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敏,姜蕾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妇女保健科,广东 深圳 518028)
国际助产联合会在2002 年首次提出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 定义了这一职业的核心特质和基本要求[1],这一概念不仅为助产教育标准的制定、助产实践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关键依据, 而且它还会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深圳市已开启2021—2025年新一轮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培训, 期望在已经完成了为期2 轮10 年的助产士岗位培训项目基础上[2],结合深圳市助产服务的发展现状和国际经验, 对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培训进行本土化调整。因此,本文旨在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 来探索一套优化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培训的策略, 以期为助产教育的规范化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1 研究对象 2021 年10—11 月, 采用目的抽样,选取了深圳市助产士培训项目师资和4 家助产士临床实践培训基地的资深带教老师作为访谈对象。临床培训基地均为深圳市的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包括3 所综合性医院和1 所专科医院。访谈对象均为长期投身于助产士培训的专家,在临床实践和教学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纳入标准:(1)高级职称,从事产科或助产相关工作年限≥10 年。 (2)深圳市助产士培训项目师资或助产士项目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带教老师。 排除标准:未参加深圳市助产士培训项目。 样本量以资料饱和为原则,最终共纳入14 名,根据访谈时间的先后排序为N1~N14,其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调查者的一般情况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在调 查对象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并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方式对其进行半结构化深度访谈。
1.2.1 确定访谈提纲 在充分总结前期培训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复习,参考了ICM 助产士核心胜任力2019 版[3]为理论框架,和专家咨询设计访谈提纲初稿。通过预访谈检验提纲的适用性,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修正。 访谈提纲内容包括:(1)当前的专业发展背景下, 您认为应如何围绕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内涵开展培训工作?(2)如何有效地识别和满足助产士的培训需求?(3)您认为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培训可以运用哪些教学方法?(4)为了提高助产实习基地的教学效果,您有何建议或经验可以分享?
1.2.2 资料收集方法 访谈由2 名拥有深度访谈经验的访谈者完成,在访谈开始前,访谈者详细解释本研究的目的和方法,承诺保密访谈资料。在获得访谈对象许可的情况下,所有的访谈录制了音频,保存在加密的电脑文档中, 仅本研究作者基于本研究目的可以获取。在资料整理过程中采用匿名原则,以编码代替访谈者姓名来保护其隐私, 且全部资料在研究完成1 年后删除。 本研究通过深圳市妇幼保健院伦理委员会审定(伦理审批号SFYLS[2022]061)。
1.2.3 资料整理 访谈结束后24 h 内将录音资料转录成文字,并结合访谈笔记进行清理、校对,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归纳分析并提炼主题。首先,访谈录音转录为文字稿后返回受访者处进行求证, 核对资料是否正确,确保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 名研究人员提炼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在此过程中定期讨论,基于共识反复修改分类编码 (确保分类的一致性达到或超过80%),然后通过研究团队集体讨论确定最后编码框架(主题分类)。在本次研究中,从对象的招募、访谈、录音的转写到数据的分析都是同步进行的, 直到研究中不再出现新的信息或主题(即达到信息饱和点)为止,此时停止了新的参与者的招募。
完成本次访谈对象14 名,学历结构中,本科9名,硕士及以上学历5 名;工龄分布上,11~20 年2名,20 年以上12 名;助产士组长1 名,护士长6 名,科主任5 名,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如表1 所示。结果共提取4 个主题和6 个下属主题,4 个主题分别是强化助产士核心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 实施分层和针对性的培训、 采用多元化培训教学方法和加强实习基地的统一管理和协同发展。
2.1 主题1:强化助产士核心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
2.1.1 聚焦助产士的产科核心技能培训 所有受访者都认同尽管助产技能范围被缩小和弱化, 仍然建议产科核心基本技能掌握必不可少。 N10:“现在助产士纳入护士系统,由护理部进行管理,有些操作按照管理不能执行。 ”N3:“我们助产那个年代是按医师来培训的。 臀助产、胎吸、手剥胎盘、人工破膜、低位钳产,以前我们都能做,宫颈缝合都是我们助产士做。 但是现在都不行了,这是违规。 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提升核心技能,将重点放在助产核心技能,重点放在分娩期。 ”N5:“与护士不同,助产士具备独立进行某些手术操作的能力,即便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助产士也应参与“一级手术”,即由产科医生主导的操作。新生儿复苏技能、人工剥离胎盘和人工破膜等这些基本但关键的技能应该传承下来, 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强化助产专业核心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
