,不但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更是生物多样性的宝库。保护区内共有5条河流,11个岛屿,近500种高等植物……更有白尾海雕、金雕、丹顶鹤等众多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水上游牧民赫哲族的鱼文化

“全国六小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最近在哈尔滨爆红网络,鲜为人知的是,鄂伦春族的“表亲”赫哲族也是“六小民族”的一员。乌苏镇,则是全国赫哲族聚居地“三乡两村”之一。

自古以来,赫哲族便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赫哲”一词,源于满语,意为“东方及下游的人们”。赫哲族先民以渔为生,从事渔猎活动,有“水上游牧民”之称。他们秉持着崇尚自然、敬畏天地,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俗和传统,如神秘的萨满教信仰、古朴的渔猎技艺等。

赫哲人根据各种鱼的习性特点和活动规律,主要在春、秋、冬三个季节捕鱼,夏季是渔闲期,渔民们会修理渔网、整理渔具,为捕鱼季节的到来做好准备。他们善于制作渔网、鱼筌等捕鱼工具,会小网挂鱼、凿冰捕鱼、“铃铛网”捕鱼等传统捕鱼技巧。在收获颇丰的季节,还会举行盛大的捕鱼祭祀活动,借以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在赫哲人的日常饮食中,鱼是不可缺少的食材。他们将鱼肉、鱼筋、鱼骨、鱼鳞、鱼皮等各个部位充分利用,用生吃、炖煮、烤制等烹饪方式,创造出了多种口感独特的美食。将新鲜的活鱼肉剔下,佐以醋盐,称为“拉布特喀”;鱼肉烤至三四成熟,称为“达勒格切”;把冻鱼切成薄片,令其形似刨花卷,称为“苏日阿克”。除此之外,刹生鱼(也称为“塔卡拉”或“塔拉哈”)、凉拌鱼籽、鱼松(也称为“炒鱼毛”)、大马哈鱼坯子(也称为“红肠”)等鱼类佳肴亦广受好评。

赫哲族的传统菜品深受外地人喜爱,其精湛的传统手工技艺更令人叹为观止。2010年上海世博会,一件由50多条重达十几斤的大马哈鱼制成的传统赫哲族鱼皮服装一经展出,便惊艳众人。服饰上精美的云卷、浪花等吉祥图案,构图巧妙,灰白相间的条纹别具一格,技艺高超。

这件珍贵的服饰,历经剥鱼皮、晾晒鱼皮、染鱼皮、裁剪缝合鱼皮、添加鱼皮纹饰等数道繁琐的工序后完成,其细致精巧程度难以言说。赫哲族独一无二的鱼皮文化名扬中外,各类鱼皮制品也远销世界各地。

捕鱼、吃鱼、鱼皮制作等都是赫哲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赫哲族人将生产、生活、民俗、信仰等题材融入到创作中,每一件成品的背后都展现了赫哲族的独特魅力。可以说,鱼文化成为了赫哲族民族文化的核心与生活文化的标志。

为了让游客也能体验赫哲族文化,当地还建立了一座赫哲新村。村内建造了木楞房、“撮罗子”等传统居舍,游客不仅可以体验赫哲族人的日常生活,品尝当地的特色佳肴,欣赏展馆内陈列的赫哲族鱼皮衣、鱼具、桦树皮制品及木雕工艺,還能观看由民间歌手主唱、听众应答、说唱结合的作品“伊玛堪”,并一睹传说中萨满舞的神秘风采。

漫步在村内的街头巷尾,赫哲新村四周绿意盎然,远处水波荡漾,每一处都是不同的风景。

(编辑 张琰)

猜你喜欢
大马哈鱼鱼皮赫哲族
赫哲族鱼皮文化
鱼皮画,指尖上的猎鱼文化
传承赫哲族音乐的几点思考
有一种“爱”叫大马哈鱼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执着伟大的大马哈鱼
执著的大马哈鱼
徐薇娜鱼皮镂刻作品
鱼皮帮助烧伤病人快速恢复
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项目现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