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市圈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2024-03-14 11:54朱田丽
中国商论 2024年5期
关键词:基本公共服务耦合协调度区域经济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的耦合协调互动关系,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进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章以“西安都市圈”为研究区,运用熵值法、综合指数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2—2021年两系统的综合水平和耦合协调关系进行测量和时空特征分析。研究表明:(1)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两者不完全同步;(2)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相互配合程度虽不断加深,但耦合协调等级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始终处于磨合阶段,呈现“中心(西安)-外围(咸阳、渭南和铜川)”断崖式不协调空间格局;(3)低值区(铜川)和中间值(咸阳、渭南)的耦合协调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城市间差距逐年缩小,但与高值区(西安)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西安需发挥中心城市的优势,优化双系统协调关系,缩小城市间发展差距,进而实现 “西安都市圈”综合协调等级发生质变,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西安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耦合协调度;西安都市圈;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索引:朱田丽.<变量 2>[J].中国商论,2024(05):-159.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4)03(a)--04

1 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1]”。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2]。同时,2022年陕西省印发的《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通知,明确要求所涉4市政府(西安、咸阳、渭南、铜川)应加速形成区域内优势互补、城际间协调且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并创新区域内公共服务设施联合共建共享模式,逐步统一公共服务标准,推动都市圈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国家相关政策实施的实践层面为研究视角,重点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的耦合协调关系,以期为相关部门在后续都市圈的发展规划建设提供实践依据。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西安都市圈”地处我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处,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是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对外交往的中心。本文以西安、渭南、铜川和咸阳4市为研究区域,基于2012—2021年数据分析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陕西统计年鉴》《西安统计年鉴》《咸阳统计年鉴》《铜川统计年鉴》《渭南统计年鉴》以及各市相应年份的统计公报。

2.2 研究方法

2.2.1 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在构建指标体系时,更多考虑了数据的可获得性。借鉴已有研究成果[3],并结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陕西省“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陕西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和《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中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实施内容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的基础上,从教育文化、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4个维度,选取16个具体指标构建了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水平指标体系;从经济规模、经济质量和经济结构3个维度,选取11个具体指标,构建了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表1)。

2.2.2 熵值法及综合水平计算

其中,xij为第i个地区的第j项指标指数;m为样本数量;n为指标个数。

2.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耦合协调度模型通常用来测度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态[6]。本文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出耦合度C值,协调度T值,耦合协调度D值,再根据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7](表2),判断两系统间的协调类型。

(1)耦合度:

其中,Ci表示第i個城市两系统的耦合度 ,; U1i、U2i分别表示第i个城市两系统综合评价指数。

(2)协调度:

其中,Ti表示第i个城市两系统的协调指数;α、β为两系统的重要性系数,本文取α=β=0.5。

(3)耦合协调度:

其中,Di表示第i个城市的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

3 结果分析

3.1 综合水平时空特征

3.1.1 时间特征分析

根据式(1)-(7)得出2012—2021年4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的综合水平均值。(1)2012—2021年,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得分均值由0.276上升到0.583,提升了30.77%,说明其综合得分呈现较快的增长态势;(2)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均值由0.253上升到0.362,提升了10.77%,相较基本公共服务的增长程度较小,但两者呈现出一定的同步性上升态势。

3.1.2 空间特征分析

利用ArcGIS,对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指数进行具象化处理,从而得到双系统综合指数空间分布格局(图1)。

由图1可知:(1)西安两系统综合指数在各研究阶段均高于区域内其他城市。西安作为省会城市,不仅是该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还是大关中经济区龙头,拥有较强聚集和城市承载能力,以及大量的人口、技术、资金等资源,使其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处于较高发展水平。

(2)咸阳两系统综合指数在各阶段发展状态虽不匹配,但差距极小。咸阳作为与西安空间上毗邻、交通上极为紧密的区域,成为承接西安产业、人口、资金、技术等外溢的第一区域。同时在“西咸一体化”等发展规划的实施下,咸阳经济水平发展位居陕西省第三,进而为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实现了两系统较为良好的发展状态。

(3)渭南的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渭南经济能力虽低于咸阳,但作为陕西的东大门,且毗邻于西安,依托西安的政策和资源优势,充分享受西安的核心辐射带动能力,紧抓西安“东扩”并主动承接西安产业转移机遇,使经济有了较好的发展,同时也带动基本公共服务的提升,但两系统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4)铜川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状况极不匹配。铜川与西安存在一定的空间距离,且本身为矿竭城衰的资源型城市,经济基础薄弱,但依托早期矿业发展使其拥有较为扎实的公共基础设施。同时作为革命老区,政府将旅游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突破口,大力提升公共服务以及各项基础设施,以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并在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中获得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授牌,成为陕西省唯一入选的城市,表明其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走在了西部乃至全国前列,因此造成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基本公共服务之间较大的发展差距。

