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索 徐成
摘要:新文科建设是教育部“四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大特征是交叉融合性。新文科计划的实施,有利于优化、创新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变革教育范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全媒体发展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全方面提升。文章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借助群体认同理论,以六盘水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为例,从专业认知、专业行为、专业情感、专业价值四个方面,对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发现,课程设计不合理、师生关系不密切、学习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差等问题,影响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由此文章提出从端正报考态度、提升专业学习能力,加强专业建设、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强化师生关系认知、培育师生感情,引导社会公众客观看待新闻从业者等方面,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满意度,以期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新闻教育水平,助力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专业认同;新闻学;地方本科院校;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210-4;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4-0016-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贵州省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院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278;2020年度六盘水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地方本科院校新闻专业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探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LPSSYjg2035;2022年度贵州省一流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ZSylkc202219
2017年,美国希拉姆学院首次提出“新文科”的教育理念。希拉姆学院通过将新技术融入文学类课程中,引导学生在不同学科的想法和概念之间建立联系。2018年8月,我国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简称“四新”建设)。新文科建设作为教育部“四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9年正式推出并实行。新文科的一大特征是融合性,着重点在“新”字上,“新”意味着新闻学教育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对新闻学专业教育方式、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新的调整和改革,着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人才,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的新闻人才需求。
新闻学专业从其学科建设来看,属于文科的范畴,却又不同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具有政治性、时代性、实践性等特点[1],其本身就是学科融合的产物[2]。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鲜明地指出新闻学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高等院校新闻专业培养出来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媒体的认可[3],新闻从业人员面临社会认同危机,部分新闻从业人员也自我戏称为“新闻民工”[4];传统的新闻人才培养路径及课程体系设计难以适应新闻传媒行业发展的需要,新闻学专业学生技术不强、理论不深[5],对于专业的认可度和归属感不强。
新闻学专业作为培养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传达中国声音的生力军的摇篮,站在了新文科改革的最前沿[6]。新文科计划的实施有利于优化、创新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壁垒,变革教育范式。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急需从自身实际出发,抓住新文科建设机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在此环境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专业认同度、归属感和满意度,从而推动地方院校新闻教育工作,是一个亟须探讨并解决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泰弗尔和特纳等人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经历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群体分类,认同自己所在的群体,同时形成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社会分类、社会比较、积极区分是个体社会认同构建的三项原则。在社会认同构建过程中,人们总会自动将事物、他人进行分类,并根据一定的特征,将群体分为内群体和外群体。个体总是在内外群体的区分和比较中来获得社会认同,以满足自尊需要。如果不能够获得社会认同、满足自尊需要,个体就易背离群体。
在学校环境中,同一专业也是一种社会群体的表现形式。专业群体内部的学生在参与学校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区分本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不同来获得自我认知和自我概念,实现对专业认同的社会建构[7]。专业认同形成的过程即是社会认同发展的过程。本科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会发现专业学习、专业发展的现实往往与自我认知相偏离,而专业认同的形成就是一个在大学教育环境下,通过学校学习经历将自我的认知与专业现实不断整合的过程,良好的专业认同即是该阶段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完整实现的结果。專业认同是学生在知识和情感上对所学专业从认知认可再到悦纳,并内化为自己态度与行为准则的过程或状态。其主要包括三个维度:知识技能认同、价值认同、情感认同[8]。
(一)调研设计
为准确了解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认同现状,本次调研以六盘水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为调研对象,采取问卷调研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卷由调研对象基本信息及学生专业认同问卷组成。调研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例,从学生专业认同的总体水平、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以及专业行为倾向层进行。选取六盘水师范学院5名新闻学专业学生作为访谈对象,从专业认同、专业情感、专业价值等方面展开访谈。
