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战伟 陈志远 李文红 张兆龙 董 超
(陕西华山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6)
随着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的日益成熟,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多采用一次浇筑成型的施工工艺。整体浇筑成型的桥梁消除了施工缝的影响,桥梁美观、整体稳定性好。作为箱梁整体浇筑最常见的施工方法,支架的设计与检验尤为重要。在实际搭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及规范进行实施,可以使支架的受力性能发挥到最大,从而实现经济性与安全性的最大化。
3m×40m 预应力混凝土现浇梁为单箱四室结构,箱梁顶面宽度27.2m(每侧防撞护栏外包15cm),梁高2.2m,箱梁外腹板设置为斜腹板结构,外腹板外侧设置2.95m 悬臂,悬臂根部距底板水平距离为1.25m。箱梁顶板厚为25cm,底板厚为22cm,跨中腹板厚度为70cm。本文对该项目施工过程中支架设计及施工进行探讨,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施工模拟,对支架应力及位移情况进行验算,并总结支架系统的施工技术要点。
3m×40m现浇梁满堂支架采用插接自锁式钢管支撑架(60系列),该支架具有更高材质强度和承载能力。支架立杆均采用Φ60mm×2.90mm钢管,材质为Q355B,强度300N/mm2,顺桥向立杆步距0.7m、1m、1.5m,横桥向立杆步距1m、1.5m;支架水平杆均采用Φ48.3mm×2.75mm钢管,材质为Q355B,强度300N/mm2,水平杆竖向步距2m、1m、0.3m;支架斜杆均采用Φ38mm×3.0mm钢管,材质为Q235B,强度215N/mm2;满堂支架上设置主龙骨、次龙骨及底板。主龙骨采用14#工字钢(间距与支架立杆间距一致),次龙骨选择10mm×10mm方木,间距20cm,箱梁底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支架基础为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
支架验算荷载取值如下:钢材容重78.5kN/m3,混凝土容重26kN/m3,10cm×10cm 方木容重8kN/m3,竹胶板容重9kN/m3;施工人员及机具设备荷载取2kN/m2;混凝土倾倒、振捣荷载取2kN/m2;风荷载:基本风压0.3kN/m2。
在实际施加荷载中,现浇箱梁由于箱室的存在,沿横桥向箱梁截面为变化截面,按照连续梁截面的变化,采取等截面的原则进行分段计算,其断面按照图1 所示进行划分,不同截面混凝土自重见表1。
表1 不同截面混凝土荷载
图1 箱梁截面分段划分图
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满堂支架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根据CAD满堂支架的尺寸,依次建立节点和单元。箱梁翼缘板部分结构自重较小,对于支架影响较小,故在建模计算过程中忽略翼缘板部分。满堂支架、主龙骨、次龙骨均采用梁单元进行模拟,底板采用板单元模拟,板单元与次龙骨、主次龙骨之间、主龙骨与支架之间均采用弹性连接。在进行荷载组合时,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3,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5。Midas 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单跨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有限元模型
(1)底模(h=18mm)受力验算:由输出计算结果得底模最大正应力值为1.3MPa,小于18mm 竹胶板强度设计值18MPa。底模最大位移为1.14cm。对于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模板及支架的最大变形值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即18.5m/400=4.6cm,变形满足要求。
(2)次龙骨(10cm×10cm 方木)受力验算:次龙骨最大正应力值为1.2MPa,小于10cm×10cm 方木强度设计值13MPa。最大剪应力值为0.1MPa,小于10cm×10cm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5MPa。最大位移为1.13cm小于36.3m/400=9.1cm。变形满足要求。
(3)主龙骨(14#工字钢)受力验算:主龙骨最大正应力值为157.5MPa 小于Q235 钢材强度设计值215MPa。最大剪应力值为101.7MPa 小于Q235 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125MPa。最大位移为1.13cm,变形满足要求。
(4)立杆(Φ60×2.90mm)受力验算:立杆最大正应力值为289.7MPa,小于Q355B钢材强度设计值300MPa。最大轴应力214.9MPa。最大位移为1.08cm,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计算跨度的1/1000,即18.5m/1000=1.85cm。变形满足要求。
(5)反力计算:经Midas 计算输出结果,最大反力122.7kN。
