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伟霞 梁皓 贾亦悦 张雨艺 黎海平 吴西西
近视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近视发病率居高不下,且逐渐低龄化[1,2]。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 lens,OK镜)作为近视防控的光学产品,其安全性、有效性得到临床多年的认可,通过其反几何设计,夜间佩戴,日间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且能延缓眼轴(axial length,AL)的增长[3-5],在临床上接受度较高。但不同佩戴者,角膜自身条件不一致,被塑形的形态各异,塑形后可能会出现塑形环欠完整、偏位等临床常见问题。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探讨OK 镜塑性后塑形环的完整与否、不同方向偏位情况对AL 增长快慢的影响,为临床验配OK 镜、评估疗效提供参考数据。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至2020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夜间佩戴OK镜满1年的8~18 岁青少年110 例(210 只眼)。年龄(11.39±2.40)岁,男性56 例(107 只眼),女性53 例(103 只眼)。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遵循《赫尔辛基宣言》。纳入标准:(1)基线(初始验配角膜塑形镜时)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 ≥ -6.00 D,柱镜≤2 D;(2)佩戴OK 镜1 个月后,日间早上裸眼视力 ≥ 0.8;(3)按照要求复诊,随访时间达1年及以上。排除标准:(1)除近视以外,有任何眼部疾病者(包括结膜炎、角膜炎、弱视、斜视、白内障、眼底病等);(2)除OK 镜外,同时使用过任何近视防控产品(包括渐进片、离焦片、低浓度阿托品、哺光仪等)及训练者;(3)无配戴OK 镜1年整的数据者。
纳入研究对象的OK 镜牌子有CRT、阿尔法、欧几里得,均通过中国代理商购买提供获得。所有验配按照该品牌的验配指南规范验配。护理液统一使用推荐的3%双氧水,每2 周去1 次蛋白,护理液每天更换,3个月检测1次镜片。验配前、戴后1 d、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此后每3月复诊1次,每次复诊均进行视力检测、角膜地形图检测、裂隙灯眼表情况检查。眼轴从验配前开始,每3 个月复测1次。
1.两组基线参数:年龄、性别、眼别、SE、基线AL。年龄按周岁计算。屈光度为复方托比卡胺滴眼液睫状肌麻痹验光结果,电脑验光仪测量3次,取平均值。SE=球镜+1/2柱镜。角膜地形图为TOMY-4 测量,测量前耐心教导,注视仪器红点目标,尽量减少注视偏移,纠正kappa 角。测量前眨眼3 次,保证泪膜完整的情况下测量,获取更好的placido 图,测量3次,取质量最好的图片进行保存。AL为IOLmaster(Zeiss)测量所得,测量5 次,取平均值。1年AL增长量=1年AL-基线AL。
2.离焦环的完整性与否的评估:查看角膜地形图的切线图。缺失超过1/4 象限,认为是离焦环不完整。见图1。
3.偏位的测量及定义:选取地形图切线图差异图模式,佩戴1年的地形图减去佩戴OK前基线地形图,围绕中央平坦区选取8 个不同的0D 差异点,使用MATLAB 软件,形成最佳拟合圆,这个圆的中心即为治疗区的中心[6,7]。分别测量水平方向偏位量a、垂直方向偏位量b,整体偏位量为。记录标准:水平方向颞侧偏值为负值,鼻侧为正值;垂直方向上偏为正值,下偏为负值。见图2。
图2 偏位的计算展示图
采用SPSS 24.0 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连续变量(年龄、SE、基线AL、1年AL增长量)之间采取t检验,三组不同水平方向偏位及三组不同垂直方向1年AL增长量的比较用ANOVA 检验,三组间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眼别、品牌)采用卡方检验。偏位量与1年AL 增长量的相关性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所有连续变量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0 只眼符合条件的纳入研究对象,离焦环完整组178 只眼(89.05%),离焦环不完整组23 只眼(10.95%),两组基线参数(年龄、性别、眼别、品牌、SE、基线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离焦环完整组1年AL 增长(0.21±0.23)mm,离焦环不完整组1年AL 增长(0.21±0.1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统计学数值见表1。即可认为青少年在佩戴OK 镜控制近视增长过程中,轻度塑形环不完整对AL 的增长没有太大影响,近视防控效果不受影响。
