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实践

2024-03-11 08:00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电除尘电除尘器吸收塔

罗 新

(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重庆 401254)

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现有热电联产燃煤锅炉均逐步实施了超低排放改造。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的工艺路线较多,为避免重复投资、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改造对主装置的影响,电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路线进行改造。

某公司*号锅炉于2012年建成投产,锅炉型号为NG-460/9.8-M,额定蒸发量为460 t/h的高温高压煤粉锅炉,为单锅筒,自然循环,集中下降管,单炉体负压炉膛,“∏”型布置的固态排渣煤粉炉。*号锅炉烟气处理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电袋除尘,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该锅炉改造前污染物排放浓度:烟尘≤30 mg/Nm3,NOx≤100 mg/Nm3,SO2≤200 mg/Nm3(标态、干基,6%O2),未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因此,需要对该锅炉实施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污染物排放浓度:烟尘≤10 mg/Nm3,NOx≤50 mg/Nm3,SO2≤35 mg/Nm3(标态、干基,6%O2),如图1所示。

图1 现状及超低排放要求

要实现超低排放改造,需要对锅炉烟气脱硝、除尘、脱硫装置分别实施改造,按照煤炭燃烧产生的烟气流向(如图2所示),按上下游关系依次从脱硝—除尘—脱硫的先后顺序探讨相应的改造方案。

图2 *号锅炉烟气流向

1 脱硝改造

1.1 脱硝装置现状及问题

*号锅炉2012年底进行了脱硝改造,采用了SCR技术,设计SCR 反应器入口NOx浓度为600 mg/Nm3(干基、6% O2),烟气量为551 251 Nm3/h,反应器出口NOx浓度为80 mg/Nm3,催化剂体积为155 m3,要达到超洁净排放标准,出口NOx浓度要小于50 mg/m3,需要提高脱硝效率,并重新核算催化剂体积[1]。

1)计算脱硝效率

(1)

式中:NOxin为反应器入口处NOx的浓度,标态,mg/Nm3;NOxout为反应器出口处NOx的浓度,标态,mg/Nm3;ηNOx为脱硝效率;NOxout考虑10 mg/Nm3的余量,按照40 mg/Nm3进行核算。

2)计算氨氮摩尔比

(2)

式中:CNO为反应器入口处NO的浓度,标态,mg/Nm3;CNO2为反应器入口处NO2的浓度,标态, mg/Nm3;rn为氨逃逸浓度,标态, mg/Nm3;M为氨氮摩尔比。

3)估算催化剂体积

(3)

式中:M为氨氮摩尔比;ηNOx为脱硝效率,%;qvfluegas为锅炉烟气量, Nm3/h;kcatalyst为催化剂活性常数,kcatalyst=36.3由厂家提供;βspecific为催化剂比表面积,m2/m3;厂家提供的数据为426 m2/m3;Vcatalyst为催化剂估算体积,m3。

现有催化剂只有155 m3,小于最低要求176.76 m3,无法满足超洁净排放要求,因此需要对脱硝装置进行改造。原脱硝烟道采用了侧出侧进的方式,脱硝烟道转向较多,局部区域烟道磨损严重。为了避免烟道在运行中磨损,需要重新对烟道布置进行调整,强化脱硝流场设计,对SCR脱硝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使脱硝设计满足运行要求。

1.2 脱硝改造的主要内容

原脱硝装置的进出口烟道为炉左进、炉右出,本次改造将改为锅炉尾部烟道引出后炉上进、炉下出。为保证喷氨效果,将同步改造进出口烟道内喷射格栅,增设烟气静态混合器,同时改造喷氨阀门组,并更换原氨气气动调节阀。对改造后的进出口烟道和反应器内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实验,以优化流场。

为保证脱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脱硝装置采用蒸汽吹灰+声波吹灰系统,即除原脱硝装置设置的蒸汽吹灰系统外,本次在反应器的炉左侧增设了声波吹灰器[2]。

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增加第三层催化剂;②调整原脱硝烟道布置方式,由原来的侧出侧进变更为后出后进,使烟气更加流畅;③依托先进流场模拟技术,设置新的导流装置,使烟气流场更加均匀,以降低烟气磨损烟道风险;④采用先进氨喷射系统,包括氨注射栅格和氨/烟气混合器,优化氨气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脱硝改造示意图

2 除尘改造

2.1 除尘现状及问题

烟气除尘器采用的是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器入口正常烟气温度为139 ℃,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为35.7 g/Nm3。除尘器前部电区为双室一电场电除尘器,后部袋区为低压行喷吹脉冲袋式除尘器,滤袋规格为Φ165 mm×8 550 mm,布置滤袋2 880条,过滤风速为1.09 m/min,滤袋材质为50%PPS+50%PTFE混纺+PTFE基布。除尘器部分虽然能够维持运行,但监测数据显示,除尘器出口浓度C在30~50 mg/Nm3范围内波动。按照超洁净排放标准,核算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需要达到的要求为

