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有,龙启平
(广西民族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日益成为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在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也是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社会主要矛盾有效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区域协调发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各地区立足自身比较优势,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发展均衡性逐步增强,呈现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区域协调发展崭新局面。2018 年,我国四大区域地区经济增速数值为6.7%、7.8%、7.4%和5.1%,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已有较大缓解。[1]2022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由2012 年的21.3%、19.6%提高到22.1%、21.4%,东部与中部、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分别从2012 年的1.69、1.87 缩小至2022 年的1.50、1.64[2],东西差距进一步缩小,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更加突显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中的重大意义。
学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或方法层面,提出了“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进一步优化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4]“以乡村振兴为抓手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5],以及通过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快国内外产业转移、加强区域对口帮扶等途径,促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6]等观点。还有学者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角度提出,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要解决地区差距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还要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与自然保护的矛盾等问题。[7]比如以开发与保护相统一为前提[8],培育区域发展新动能[9],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10],实现区域良性发展。但是,结合党的二十大最新要求,对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时代特征、理论价值进行具体深入探讨的成果较少。本文着眼于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与实践来源,牢牢把握其思想内涵与理论价值,对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同时,也有助于为世界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思想来源于实践,又为实践提供理论引导。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结晶,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党和国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还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与历史实践的吸收借鉴。
马克思主义关于区域发展的理论是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产生与形成的理论来源与思想基石。一方面,合理的区域分工与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外部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区域分工与合作,“不仅提高了个人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生产力。”[11](P362)。但是,区域分工受到自然和地理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的不同导致各区域间的发展产生较大差异。资本主义经济上升发展,使得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重要性更为突出。但是资本家通过占有生产资料,迫使无产阶级担当劳动分工,使工人靠出卖劳动力赢得生存,这种建立在剥削基础上的生产方式[12](P600),只是为资本的剥削掠夺服务,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天然地不具有公平性。另一方面,良好的生产力格局是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比资本主义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兼顾生产力的平衡布局,国家发挥统一配置生产力功能,逐步消除区域发展差异。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则会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这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自身局限性造成的弊端,这些弊端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则可以有效克服。马克思主义认为,要消除城乡分割问题,需要工业均衡分布国家各区域,这样消除城乡分割,也不再是空想。[13](P127)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克服生产力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合理布局生产力,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整个经济社会均衡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转变的进程。因此,消除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是促成均衡的生产力格局的重要条件。但“均衡生产力布局”并非等同于“绝对平均分布”,这是因为不同地域和社会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实际上很难完全消灭。恩格斯曾指出:“在国和国、省和省、甚至地方和地方之间总会有生活条件方面的某种不平等存在,这种不平等可以减少到最低限度,但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消除。”[14](P349)因此,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要求重视各地发展条件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利用各地的比较优势,激发各地发展潜力,进而消除区域发展差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实现共同富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时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这一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区域协调发展与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5](P283)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得区域范围内所有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因此,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是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
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经济社会状况具有阶段性特征,因而,区域非均衡发展始终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党中央立足我国发展实际,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进行决策部署和准确施政,不仅有利于有效解决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为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借鉴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生产力布局畸形,全国大部分工业集中布局在东部区域,比例超过70%,而其他地区虽然地域面积广,但工业比重却很低。针对该问题,毛泽东指出,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在三线建设阶段,毛泽东要求加强对西部地区项目建设力度,将三线建设延至县乡等区域,实现区域城乡之间和内部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先富带后富的区域经济发展思想。他强调:“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16](P111)随后,他又提出“两个大局”发展思想。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沿海地区发展到一定时期,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地发展,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16](P278)此外,邓小平强调:“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16](P155)只有到基本达到小康社会,才能着重解决这个问题。为了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胡锦涛提出了“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17]。这意味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统筹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发展。这种统筹发展思想,为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正确导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发展呈现出均衡、相对均衡、不均衡、推动均衡、推动协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而言,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这个时期区域发展以追求均衡为核心。为了改变新中国成立以前沿海与内地工业布局失衡问题,中央促使部分工业从东部沿海向内地转移,使原本畸形的生产力布局得到明显改善,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第二阶段,自改革开放初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从这时起,绝对均衡不再是我国区域发展追求的目标,而是开始体现出“协调”的区域发展思路萌芽。