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生产和服务路径新探

2024-03-21 15:29高宏存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文化

高宏存,刘 颖

(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 100091;2.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党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学院]文化学教研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2023 年10 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并明确提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七个着力”的重大要求。[1]习近平文化思想体系具有开放性、实践性的特征,其中,“七个着力”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既提供了理论层面的方向指导,又提供了实践层面的创新路径,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点。“体”即本体,指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旨趣,本质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和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伟大实践精神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光明前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然纳入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当中,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方向的指引。“用”则指实践。“体用”结合根本上就是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实践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上凸显“体”与“用”的辩证关系。从实践层面来说,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生产和服务,即通过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坚持守正创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建设好国家文化公园、推动文教融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各环节全过程,促进文化与其他业态、数字技术等的融合发展,并确保技术理性有价值理性的规约,赋能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推动形成新质文化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促进精神力量增长,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同时,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全方位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世界提供新的文明体系和价值选择。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2020 年9 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强调:“发展文化事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途径。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着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2](P311)2023 年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并作为“七个着力”的要求之一。繁荣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促进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一)文化事业承载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文化事业的发展是重要抓手之一。文化事业的主要任务是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依托有力的财政支撑,建立起受法律保护的、遍及城乡的文化服务体系,以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为导向,提供开放度高、可及性强、更可持续的基础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精神文化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传播国家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全体社会成员对文化建设成果“共同享有”和“普遍受益”,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多种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同时,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传递了先进文化和思想,弘扬了真善美,讴歌了崇高的精神和品质,汇聚了奋斗力量;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以及有鲜明特色和人文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进一步扩大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提高了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普惠性和均等化水平,充分保障不同群体共享文化成果的权利,为人民提供快捷、实用的文化资源;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公共文化形态,贴近群众、融入生活,极大丰富了人民的日常精神生活;兼具教化和娱乐双重功能的公共文化活动,注入时代精神和人文内涵,激活了基层群众文化创作创新活力,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独特效应。

文化事业本身就承载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文化事业的内在理念、具体实践必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深层驱动相一致,通过提供有价值内蕴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激发人民文化热情,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二)以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丰富人民精神世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丰富人民精神世界”[3]明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体现、基本向度,是衡量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关键要素。为给人民提供优质、完善、富有个性和审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要从需求侧与供给侧协同发力,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水平”[4]。这说明应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注重人民的参与感和体验感,通过提升城乡公共文化空间品质以及数字化手段应用,增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妥善解决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涵养人文情怀,全方位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从而实现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

通过新型城乡文化空间营造文化新场景。要破除以往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以社区为单位或以公共文化场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等)为载体的传统建设模式,突破人群圈层与行业壁垒,实现文化、科技、美学、国潮等多维元素以及阅读、展览、餐饮等多维业态融合,吸纳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扩大受众覆盖面,增强空间可及性,营造不同的场景氛围,带给受众沉浸式新体验。乡村新型文化空间则应着眼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发展,建立艺术家、策展人等专业人士与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对接机制,挖掘乡土底蕴,传承乡村文脉。建设乡村文化展览馆、乡村博物馆、文化大舞台、文化驿站、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习场所等乡村文化空间。新型城乡文化空间的打造能够集合和激活基层社区、乡村等各种文化空间和文化资源及文化人才,激活公共文化活力,成为群众享有、参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

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有效整合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其资源利用和功能的互联互通,推动一体化发展。公共文化场馆应拓展服务功能,开展阅读分享、艺术沙龙、名家大讲堂、手工艺作坊等体验式与互动式的公共阅读和艺术及知识普及活动,还要主动“走出去”开展受众面更广的创意市集、街区展览、嘉年华等文化活动。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专业化运营。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站)可通过与社会力量合作、公益众筹等方式,面向不同文化社群,开展形式多样的个性化差异化服务,还可以提炼开发文化IP(文化知识产权,具体指有着较高辨识度、较强变现能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形象),加强文化产品体系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融合发展,面向中小学生设立课外文化教育基地。这些举措将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当前,数字技术应用增强了文化服务能力,我国已初步打造了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例如,截至2022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已达到5.3亿。[5]今后,还需集成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新华书店、农家书屋等,发展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创新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探索公益电影多样化供给方式,巩固和扩大中华文化数字化创新成果的展示空间。积极发展云阅读、云视听、云体验,促进供需在“云端”“指尖”对接。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把服务城乡基层特别是农村作为着力点,不断弥合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