2.1.2 加强沟通等综合素质的培训 除产科核心技能操作外,综合素质培训也是重点内容,如需要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N8:“助产士与医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可以显著降低医疗风险和工作负担, 并强调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对职业的尊重。N11:“人文关怀和沟通技巧的教育极其重要, 我曾在医院负责过此类培训, 发现许多患者投诉源于沟通问题”。 N12:“我觉得国内跟国外差别最大的就是沟通方面的能力,我们技术方面不会欠缺很多,但是沟通方面的能力欠缺不少。 ”此外,也有受访者提到针对产科质量管理能力方面的培养。 N1:“产房的工作风险较大,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需要得到重视。 ”
2.2 主题2:实施分层和针对性的培训
2.2.1 依据等级进行分层培训 本研究中, 多数受访者赞成根据助产士的工作经验,将其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 个层次进行差异化培训。 尽管有少数受访者认为不应过于固守这一标准, 如N7 所说:“综合去考虑分级,例如特别优秀的能不能跨级。”并且,受访者普遍认为:“不同级别的助产士在培训中的重点应有所区分。 ”N4:“我觉得高级班的培训是应该要真正地培训管理人员的骨干力量, 要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科研能力。 ”N10:“对于高年资助产士的培训内容, 可以扩展到教学方法和质量分析,帮助他们更好地传授专业技能。 ”N12 和N13 则对初级和中级助产士的培训内容提出了建议,N12:“初级助产士可以增加个案收集方面的课程, 中高级的助产士可以提高演讲技能, 多媒体制作、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力等。”此外,N13 还强调了“根据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高级助产士的培训应有所侧重,如专业技术、科研教学或管理等方面。这种分层次、针对性的培训模式有助于助产士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更有效地提升专业能力。 ”
2.2.2 结合个人需求定制培训 所有受访者均认为助产士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应针对个体需求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和教学内容。 N14 从实际教学经验出发,提到一些初、中级助产士在实习过程中感受到的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的问题。 N6:“一些二级医院来的助产士,流动性比较大,由于各种原因,其学习动机和对自身需求的认识程度不足。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初级助产士中,甚至一些中级助产士也不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 ”N13:“进行需求评估是十分必要的,我们会根据助产士的现有水平和发展愿望,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的个性化。”
2.3 主题3:采用多元化培训教学方法 受访者普遍表示,为满足不同层次助产士的学习需求,培训应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包括传统的面对面授课,网络教学资源,以及更加互动和实践导向的方法,如案例分析、模拟课堂和专题工作坊等。 N2:“短期集中的小型课程可以用来加强特定技能的培训,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 ”受访者5:“网络教学是很重要的,应该定期更新在线课程内容,同时结合实际操作和技能的培训。 ”N8:“建议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进行基础课程的教学, 通过在线学习和考核, 学员可以在通过考试后参与更加个性化和实践导向的学习活动。 ”N9:“通过组织案例分享和讨论的沙龙, 分享不良事件或成功案例来促进经验交流和学习。 ”N11:“建议进行模拟课堂,通过情景模拟和病例讨论来加深理解。”N12 则提出了开展特色工作坊的建议,如胎监判读、新生儿复苏、产后出血处理等专题,以加强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
2.4 主题4:加强实习基地的统一管理和协同发展
2.4.1 推进实习基地规范化管理 大多数受访者强调了实习基地管理的规范化和同质化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师资培训和教学材料使用方面。 他们建议制定统一的培训教学标准, 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一致性。 例如:N7 指出需要对带教老师进行统一标准的培训,以确保教学方法的一致性。N12 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强调即便是在同一科室,不同个体的操作也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同质化教学至关重要。 N12:“建议组织专门的培训班,对带教老师进行规范化培训,以统一教学标准和提高教学质量。 ”N3:“无论是全国范围还是地方层面, 同质化管理都应遵循统一框架,深圳市在师资管理方面也应实行同质化。 ”N9:“建议制定具体的标准和流程,这不仅有利于助产专业的发展, 还能解决很多医院之间在器械和敷料使用上不统一的问题,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化。”此外,对实习基地的考核管理也是受访者关注的重点。 N8:“尽管经常提到实习基地考核,但实际操作不够规范,建议为实习基地和师资建立正规的考核和授权机制,确保教学质量和管理的规范性。 ”