中央实施对外开放政策,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鼓励沿海地区率先致富,进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发展不均衡问题,进而实现全局的赶超式发展。第三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党的十八大前。由于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的重心偏向东部沿海地区,造成中、西部地区经济和城市现代化水平与东部沿海区域的差距不断扩大,缩小地区差距势在必行。党和国家积极倡导东部沿海率先发展的同时,逐步推行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以“四大板块”支持我国区域发展。这种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形成。第四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刻理解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围绕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新的决策部署,构建高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比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支持“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实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战略。同时,重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党中央在不同发展阶段关于区域发展的思想与实践经验,为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提出与完善提供了经验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根植于我国的历史与现实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协调发展的理念与历史实践是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养分。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天下大同等理念在中国世代相传。“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理念。”可以说,“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中庸》亦有云:“极高明而道中庸。”“和”文化与“中庸”之道不仅是我国古人自我修养与自我完善的核心理念,也体现着我国古代社会的治理智慧。在“和”文化与“中庸”之道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治理智慧不认可极端、极致、不平衡的社会发展状态,而是将中正平和奉为天下正道,致力于促进社会与区域的均衡与协调发展。《道德经》提出:“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意思说的就是,上天之道,不就是像张弓射箭吗?弦拉得高了就压低一点,拉得低了就再调高一点,拉得过满了就减少,拉得不足了就补足。上天的规律,就是减少有余的而补给不足的。这种通过减少有余、补给不足而达到均衡的理念,用于社会治理方面,其实就是提倡对社会差异、地区差异进行适度的调节以维持发展的相对均衡,这一理念也构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传统思想基础。
从中国古代的社会实践来看,由于各地所处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地区经济呈现差异性分布,那些率先占据有利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被迫处在恶劣环境中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很低,这也造成了古代社会区域发展的极大不平衡。因此,历朝统治者都曾为推动区域发展,谋求大一统而努力。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开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构建了遍布华东华南的水运网,有利于促进岭南地区开发,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汉朝时期,中国西域生产比较落后,所谓“随畜逐水草,不田作”,汉武帝为促进该地经济发展,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将先进技术传入西域。明朝时期,西南地区的生产经营技术比较落后,当时的统治者为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扩大税源,推行垦殖政策,出现了“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大量华夏之民迁往该地定居,带去了新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加大了西南边陲与内陆地区的经济联系。到了清朝时期,面对西方殖民入侵,清政府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但在经济上却把早期工业布局在沿海地区,“洋务运动”期间,又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工业,客观上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统一的国家,除了政治上的统一、军事上的统领、文化上的融合之外,最根本的是经济原因。尽管各区域在经济发展上存在差异性,但是也存在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如能着力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华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这些历史经验和实践,也为我们党推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了借鉴,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提供了经验“质料”与思想养分。
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将为人民谋福祉、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价值追求,强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坚持新发展理念,促进城乡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其基本内涵既继承以往发展历程中党和国家关于推进区域发展的有益经验,又与时俱进地进行了理论创新与理论升华,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整体性和实践性。
第一,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目标追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8](P42)“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9]由此可见,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质是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引领下,我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不仅事关当前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解决,而且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20]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1],从实施到深入实施,表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时期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深化。
第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我国区域发展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党中央明确强调,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22]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建立健全区域合作、互助和补偿机制,在全面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方面积极探索,进而促使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先升级,促进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同时,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把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纳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现代化经济体系之中,达到整体区域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内容。基于新时代区域经济发展实际,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体现了党中央立足基本国情、应对时代课题、心系发展大局、情牵民生福祉的战略安排,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有助于指导我国新一轮区域经济建设的深刻实践。
第三,践行新发展理念,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23](P133)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并贯穿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之中。其一,创新是推进区域发展的主要引擎。重视创新,意味着把握住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通过创新区域发展方式,有利于将经济社会发展推向快车道,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其二,协调是区域发展的基本原则。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为此,应坚持重点突破,关注短板,进行整体治理,同时,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把协调发展摆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位置,不断提升我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其三,绿色是区域发展的底线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统筹协调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其四,开放是区域发展的基本前提。区域发展必须坚持开放发展,各区域应当立足本区域比较优势不断扩大开放,切实强化区域间的开放联动。其五,共享是区域发展的本质内涵。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国内来看,由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各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较大。这需要大力挖掘落后地区的发展潜力,同时,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加大资金和政策的倾斜力度,提升落后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而促进实现社会公平。