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

2024-03-17 11:31罗文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培育素养大学生

摘要:网络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重要指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是高校舆论的发源地、传播地和交锋地。互联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和主战场,是高校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重要平台。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因为网络素养缺失而导致认知和行为失范的现象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其自身成长成才以及校园和谐和社会稳定,使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困境。

文章通过在线调查平台“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对近10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网络素养情况开展调查,指出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当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家层面完善网络素养教育机制、社会层面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学校层面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等提出一些举措。

文章强调,只有社会、学校和家庭同向而行、同频共振,才能响应网络时代国家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高校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将网络素养培育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教育和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言行,让00后大学生成为网络的“守护者”“修行者”“识途者”,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正义感以及使命感。

关键词:全媒体;0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思想政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4-002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横向课题“全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SZ23097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79亿人,短视频用户使用率高达95.2%[1]。以大学生为主的年轻群体仍是网络主力军。网络在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态度。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

网络素养是指网络使用者应具有的网络素质和道德规范,包括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以及理性地运用网络信息为自身和社会的发展服务等等[2]。网络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重要指标。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强调,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3];《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育人,提升校园新媒体网络平台的服务力、吸引力和黏合度[4];《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加强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和行为规范。一系列制度规范的出台,要求高校关注青年大学生的网络素养[5],提升他们对网络媒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保持清醒,这是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面临的困境

课题组通过在线调查平台“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对近10所高校的部分大学生网络素养情况开展调查。调查分析,0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面临的困境主要有[6]:

(一)社会层面

全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速度超乎想象,但也因此存在各种极易混淆视听的谣言。网络谣言的兴起,对大学生的认知判断有不可忽视的影响。2023年5月,网民陈某捏造“兰州某大学一学生因论文送审没通过,将与其积怨已久的舍友捅死,死者家属正在学校北门聚集闹事”的虚假信息,并通过QQ群发布。该信息被蒋某、赵某等多名网民大量转发,严重影响了学校声誉及校园稳定[7]。此外,网络“民怨”也会影响高校的管理。如某大学“張某地铁诬陷偷拍事件”,随着网络舆论的发酵,此事件不仅给该校的毕业生带来巨大压力,也对该校的招生录取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学校层面

1.重视度不够

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各类言论表达和聚集的重要平台。高校师生的思想活跃,与互联网联系密切,很容易成为舆论焦点,但一些高校还没有意识到具备网络素养是网络时代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没有建立系统的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也缺乏专业的网络素养师资队伍。部分高校的网络素养培育更多体现在形式上,育人成效不佳[8]。

2.管控力度不大

大学生通过网络表达的诉求多样化,但部分高校在网络信息安全的预警和研判上相对滞后[5]。2022年3月,网民在新浪微博创建了#某大学防疫#话题,短短4小时,话题阅读量、讨论量和原创内容量就达到了最高点,阅读量达8000万;仅3个多小时,该话题就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排行榜。此话题下,其他高校学生纷纷跟帖留言,并@自己所在高校的官博。网络上,大学生更容易受到集群行为和情绪的感染,如果未能及时引导和沟通,很快就会被裹挟并产生舆情[9]。

3.教育培训不足

多数大学生会通过抖音、B站等媒体平台查阅资料、浏览信息、了解新闻、交友聊天等,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迫在眉睫。但目前大多数高校仍过于强调网络的工具性,很多高校由思政课教师或辅导员对学生开展网络素养培育,忽视了专业任课教师对学生的育人职责和功能,全员育人没有落到实处。并且,高校也缺少对教师的网络素养能力开展系统培训,导致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供给与学生的信息获取需求不对等,也就谈不上培育大学生的网络素养。

(三)个人层面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向成年转变的身心过渡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稳定,缺乏理性思考和辨析能力。面对网络上的海量信息,很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被舆论裹挟,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如2021年福建某高校学生黄某擅自篡改并伪造“进出校园防疫二维码”脚本程序,将其部署在自己的服务器上。2022年1月,该程序被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监测发现[10]。

此外,00后大学生在网络表达方式和话题指向上愈发明确,针对普通的日常事务咨询,常喜欢采用倒逼问题的“下压式”,话题中的传递对象从@学校转向@教育厅甚至@教育部,希望以此直接引发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甚至全社会的关注。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策略

大学生被赋予不同于普通社会群体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提升他们的网络素养,是全媒体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适应力的重要举措。

