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和兴趣,笔者在高中现当代散文教学中尝试引入沉浸式教学法,通过恰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全身心投入现当代散文营造的情感氛围、故事情节和人生感悟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进而感悟现当代散文所体现的优美简练的语言、质朴醇厚的乡土人情以及富含哲理的人生感悟等。下面,笔者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我与地坛》为例,谈一谈沉浸式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感知文本,尊重个性体验
沉浸式阅读强调学生个体的感受和体验。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经历不一样,他们对散文文本的感受也不尽相同。教师在教学现当代散文时应当尊重学生个体的感受,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对话文本。
《我与地坛》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全文共有13000多字,分为7个部分。课文节选的是前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描写了地坛的景色,第二部分主要写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第二部分印象更加深刻,加上他们学过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所以更容易把握《我与地坛》第二部分的内容。基于此,笔者在教学《我与地坛》时打破常规,从第二部分入手,通过问题“文中哪些文字让你感动?”引导学生感知文本。有的学生从母亲目送“我”出门后,当我有事折回时,母亲仍“站在原地”,保持着“送我走时的姿态”,她的眼睛依然“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个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感受到母亲的担忧、牵挂、心疼和无奈。有的学生认为,母亲在地坛寻找“我”的部分非常感人,因为母亲的寻找是艰难的,“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好像寻找海上的一条船”;母亲的寻找是焦急的、急迫的,“步履茫然而急迫”;母亲的寻找又是无声的,她没有呼喊,没有向旁人询问,“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地转身回去”。接着,笔者让学生说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感受母爱的。学生大多谈到了母亲关心自己的衣食住行或自己生病时母亲的细心照顾等。笔者想让他们更深入地感受母爱,便追问:史铁生在文中说“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和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了,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那么,你们有没有和母亲来过这套倔强呢?有的学生说,母亲每天都会唠叨,他就装作没听见;有的学生说,每次考试后母亲喜欢旁敲侧击地问他的成绩,他考得不好就冲母亲叫嚷,现在想想肯定很伤母亲的心;还有的学生说,母亲每天都为他准备早餐,可是他早上没有胃口,每天因不吃早餐而让母亲不愉快,其实事后挺后悔的。笔者趁机引导:平时令你们厌烦的唠叨,每次考试后对你们有话要讲却又小心翼翼地试探,为你们准备不重样的早餐,这些都是母爱的表达方式,大家要倍加珍惜。
二、涵泳语言,与作者共情
沉浸式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涵泳语言,品味词句中蕴含的深情。笔者采用辨析异同、想象、联想、绘画再现、诵读、赏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享受文本语言的美感,并与作者对话、共情。
为了引导学生沉浸式阅读《我与地坛》中的景物描写,笔者启发学生寻找景物描写中的相同点、不同点和矛盾点。
找相同点,体会物我交融。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作者无意中初遇地坛,为什么就对地坛一见钟情?学生找到了作者的表述: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么,地坛准备了什么?笔者指导学生诵读第一部分第三段的景物描写,用重音朗读这段景物描写(“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中的动词,感受地坛的特点,并思考作者和地坛有哪些相同点。通過阅读和分析,学生发现了作者和地坛的相同点:地坛是被废弃、荒芜冷落的,史铁生是双腿残废、失魂落魄的。学生也明白了作者写地坛突出的便是物我交融、同呼共吸的精神默契。
辨不同点,感受心路历程。为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与作者对话,笔者引导学生从景物描写的对象和特点中感受作者的心路历程。在学生研读了第一处景物描写之后,笔者指导学生辨析第一部分第五段和第七段的景物描写,辨析的重点是所选景物类型有何不同,地坛的特点有何变化,作者的心情有何改变。学生发现初遇地坛时作者是失魂落魄、绝望的。作者在逃进地坛的岁月里,慢慢从绝望中看到一丝希望,他写地坛中的蜂儿、蚂蚁、瓢虫和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可见他笔下的地坛荒芜但不衰败。十五年中,作者总到地坛中来,他不断感受地坛中生命的律动,于是他的笔下有了高歌的雨燕,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的苍黑古柏,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的落叶,满园中播散着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地坛启发作者用镇静面对苦难,学会坦然。
析矛盾点,探究景中真情。沉浸式阅读强调思考、质疑。笔者点拨学生在景物描写中发现矛盾点,找出自己觉得不合理的地方。细心的学生找到了第三段中“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认为“茂盛得自在坦荡”与地坛的荒芜冷落相矛盾;还找到了第七段中“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认为“寂静”和“灿烂”相矛盾。笔者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小组讨论后发现:“茂盛得自在坦荡”所写的对象是野草荒藤,如果一个公园长满野草荒藤,说明公园少有人来,更少有人打理,正好印证了地坛的荒芜;落日时分,地坛安静,所以说“寂静的光辉”;“灿烂”是写落日的光辉,表现了作者美好的心情。
三、思辨人生,与自我对话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沉浸式阅读中以独立、批判的态度面对文本信息,最大程度地获得对文本及其承载价值的客观、理性认识,并在这一过程中展开反思,构建个体对世界的理解,表达自己对超越时空的个体生命经验的感知与共鸣。
《我与地坛》中,作者与地坛相守十五年,“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问题”“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是作者在地坛里思考的三个问题。地坛给了作者精神启迪:“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怕是要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在这部分内容的阅读教学中,笔者首先请学生讨论、理解作者的生死观,然后让学生思辨自己的人生,写一写自己的生死观,最后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交流自己的观点。笔者设置这样三个环节是希望学生在沉浸式阅读中独立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和评价,与自己对话,对生死观达成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辨的统一。关于作者的生死观,学生理解得很到位,他们能看到作者在地坛的启发下,想明白、想透彻了生死。作者已经慢慢从痛苦中走了出来,获得了解脱,得到了灵魂的皈依。学生在“写一写自己的生死观”这个环节感到有困难,部分学生表示还没有想清楚。笔者及时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即如果不能写出自己的生死观,也可以写一写你赞同的、认可的关于生死的名言警句。由于学生阅历有限、涉世不深,笔者引导他们从名人的生死观中思辨人生,逐步形成自己的生死观。
(作者单位:武汉市汉铁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