(三)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6]要让文化遗产点亮当代人的生活,让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永续传承,就要让文化遗产得到整体性“活态”保护和传承,创新文化遗产价值“活化”的力度,并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活化”,发挥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化功能,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自信心。

推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与“活态”传承。整体性保护是采取融自然环境、文化遗产于一体的保护方式,是结合空间文化具体而独特的社区、村镇、街道等,有序推进区域性整体保护方式的新探索和新实践。将历史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发挥人民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改善人居环境,更好地让人民在生产生活日用而不觉的场景中增强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作用和使用价值。如通过加强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开展“非遗在社区”工作,加强中国传统村落非遗保护,加强非遗特色村镇街区、老字号商业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等保护传承,构建符合当代人现实需求的社会场景与人文生态环境,培育良好的“居游共生”关系,让更多人了解文化遗产、主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增强文化遗产价值“活化”利用力度。尊重文化遗产本体真实性的文化价值,既要有学术性作基础,又要有知识性为抓手,还要有趣味性为调剂,更要有故事性为切口[7],才能把遗产内蕴的文化价值转换成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性表达。要加强研究阐释,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深层价值,提炼文化遗产符号和标识,开发文化产品,注重其与人民生活和情感表达的连接,加强线上线下联合营销,打造文化遗产品牌。近年来,盲盒、摆件、非遗元素商品以及IP 跨界联名款成为深受年轻消费者欢迎的品类。文化产品正在成为文化遗产价值“活化”与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必须顺势而为、应势而动、乘势而上,尊古不泥古,创新不离宗。[8]

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以“今”入“古”,让流转千年的古风古意穿屏而出,联通历史与当下,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9]依托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提升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数字化水平,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存档、保护与修复、展示与传播。综合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和多模态人工智能等手段,再现历史人物、场景与事件,营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让受众更加真切地回溯历史,进行古今对话。此外,从文化生产到消费全流程数字化转型,不仅让文物“活”起来,也形成了全新的消费体验。如故宫博物院为《洛神赋图》等传世名画填词谱曲,让古画“唱歌”,颇受年轻群体的欢迎。数字技术助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能将古老的、静态的文物遗产适配并融入现代动态的生产生活,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四)以建设国家文化公园赓续中华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2019 年在嘉峪关考察时强调:“长城、长江、黄河等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10]国家文化公园以文化为核心和灵魂,以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依托自然生态系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中华文化精神和价值理念最集中的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3],这是新时代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题中之义。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是赓续历史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体现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载体。

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旨在让人民在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游览体验中感受历史文脉的源远流长、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丰富厚重,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推行公园化管理,着力打造管控保护区、主题展示区、文旅融合区和传统利用区四大主体功能区,以深度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蕴含的教育教化、旅游观赏和科学研究功能,并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性、创造性,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平衡推进,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文化的主体是人民,公园的主体也是人民,因此,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人民参与、共享、受益是首要的考量因素。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必须坚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在增进人民福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如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沿线不乏欠发达地区,但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瑰宝。要充分利用欠发达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并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建设特色小镇和文化旅游休闲目的地,使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成为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者、参与者和成果的受益者,共享、传承长征精神。

通过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层次的价值内蕴,构建连接人与物、人与环境的感知,并依靠数字化手段呈现,为新时代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使用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要高度凝练文化符号、构建文化认同体系,实施多元优化舒适物的场景布局,通过文创产业、休闲娱乐空间、博物展览等模式对历史文脉进行整体性展示,精准锚定居民及游客获得感和幸福度。[11]要确立场景营造思维,通过强化公众地方感和文化认同感,科学组合空间内舒适物(包括自然风光、旅游装置、公共文化服务配套等)和事件(如旅游、民俗活动、节庆庆典等)[12],引导公众在领略自然与人文景观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魅力、民族精神的昂扬振奋、历史文化的深沉厚重,提高对祖国、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的认同。