表1 离焦环完整组与离焦环不完整组基线数值及1年AL增长量对比
OK 镜偏位是佩戴过程中常见的问题。纳入研究的187只眼,整体偏位(0.64±0.37)mm。整体偏位量与1年AL增长量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显示,呈负相关(r=-0.16,P< 0.05)。即可认为近视儿童青少年佩戴OK镜轻度的偏位不仅不会增加AL的增长,反而有利于控制AL的增长,但相关性较低,不建议特意偏位设计,以影响视觉质量。
不同水平方向偏位对比:颞侧组(155只眼)、鼻侧组(10只眼)、居中组(22只眼)1年AL增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认为,在一定偏位量范围内,OK 镜佩戴者不同方向的水平偏位对AL 的增长量无太大影响,对OK镜的近视防控效果无影响。三组不同水平偏位OK镜佩戴者1年AL增长量对比统计学数值见表2。
三组不同垂直方向偏位组1年AL增长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上方组(27只眼)较居中组(67只眼)、下方组(93只眼)1年AL增长量较高(均P< 0.05),居中组、下方组1年AL增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统计学数据见表3。即可认为在验配OK 镜过程中尽量避免上方偏位,以更好发挥OK镜控制AL增长的效果,以达到近视防控的目的。
表3 三组不同垂直偏位OK镜佩戴者构成比及1年AL增长量对比
OK 镜是青少年防控近视的光学产品,随着近视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使用人数不断增多[8],其安全性有效性也得到临床的认可[2,3,9 10]。然而,佩戴OK后离焦环不那么完整、镜片偏位等是配戴OK 镜常见的临床问题。
本研究根据角膜地形图色阶相差不超过1D 认为是缺失,缺失超过1/4 象限,认为是塑形环不完整。210 只眼中,只有23 只眼(10.95%)出现塑形环不完整,塑形环完整眼占大部分比例,且1年AL 增长量塑形环完整组(0.21±0.23)mm与塑形环不完整组(0.21±0.19)mm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关于OK 镜离焦环的研究,夏国选等[11]对离焦环距离角膜缘宽度大小对AL 增长快慢进行了2年的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认为离焦环越靠近角膜边缘,AL增长越快,近视的控制效果相对越弱。但关于塑形环完整性地研究,目前暂未查阅到相关文献,可能由于塑形环不完整的情况在临床上出现的情况远低于偏位,大家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偏位上,也有可能严重塑形环不完整的佩戴者,在初次试戴过程中就摒弃OK镜,选择其他方法进行近视防控。OK 镜,是一个逆几何设计的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后将中央角膜曲率降低,旁中央变陡峭,减少周边视网膜远视性离焦,因此会形成离焦环,对于佩戴密闭性相对差或较低度数者,离焦环可能会出现不完整。虽然不形成完整的离焦环,但仍然减少了周边的远视性离焦,仍有近视防控作用,因此AL增长并没有很大的差别。
偏位是佩戴OK 镜常见的临床问题,杨晓等[12]认为,佩戴OK 镜后地形图显示的光学中心区偏位与佩戴者本身的屈光度、角膜散光情况、镜片的设计相关。本研究纳入研究的187 只眼,整体偏位(0.64±0.37)mm,与1年AL增长量相关性分析显示,r=-0.16,P< 0.05,有负相关性,表明偏位更利于控制AL 的增长,但相关性较低。少量文献表明偏位眼AL 增长比中心定位慢[13,14],但无剂量效应,不建议特意偏位设计以求延缓眼轴的增长,因为偏位量过大会导致很多视觉质量问题出现。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可认为轻度偏位对OK 镜的近视防控效果无太大影响,验配过程中若不出现视觉质量问题,可忽略轻度的偏位会对OK 镜的防控效果造成影响。
本研究还从水平、垂直两个方向更深层次探讨OK 镜偏位对AL 增长的影响。纳入研究的187 只眼,水平大部分为颞侧偏,垂直大部分为下方偏,与大多数研究者的颞下方偏位相一致,这可能与人眼本身角膜鼻高颞低的形态分布相关[15]。水平不同方向偏位对1年AL 增长影响不大,但在垂直方向上,上方偏位眼轴增长更快。可能是由于上方偏位导致视觉质量更差,且上方角膜曲率改变影响下方视野,间接影响儿童青少年阅读的视觉质量,且偏位导致周边离焦量会下降,可能这是导致上方偏位不利于OK镜近视防控的原因。目前暂时未查到相关文献支持此观点,需要扩大样本量,增加本研究的深度才可下定论。
总之,近视青少年佩戴OK镜,离焦环不那么完整、轻度水平偏位对OK 镜的近视防控效果影响不大,在垂直方向上应尽量避免上方偏位,更利于防控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