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爽
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急腹症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盆腔内、腹腔内以及腹膜后存在的脏器组织是急腹症患者常见的发病部位,急性阑尾炎、胃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胰腺炎、肠梗阻等均是急腹症比较常见的类型。急腹症患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腹痛症状,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基础[1]。目前,临床上对于急腹症患者常采用X 线、多层螺旋CT 等诊断, X 线诊断结果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诊断结果的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由于急腹症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病理表现比较复杂,随着我国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 被广泛应用于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本研究选取2019年10 月—2022 年7 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多层螺旋CT 诊断的应用优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10 月—2022 年7 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20 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急性腹痛症状。其中男性63 例,女性57 例;年龄7~70 岁,平均年龄(45.70±5.69)岁;发病至入院就诊时间为2~7 h,平均时间(3.41±0.51)h。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多层螺旋CT 扫描诊断,详细观察平扫特征和动态增强扫描的特征,联合应用图像重建(MPR)、容积重建技术(VRT)、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建(CPR)等多种技术,对扫描中得到的图像进行二维重建和三维重建。诊断人员采用多层螺旋CT 扫描仪(型号:飞利浦MX 4000)对患者进行CT 常规平扫,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将双侧手臂举至头顶,指导患者正确屏气,当患者全面掌握正确的屏气方式后,行CT 扫描,将双层螺旋CT 扫描仪的管电压管、电流分别设置为140 kV和300 mA,扫描层厚5 mm,扫描矩阵512×512,对患者的膈顶至耻骨联合下缘区域进行常规扫描检查。常规平扫结束后进行增强扫描,取碘海醇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219;规格:50 mL×15 g(I);北京北陆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对比剂,按照1.2 mL/kg 的剂量用药,采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肘静脉注射,将对比剂的注射速率控制在3.0~3.5 mL/s;注射结束后再取50 mL 生理盐水,采用同样的注射速率给患者肘部静脉注射,当生理盐水注射结束后开始计时,分别在28~35 s 时进行动脉期扫描,在65~85 s 时行静脉期扫描,在150~180 s 时行延迟期扫描,将得到的数据上传至后台系统,诊断人员对患者的腹痛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MPR。从多个角度对患者的腹痛情况进行观察,详细了解引发患者腹痛的原因,行MIP。诊断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前位、后位、左位、右位以及鸟瞰位腹痛情况观察,将最终得到的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选取至少2 名全科医师对得到的图像进行阅片,如果出现意见不一致情况,则共同协商给出一致意见。
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 诊断的效果。本次研究中梗阻性病变疾病主要有肠梗阻、输尿管结石等,炎症性病变性疾病包括阑尾炎、急性胰腺炎、化脓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消化道穿孔等,出血性疾病主要有肝癌所致的肝破裂、肠系膜血肿以及外伤所致的肝脾破裂等,出血性疾病和缺血性病变均属于其他类型的急腹症病变疾病。
经手术证实,梗阻性病变29 例、穿孔性病变17 例、出血性疾病22 例、炎症性疾病49 例以及缺血性病病变3例;多层螺旋CT诊断确诊为急腹症116例,诊断准确率为96.67%,其中梗阻性病变和穿孔性病变诊断准确率均为100.00%,出血性疾病、炎症性疾病以及缺血性病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45%、95.92%和66.67%,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情况 例
多层螺旋CT 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5.45%,其中漏诊1例,见表2。
表2 多层螺旋CT对出血性疾病的诊断结果 例
多层螺旋CT 对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0%,见表3。
表3 多层螺旋CT对梗阻性疾病的诊断结果 例
多层螺旋CT 对炎症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95.92%,见表4。
表4 多层螺旋CT对炎症性疾病的诊断结果 例
急腹症患者发病后,会表现出多种复杂的临床症状,引发急腹症的因素比较多,患者的病情比较危急,一旦误诊或漏诊,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严重者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患者死亡,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上对急腹症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临床诊断人员不但要对患者的疾病史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还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的影像学检查诊断,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进一步明确引发患者发病的原因以及发病的部位,明确具体的引发因素后,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3]。有研究人员[4]发现,急腹症患者实施CT 检查后,有效提高了诊断准确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CT 诊断急腹症患者的应用优势。