(五)以文教融合培育时代新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3]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立德树人的核心内容,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进头脑,需要文教结合、以文化人,否则,“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要通过搭建平台、文化浸润,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塑造时代新人。

以文教合作平台搭建推动中华文化浸润常态化。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与公共文化机构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站)、非遗展馆的长效文教共建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并参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诗词比赛,戏曲、书法、非遗技艺展示和体验等实践活动;与文艺院团、艺术院校开展共建,联合培养青少年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在红色旅游景区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旅游,促进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的结合,强化精品课程研发与实施。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文化氛围营造、互动式活动体验,打造沉浸式研学游,提升历史文化研学的代入感、体验感。“建立文化和旅游系统、文物系统与教育系统协同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工作长效机制”[14],通过对中华历史文化、文物知识等的学习体验,将青少年培养成为深度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并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

依托多元文化产品与文化实践实现中华文化浸润式传播。加强艺术创作选题引导,创作提升青少年精神素养的文艺精品。文化文物单位、艺术类院校等可面向青少年设计开发寓教于乐的文化产品,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精品文化课程。近年来,许多高校开辟了符合师生需求的多元文化实践渠道,搭建文化舞台,打造特色文化实践活动品牌,实现了中华文化的全方位育人、全过程浸润。如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创排的红色精品舞台剧《大道更光》、大连艺术学院排演的原创舞台思政剧《光荣·梦想》等,故事性艺术性高、影响力感染力强,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价值理念、生动鲜活的节目形式和传播形式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壁垒,达到启智润心的育人效果。

二、树立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生产价值导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15]文化产业发展要体现人民的主体性地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顺应数字化发展及媒体融合聚变趋势,以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激活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业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双效统一”既是文化体制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又是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必须遵循的指导原则;既是保障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指挥棒,又是激发文化市场新活力、确保其繁荣发展的价值导向。

(一)文化生产各环节全过程要体现核心价值认同

当今文化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各环节全过程不仅仅创造经济效益,其产生的社会效益较其他行业更为丰富。文化产品以其独特的呈现方式,将人们的精神需求和物质世界紧密相连,承载着某种观念、创意、审美趣味,成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商品。文化产品无论是手工艺品、音乐、电影还是书籍等,都是“以文教化”的生动体现。诠释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产品以丰富的知识、情感、趣味为媒介,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涵,凝聚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给人们带来审美和娱乐享受的同时,也让人们得到了深层次的精神滋养。文化产品不仅是提供认知教育、伦理价值、审美取向的物质载体,更在无形中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而与此相对的是那些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化产品,就像“精神毒品”,扭曲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要更加重视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使优秀的文化产品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从而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基于互联网平台和数字技术的文化生产,诸如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听、网络直播、电子竞技、数字文创、数字出版、数字娱乐、云演绎等;融合创新科技、商业模式和创意设计等多方面元素的各种新型场景,如“剧本杀”、密室逃脱等,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了文化体验的感受度和吸引力,满足了多元化文化需求,但要注意技术理性需要价值理性的规约,因此,需要对文化产品的内容、平台与技术使用进行有效监管。如“剧本杀”作为一种新兴的娱乐社交方式,近年来备受年轻人追捧,也伴生了一系列乱象。但随着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剧本娱乐经营场所管理的通知》,从依法备案、规范经营、协同监管、设置政策过渡期等多个层面,首次将“剧本杀”等发展快速的文化新业态纳入规范管理,使其告别多年来的“野蛮生长”。特别是在内容管理方面要求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坚持正确导向,鼓励使用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剧本和脚本。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消费,如网络游戏充值、娱乐主播打赏等,运用吸引眼球和积攒粉丝的营销策略,由资本创造并激发的“虚假需要”在商业逻辑之下转化为无度的娱乐欲求,进而“对大众进行隐蔽且持续的消费规训和诱导”[16],严重消弭大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不断侵蚀和污染大众的精神世界。

