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英,庄垂加
(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福建泉州 362000)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依赖性逐年增加,相应的颈肩疼痛、头晕、头痛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其中以眩晕、颈肩不适等为主要表现的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type,CSA)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工作、学习及生活,甚则引发一过性晕厥、缺血性脑卒中等。因此,对于CSA 治疗方法的研究尤其重要。目前,西医手术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手术风险大,患者不易接受。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中医疗法的认识加深,针灸疗法得到广泛应用,而针灸治疗CSA 也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在“以通为用”思想的指导下,选择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CSA,以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等评估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泉州市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的60例CSA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32.72±4.26)岁,平均病程(9.02±1.13)周。治疗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3.32±4.51)岁,平均病程(8.41±1.26)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相关的伦理要求[1]。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参考《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中CSA 的诊断标准制定:眩晕,且头颈部不适,可有交感神经亢进、五官及脑缺血症状;查体可见颈椎屈伸、旋转受限,局部压痛,旋颈试验(+);X 线片可见阳性影像,如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变尖,节段不稳,横突间距、椎间隙变小,生理弧度变浅消失甚则反弓等;TCD 检查可见椎-基底动脉痉挛、供血不足等;排除耳源性、眼源性、代谢性等引起本病的原因[2]。
(2)中医诊断标准 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的诊断标准制定:发作性头晕、目眩,发作时常伴有汗出、恶心、呕吐、视物不清、耳鸣等临床症状,体位改变会加重症状[3]。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0~40岁;病程1~12周;TCD 检查结果显示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65cm/s或基底动脉Vs>75cm/s;患者对本研究方案知情且自愿参加本研究。
1.4 排除标准 参与研究前1周口服药物或使用其他干预措施治疗本病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如凝血机制异常者;精神疾病患者;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对针具、艾草过敏者。
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艾灸取双侧风池,针刺取双侧天柱、C3~5颈夹脊、后溪、百会。操作方法:嘱患者取俯伏坐位,术者用75%酒精棉球消毒上述穴位皮肤,并消毒双手手指,刺手持一次性毫针(粗0.25mm、长25~40mm)快速刺入穴位皮下,然后缓慢进针至相应深度,于C3~5颈夹脊向脊柱方向斜刺15~25mm,于天柱直刺或斜刺15~20mm,于百会平刺15~25 mm,针刺后溪时嘱患者微握拳,向掌心方向直刺15~25 mm,均行平补平泻手法至得气,留针30min后出针,用无菌棉签轻压针孔。针毕,嘱患者休息约5min,继续取俯伏坐位,术者点燃2根艾条,双手各执1根,将艾火对准双侧风池,距离皮肤2~3cm,每次灸疗以局部皮肤见发红但无灼痛感为宜,艾灸约30min。
2.2 治疗组 采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常规针刺取穴及操作手法同对照组。针毕,嘱患者休息约5min,继续取俯伏坐位,术者接通灸疗仪电源,将安装艾片的灸头放置于双侧风池并固定,调节温度为42~45 ℃,以患者的耐受阈为准,时间设置为30min,打开工作键即可进行电子灸治疗。
两组患者均于周一至周六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
3.1 观察指标 ①TCD 检查指标。于治疗前后检测椎-基底动脉Vs、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②ESCV 评分。于治疗前后对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程度、头痛程度、工作与生活、心理与社会适应力等项目进行评估,总分为30分,评分越低表明症状越严重[4]。
3.2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ESCV 评分升高≥90%;显效:ESCV 评分升高70%~89%;有效:ESCV 评分升高30%~69%;无效:ESCV 评分升高<3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椎-基底动脉Vs、Vm 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Vs、Vm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Vs、Vm 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椎-基底动脉Vs、Vm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比较(cm/s,±s)
表1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比较(cm/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收缩期峰值流速组别例数时间平均血流速度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治疗组30治疗前75.36±3.2774.67±3.41 76.28±3.24 45.87±2.27 46.30±2.2449.33±2.94治疗后63.25±2.22△ 62.54±3.01△ 66.38±3.7l△ 34.01±2.61△ 32.66±2.31△37.38±2.42△对照组30治疗前76.34±3.2676.24±3.71 75.98±3.04 46.02±2.38 45.95±2.5450.26±3.04治疗后64.12±2.21△ 63.55±3.27△ 65.75±3.24△ 34.72±2.65△ 33.56±3.01△36.77±2.82△
(2)椎-基底动脉PI、RI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PI、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PI、RI与治疗前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比较(±s)
组别例数时间阻力指数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搏动指数治疗组30治疗前0.77±0.150.80±0.130.77±0.120.73±0.090.75±0.120.75±0.08治疗后0.76±0.220.79±0.110.78±0.170.74±0.100.76±0.090.74±0.12对照组30治疗前0.79±0.180.79±0.170.76±0.090.74±0.110.75±0.060.73±0.09治疗后0.79±0.160.79±0.120.77±0.120.73±0.110.75±0.080.74±0.05
