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背倚大陆、雄踞东海。这一地理特点让浙江尽得山海之利:尽管陆域面积只有10 多万平方公里,但海疆却相当辽阔,超过26 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和海岛岸线达6000 多公里,全国第一;近岸海域内,海岛数4300 多个,又是全国第一……
若论海洋大省,浙江舍我其谁。由此,陆海统筹、向海图强的理念在浙江大地深深扎根。一直以来,浙江在“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的转变中不断迈步向前,探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同时,形成了以建设全球一流海洋港口为引领、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为动力、以加强海洋科教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支撑的海洋经济发展良好格局。
过去的一年,浙江海洋经济保持着傲人的发展势头——海洋产业新旧动能加速转换、海洋开放合作拓展逐步深化、海洋科教创新能力持续提高、海洋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继续领跑全球……
▲南麂岛
善谋者胜,善用则兴。一直以来,浙江在用海政策上的不断创新,为海洋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2023 年,浙江重大项目用海用岛需求极为旺盛,用海用岛报批数量创近年新高,全年完成项目用海报批291 个,面积超7100公顷。其中,小洋山北作业区、浙能舟山六横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用海获国务院批准用海近1460 公顷,金七门核电一期、三门核电三期均已获自然资源部用海预审意见。
另外,浙江还加强海塘安澜千亿等基础性公益性项目用海保障,批复海塘安澜等基础设施项目19 个,用海面积约5082 亩;批准无居民海岛用岛1 个,面积7.5 亩;落实海域使用金减免与用海审批同步申请政策,完成温岭市海塘安澜工程等24个项目海域使用金减免审核,减免金额2 个多亿元。
2023 年9 月,自然资源部函复同意浙江“未批已填”类历史围填海整体备案处理方案,这是全国首个获自然资源部批准的历史围填海整体处理方案。该次获自然资源部同意的处置面积1.23 万公顷,加上前期已获部批准的22 个历史围填海单独备案处理方案,浙江“未批已填”类历史围填海2.75 万公顷,已全部获批,实现了100%的可处置率,标志着浙江历史围填海全区域可按照省级用海审批权限自主进行处置,开启“用海等项目”服务新模式。
天蓝海碧,好生态是浙江发展的最强优势。
作为全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在做优做强做大海洋经济的前提下,加强海洋生态保护成为高水平推进海洋强省建设的题中之义。
2023 年,浙江有4 个国家蓝湾项目通过验收,分别是台州台州湾、温州苍南、舟山嵊泗和台州玉环。其中,台州湾“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总投资约6 亿元,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达3 亿元;共整治修复海岸线长度6.713 千米,修复沙滩长度3.378 千米,整治修复滨海湿地面积224 公顷,完成海岛生态修复面积83.67 公顷,完成岸线植被恢复面积29.13 公顷。
玉环市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海岸线整治修复7.4 公里、盐沼整治修复面积3.89 公顷、红树林修复面积40 公顷,修复受损的海岸带、海岛生态环境,恢复近岸红树林和盐沼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岸线生态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升岸线稳定性和自然灾害防护能力。
作为国家“蓝色海湾”综合整治行动项目,苍南红树林修复项目共修复红树林宜林生境45 公顷、种植红树林350 亩,并建设相应生态景观提升工程,新增的红树林与原有红树林连成一片,面积已达1558.25 亩,约占全省红树林面积四分之一。这条“绿毯”不断擦亮“中国北缘最大的海湾红树林生态湿地”金名片。2023 年6 月,借着世界海洋日的“东风”,在苍南完成了全省首笔红树林蓝碳交易,对于浙江发展蓝碳经济具有开创性意义。
此外,舟山定海、台州三门2个省级蓝湾项目已通过验收,并且新一轮国家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谋划申报成功,嘉兴海盐、舟山普陀、温州苍南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成功入选2024 年国家支持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共9亿元,资金和项目数与广东省并列全国第一。
随着“ 碳达峰 ”“ 碳中和 ”逐步成为全球共识,浙江率全国之先,完成全省沿海5 市、28 个县(市、区)蓝碳生态系统基础调查,基本摸清全省红树林、盐沼、淤泥质光滩、无居民海岛植被、海域水体等5 大类蓝碳生态系统的种类、面积、分布、结构等本底情况,绘制完成全省5类蓝碳生态系统分布图,编制全国首份省域“蓝碳地图”和年度蓝碳报告。
