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斐(江西省石城县人民医院,江西 赣州 342700)
慢性乙型肝炎(CHB)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病,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CHB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母婴传播及血液传播,若未能及时有效治疗CHB,会使肝炎向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方向发展,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近年来,随着抗病毒药物(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等)的使用,临床在治疗CHB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恩替卡韦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可对HBV的复制进行抑制,能够促使血清病毒学转换,降低CHB患者的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等发生风险[2]。但CHB患者长期使用恩替卡韦会产生耐药性,且单纯采用恩替卡韦治疗对改善肝功能指标效果并不理想。硫普罗宁属于临床上常用的保肝药,能够改善肝功能,促进肝细胞再生,促使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但目前关于硫普罗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的相关研究较少[3]。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CHB患者采用硫普罗宁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86例CHB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25例,女18例;疾病程度:轻度10例,中度19例,重度14例;年龄18-57岁,平均年龄(41.05±5.31)岁。对照组43例:男23例,女20例;疾病程度:轻度10例,中度21例,重度12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41.63±5.19)岁。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②CHB诊断依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4];③既往有CHB病史,HBsAg阳性>6个月,HBeAg、HBV-DNA阳性;④年龄18-59岁;⑤符合恩替卡韦治疗适应证。(2)排除标准:①近6个月内接受过抗病毒药物治疗;②无法耐受硫普罗宁、恩替卡韦治疗;③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④妊娠期、哺乳期女性;⑤合并严重的心、肺、肾等系统疾病;⑥合并恶性肿瘤。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0.5mg/次,1次/d。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与硫普罗宁联合治疗,恩替卡韦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将0.2g硫普罗宁加入25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连续治疗3周。
1.4 评价指标 ①临床疗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血清HBsAg、HBV-DNA呈阴性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好转,HBsAg、HBVDNA中有一项转阴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改善,HBsAg、HBVDNA均未转阴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于治疗3周后评估。②血清病毒学指标:包括HBsAg、HBV-DNA,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HBsAg、HBV-DNA,检测时间为治疗前、治疗3周后。③肝纤维化指标:包括HA、LN、PC-Ⅲ及Ⅳ-C,采集两组空腹静脉血取血清,采用γ放射免疫计数仪测定,检测时间为治疗前、治疗3周后。④不良反应:统计两组腹泻、消化不良、味觉减退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1 临床疗效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HBsAg及HBV-DNA水平 治疗后两组HBsAg及HBV-DN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HBsAg及HBV-DNA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HBsAg及HBV-DNA水平比较()
表2 两组HBsAg及HBV-DNA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2.3 HA、LN、PC-Ⅲ及Ⅳ-C水平 治疗后两组HA、LN、PC-Ⅲ及Ⅳ-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HA、LN、PC-Ⅲ及Ⅳ-C水平比较()
表3 两组HA、LN、PC-Ⅲ及Ⅳ-C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5/43,腹泻、消化不良各2例,味觉减退1例),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8%(3/43,腹泻2例,消化不良1例),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χ2=0.138,P=0.711)。
CHB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且难治愈的传染性疾病,CHB不但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还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5]。目前CHB仍以抗病毒治疗为主,恩替卡韦作为HBV一线抗病毒药物,可对机体内HBV产生及逆转录酶活性进行抑制,降低HBV-DNA聚合酶活性,终止DNA链延长,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脏炎症反应,使肝组织炎症坏死程度减轻[6]。但随着人体的耐药性及病毒的变异性不断发展,单独采用恩替卡韦治疗CHB效果并不理想。
硫普罗宁属于临床上常用的抗氧化剂,其属于甘氨酸的衍生物,是人体肝脏新陈代谢的保护剂,其可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在肝脏细胞线粒体中的形成,并可增加肝细胞线粒体膜上小分子多肽数量,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脏的修复与再生[7]。同时硫普罗宁作为一种保肝药,对各种肝损害均有修复作用,可通过清除自由基、激活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保护肝脏内线粒体稳定性,保护肝细胞,并可通过促进金属Pb、Hg等从粪便、胆汁中排出,调节肝功能[8]。目前血清病毒学指标是作为观测CHB病情进展及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临床上常检测的指标包括HBsAg及HBV-DNA[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的HBsAg及HBV-DNA水平比较相近。提示与单独恩替卡韦治疗相比,硫普罗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在抑制HBV复制方面无优势,这也可体现出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HBV持续复制会造成机体免疫应答损伤,对肝实质细胞基本代谢功能造成破坏,诱发肝纤维化、肝硬化。HA、LN、PC-Ⅲ及Ⅳ-C作为评估肝纤维化的常用指标,其中HA能够反映肝细胞受损及肝内纤维化程度,是评估肝纤维化常用指标;LN由肌成纤维细胞分泌,与肝纤维程度密切相关;PC-Ⅲ水平与肝纤维程度呈正相关,能够对肝脏炎症反应及肝纤维化合成进行评估;Ⅳ-C可反映肝纤维化过程,其是基底膜主要成分[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HA、LN、PC-Ⅲ及Ⅳ-C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针对CHB患者,于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辅以硫普罗宁治疗,可降低HA、LN、PC-Ⅲ及Ⅳ-C水平,对CHB患者发生肝纤维进行抑制,从而抑制病情进展。硫普罗宁含有活性巯基,能够将肝组织中的氧自由基清除,稳定肝细胞膜及线粒体,使肝脏炎症反应减轻,进而延缓肝脏纤维化进程[11]。同时本次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相近。提示两药联合治疗后不良反应并未增加。本次研究中得出CHB患者采用硫普罗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在降低HA、LN、PC-Ⅲ及Ⅳ-C水平方面更具优势,且并未增加明显不良反应,可为临床治疗CHB提供参考。但本次研究也存在不足,包括治疗周期短且仅纳入86例CHB患者,故为弥补上述不足,在今后的研究中会延长治疗周期,开展大规模的随机对照研究,以为硫普罗宁治疗CHB提供更为有力的临床依据。
综上所述,硫普罗宁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在降低HBsAg及HBV-DNA水平方面与单独服用恩替卡韦治疗无差异,但两药联合治疗可降低HA、LN、PC-Ⅲ及Ⅳ-C水平,防止肝纤维化,且不良反应并未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