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兰
福州市长乐区航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福州 3502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损伤的常见、多发性病症,通常呈现出进行性气流受限特征[1]。世界卫生组织指出,2020 年慢阻肺已成为全球第3 位致死原因,且其罹患率持续性升高,成为全世界公共卫生问题。现阶段,针对该病临床多以药物实施治疗,大多数患者经规范药物诊疗后能够有效改善症状,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2]。然限于慢阻肺难以达到根治性效果,需长时间接受规范治疗,再加上治疗效果易受诸多因素影响,这就显得护理极为重要。常规护理注重疾病专科化护理,能够满足基础的护理需求,但总体效果欠佳[3]。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是立足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改进、创新的护理模式,以循证医学为依据,旨在增强心肺功能,改善症状及生存质量[4]。本研究分析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慢阻肺中运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2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我院收治的68 例慢阻肺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慢阻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 版中诊断标准;②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意识清晰;④依从性较好。排除标准:①资料不全或失访;②伴精神性疾病、其他呼吸系统病症(如肺结核、支气管哮喘等);③肝肾器质性病变;④生活难以自理;⑤重症感染疾病。本研究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管下实施。
1.2 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 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该组基础上采取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
对照组:包含健康常识宣教、日常用药事项及饮食指导。向患者讲述疾病常识,以及治疗要点,强化患者认知;重点告知疾病药物运用方法、剂量、间隔时长等;开展饮食指导,评估身体状况后拟定针对性饮食方案。
观察组:(1)多学科协作护理小组的组建:结合患者病症特征、治疗护理需求,此次小组成员涉及护士长、呼吸内科主治医师、主管护士及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正式干预前对小组成员展开相应的培训学习,同时重点培育其团队协作能力。由主治医师、护士长与主管护士完成康复方案的拟定,康复师分别完成营养指导、心理咨询及功能训练等工作。(2)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内容:①完善患者健康档案:入院后进行患者基础资料的收集,与主治医师、营养师等一同对患者肺功能、营养状况等展开评估,并仔细记录在册。②健康宣教:健康宣教形式包含健康手册、短视频、讲座会及一对一健康宣教等,遵从通俗易懂原则,内容涉及慢阻肺呼吸功能训练、生活饮方式等,经护士依据“一对一”模式介绍宣教手册,同时协同视频强化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③营养支持:营养师结合患者具体病况、饮食爱好等拟定出针对性、灵活性营养方案,保证身体能量摄入需求,坚持少量多餐原则。告知患者戒烟戒酒,合理饮食对疾病的重要性,定期调整食谱。④呼吸功能训练:经康复治疗师进行机体呼吸功能训练的指导,涉及一般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及监督。每日1~2 次,10~15 min 腹式、缩唇呼吸及含胸呼吸运动等,安排专人进行患者运动状况及进度的监督,并逐渐加强运动难度。⑤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师、护士主动与患者交谈,实施心理评估,确立心理问题后借助自我情绪宣泄、音乐与放松疗法等维持心情舒畅。加强家属支持作用,鼓励家属理解、关心患者,尽可能满足其护理需求,并有效参与患者护理管理,促进生活行为良好、健康。⑥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并仔细阐述药物服用后的一些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⑦院后随访:出院后展开6 个月随访工作,以电话、上门为随访形式,重在强调疾病日常防范、药物合理运用,耐心答疑,维持良好生活方式。
1.3 观察指标 ①肺功能。以肺功能测定仪展开检查,测定指标涉及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通气量(MVV)。②护理效果。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哮鸣音轻为显效;症状显著缓解,肺部哮鸣音显著降低为有效;未满足以上指征为无效。③心境状况。参照焦虑、抑郁量表(SAS、SDS)完成测评,其临界分值50 分、53 分,均包含轻度、中度、重度,分数低心境状况佳。④生存质量。参照圣乔治问卷完成对生存质量的评价,包含3 个项目,即症状、影响和活动,分数低生存质量高。⑤睡眠质量。于干预前后经睡眠日志完成对主观睡眠质量的评价,以多导睡眠测定仪完成对客观睡眠质量的测定,记录主客观睡眠总时长、睡眠潜伏期。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为;计数资料则用χ2检验,表示为n(%),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男、女分别为21 例、13 例;年龄57~78(65.52±3.35)岁;病程5~11(8.05±1.33)年;观察组:男、女分别为22 例、12 例;年龄55~78(65.27±3.30)岁;病 程5~12(8.45±1.28)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肺功能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FVC、FEV1及MVV 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肺功能比较
2.2 护理效果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护理效果比较 [例(%)]
2.3 心境状况分析 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心境状况分析(分)
2.4 生存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各项生存质量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生存质量比较(分)
2.5 睡眠质量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睡眠质量比较(min)
慢阻肺是指在遗传、外界因素(包含基因、颗粒物暴露及气道高反应性等)等因素协同作用下而引发的疾病,当下该病罹患人数较多,且难以治愈,相关研究显示,因慢阻肺所致病死率约为我国全部死因11%,成为当前重要且主要公共卫生问题[5]。伴随人口老龄化社会深入、人们饮食及生活方式改变,此病罹患率不断升高,发病后多采取药物实施干预,为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需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6]。常规护理局限性较大,难以满足患者多方面需求,推广受阻。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视患者为核心,经医师、营养师、康复师、护士等多个学科的人员构成,相互合作从而使患者生理、心理及社会健康行为形成,为近年来新型干预模式[7]。通过合理岗位分工,专业化培训,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彼此影响,全方位将各科知识运用于患者护理管理工作中,最大程度起到护理干预作用[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均高于对照组,且高于干预前,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说明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可强化肺功能,提高护理效果。考虑是基于药物治疗下,联合多学科协作护理,各学科人员相互学习、沟通,一同拟定护理方案,同时与药剂师明确治疗药物,确保治疗效果,同时营养师、心理咨询师使机体营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形成合理饮食行为,纠正不良情绪[10]。另外,加强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如缩唇、腹式呼吸训练等,从而促进肺功能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而生存质量分值低于对照组,说明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可改善机体心理状态,提升生存质量[11]。慢阻肺患者多存在躯体症状,且因多次发作气促、心悸及胸闷,常常会萌生出焦虑、烦躁等情绪,不但对诊疗依从性造成影响,且降低日常生活质量[12]。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经药物指导、针对性营养支持、个性化心理疏导及定期随访,为患者提供多方面护理服务,小组成员相互合作,不仅保障住院期间治疗及护理工作质量,且保证出院后的居家护理质量[13]。采取饮食指导、心理疏导,有效掌握患者院内外诊疗期间存有的问题,并及时解决,有效、真实改善恢复过程中存有的心理问题,甚至是消除,增强诊疗依从性,协助其构建康复信心,提升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睡眠质量改善效果高于对照组,说明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有益于改善睡眠质量,考虑是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使各学科互动加强,确保医护工作协同性、持续性,集多学科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心理咨询师的参与可强化疾病认知水平,减轻不良情绪,康复师通过拟定适宜运动方案,加快体内褪黑素等形成,进而改善睡眠状况[14-15]。
综上所述,慢阻肺实施多学科协作护理新模式后可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利于强化肺功能,纠正心理及睡眠状况,提升生存质量,运用前景广阔。但本研究仍存在不足,如样本量小、观察时间短,未来还需开展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