这些“大动作”无不彰显了浙江生态护海的意志和决心。接下来,浙江将持续推进“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优化海洋空间资源保护利用,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严格保护沿海自然岸线、近岸生态红线区、河口湿地、重要水源地、防护林(含红树林)等地区,将海洋生态保护进行到底。
2023 年,浙江省地方标准《海洋灾害隐患排查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正式发布实施。该《导则》明确了排查原则、排查内容、收集资料要求、排查技术方法、成果形式等,为进一步规范海洋灾害隐患排查工作,动态掌握隐患家底、实现科学智治提供了标准依据。
运用《导则》的技术方法,浙江在全国率先完成全省沿海县(市、区)和乡镇级的海洋灾害风险调查与隐患排查,动态更新隐患区域144处,相关成果已经应用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布局、国土空间规划与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应急管理等领域,为海洋防灾减灾工作向重点防御、科学防御、精准防御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浙江还完成了省级风险普查成果审核和自查自纠,并将普查成果应用于省级和沿海各市、县、乡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完善技术导则和技术要点,以温州洞头为试点,探索普查成果在县级海岸带专项规划的应用。
在优化完善海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布局上,浙江也做了不少努力,进一步优化了海洋生态基础监测站点布局,新增潮间带微塑料监测,开展苍南、玉环、温岭、象山、北仑砂质海岸生态系统生态详查,象山港、三门湾和乐清湾生态系统补充调查,持续深化海洋生态监测、预警、评价,掌握全省海洋生态现状与趋势,形成海洋生态风险“一张图”、生态问题“一张表”。
2023 年,靠海吃海的浙江,在海域立体分层设权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践,率全国之先编制并发布了《海域立体分层宗海界定技术规范》。
“这是全国首个综合性、体系化的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省级地方标准,在现行标准基础上规范了对宗海立面界址界定和立体空间信息表达的方法。”作为该规范的编制单位,浙江省海洋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规范为浙江海域立体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保证了自然资源、水利、能源、交通、农业、生态环境等部门的用海管理衔接,为海上光伏风电、海塘安澜等各类重点工程立体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行路径,有效破解了交叉重叠用海带来的困扰。
不能制海,必为海制。加快海洋开发进程,振兴海洋经济,关键在科技。深知此理的浙江,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大力推动海洋科技创新发展,尤其注重“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从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公共服务,到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科技研发……一直以来,浙江都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链接全球资源,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海洋龙头企业;以陆海统筹率先理顺体制机制,与海洋融合发展。同时,浙江加快推进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及宁波甬江、G60(浙江段)、温州环大罗山、浙中、绍兴等科创走廊建设,谋划建设湖州、衢州、舟山、台州、丽水等涉海科创平台;高水平建设省海洋科学院,支持宁波建设国内一流的海洋科研机构。
2023 年,浙江还首创“海洋科普飞地”新概念,建成海洋科普飞地场馆,将科研院所与学校联手,盘活资源,构建优质资源共享共惠的新样态。
作为“飞地”场馆的主创团队之一,浙江省海洋科学院的最初目标是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一条寓教于乐的新路,从而增强全社会的海洋保护意识。该场馆以“我们身边的海洋”为主题,从浅海到深海,从科技发展到环境保护,通过视觉化的手段,全面细致地呈现海洋、科技、人文三者相互促进、和谐共生的关系,让参观者直观感受浙江海洋科技发展的澎湃动能。
“浙”波涌起,驰而不息。接下来,浙江将继续深耕蓝色经济“高产田”,筑牢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为海洋产业构筑科技和创新的“朋友圈”,同时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落地,实现海洋高新产业的加速成势,向海洋强省的目标努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