3.2 耦合协调度时空特征分析

3.2.1 时间特征分析

根据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可知:(1)10年间研究区域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由0.483上升到0.631,呈现出较强的相互关系,且彼此作用力不断增强;(2)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虽一直呈上升态势,但在2013—2019年长期处于微度协调状态,仅在2020年和2021年达到轻度协调,即两系统在10年间只是勉强处于耦合协调状态;(3)城际间的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大,高值区的西安与低值区的咸阳、渭南、铜川形成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3.2.2 空间特征分析

如图2所示:(1)区域内各城市两系统的综合水平与其对应的耦合协调度空间格局呈现较高的一致性,即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一致性较高,该城市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也相对较高;反之亦然。具体体现在:西安为高度协调、咸阳和渭南为微度协调,而铜川市10年间长期为微度失调。(2)研究区域内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由南向北递减”的空间分布格局,正好与“西安都市圈”的“一核”“东西(咸阳-西安-渭南)、南北(西安-铜川)两条发展轴”的总体布局相呼应。这也说明,“西安都市圈”距离实现经济一体化协同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服务互联互通的目标相差甚远。(3)从各城市两系统耦合度空间布局来看,区域梯度差距明显。西安当之无愧处于第一梯队;咸阳和渭南处于第二梯队,并与西安存在较大的差距;铜川处于第三梯队,并长期垫底。总体而言,研究区域10年间只涉及轻度和微度失调、微度和轻度协调四种类型,总体情况较为乐观。

4 结语

(1)区域内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综合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两者发展虽不完全同步,但发展态势基本保持一致。将区域内两系统综合水平分为三个梯度:就经济发展来说,西安——咸阳和渭南——铜川;就基本公共服务来说,西安——咸阳和铜川——渭南。

(2)区域内经济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之间表现出较为良好的互动关系,相互协调配合程度也不断加深,但耦合协调等级没有发展质的改變,始终处于磨合阶段。空间格局上,区域内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中心-外围”断崖式不协调格局。

(3)从区域内10年间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的动态演化过程来看,低值区的铜川始终为濒临失调衰退耦合类型;而咸阳和渭南两系统的耦合协调指数逐年增长,且与区域内耦合协调指数均值差距逐年缩小;高值区的西安与其他三个城市间形成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5 对策建议

(1)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加强城市间合作,构筑区域空间平衡新格局。中心城市具有带动周边非中心城市更好发展的职能和使命,也是引领都市圈发展的动力源。西安作为中心城市,具有极高的经济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应发挥人才虹吸及产业外部效应的作用,实现城市间发展要素与资源最优配置,进而带动周边非中心城市发展。而非中心城市应明确自身功能定位,与中心城市分工协作、功能互补,进而发挥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放大效应。

(2)优化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从研究结果看,基础设施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在基本公共服务系统中所占比重较低,具有较高的提升空间。同时,医疗卫生服务关系人民健康,是民众最为关注的民生问题。因此,提升研究区内基础设施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能有效改善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

(3)缩小都市间发展差距,提升整体发展水平。西安与其他城市之间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西安应继续良好耦合协调状态;咸阳和渭南应发挥自身拥有的土地和农业资源优势,积极寻求与周边城市合作,从而保证耦合协调指数的增长;铜川应借助其较好的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基础,为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同时利用丰富的矿产和旅游资源,主动探寻与核心城市的合作,创造新的发展机遇,以改善铜川耦合协调度状态。

参考文献

宁吉喆.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路径和重点任务[J].管理世界,2023,39(3):1-19.

王震.共同富裕目标下促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问题[J].经济纵横,2023(2):73-82.

韩增林,刘春涛,彭飞,等.山东省经济与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9 (3):410-417.

蔡承智,贾欣.西部地区数字基建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的影响[J].商业经济研究,2023(9):179-183.

李海央,许雨辰,柴正猛.长江经济带现代化发展水平测度及耦合协调性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3,39(9):74-79.

陈玉梅,李新英.扩大内需背景下流通创新与农村消费升级协同发展研究[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4(1):39-46.

王永明,马耀峰.城市旅游经济与交通发展耦合协调度分析: 以西安市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1):86-90.

猜你喜欢
基本公共服务耦合协调度区域经济
中国“三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补齐哪些短板
搞好基本公共服务,树立良好政府形象的思考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探析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