因此,无论是在文化创作、生产环节还是传播、消费环节,都应建立起必要的价值标准,强调“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就是强调文化产业遵循的根本价值观。文化产业要实现经济效益,“但决不能沾染铜臭气、当市场的奴隶”[17]。必须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产业内化,并遵循文化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才能形成有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文化风格,高扬当代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形成在新时代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自觉、自信。

(二)在文旅深度融合中激活文化资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3]文化是旅游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当前,文旅融合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打造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格局,要将文化内涵贯穿旅游全过程,实现文化内容和旅游形式的高度统一,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让游客在旅游中领略中华大好河山、感悟中华文化魅力。

通过深度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文旅融合新模式。“以文化创意为突破口,围绕特定的文化主题进行情感设计、氛围设计、活动设计和场景设计,创新性地推动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转化。”[18]通过创新方式推动文旅资源的融合利用,实现文化对旅游内涵的提升,同时激活、保护和传承旅游中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色,将历史文化、人物故事等融入景区设计,将中华文化元素融入旅游线路设计、展陈和讲解,让旅游内涵更加丰富。此外,还应推动旅游新业态的创新发展,如“博物馆+旅游”“非遗+旅游”“演艺+旅游”“文创+旅游”“节庆会展+旅游”等,实现旅游新业态的价值升级。借助市场化手段,提炼文化遗产等文化资源中的文化标识及符号,形成创意并转化为深受游客喜爱的旅游文化产品。

全力拓展文旅融合新空间。打造兼具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文化旅游项目以及文旅公共服务体系,为文旅深度融合提供有效支撑。促进文旅消费业态及公共服务功能与各类商业设施、产业园区、街区和社区、乡村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鲜明城市文化生活氛围的高品质文旅产业功能区,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互动式的文旅融合消费新空间。同时,积极把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非遗陈列传习场所等具有文化内涵的场所纳入旅游线路和旅游目的地,培育具有较强文化体验感的美好生活新空间。在提升硬件设施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提高服务品质、改善文化体验。注重旅游设施、公共服务中文化元素和内涵的融入,体现其人文价值,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更具文化特色的旅游体验,让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人文关怀。通过引入5G、超高清等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人工智能技术,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开发更具创意性和个性化的文旅产品与服务,打造并提供文旅融合的沉浸式空间场景和业态产品,让游客在享受高品质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实现精神文化需求极大满足。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如云南丽江近期推出了一款AR探索游戏,将古城的建筑、街景等现实场景与虚拟空间完美结合,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旅游体验。通过将游戏叙事与消费场景相结合,使游客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不仅为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游览体验,还为丽江古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以数字化赋能文化呈现方式创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3]的重大部署。《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鼓励各种艺术样式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表现形态、丰富数字内容。培育以文化体验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创新呈现方式,推动中华文化瑰宝活起来。”[19]因此,要顺应国家数字经济迅速发展趋势,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拓展文化生产新空间。

运用数字化手段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社会文化跃入全民共创时代,艺术创作的专业门槛于技术创新中逐渐模糊。[20]网络文化精品力作迭出,一批主旋律网络电影、网络纪录片、网络综艺节目、网络纪实文艺节目、网络电视剧等热播,获得观众青睐。网络文化发展势头稳健。全国重点网络文学企业作品超过3 000 万部[5],网络文学用户超过5亿人。我国网络文学作品“出海”吸引约1.5亿用户,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力量。[5]为推动文化繁荣,亟须着重培育数字出版、数字影视、数字演播、数字艺术、数字印刷、数字创意、数字动漫、数字娱乐以及高新视频等前沿文化业态。同时,对传统文化业态进行改造和升级,以促进其结构调整和优化,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持续推动内容创新,将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为文化创作建立丰富的数字资源库。精准把握数字文化内容的独特属性,全面加强文化数字化原创能力建设,激发人民的文化创新精神,实现创作跨界联动,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以培养塑造一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特色鲜明、独树一帜的优秀原创IP,提升文化数字化生产能力。数字技术引领文化产品开发新潮流。身披“中国红”的岭南非遗醒狮、由央视网发行的国潮自主IP 版权类数字藏品熊猫“阳阳”和神龙“师师”等,“活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数字技术带来文化场景新体验,例如,浙江数字文化长卷《千里江山图》能让人们以“数字分身”走进古画,与历史名人“面对面”对话。以区块链、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丰富文化产品的形态。需要注意的是,数字化文化生产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尤其关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聚焦特色乡村文化资源库的建设,引导开发在地化、特色化的富有乡土气息和贴心适用的乡村数字文化产品与服务,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赋能。