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内容,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第四,加强城镇化建设,形成区域城乡一体化格局。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加强城镇化建设符合现代化的基本规律,是实现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可行途径。[24]202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36.22%,2022 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大幅提升至65.22%。由此可见,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充分发挥城镇化建设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积极带动作用,对于促进全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中国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就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就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因此,加强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格局,对落实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现实价值。要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重点要破除城乡藩篱,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真正把农村建成广大农民幸福而美好的家园。可以说,“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5]。完善新型城乡关系,优化城乡新格局,促进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发展,对于推动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重视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走绿色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旨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科学部署,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3](P233),“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6](P23)等重要论断。同时,充分发挥区域重大战略的提升引领作用,大力推动重点区域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的第一梯队,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水平整体提升。这就意味着新时代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摒弃了西方的“黑色发展”模式,不是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而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绿色发展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整体治理,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走绿色发展道路。[27](P2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有机地将绿色发展理念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兼顾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实践中,通过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保率先突破,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等举措,带动全国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发展。
第六,扩大对外开放,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球化发展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联系空前加强,对于区域发展失衡问题,需要以世界眼光对待。对外开放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20]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呈现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格局。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格局部署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发展不仅是东部沿海的开放,内陆地区也要跟上开放发展步伐,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要抓住开放的机遇,在市场经济主导下,引进吸收各种发展要素和发展经验,打破地区发展藩篱,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要通过地方之间和地方内部的开放协作,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多方式促进共同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21]这些论述,对于深入理解和把握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成果,充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整体性和实践性,是指导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理论和行动指南。
第一,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新时代党的区域发展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结晶。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其发展的表现就是与时俱进,永葆生机活力。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党的区域发展理论与时俱进的产物,通过对我国区域发展经验进行深刻总结,提出了极具时代特征的区域协调发展思想,正确回答了当前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点。从国内方面看,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着眼于推动区域持续协调发展,又兼顾各区域公共服务、发展机遇和生态文明等多领域的平衡发展,防止区域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集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从国际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为解决全球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也是新时代中国为世界贡献治理智慧迈出的伟大一步,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着眼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深刻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其着眼点在于千方百计地改变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缩小地区差距,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极具鲜明的人民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28]只有加强落后地区援助,才能推动各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人民福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出发点和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要始终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为核心探索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第三,具有鲜明的整体性,重视“全国一盘棋”,强调发展的全局性。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个体遵循特定规范和结构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只有把握整体性,才能获得现实的发展。整体性发展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强调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重视发展的全局性,强调地区先发优势,又兼顾滞后地区的发展,促进区域内外的协调发展,乃至全国的均衡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作出了不懈努力,地区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性不断增强。当前,我国迈入新时代新征程,面临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更应坚持从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性进行发力。[29]从横向来看,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性致力于促进各区域共同发展。要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全国一盘棋,提高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从纵向来看,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性表现为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命题更加凸显发展整体性的必然要求。国家所处历史阶段不同,对于发展整体性的要求也存在差异。“一个国家欠发达情况下,前半段率先发展快一些,但后半段需要进行关系调整,提升整体发展效能,规避‘木桶效应’负面影响,防止社会矛盾的激化。”[29]新时代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更加重视区域内外的协同联动,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加强区域之间基础设施衔接和产业配套协作,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协调性。
