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酝酿效应』破难关

2024-03-17 00:57刘文晓
党员干部之友 2024年3期
关键词:青蒿思维能力效应

□刘文晓

韩 潇/图

心理学上有个“酝酿效应”,即在解决创造性问题时,如果反复探索而毫无进展,可以先把问题搁置一边,转向其他与此任务无关的活动。由于某种特殊机制的作用,人们在此期间会产生顿悟,从而顺利解决问题。比较典型的案例之一,就是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过程。这就启示今天的干事者,遇到难题学会坚持,暂时放松身心、转换路径,在持续思考中找到突破口,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力在坚持;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功在坚持。“酝酿效应”产生实效,前提就是坚持到底,虽然过程中有暂时的“放下”,却是为了触发灵感,推动工作螺旋式上升。毛泽东同志说,“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史记·乐毅列传》有言,“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袁隆平、钟南山、孙家栋等名人大家“择一事、终一生”,在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专注一心、坚持到底、永不言弃。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定力之中见功力,很多事情败就败在不能坚持下去。真正有作为者,不但要善始善终,还得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只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勤勉敬业、扎实苦干,才能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孙氏世录》有个“映雪夜读”的典故,说的是晋人孙康热爱读书,然而家贫买不起夜读的灯油。有次冬夜醒来,感到屋内有亮光,原来是皑皑白雪反射所致,这给了他启发,何不借雪光来看书呢?由于刻苦攻读,他最终成为御史大夫。另一个例子,是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过程。最初,通过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系统查阅文献,注意查阅古代用药经验,当她读到东晋葛洪的文字“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琢磨起来,认为可能是高温破坏了青蒿的成分,于是采取了乙醇低沸点溶剂提取,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想要获得临门一脚的“顿悟”,并不是暂时放下不管不问、转换频道,就一定唾手可得,而是要积极进取、矢志学习,提升专业能力,增强责任心、事业心,经历日日夜夜“玩命一般”的潜心钻研,从而收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偶遇。

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能力的最直接体现。思路每打开一寸,难题每攻破一关,靠的都是层层深入的思考。让“酝酿效应”最终产生成果,而不是碌碌无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和运用好科学思维能力,养成勤于动脑、深度思考的习惯,使各项工作更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强化系统思维,善于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善于成体系研究和思考问题,注重各要素之间的协同、配合,上下联动、沟通交流,科学调度人财物和信息资源,加强工作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密切协作的生动局面,实现各条战线、各个方面全面发展。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牛鼻子”,以点带面、精准发力,以重点突破带动面上整体提升。强化创新思维,激发敢闯敢试、创新创造的内生动力,与时俱进、敢为人先,自觉克服惯性思维,多运用“求解性思维”,积极推动工作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实绩。

猜你喜欢
青蒿思维能力效应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白米青蒿社饭香
培养思维能力
懒马效应
与青蒿结缘 为人类造福
培养思维能力
TPGS修饰青蒿琥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活性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乡野里的青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