出血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 诊断后,其多层螺旋CT 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脾脏内部或者肝脏内部出现高低混杂的密度灶,并且密度灶呈现出裂隙样或者团块状特征,机体腹部原隔部位以及远隔脏器周围、肝脾被膜下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血症状[5]。本次研究中漏诊了1例出血性迟发性脾破裂,这可能是因为在诊断的过程中,患者发病时间与检查时间相隔比较短,患者存在检验为阴性的可能,其脾被膜下的图像出现了高密度影,并且密度影的同层也存在着明显的运动影响,诊断人员将这种运动影像误认成了图像伪影,加上患者远隔部位、脏器周围以及肝脾被膜下部位均未出现积血征象,导致出现了漏诊。其余患者均诊断准确,提示应用多层螺旋CT 对出血性病变急腹症患者实施诊断,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临床诊断人员可根据多层螺旋CT 影像学特征对患者的出血情况以及血肿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协助临床治疗。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 诊断梗阻性病变急腹症准确率为100%。采用多层螺旋CT 对梗阻性病变疾病引发的急腹症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通过多层螺旋CT 诊断会发现患者肠腔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积液和积气,当患者结肠扩张程度在6 cm及以上且小肠扩张程度在2.5 cm及以上时,则提示为梗阻性病变疾病,多层螺旋CT 对梗阻性病变疾病的检出率较高[6]。与常规X 线诊断相比,多层螺旋CT 对梗阻性病变的敏感性更高,诊断人员能够通过多层螺旋CT 更加准确地观察到患者的病变位置,对高位梗阻和低位梗阻情况进行准确鉴别,同时能对引发患者出现梗阻性病变的原因进行分析,如临床上根据引发梗阻性病变的因素将其分成了小儿阑尾脓肿引发的粘连性肠梗阻和粘连灶肠梗阻,小儿阑尾脓肿引发的粘连性肠梗阻特征比较明显,多层螺旋CT 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肠管扩张,并且患儿右下腹阑尾区域出现了炎症性渗出。而粘连造成梗阻的CT 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局部肠组织出现聚拢,并且肠管逐渐缩小,部分患者肠管表现出了移行带,并且局部不存在软组织灶[7]。
本研究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 诊断炎症性疾病准确率为95.92%,漏诊2 例,消化道穿孔和阑尾炎各1 例。化脓性胆囊炎患者经多层螺旋CT 诊断后,其图像特征表现为胆囊形态明显增大,胆囊壁增厚,并且在胆囊内部可观察到结石存在,患者胆囊周围出现了炎性渗出[8]。多层螺旋CT 诊断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敏感性也比较高,特别是胆总管末端结石和下段结石很容易被检出。这可能是因为肠气对胆总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采用常规超声诊断,则得到的胆总管部位图像可能会不清晰。本次研究中多层螺旋CT 诊断发现的14 例阑尾炎患者均属于阑尾炎疑难病例,患者入院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只能对其实施多层螺旋CT 检查,经过多层螺旋CT 诊断后发现有9例患者为化脓性阑尾炎,4例患者为坏疽性阑尾炎,其中有1 例化脓性阑尾炎被误诊为坏疽性阑尾炎。这是因为采用螺旋CT 对此类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后发现,患者的阑尾组织变粗变长,并且与小肠粘连在了一起,周围存在炎性渗出。阑尾炎患者的CT 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患者阑尾肿胀,阑尾周围存在炎性渗出,浆膜层组织显得比较毛糙,阑尾系膜比较模糊。阑尾周围脓肿患者的盲肠根部会出现包裹性局限性团块病灶,并且在与盲肠末端和小肠末端相接近的位置肠壁肿胀明显,肠壁附近网膜结构比较模糊,盲肠内部密度较高,并且病灶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液和积气,存在的积液和积气将病灶包裹在内,表现出了炎性团块[9]。采用多层螺旋CT 对一些单纯的阑尾炎患者实施诊断后发现,其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浆膜粗糙、阑尾体积增粗。
多层螺旋CT 诊断的过程中,诊断人员通过后台工作站应用MPR技术对阑尾周围多个方向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明确了盲肠根部的位置,保证了诊断的准确性。对一些未能表现出明显症状的阑尾炎患者实施多层螺旋CT检查时,依旧需要先行全腹部扫描检查。本次研究中还发现了急性胰腺炎患者,此类患者CT 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胰腺形态肿大,组织出现炎性渗出,临床检出率也比较高。对于一些输尿管结石患者,也可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虽然这种诊断方式能够观察到输尿管镜端出现的扩张及积液等情况,但是得到的图像比较模糊,查找病因的难度较大。多层螺旋CT 诊断结果一般不会受到肠道气体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诊断人员能够发现具体的结石大小以及结石形态,从而对输尿管占位表现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诊断准确率也比较高[10]。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多层螺旋CT 对穿孔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穿孔性病变引发的急腹症患者的CT 图像特征主要表现为盆腔、肠间隙、小囊泡状肠下等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游离气体,所以对其实施诊断时需要通过对窗位和窗宽进行调整后才能观察到。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多层螺旋CT 对缺血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为66.67%,有缺血性病变引发的急腹症一般比较少见,本次研究中选取的120 例患者经手术证实后发现有3 例为缺血性病变引发,而螺旋CT 漏诊1 例,只检出了2 例,缺血性病变引发的急腹症患者的CT 影像学特征主要表现为肠壁水肿明显,并且肠管出现了明显的扩张,肠系膜血管密度增加,腹腔内部出现了炎性渗出。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急腹症患者实施诊断时应用多层螺旋CT 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