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补明
“简约”一词,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时皇太后躬履节俭,事从简约。”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薛宝钗之所以得到大观园上上下下多数人的喜爱,与她不为杂物所累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具有关联。
“简约”的原则,也走进了文学及艺术领域。施耐庵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中,描写林冲去镇上买酒返回草料场时,有一段关于天气的表述:“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场大雪来。”有评论家指出,一个“卷”字,用笔极其简约,但境界俱出。
书画创作中,也很讲究简约,“留白”艺术,就是一种高规格的简约。
其实,简约并不简单,“至简者至丰”。简约也不一定简陋肤浅,而是经过提炼,把丰富内涵蕴藏在极简的外表之中。北京举办冬奥会、杭州举办亚运会,都遵循了“简约”原则,在极简的形式下,包蕴了无限的匠心与精致,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普遍好评。
教育,也曾崇尚过简约。家长把孩子托付给学校老师,便一百个放心,安心做自己的事情去了。孩子在学校,读书时认真读,背诵时努力背。课余,清洁洒扫之外,便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学习竞争,但那是极有尺度和底线的。我那时已做了语文老师,除了作文之外,没有布置过其它语文作业,课堂上已经“一网打尽”,其他学科也大致如此。下午两节课后,学生老师便可切换角色,自然融入家庭、社区或社会。校园里有活力,老师们有激情,孩子们有朝气。
毋庸置疑,教育的本质问题就是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这需要足够的耐心与等待,也需要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的支持。自由舒展天性、自主表达诉求、自在发展思维、自为发挥特长,是受教育者的向往。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阵地,简约教学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消肿减肥”,已成当务之急。流程全了,效率低了;套路多了,智慧少了;容量大了,空间小了;检测多了,自主少了。尊重学生,不是喊在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花拳绣腿,不过是在表演;繁复淤堵,终究没有出路。就说语文课,能让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读起来写起来,是最重要的。繁复演练、频繁考试、繁琐说教,必定是缘木求鱼,事与愿违。
人为的繁复,除了耗费时间与资源、消磨精力与兴趣、折损生命与价值,意义渺茫。
说到底,真正的教育,需要安静下来办。关注生存状态,留足发展空间,注重内外修为,重视精神追求,倡导成功体验。要做到这些,还需多点简约,回归教育本真。
(作者單位:太原市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栗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