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倩霞,朱华夏,向贤兵,卢云林,马羚凯,谢碧蓉
(1.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重庆400053;2.国家电投集团重庆合川发电有限公司,重庆 401536;3.缙云深能环保有限公司 浙江 丽水32140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年5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为课程思政的开展明确了路线图[3]。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要发挥“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4], “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2]。课程思政教学旨在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
热工控制系统试验与维护是热工自动化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以热工控制系统试验与维护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满足热控检修工工作岗位的需要。本文以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的热工控制系统试验与维护课程为例,介绍“三全育人”理念指导下,热工控制系统试验与维护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当中,需要深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契合点,理清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融合点,梳理各思政元素之间的关系,精心绘制“课程思政元素地图”,系统开发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本课程采用项目化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教学中引入了电力生产安全规定和电力生产“两票三制”,对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严谨求实工作作风及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课程思政挖掘不深入、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
俗话说:“方法用对,事半功倍。”同样,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目前,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用得最多的就是案例法,而很多老师却把案例法等同于举例法,通常采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方法单一乏味,缺乏创新性,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充分发挥专业课程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的育人作用。
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多引入对课程素质教学目标实现的评价,评价主体增加辅导员、同学,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但具体如何落到实处,缺乏真正的可推广可复制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
课程秉承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以“厚德强技乐业、电力点亮人生”为课程思政主线,确立培养学生电力报国的家国情怀、严细求实的职业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客观全面的辩证思维为课程思政目标,以扎实的专业技能、科学的专业思维为专业教学目标,建立校内外“三师”协同,系统设计“知识传授”“价值引领”与“能力提升”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智慧职教平台为载体,“三师”协同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创新“突破时空”的“四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配以企业导师大讲堂、技术能手现场示范等项目活动。通过讲述热工自动化发展史弘扬电力人自强精神,激发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学习兴趣;通过讲述电站控制系统发展差距与职业空间激励学生有责任担当,能主动学;通过融入职业标准和注入操作规范,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电力工匠精神;通过在专业知识中融入科学史实和辩证唯物主义精神,健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热工控制系统试验与维护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依据热工自动化技术国家专业标准、《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 774—2015)等国家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西门子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流程自动化”大赛及“西门子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特色专业”认证等内容,结合学生特点,以“厚德强技乐业、电力点亮人生”为课程思政主线,以培养学生电力报国的家国情怀、严细求实的职业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客观全面的辩证思维为课程思政目标,通过创新设计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构建课程思政一体化教学目标。
围绕“厚德强技乐业、电力点亮人生”这一课程思政主题,系统梳理了本课程所涉及的行业、专业、国际、国家、历史、文化等内容,结合学生未来所从事的热控检修工、技术员、班长等岗位的职业素养要求,从电力行业作用、热工自动化发展历程、校内外实训基地、优秀校友经历等中深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精心绘制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地图”,具体如图2所示。同时,在课程配套的在线开放课程中专设课程思政板块,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及企业导师“三师”共同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弘扬电力工匠精神。
图2 热工控制系统试验与维护课程思政地图
本课程采用“突破时空”的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专业教师课堂讲授,企业导师远程直播任务实施过程,思政教师论坛发帖互动或开展讲座;学生查阅资料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制作课件、微视频、数字故事,开展学生课堂,主要有线上讨论、线下辩论、“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等活动;拓展学生参与方式,包括主动参与、实际体验、情感带入等,积极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实际经验的提升;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拓展教学时间与空间,创新“突破时空”的课堂内外相融合、学校内外相融合、线上线下相融合及师资队伍相融合的“四融合”教学方法,实现“教师在不知不觉中实施教育,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教育”。
3.4.1 突出课程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控制系统的核心思想是能量平衡、物料平衡,其本身即存在着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现象之间、现象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物质变化与能量之间的关系揭示了事物变化的实质。对控制原理及实验现象的探究,能使学生认识对立统一、量变引起质变、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一些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5]。如在设计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时,对于系统中经常出现的、对被控量影响很大的、主要的扰动,应设计单独的前馈控制器对其进行控制,而其他非主要扰动则由反馈控制器进行控制,如此可引导学生做事要学会抓主要矛盾,主要问题解决了,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3.4.2 结合热工自动化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热工自动化的发展史就是老一辈科学家殚精竭虑献身电力事业的奋斗史。在讲述热工自动化发展历程时,可让学生课前分组搜集国内外电厂热工自动化发展历程相关资料,并制作微视频或PPT向同学演示。在这一过程中,既能使学生了解我国电厂热工自动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变化历程,让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强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又能使学生切身体会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精神。此外,还可以使学生看到我国热工自动化技术同国外的差距,激励学生有责任有担当,为电力事业发展奋斗终生。
3.4.3 融入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使其内化为学生职业素养和电力工匠精神
本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开发方式,每个工作项目下设置对象动态特性试验→控制方案分析→性能指标测试3个工作任务。在对象动态特性试验和控制系统性能测试中,可引入电力生产安全规定和电力生产“两票三制”。试验前开工作票,教师扮演工作票签发人,学生分别扮演值长、热控值班负责人、运行值班负责人等,完成工作票开具和签发。然后学生再进行试验操作。这可内化为学生职业素养和电力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安全文明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实现德技并修。
根据“三全育人”理念,通过三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三维度(知识、技能和素养)和四主体(“三师”、同学、平台、软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进行自动评价。
依托智慧职教平台,搜集并统计学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进度及学习时长,在线测试分数,作业完成情况等教学过程数据,用知识图谱智能总结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课中,教师可根据需要配置评分规则,利用远程开放式实训平台对学生试验操作结果进行自动评分,使得试验技能的评定更加实时全面、客观公正,这样也极大地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此外,对学生是否遵循电力生产安全规定和电力生产“两票三制”,工作结束场地是否清洁,工器具是否摆放整齐等进行企业导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实现对“安全意识”“规范操作”“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的评价。
在“电力报国”等思政元素的影响下,热工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三观明显变化,上课和实践操作时都充满精气神,课堂气氛、作业完成率、讨论区发帖次数等显著提高。入党积极分子逐年递增,目前在校入党积极分子71人,占比25.53%。学生参加学校与社区组织的各类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暑期实习等都踏实肯干、朝气勃勃,社会好评不断。
热工控制系统试验与维护课程作为热工自动化技术专业核心课,有力促进了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近5年该专业学生平均就业率为99.21%,专业对口率为93.49%;获省部级表彰学生7人,获校级表彰学生40余人;获国家级比赛奖项17项,省部级比赛奖项72项。
热工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都爱岗敬业、兢兢业业、严谨认真、诚实守信、吃苦耐劳,陆续被行业企业评为“党员先锋岗”、先进工作者、杰出青年、技术能手、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合电工匠”、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等,深受用人单位喜爱。
本文探究了热工控制系统试验与维护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路线:立足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构建了课程思政的一体化教学目标;围绕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校内外“三师”协同,系统设计了“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相统一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智慧职教平台为载体,“三师”协同开发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创新了“突破时空”的“四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根据“三全育人”理念构建了三阶段三维度四主体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在热工控制系统试验与维护课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育人的主阵地作用。“课程思政”建设一直在路上,需要我们坚持探索,不断改进,持续优化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为培养该专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