(二)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
本次调研共发放了181份问卷,最终回收到有效问卷166份。问卷有效率为91.71%;α系数值为0.96,KMO值为0.926。调研过程中,针对新闻学专业认同的31个调研问题进行分类整合,生成专业认知、专业行为、专业情感、专业价值四个变量。调研发现,新闻学专业学生在专业认知方面平均分为2.399,在专业行为方面综合平均得分为2.386,在专业情感方面平均得分为2.38,在专业价值方面平均得分为2.49,整体专业认同平均得分为2.398。可见,新闻学专业学生在专业认知、专业情感、专业行为、专业价值四个方面的得分均位于中下等水平,从侧面反映出新闻学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度并不高,亟须进一步分析其原因并探索相关提升策略。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围绕“你为什么会选择新闻学专业”“你如何看待本校新闻学专业”“你觉得新闻学专业所开展的课程或实践就业有帮助吗”“你与任课教师或辅导员保持着良好的师生关系吗?简要谈谈他们在你学习过程中是如何帮助你的”“你以后会从事新闻学专业的相关工作吗”几个问题对六盘水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5名学生展开访谈,并全程进行记录,要求受访者实事求是地回答,确保访谈内容的真实性。
访谈发现,5名受访者中有3名是因为自身喜欢或热爱选择新闻学专业,有1名是朋友推荐选择,剩余1名是因为目标专业分数没达到要求,无奈选择。关于他们对本校新闻学专业的评价,两名受访者表示本校新闻学专业整体还行,但社会实践有所欠缺、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其余3名受访者对本校新闻学专业感到满意,没有做出过多评价。在专业情感方面,受访者均表示对任课教师感到满意,对授课教师有较好的评价。在专业价值方面,受访者均对本校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感到迷茫,对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信心不足,除了1名受访者明确表示以后会从事新闻学专业相关工作外,其余受访者皆表示不确定或没有选择的话才会从事。此结果从侧面反映出他们对本校新闻学专业的发展前景信心不足,以一种较为消极的心态面对新闻学专业的就业形势。
1919年以来,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本、硕、博(后)培养体系,年均向新闻传媒行业及相关行业输送人才数以十万计。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在人才培养理念、模式、路径方面与新文科建设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9]。
从问卷调研和访谈结果可以得出新闻学专业认同现状,即新闻学专业的学生专业认同度整体不高,下文主要从媒介影响、课程设计、师生关系、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一是媒介传递的新闻工作者形象影响学生判断。他们在选择新闻学专业时缺乏深入的了解,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是因为自身喜欢而选择。这些学生对新闻学专业本身没有清晰的认知和判断,对新闻学的概念大多来自他人或媒介等第三方客观或主观的表述,导致他们真正走进新闻学课堂后,发现实际的新闻人与在各种媒介上看到的新闻人存在差异,在心理上形成较大落差,从而影响其专业认同度。二是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不合理,课程针对性不强[10]。我国新闻传播学在课程设置上基本遵循“通识教育+专业知识教育”的模式,这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前后衔接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或者偏离新闻专业的本质,或者不能融贯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各种理论,出现“两张皮”的现象[11]。学校的新闻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具备采、写、编、评、摄等能力,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这样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一定的弊端,全面发展意味着学生要学的课程增加,学业压力也会随之增大,最终就会出现“啥都在学,但啥都不精”的状况。这种培养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竞争力不强,甚至没有竞争力。三是师生关系不密切,学生在专业情感方面没有得到满足。学生是新闻学教育的主体,教师是直接责任人,在这个过程中,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反之则不利于教学。四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实践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很少有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下自主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机会主要集中在课堂上。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浅显的,不够深入,最终会出现“过目即忘”的结果,收效甚微。此外,在传统的新闻专业评价考核体系中,多是“以考代学”“重期末、轻平时”“重课后、轻课中”。这一评价方式的直接后果是在“知识为先”的考评体系中,部分新闻学专业学生懂理论,但不会实操,这一现象在地方院校较为突出。
(一)端正报考态度,提升专业学习能力
学生选择专业是进入大学的第一步,也是较为关键的一步,端正报考态度,谨慎选择专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印象基础。学生对新闻学专业有较为深入的认知是提升专业认同的基础,在选择专业时,学生对专业进行对比分析,经过仔细衡量后最终确定。这是在进入大学之前学生自我责任意识体现的第一阶段,如果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失误选择或盲目选择,那么其在专业学习初期对专业产生失望心理的可能性将变大,专业的实际情况没有达到预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后期的专业行为、专业情感以及专业价值,从而影响整体的专业认同。因此,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时,端正报考态度,对专业进行必要的对比分析和深入了解尤为重要。
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学校除开设人才培养方案相关课程让学生了解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专业考核目标外,还可适当开展介绍本专业课的活动或讲座来增进学生对新闻学专业的了解,使其对本专业有更直观的认知。
此外,严格要求自我,充分利用专业设备设施,积极参与专业实践,注重培养专业技能也是提升新闻学专业认同度的路徑。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具备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专业成绩,夯实理论基础,致力于成为全面发展的新闻人。