(一)国家层面:完善网络素养教育机制

网络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培育需要依靠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2019年,《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发布,针对网络内容的治理有了法律准绳[11];2023年,公安部网安局部署开展了100天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12]。制度规范的出台和专项行动的开展,对进一步净化网络空间,提高全体公众尤其是高校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维护社会良好秩序和校园和谐稳定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社会层面: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与互联网相关的企业,应主动肩负起培育全社会网络素养的责任[13]。如互联网公司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了解和学习互联网的运作机制、使用技巧,媒体机构可以帮助青年大学生了解和学习网络舆论,等等。另外,一些社会公益团体也可以助力网络素养培育。如成都“一扇窗计划”公益组织设计了“少年派网络素养课程”,旨在引导青少年更加合理地参与网络活动,培养其辨别使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三)学校层面:加强网络舆论阵地建设

高校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将网络素养培育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快速占领和巩固高校思想舆论阵地。

1.做好网络思政课程建设

全媒体时代,“多网多微多端”赋予了每一个人都可能影响网络舆论的能力[14]。高校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育不应仅是宣传部或辅导员的事,全体教职工都应树立网络育人理念。无论是思政课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还是专业课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只要课程内容涉及网络,任课教师都应把网络素养培育融入其中,对学生开展网络道德、网络安全等教育。高校还可以积极联系互联网企业或公益组织进入校园,共同研究当前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情况。如华中师范大学和腾讯联合成立了网络素养与行为研究中心,校企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当代青年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方面的典型。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青年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培育,建立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非常重要。加强教师网络素养培训,可以把网络素养纳入教师队伍的职业能力素养范围,尤其是作为新入职教师的培养计划,积极提升教职工在网络上的获取能力、学习能力、鉴别能力等。同时,学校可以与网络技术公司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他们的资源和专业知识,鼓励教师相互学习分享网络教育的经验和教学资源。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网络教育环境和指导,进一步提升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知识及在信息获取方面的能力。

3.搭建互联互通平台

高校要以“一网三微”为有力支撑,着力提升校园网络平台的吸引力和黏着力;可以通过校园主页网以及微博、微信、微视频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校园新闻信息;通过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开展优秀网评员评选和最具影响力校园媒体评选,将网络素养教育融入第二课堂,让师生从网络法制、网络安全等方面知晓上网须注意和遵守的规则,全力提升师生的网络认知能力、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自控能力,提升防护技能和网络素养。

4.树立网络“意见领袖”

大众大多具有从众心理,青年大学生也不例外,在虚拟网络中这一表现尤其明显。因此,高校要主动培养一批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网络素养、在相应群体中拥有绝对话语权和较大影响力的学生作为“意见领袖”[15],充分发挥他们在网络上的引导力和正向性。当校园发生突发事件或重要敏感节点时,“意见领袖”能第一时间亮出观点、表明态度,把更多学生的情绪积极引导到健康理性的轨道上来,维护校园和谐和社会稳定。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网络快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是互联网空前发展的见证者与亲历者。加强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引导他们养成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习惯和文明守法的网络行为规范,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文明校园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3-08-28.

[2] 冯建军.网络欺凌及其预防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8(12):55-60.

[3] 杨胜男.融媒体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吉林教育,2021(17):35-36.

[4] 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R].教育部等八部门,2020-04-28.

[5] 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R].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1-09-14.

[6] 周泳,康小孟.“大思政”视域下“0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13):120-122.

[7] 张秀芸.兰州公安严肃整治网络乱象 深入开展网络谣言专项治理行动[EB/OL].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2023-09-15)[2023-11-23]. https://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23/09/15/030874959.shtml.

[8] 林淑珍.思想政治教育语境下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7):105-107.

[9] 陈娜.后疫情时代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的困境与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2):41-42.

[10] 刘海英.高校图书馆应对新冠疫情的策略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22(4):145-148.

[11]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R].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12-20.

[12] 熊丰.公安部部署开展为期100天的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EB/OL].新华社客户端,(2023-04-14)[2023-11-23]. https:// baijiahao.baidu.com/s id=1763156056275024463&wfr=spider&for=pc.

[13] 罗毅颖.“00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成因[J].大学:研究与管理,2022(8):108-111.

[14] 任菲,王洪杰.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决策探索,2021(18):82-83.

[15] 王思琦.“沉默的螺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存在性研究及反思[J].文教资料,2016(12):102-103.

作者简介 罗文,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兼党委工作部常务副部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培育素养大学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学生之歌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