根据施工图纸使用GPS放出桥梁翼缘板两侧外檐垂直投影位置,并沿投影位置向外延伸1.5~2m 作为地基夯实整平的范围。
通过满堂支架的受力计算,要求支架基础的强度、稳定性及变形均满足受力要求。满堂支架搭设之前需要放样范围内的场地进行整平夯实,对于承台周边开挖土体需进行分层填筑压实处理,夯实处理后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当基础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必要时进行地基换填处理;地基加固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混凝土强度等级C20,硬化厚度一般为20cm。为保证支架免受雨水等浸泡,在支架两侧基础1.5m 左右位置开挖30cm×30cm 排水沟,排水沟与现场既有排水设施联通,将雨水统一排出。
支架搭设时应根据立杆位置及间距放置可调底座,按照先安装立杆后水平杆再斜杆的顺序进行搭设,将立杆、水平杆、斜杆组成基本的架体单元后逐步扩展搭设成整体的支架体系。可调底座及可调托座丝杆与螺母旋合长度≥5扣,螺母厚度≥30mm,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插入立杆内的长度、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丝杆外露长度、作为扫地杆的最低水平杆离地高度均应满足《插接自锁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标准》(CFSA/T 05:2017)相关要求。水平杆“C”型卡与立杆上“U”型卡的插销用铁锤紧至规定插入深度的刻度线。每搭设完一步支架后,及时核验水平杆步距,立杆的纵、横步距,立杆垂直偏差及水平杆的水平偏差。支架搭设完成后按设计标高调整顶托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现浇梁底模与次龙骨采用铁钉进行连接,铁钉从模板正面钉入,顶帽分布在模板正面,比模板低3mm 左右。模板接头支撑在方木上,禁止出现接头悬空的现象。
支架验收合格及底板安装完成后,采用防水砂带进行预压。支架预压加载顺序及范围模拟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以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满堂支架预压时选择一联中的一跨梁作为预压对象,用以指导后续施工。加载重量=1.2×(混凝土重量+模板重量+施工荷载),预压单元划分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分布以及支架布置形式确定(按照混凝土实际自重进行支撑架预压的荷载分布,即腹板和空箱位置按照实际情况分别进行预压)。预压荷载分区示意如图3 所示,分区预压荷载值如表2所示。
表2 分区预压荷载数据
图3 预压荷载分布分区示意图
预压加载采用分级加载,共分3 个等级进行加载,即60%、80%及120%的加载重量,每次加载的时间间隔不少于12h,每级荷载加载完成后12h 沉降量小于2mm 后方可继续进行加载,在每级加载前后分别测设支架沉降量。
在布置观测点时,每跨支架至少设置3 个观测横断面,及1/4跨、跨中、3/4跨。每个横断面设置5个观测点(即D1-1~D3-5),分别位于两侧翼缘板、两侧底板及箱梁中心线位置。观测点选择用钢钉打入支架顶部次龙骨,在钢钉上悬挂吊锤的方法设置,吊锤距离地面5~10cm。为了便于测量观测,在吊锤对应的硬化后的支架基础混凝土地面上设置沉降监测点,然后对各个观测点进行初始标高水准测量。
预压观测时分为5 个阶段:预压加载前、60%预压荷载、80%预压荷载、120%预压荷载及卸载后。加载前及卸载后仅观测一次即可,其余阶段每个节段至少观测2 次,在加载过程中每12h 观测一次,卸载后6h 观测一次,并计算沉降量。在全部加载完成后的支架沉降观测中,若各监测点最初24h 沉降量平均值<1mm,或者最初72h 沉降量平均值<5mm,则可判定支架预压合格。
变形值计算方法为:
假设卸载后测量各观测点标高为H3,预压加载完成后各个观测点的标高值为H2,预压前测得的初始标高为H1,则:
(1)非弹性变形△1=H1-H3。通过预压后,已消除非弹性变形。
(2)弹性变形△2=H3-H2。根据该弹性变形值,在底模上设置预拱度△2,以使支架变形后梁体线型满足设计要求。
通过在预压观测过程计算的沉降量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由于预压荷载及地基沉降的不均造成各个观测点的沉降差异较大,并未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为正常现象。
本文对实际施工过程中支架设计及施工进行探讨,运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施工模拟,对支架应力及位移情况进行验算,验证了支架系统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对实际施工工艺关键点归纳如下:
(1)满堂支架布设范围内的地基夯实处理到位,地基承载力满足受力要求,当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承载要求时,需进行地基土的换填处理,过程中做好排水处理;
(2)支架搭设过程中各构件支架紧密结合,具有足够的横、纵、斜向的连接杆件,保证支架空间上的整体稳定;
(3)为消除梁体自重及各种荷载作用下产生挠度对结构正常使用的影响,需设置一定的预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