(4)

式中:C′为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标态, mg/Nm3;C″为脱硫塔出口处粉尘的浓度,标态, mg/Nm3;η′为脱硫塔效率,典型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效率按照75%计算。NOxout考虑2.5 mg/Nm3的余量,按照7.5 mg/Nm3进行核算。

要保证超洁净排放标准,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必须小于30 mg/Nm3,而当前C>C′,因此现有除尘器不能满足超低排放要求,需要进行改造。另外,*号锅炉除尘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除尘器部分运行时电压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未达到额定要求。袋式除尘器部分除尘效果差,布袋阻力大,布袋糊袋易堵塞积灰;布袋破损率高,布袋更换作业困难,更换时间长;设备可靠性较差,故障率高,经常停运检修,无法满足锅炉安全稳定长期运行的要求;布袋漏灰,影响烟尘达标排放。

2.2 除尘方案的比较及选择

2.2.1 方案一:电+袋除尘改造方案

拆除原有电袋除尘器、输灰系统,在原有场地新建1台两电两袋的复合除尘器。新建双室两电场除尘器采用高频电源,其除尘效率不低于83%;新建双室两袋袋式除尘器采用竖式布袋布置,其滤袋采用PPS+PTFE浸渍,总过滤面积为113 000 m2,除尘器出口粉尘浓度小于30 mg/Nm3。

1)改造方案数据表

方案一采用两电两袋除尘器方案,电除尘器部分配备高频电源,其主要改造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两电两袋除尘器改造参数

2)改造方案及影响:

增加静电除尘器的集尘面积,同时增大布袋除尘器的过滤面积,有效提高了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且有效保证了出口浓度为25 mg/Nm3。校核静电除尘器的振打力,确保能有效地清除粉尘。风机的负荷可以满足改造的要求,不需要对风机进行改造。配合布袋除尘器,能有效保证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2.2.2 方案二:纯静电除尘改造方案

为保证改造后稳定、高效的运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方案可行、技术可靠、经济性好的原则,将原电袋除尘器改造成1台炉配置1台双室五电场板卧式电除尘器。改造参数如表2所示。

表2 双室五电场除尘器改造参数

采用双室五电场,并采用合适的极配形式,前3个电场为RSB芒刺线并配以高频电源,后2个电场为RS小刺线并配以脉冲电源。电除尘器的使用减少了运行和维护成本,对原风机不需要进行改造。校核静电除尘器的振打力,确保能有效地清除粉尘。

2.2.3 两种方案对比

两种方案内容及特点对比如表3所示。

表3 方案内容及特点对比

2.2.4 除尘方案的选择

电袋复合除尘器存在压力损失大、应用时间短、滤袋使用寿命短、使用不当时易发生破袋、废弃滤袋无法实现资源化利用等无法解决的问题。纯静电除尘器满足操作简单、维护量少、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的使用要求。因此,结合本项目现场条件、技术特点、设备及年运行费用(见表4),方案二纯静电除尘综合效益更好,可采用方案二纯静电除尘改造方案。

表4 设备费用及年运行费用比较

3 脱硫改造

3.1 脱硫装置现状及问题

*号炉烟气脱硫装置建设时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一炉一塔”,原烟气中SO2浓度为5 842 mg/Nm3,粉尘浓度为50 mg/Nm3(平均值)。在BMCR工况下,净烟气SO2排放浓度为100~200 mg/Nm3,烟尘排放浓度为10~30 mg/Nm3(标态、干基,6%O2),无法满足超净排放SO2浓度小于35 mg/Nm3、烟尘浓度小于10 mg/Nm3的要求。

3.2 脱硫技术路线的选择

目前国内常用的吸收塔超低排放技术,主要有双塔双循环技术、单塔双循环技术、高效喷淋空塔技术、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托盘加高效除雾器的高效脱硫协同除尘技术等。由于场地原因限制,双塔双循环和单塔双循环技术不适合本项目,故不做论述。结合本项目具体情况,对高效空塔喷淋技术、单塔一体化脱硫除尘深度净化技术、托盘加高效除雾器的高效脱硫协同除尘3种技术进行技术比选[3],具体见表5。

表5 3种吸收塔超低排放技术

经过详细技术指标的比较,并结合本工程技术改造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在满足技术指标、降低改造投资费用、降低运行费用等情况下,决定采用高效空塔喷淋技术路线。

3.3 *号锅炉脱硫改造内容

改造原有吸收塔,浆池区(直径为11.2 m)利旧,液位高度(10.8 m)不变;吸收区增加1层喷淋层;拆除原除雾器,改造为1级管式+3级屋脊式高效除雾器,且带6层自动冲洗;为提高氧化及脱硫效率,将原氧化空气管网拆除,更换为4根氧枪,氧枪采用2205材质,并同时更换原4台侧进式搅拌器。原4台循环泵利旧,并新增1台循环泵,流量为3 400 m3/h,扬程为24.0 m。*号吸收塔总循环浆液量为17 000 m3/h。氧化方式更换为氧枪式后,原有氧化风机升压不满足要求,因此拆除原有2台罗茨式氧化风机,更换为2台多级离心风机,其风量为5 700 Nm3/h,升压为115 kPa。石膏排出泵移位至吸收塔与脱水楼之间、塔区地坑旁边。其余设备利旧。

