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旨在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策略,分析在快速变化的数字化时代,如何有效地增强大学生面对挑战时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恢复力。基于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模式的深刻影响,文章通过理论研究和文献研究,系统地分析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心理韧性的内涵及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在研究方法上,文章首先通过文献回顾,综合国内外关于心理韧性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进展,特别是在新媒体背景下的相关研究。然后结合新媒体环境的特点,对大学生心理韧性的新内涵进行界定,并分析信息过载、网络依赖和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韧性所带来的挑战。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面临着信息筛选难题、网络沉迷风险以及虚拟与现实社交的平衡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三个核心培养策略:一是增强信息识别与管理能力,二是寻找有效的自我调节策略,三是优化网络社交与现实互动。文章旨在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大学生增强应对新媒体带来挑战的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个人发展,同时为高校和相关教育部门提供指导方针,以更有效地支持大学生在数字时代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心理韧性;信息管理;自我调节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4-006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以挫折教育提升大学生生命意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SJSZ1167
心理韧性作为个体在面对各种压力和挑战时保持心理稳定与积极适应的核心能力,对大学生群体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前的数字化时代,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大学生面临的心理挑战增多。新媒体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获取便利和交流空间,而且深刻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和行为模式。
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社交渠道,为他们的个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另一方面,信息过量、网络依赖等问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构成了新的挑战[1]。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和强化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成为当务之急。心理韧性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应对日常学习压力和生活挑战的能力,而且是他们在数字化社会保持心理平衡、健康成长的关键。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重视度的提升,培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高校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韧性逐渐呈现独特的时代特征。心理韧性作为一种心理资本,主要指个体在遭遇生活压力和挑战时展现的心理恢复力和适应能力[2]。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数字化时代,这种韧性不仅关乎个体心理的弹性和恢复力,更涉及在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中保持心理健康和稳定的能力。
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交流平台,其独特性在于传播快速、互动性强和影响深远。在此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不仅体现在传统意义上的抗压能力,更体现在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处理和利用能力,包括对网络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对虚拟与现实界限的清晰认知以及在网络社交中保持自我认同和心理平衡的能力。进一步来说,新媒体环境下的心理韧性还体现在个体对数字化生活方式的适应能力。大学生在享受新媒体带来便利的同时,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避免信息过载和网络依赖,因此培养心理韧性也应包括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此外,网络空间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点可能加剧负面情绪和不实信息的传播,因此大学生要学会识别和调节因网络环境引起的焦虑、孤独感和其他负面情绪,进而维护个人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的和谐[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内涵已经超越了传统视角的界定,不仅包括抗逆力和恢复力,还涉及信息筛选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在这一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成为一个多维度、动态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们在数字化时代的各种挑战中保持心理健康和积极发展[4]。
(二)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的挑战是多维度的。新媒体以其信息量大、更新快、互动性强等特点,给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体现在信息过载、网络依赖、虚拟现实界限模糊以及社交媒体对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的影响上[5]。
信息过载是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的一大挑战。大学生在面对海量信息时,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作出筛选和处理,这对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信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可能导致认知负荷过重,进而引发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和学习效率降低等问题[6]。同时,信息过载可能导致心理上的焦虑和压力,影响大学生的情绪稳定和心理健康。
网络依赖也是新媒体环境下不容忽视的问题。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高度可获得性和吸引力容易让大学生形成过度依赖,这种依赖可能削弱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现实生活适应能力。长期的网络依赖还可能导致个体的孤立、社交技能下降以及心理问题的产生。
新媒体环境下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模糊,对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提出新的考验。在虚拟环境中,个体可能过度沉浸在理想化的自我表现和社交互动中,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自我发展。这种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冲突可能导致心理困惑、自我认同危机以及心理适应问题。
社交媒體对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同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社交媒体上的比较和展示可能导致大学生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以及对他人生活的过度关注和羡慕。社交媒体带来的假象可能干扰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认知和评价,影响其心理韧性的形成和发展[7]。
(一)增强信息识别与管理能力,养成健康的数字消费习惯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从海量信息中识别和筛选出对个人成长有益的内容,同时养成良好的数字消费习惯。增强信息识别与管理能力,养成健康的数字消费习惯,不仅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至关重要,更是培养心理韧性的重要一环[8]。