2.4.2 促进培训资源整合与共享 受访者均提出促进不同实习基地之间的资源整合与共享, 能够优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和提升培训效果。 例如,N4 强调:“每个实习基地都有其特色和优势,应该通过合作和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和知识共享。 ”N6:“每个基地都有其独到之处,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长处,就像在省级基地的考核中那样,各展所长。 ”N14:“我们医院危重症救治和胎监方面是强项,很多学员都希望能够参观其他病区, 表明他们渴望通过跨部门学习,获取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不仅限于产房。 ” 此外,N6 还提出:“为了实现基地资源共享,建议打破教学上的壁垒,组织教学骨干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
3.1 聚焦助产核心技能,兼顾综合素质培养 由于历史原因,自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后,国内助产被视为护理的一个分支, 助产人员的职称和管理从属于护理。由于专业归属不明确和缺乏实践自主权,许多技能操作受到了限制[3-4]。在当前的医疗环境下,保障母婴的健康与安全是首要任务, 受访者普遍认为应该将培训的重点集中在助产核心技能上, 特别是直接关系到母婴安全的关键技能,如新生儿复苏、徒手剥胎盘、人工破膜等[5]。 同时,助产士的综合素质培养也不容忽视, 优质的医疗服务不仅仅基于技术性操作,还需要良好的沟通、团队协作等软技能。 例如有效的沟通能够帮助减少医疗差错, 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不良分娩结局的风险[6]。 为此,未来的助产士培训计划应该是全方位的, 既要加强核心技能的训练,又要提升综合素质。
3.2 进行个性化的培训,开展多样化教学方式 助产士实践不仅包括直接的临床护理, 还包括使用助产士技能和知识的任何角色,如管理、教育、研究等[7]。传统的“一刀切”式培训模式已不再适用。相反,更加灵活、个性化的培训计划,能更有效地满足不同助产士的具体需求。遵循成人学习理论,采用以学员为中心、以实践为基础、以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增加临床指导者使用创新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8]。 这意味着培训计划不仅要考虑学员的先前经验和当前能力,还要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路径和个人兴趣[9]。 例如:对于初中级助产士,重点可能是提高具体的临床操作技能;而对于高级助产士,则需要在管理、教学方法和研究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培训[10]。 此外,培训的分层方式也应是灵活的,不必严格按照年资或职称来划分。 关于分层的更多科学依据和研究是必要的,以确保培训计划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在教学方法上, 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利用为助产士培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考虑到当前助产资源的紧张和学员的时间限制, 线上课程和远程教育成为一种高效的解决方案[11]。 这不仅方便了地域分布广泛的学员参与, 还有助于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提供更加灵活和多元的学习资源[12-13]。 同时,实践性和互动性教学方法的引入,如案例分析、模拟培训、工作坊等,已被证明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14]。 这些方法强调实际操作和场景再现, 能够帮助助产士在安全的环境中练习技能、 提高临床思维和决策能力。综上,一个高质量的助产士培训体系应包括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方法[15]。
3.3 实习基地加强同质化管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助产士的临床实践技能是其职业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 这一点在助产教育和培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6]。 为了确保培训的连贯性和高效性,实习基地之间需要实施同质化管理,确保教学标准和质量的一致性。 这种管理模式有助于形成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评估体系, 减少因实习基地差异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不均问题[17]。 此外,对带教老师的持续培训和评估也是同质化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确保了教学方法的一致性和教学质量的稳定性[18]。 在实习基地管理中,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不同实习基地通常会有各自的特色和优势领域, 通过互助合作模式不仅优化了教学资源的配置,还促进了各实习基地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加强了整体的教学实力和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 本研究对助产士教育提供了参考依据,强调了核心技能与综合素质培训的重要性,以及个性化和多样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同时,本研究也揭示了助产士培训中的挑战, 如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的不匹配,为未来助产士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本研究局限性在于研究对象是深圳市的地区样本, 可能无法全面反映中国其他地区的情况。此外,依赖于定性方法和个别受访者的主观经验,可能存在偏差。未来研究需采用更广泛的样本和结合定量方法, 以提高研究的普遍性和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