(四)以媒体融合提升文化传播力

近年来,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再到“深融”:主流媒体挺进互联网这一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从纸上到网上、客户端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界限逐渐模糊,各种媒体形式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元化、交互式的传媒格局,改变了当代文化生产、传播的模式以及文化业态。媒体融合催生的文化生产更需要观照人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当前互联网已经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的背景之下,主流媒体必须“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21](P318)。媒体融合要破除用传统模式办新媒体的思维局限,不能仅仅做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表达方式的融合,还要深入影视、综艺等多种文化娱乐领域加强融合。新型社交媒体如网络视频、博客、在线新闻网站等,已经成为文化生产的重要平台。这些新型社交媒体平台不仅拥有大量的用户,还能够实现与用户的实时互动,让极具生命力的文化广为传播,彰显极强的社会效益,同时也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围炉煮茶”风靡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成为年轻人的新型社交方式,带动茶饮经济的发展,使茶文化变身“潮文化”,让源远流长的茶文化得到了传承与创新发展。

媒体融合使不同类型文化业态的融合成为可能,促进了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了文化产业结构,增强了文化消费的吸引力。文化内容创新与文化价值挖掘,能让新型文化业态获得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如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北京卫视《上新了·故宫》和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等为代表的文化类节目的成功,一是在内容上充分挖掘中华文化精髓,提炼有记忆点的文化符号,实现差异化传播;二是积极拓展文化创意生态,推出种类丰富的衍生品,打造跨领域合作模式;三是整合多元渠道,促进受众互动参与,探索媒体融合中的产业化发展路径。

三、以文化价值传播增强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22],凸显了中华文明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的开放姿态和包容胸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23]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3]的目标要求,就是要通过开辟传播新赛道,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并不断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新的生命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诠释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价值主张,奠定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思想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觉。

(一)中华文明蕴含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可谓人类文明的奇迹,其所蕴含的文化观、价值观,对世界各国都有借鉴意义,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6]。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坚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才能消除文明隔阂,实现文明交流互鉴。

拥有五千年深厚历史文化的中华文明,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明基因,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明所具有的诸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等,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明特质,不仅赋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诠释着世界文明体系的共同规范和普遍价值。

中华文明经由“两个结合”,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为全人类贡献了独特价值。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懈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中华文明数千年历史为源泉、以社会主义中国大地上的深入实践为依托,造就了中国的、现代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涵养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眼光、天下情怀。文明交流互鉴、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倡议的提出与践行,以及其他经由“两个结合”探索出来的、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必将给全人类提供强大文明引擎及持续精神动力,为形成新的全球治理格局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中华文明中所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凝聚了人类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汇聚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最大公约数,超越了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差异,顺应历史潮流,契合时代需要,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能够有效应对日益突出的全球性挑战,开启更加美好的人类未来。

(二)以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传递中国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3]。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是中华文明的符号表达和突出特征,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图谱中的“身份证”和“识别码”,体现为思想观念、语言文字、文化遗产、文学艺术、杰出人物等具有影响力、感召力、传承性的载体。精神标识是体现文化精髓的精神之物化载体,是中华文明的符号化、外延式呈现,重在“形”;而文化精髓则是中华文明思想理念的内在精华,重在“神”。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互为表里。