(二)加强专业建设,营造良好学习环境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团队,提高新闻学专业教学质量。当下地方高校专业教育“水课”现象层出不穷,教学质量受到社会普遍质疑,因此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到知识和技能,就需要学校严把教师关,加强师资队伍能力建设,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真正学到知识。
加强专业设备设施建设,提升设备使用率。新闻学专业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除了学生要积极参与专业实践,通过主动学习提升外,还需要学校进一步完善设备设施,提升其使用率,简化相机、摄像机、电脑等设备的借用程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设备设施支持和实践机会。
优化课程体系,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因材施教,着重发展学生的专业特长[12]。在课程设置方面,地方高校顺应时代的发展,增加了如短视频创作、新媒体运营等课程,致力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应用型的新闻学专业人才。但由于部分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让学生觉得自己什么都学了,但好像又一无所获,实施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学院要在强调“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课程体系,夯实学生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特长,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其能有一技之长。
(三)强化师生关系认知,培育师生感情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如果没有与任课教师或辅导员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能极易产生厌学情绪,从而降低专业认同度。反之,有了教师在专业情感方面的加持,即使学生在专业价值方面未得到满足,也会在专业情感方面得到满足[13],为专业认同的提升奠定感情基础,在学业生涯中留下良好的专业印象。
学院应强调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除在学业方面给予学生指导与帮助外,还应多关注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在生活中多给予学生关心与理解,回归培养好的新闻工作者的初心[14]。同时,学生也应打破师生交流壁垒,多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通过双方的交谈来缓解学业压力和心理压力。
(四)引导社会公众客观看待新闻从业人员
当前新闻从业人员的形象并不乐观,其社会地位不高,甚至很多时候记者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是负面偏多。记者“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说法反映了这一点,记者被网暴甚至被人身攻击的事件时有发生。
针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偏见,一方面新闻从业人员要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提升职业技能,改善新闻从业人员生存状况,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让更多的新闻学专业学生坚定从事新闻学专业相关岗位的决心;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媒介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媒介宣传优势,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看待新闻职业,破除公众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刻板印象。此外,媒体融合背景下,基于新闻学专业的优势与竞争力正在被削弱的现实问题,社会更应该注意到新闻学专业的现状,努力为新闻学专业学生创造就业机会[15]。
研究发现,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专业学生还存在对专业的认知不够深入、实践学习不够主动,学院专业课程体系针对性不强、学而不精,学生毕业后从事新闻学专业相关岗位的意愿较低等问题,急需通过新文科融合培养,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专业技能,营造良好的专业发展环境,增强新闻学专业学生从事相关工作的意愿,以使新闻专业教育能够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人才的新要求,培养更多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新闻人。
参考文献:
[1] 胡钰.中国特色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实践性[J].青年记者,2022(19):78-79.
[2] 杨保军.全面认识当代中国新闻学的性质[J].国际新闻界,2022,44(7):6-27.
[3] 杨雪梅.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4):117-119.
[4] 王嘉,王利.新文科视野下地方本科院校新闻学人才培养的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30):23-26.
[5] 王利寶.新闻传播学类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6] 李彦峰.论新文科背景下的新闻学专业教育转型发展[J].采写编,2021(10):103-104.
[7] 侯冬青.自我认同和新闻类本科生专业学习构成的实证关系研究[J].新闻传播,2019(20):58-60.
[8] 李晨灿,邸敬存.知识·价值·情感: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认同”建构[J].采写编,2022(7):150,159-160.
[9] 曹银.地方高校新闻学课程体系建设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16):54-56.
[10] 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22:48.
[11] 余索,费虹.全媒体视角下新闻写作教学的创新路径[J].传媒,2019(24):85-87.
[12] 周茂君,郭斌.新文科背景下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现状与变革:基于55所院校本科培养方案的内容分析[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74(6):20-32.
[13] 郭元祥,王金.课堂教学何以培育学生的社会情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61(5):159-166.
[14] 林晖,罗婷婷.“拆墙”与“建墙”: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再“专业化”[J].新闻大学,2022(1):34-44,121.
[15] 吴琼.论新文科视域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创新[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2,40(5):132-135.
作者简介 余索,副教授,研究方向:新闻教育、地域文化传播。 徐成,研究方向:新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