第四,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既来源于我国区域发展的实践,又为新时代持续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指导。首先,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又可以指导具体实践,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源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是对区域发展问题研判和解决的理论创新。早在20世纪90年代,习近平在福州工作期间就谋划提出了“3820”战略工程,实施了建设“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海上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等战略,引领福州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先行实践。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实践不断深化,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也随之不断深化,有力指导着区域协调发展新的实践。其次,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坚持问题导向,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致力于破解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难题和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指南。最后,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实践推动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既根据实践变迁不断充实其理论内涵,又确保理论体现实践发展的需求,指导实践不断深入。
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和思想结晶,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提供了思想指引,同时,也为解决全球失衡问题和促进世界和谐稳定提供了中国智慧。
第一,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创新,是引领新时代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指导思想。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依托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提出了解决新时代区域发展面临突出问题的理论路径。其一,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总体思路。这个总体思路就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其二,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强调通过创新解决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问题。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区域发展面临动力不足、制度效能低下、发展失衡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其三,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强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统一。恩格斯指出:“人类不要过分沉醉于对自然的胜利;人类每次取得的胜利,必将导致自然对人类的报复。”[30](P560)传统的“黑色增长”模式早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区域发展应该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区域发展道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 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所指出的:“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如果其他各方面条件都具备,谁不愿意到绿水青山的地方来投资、来发展、来工作、来生活、来旅游?从这一意义上说,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这一重要论述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区域发展必须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党中央、国务院于2019 年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沪苏浙交界的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并将其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就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实际举措之一。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把脉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赋予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思想新的时代内涵。
第二,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中的治理观点,是构成国家治理体系之内在有机性与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在新时代的治国理政实践具有重大指引作用。国家是由不同区域构成的整体。不同区域的治理水平差异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治理水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31]进入新时代,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如何构建更加均衡的区域发展布局,让全民公平分享发展成果,成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积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全国一盘棋”战略构想,积极发挥各地发展优势,规避因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导致的整体人民生活水平悬殊的问题,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区域要素是国家系统的重要组成与支撑,而整合各种要素,促进资源共享和成本降低,是提高区域经济社会竞争力的关键。党中央对我国区域发展趋势和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预判和解决,进而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各种经济社会风险,提高防范风险的经济社会治理能力,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差异问题,强调要打破区域和部门壁垒,建立跨域协调机制,促进各种要素合理流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多主体、多层次、立体化的全方位治理格局。此外,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付诸实践,要求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优化各区域资源要素流动格局,推进“三个支撑带”建设步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三,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是化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创造人民更美好生活的理论指南与实践遵循。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把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尤其关注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与落后地区贫困人民的需求,千方百计地汇聚力量解决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千方百计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福祉。可以说,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人民福祉,从根本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总之,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既是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举措,也是创造人民更美好生活的有力手段,有助于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第四,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不仅致力于解决中国区域发展问题,而且关注人类共同繁荣,为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全球化时代,同一世界空间之内,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21]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旨在解决中国区域发展过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同时,基于新时代的基本国情和发展目标,积极应对复杂国际环境和国内多重挑战,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特别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调加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发展协调可持续,不仅为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样也为解决全球区域发展的世界性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例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探索新的国际协同合作机制,促进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打造合作共赢的世界发展模式,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与奉献精神。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不断加快背景下,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这一重大现实问题,将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了一系列创造性举措,逐步解决区域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补齐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不断开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结晶,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区域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又是对党和国家在不同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创新,对新时代新征程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与实践来源,深入挖掘、牢牢把握其基本内涵、理论特征与当代价值,有助于为根本解决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提供理论支撑,同时,也有助于为世界发展不平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