(3)ESCV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程度、头痛程度、工作与生活、心理与社会适应力评分及ESCV 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及ESCV 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各项评分及ESCV 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眩晕程度评分眩晕频率评分眩晕持续时间评分颈肩痛程度评分头痛程度评分生活与工作评分心理与社会适应力评分总分治疗组 30 治疗前2.33±0.61 1.32±0.24 0.98±0.16 0.72±0.12 0.84±0.17 1.22±0.25 1.51±0.72 11.62±1.36治疗后6.44±1.24△2.96±0.57△3.33±0.52△1.86±0.43△1.89±0.22△1.83±0.36△3.14±0.27△20.14±1.67△对照组 30 治疗前2.47±0.25 1.36±0.33 0.87±0.22 0.89±0.23 0.78±0.14 1.24±0.17 1.68±0.11 11.55±1.27治疗后6.36±1.42△3.08±0.54△2.99±0.92△1.95±0.37△1.92±0.41△1.74±0.55△2.99±0.74△18.98±1.65△
(4)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CSA 是由颈项部长期慢性劳损所致,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颈肩背部酸胀疼痛,甚则伴有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猝倒等情况发生,常在颈部活动到一定部位时明显。本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为颈椎骨质增生、退变,压迫椎动脉,或支配椎动脉的由星状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形成的交感丛受到外界刺激而激惹椎动脉,或椎动脉血管弹性降低,致椎-基底动脉发生缺氧、供血不足所致[5-6]。研究发现,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年龄有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流速度减慢者增多,加快者减少[7]。这可能是由于老年CSA 患者动脉硬化致血管弹性降低而影响椎-基底动脉血流,表现为血流速度变慢。而中青年患者常以头颈肩部肌肉紧张、颈椎骨质退变为主要病因,刺激椎动脉旁交感神经丛,致椎动脉痉挛、狭窄,血流速度加快,导致脑供血不足,出现脑缺血、缺氧[8]。本研究选择患者为20~40岁的中青年,TCD检查结果均显示血液高流速。
CSA 归属中医“痹证”范畴,多由思虑、劳损过度,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邪侵袭,阻遏头颈部循行经脉如足太阳经、手太阳经、督脉等的气血运行,使经脉不通,气血不能上达脑窍而发病。本研究纳入的患者属于高速型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治疗时应以缓解血管痉挛、狭窄为主,针灸治疗的重点在于“通”。而针灸通经脉显效的关键在于针灸选穴,颈夹脊穴位于颈正中线旁开1.5寸,其内正中为督脉,外邻膀胱经,选择督脉百会、膀胱经天柱及颈夹脊穴属针灸局部取穴范畴。刘进成[9]以颈夹脊穴为主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眩晕症状明显缓解。盛等[10]选择局部穴位“颈三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中的局部治疗作用原理,针刺局部腧穴可激发经气,起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之效,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11]。督脉为阳脉之海,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输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督脉,具有振奋阳气,疏通局部经气之效,还可祛除风、寒、湿邪,是治疗眩晕之要穴。足少阳胆经分布于头项两侧,在抵御外邪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风池是足少阳胆经的重要穴位,可通利少阳、阳维经气,祛除邪气。张狄等[12]采用温和灸风池治疗CSA,发现该法可通过温热效应对椎动脉和枕神经进行刺激,扩张椎-基底动脉,改善痉挛、缺血状态和脑部血液供应,达到缓解眩晕的效果。白晔等[13]研究发现,电针刺激家兔“风池”能引起血管口径为(31.36±4.89)μm 的动脉明显的血管舒缩运动,从而改善大脑皮质内微循环。袁晓军等[14]研究发现,针刺风池对高流速型或低流速型椎-基底动脉血流异常均有改善,认为针刺风池能引起脑血管收缩与舒张,从而改变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
传统艾灸是借助艾叶的功效及艾叶燃烧时产生的热力作用于相应穴位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研究表明,艾灸可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影响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的变化[15-16]。艾叶中的多种化学成分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从而改善脑供血,增加脑组织营养[17]。针刺与艾灸结合治疗CSA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18]。若艾灸温度控制不当,则易烫伤患者,且吸入艾烟过量会引发咽燥、咽痒、目痛等不良反应。因此,笔者选择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进行治疗。电子灸疗仪是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物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多穴同治)、安全便捷的优点。
TCD 是了解脑底血管网血管信息的一种检查方法,包括检测血流速度及血流性质,是诊断CSA 和评估疗效的重要手段。ESCV 能准确反映CSA 患者的眩晕程度及生活、工作等社会功能,操作简便。因此,本研究选择这两项指标评估临床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Vs、Vm 均较治疗前降低,但组间比较无差异,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的高流速状态,且改善效果相当;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PI、RI均无改善,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对PI、RI均无影响;治疗后,两组患者ESCV 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但组间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无差异,说明两种治疗方法均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社会功能。在疗效评定方面,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相当。由此可见,两组治疗方案均能缓解肌痉挛,改善血管狭窄程度,使血管高流速状态恢复正常,表现为椎-基底动脉Vs、Vm 均下降。PI、RI反映血管的弹性和顺应性及椎-基底动脉的血管阻力,高龄、动脉硬化、血液黏性大者血管弹性及顺应性差。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PI、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与本研究纳入的患者为中青年相关。
电子灸无火、无烟,操作方便,可控温定时,不会烫伤患者,且无艾烟危害,具备同一时间多穴同时艾灸、省时省力、疗效与传统艾灸相当的优点,值得在各级医疗机构推广。本研究时间短、选取样本量少,未对不同中医证型CSA患者的即时疗效及远期疗效作进一步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完善研究方案,继续跟踪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