要增强信息识别能力,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涉及教育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批判性地分析和评估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包括教授学生如何区分事实与观点、识别偏见和错误信息,以及评估不同来源的信息的可信度。通过这样的训练,大学生可以更加精准地识别有价值的信息,减少被虚假和不准确信息误导的风险[9]。数字消费习惯管理则要求大学生在享受新媒体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养成健康的上网习惯。这包括合理安排在线时长、避免过度使用社交媒体和网络游戏,以及发展丰富的兴趣和爱好。教育者和心理辅导员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工作坊和讲座,提供策略和工具帮助学生认识到平衡网络使用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并协助他们制订个人化的网络使用计划。此外,大学生还要学会有效利用网络资源来促进自身学习和发展。通过发展这些技能,大学生可以更有效地将网络作为一个助力学习和成长的工具[10]。
(二)寻找有效的自我调节策略,增强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
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压力和挑战,因此寻找有效的自我调节策略,增强情绪和行为控制能力,成为培养心理韧性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不仅涉及情绪管理,还包括对自我行为的约束,以及在面对网络环境中的挑战时,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正常运行[11]。
增强情绪调节能力要求大学生认识到情绪的重要性,并学会有效识别、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一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服务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放松训练、正念练习、认知重构等,大学生可以学习到各种情绪调节技巧[12]。这些技能有助于他们在遇到压力和挑战时,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防止负面情绪的积累和爆发。行为控制能力培养则着重于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要学会制定合理的目标,制订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并监督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这不仅包括学习和生活中的行为管理,也涉及网络使用的自我控制。通过培养这些能力,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提高生活和学习效率,同时避免过度依赖网络和社交媒体。此外,加强自我调节还要求大学生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通过自我反思,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绪状态和行为模式,从而有效调整自己的行为,进而作出合理的决策[13]。
(三)优化网络社交与现实互动,平衡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其中平衡网络社交和现实互动成为一项重要课题。优化网络社交与现实互动,平衡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对于大学生心理韧性的培养和整体发展具有显著意义[14]。
网络社交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方式和丰富的社交圈子,但过度依赖虚拟社交可能导致现实人际关系的淡化。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要学会在网络社交与现实互动之间找到平衡点,要认识到网络社交与面对面交流的不同特点和价值,从而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确保两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在网络社交方面,大学生应学会识别和选择有益的网络交往,避免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网络暴力、错误信息等。同时,要提升网络素养,学会在网络环境中保护个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在现实互动方面,大学生应重视增强面对面交往能力,如沟通技巧、团队协作能力等。这不仅有助于增强社交能力,还有助于增强情感归属感和社会参与感。通过现实互动,大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构建稳固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在情感和心理上获得支持[15]。
在新媒体环境下,培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是一项复杂而又必要的任务,涉及信息管理、自我调节以及网络与现实生活的平衡。这些策略的实施对大学生来说,不仅能够更加有效地面对和适应新媒体带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挑战,而且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恢复力。面对信息爆炸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大学生要学会管理信息、调节自身情绪和行为以及在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找到平衡。这不仅是他们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数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新媒体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培养适应数字时代的心理韧性将成为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教育系统应当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资源,努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此外,社会各界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有利于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培养大学生的心理韧性,对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友花.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13):9-12.
[2] 张志刚.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其提升路径[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5):116-118.
[3] 宋笋荣.以心理韧性为中介的大学生成长型思维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黑龙江科学,2023,14(21):50-54.
[4] 武楠楠,蔡瑶瑶.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在大学生基本心理需要与自杀意念之间的中介作用[J].韶关学院学报,2023,44(8):47-51.
[5] 王雅欣.大学生积极幻想、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关系及干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3.
[6] 郑莉娟,郑刚,宋晓波.网络人际交往影响大学生心理韌性研究:生命意义感的中介作用和网络素养的调节机制[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3,42(3):61-73.
[7] 赵欢.互联网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技风,2023(27):17-19.
[8] 张颖,张宇航,赵青,等.大学生心理韧性对职业成熟度的影响:成就动机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2,17(20):18-20,28.
[9] 阳小玉,左彪.基于心理韧性视角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刍论[J].成才之路,2023(20):125-128.
[10] 郑阳蕾,胥遥山.网络教学情境下正念对学业拖延的影响:心理韧性和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作用[J].心理科学,2022,45(6):1450-1457.
[11] 闫红丽.高职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J].大学,2023(16):193-196.
[12] 周雨曦.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其提升对策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24):44-45.
[13] 陈明睿,扶丹丹.红色文化视域下大学生心理韧性培养路径[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22,32(2):141-144.
[14] 李柯柯,周虹.“互联网+微课”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3,25(18):119-121.
[15] 万红.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提升策略研究[J].西部学刊,2023(6):132-136.
作者简介 倪赛男,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创业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