4 引风机出力核算

*号锅炉配置2台引风机,引风机出力需要满足机组脱硝改造、脱硫改造、除尘改造前后烟气系统的运行要求。本次超低排放改造,需对*号脱硫塔本体进行改造,塔内新增1层喷淋层,更换原有除雾器。*号锅炉脱硝的改造内容包括SCR改造,即增加一层催化剂,*号炉除尘的改造内容包括新建静电除尘器。

计算改造后*号锅炉引风机进、出口压升P=2 081+2 883+200+600+1 250+350+280=7 644 Pa,风机设计工况的静压升为10 560 Pa,满足《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中引风机的压头裕量不宜低于20%的要求,因此引风机不需要改造,具体数据见表6。

表6 改造后各设备阻力核算 Pa

5 改造后运行情况

5.1 电除尘空载通电升压试验

电除尘施工安装完成后,2021年1月10日对电除尘送电调试,随后进行了电除尘空载试验,试验数据如表7所示。由表7可知,空载试验数据达到要求。

表7 电除尘空载试验数据

5.2 电除尘气流均布试验

2021年1月12日对电除尘进行气流均布测试,测试仪表为Testo405-V1风速仪。锅炉运行工况如下所示。

1)风场测试期间甲侧引风机电流为47.7 A,额定电流为112.8 A。

2)风场测试期间乙侧引风机电流为46.5 A,额定电流为112.8 A。

3)风场测试期间甲侧送风机电流为69.8 A,额定电流为 77.1 A。

4)风场测试期间乙侧送风机电流为67.2 A,额定电流为 77.1 A。

5)风场测试期间锅炉总风量为42万m3/h,除尘系统设计总风量为78.48万m3/h,设计烟气流速为0.897 m/s。检测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电除尘风速测试分布情况 m/s

电场气流分布相对均方根值[4]的计算公式为

(5)

由表8所示,数据计算电场气流分布相对均方根值,如表9所示。

表9 计算的电除尘相对均方根值数据

由表9可知,*号锅炉电除尘区入口断面气流均匀性达到设计σ≤0.2的要求。

5.3 热态试运行

某公司于2021年1月20日至1月27日对*号锅炉整套装置进行热态试运行(见表10),试运行期间锅炉负荷为405~450 t/h,脱硫入口SO2浓度为2 400~4 000 mg/Nm3,脱硫入口粉尘浓度为3.6~15 mg/Nm3,原烟气温度为130 ℃左右。期间1台氧化风机运行,5台浆液循环泵运行,吸收塔pH为5.2~5.8,吸收塔液位为9.5~10.5 m,吸收塔浆液密度为1 090~1 150 kg/m3。平均脱硫效率为99.3%,出口SO2浓度为9~30 mg/Nm3,脱硫出口烟尘浓度为0.4~1.2 mg/Nm3,吸收塔出口烟气温度为52 ℃左右。脱硝入口NOx浓度为520~705 mg/Nm3,入口烟气温度为380 ℃左右,脱硝出口NOx浓度为10~40 mg/Nm3,脱硝效率为94%~97%,喷氨量为65~120 kg/h,氨逃逸为0.1~0.9 mg/Nm3。电除尘五电场均投运后,出口粉尘浓度为0.4~15 mg/Nm3。

表10 试运行数据

试运行期间,脱硝、除尘、脱硫系统设备完好率为100%,电气热控保护投入率为100%,设备运行正常,工艺参数运行稳定。

6 结语

经过*号锅炉脱硫、脱硝及除尘系统的整套启动及试运行,对比改造前后排放数据,如图4所示。

图4 超低排放改造前后对比数据

由图6可得,某公司*号锅炉脱硝、除尘、脱硫系统超净排放改造后运行可靠、稳定,在现有负荷、煤种条件下,脱硝、除尘、脱硫效率、出口SO2/NOx/粉尘浓度等重要指标均满足超低排放运行生产要求,实现了超低排放改造目标。

猜你喜欢
电除尘电除尘器吸收塔
电除尘矩阵式电磁振打器控制系统改进优化
湿式电除尘器安装质量控制
低温甲醇洗H2S吸收塔和CO2吸收塔流程模拟
电厂脱硫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振动问题的治理
催化裂化装置脱硫脱硝单元急冷吸收塔水珠分离器两种组装工艺的介绍
300MW机组低低温电除尘技术应用
新型湿式电除尘器的研究应用
湿式静电除尘器喷嘴特性
450m2机头电除尘输灰系统改造
75t/h锅炉电除尘器提效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