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清楚中华文明是什么样的文明;讲清楚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展现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讲清楚中华文明突出的五大特征;讲清楚中国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对世界的贡献,让中外文明在思想互鉴、文化交流中激发共鸣,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与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共通共享。总之,要引导世界人民读懂中华文明、读懂中国、读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读懂中国共产党,更好向世界传递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24]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载体繁多,因此,要实施中华文明全球传播工程,让中国的书、诗、画、戏、茶等成为中华文化的闪亮名片。借助全媒体传播体系,统筹好文化符号提炼和文化品牌建设,培育文化精品、打造文化品牌、形成文化IP,推动中华文化符号的时尚表达、国际表达,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创作开发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产品,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如旨在表现中国传统田园生活的“李子柒”短视频之所以成为国际传播的成功案例,就在于其以生动的形式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真实的情感打动各国人民心灵,展现了中国之美,传递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

(三)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华文明故事

文明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内容是否有魅力、标识是否鲜明,还取决于是否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基于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3]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主动掌握国际传播规律,强化技术赋能,以“需求—供给”精准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着力“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4],让更多中国故事走向世界,飞入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寻常百姓家”。

尊重国际传播规律,让更多中国故事走向世界。在传播主体上,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形成政府、企业机构、学术智库、商业平台和个体等为主体的多层次、多领域的对外传播矩阵,并让更多国际友人变成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星火”,在全球范围内形成“燎原”之势。通过国际形象“自塑”与“他塑”的有机结合,开创国际传播新局面,讲好中国故事。在传播内容上,要把握大势、区分对象、精准施策,主动宣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全面、更深入了解中国。在话语表达上,要洞悉各国人民的媒介使用习惯和内容选择偏好,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群体受众在视听文本、叙事形态、审美旨趣方面的特点,采用具有针对性的精准传播方式。要拓展政治话语、大众话语、网络话语等多维度话语空间,实现中国故事多元化、丰富性、个性化、在地化的话语转化,让国际社会切实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的魅力、中国社会的进步。如河南卫视的文化艺术类节目《唐宫夜宴》《洛神水赋》不仅收获了国内观众的如潮好评,也在海外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在渠道平台上,优化战略布局、集中优势资源,继续推动中国主流媒体“走出去”,在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的同时,在国外受众可理解、易接受的多元呈现方式和渠道上下功夫,通过“借船出海”用好Twitter、Facebook 等社交媒体;还要“弯道超车”,用好TikTok等社交媒体,更好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格局,利用元宇宙、AR、VR、MR(混合现实技术)以及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视听内容在地化、具身化、个性化精准分发,有效增强中华文明的国际影响力。

(四)以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明走向世界

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他指出,“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格局下,应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华文明尤其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两个结合”基础上,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所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蕴含着全人类共同价值,顺应了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并日益得到国际社会认同。我们既要向全世界阐释好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等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又要阐释好全人类共同价值这一同心圆,凸显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大公约数,更好汇聚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力量。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不仅属于中国,还属于世界。我们要坚持以宽广胸怀欣赏不同文明的独特魅力,用文明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共存共进破解“文明冲突论”,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大力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各种挑战。

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文化“走出去”新格局,通过广泛的文化交流合作、文化对外传播、文化贸易投资,进一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除了以政府倡导和投入为主的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以外,还要增加多层次的交流合作,调动民间文化、艺术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文化传播积极性、有效性。推动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主动适应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后更加开放的环境和竞争更加充分的新形势,加快对外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步伐,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品牌;提高对外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实现提高对外文化贸易附加值和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的双重收益。扩大出版物出口、版权贸易及优秀广播影视节目出口。加强传统文化典籍、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网络化转化开发,向海外用户开发数字文化精品。积极培育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表演、网络游戏、数字电影、数字动漫、数字出版等领域出口竞争优势,提升文化产品的文化价值与附加值,积极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深化国际产业和技术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文化符号,推动中华文明走出去,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综上,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深厚的民族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全过程是贯彻落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七个着力”重大要求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文化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把中华文明的底色铺陈好
值守中华文明——解码文化传承
谁远谁近?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