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少君
新课程改革愈来愈强调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班主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引导者。针对传统教学中班主任的管理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新时代的教育观,积极观察学生的动态表现,以此来形成动态的班级管理模式,这不仅能够提高初中阶段班级管理的艺术性和实效性,而且能够拉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为后期的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一、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关心爱护学生的原则,积极主动地拉进师生之间的情谊。班级管理包含的内容比较广,不仅要求教师要管学生的学习,更要管学生的生活。初中学生思绪敏感,他们很容易被生活中的琐事和身边朋友的一句话所影响,这时教师应该成为生生之间关系的调和者,在平等对待学生的基础上了解问题,解决问题,遵循学生想法的同时也适时提出指导意见。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拉进师生之间距离,更能缓解生生之间的矛盾,构建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
二、有续开展德育工作
初中阶段学业负担较重,学生很难有时间去接受系统的德育。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不仅要完成学科任务,而且要渗透德育,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初中阶段的学生最明显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合作,没有团队意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班级活动中定期开展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合作中实现共赢。除此之外,教师也应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使用,引导他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探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引发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思绪的碰撞,积极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而且能够通过合作探究来拉进生生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用实践来引导他们理解合作共赢的真正含义。
三、健全家校合作机制
新课程标准强调家校联合的合作机制,在校园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在家庭里父母也成为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干预者、监督者。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教师应该首先联系家长,并和家长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家长和教师同样作为学生最亲密的人,应该站在统一角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水平,使其在双方的适当干预下,改正缺点,发扬优点,以此来促进其健康发展。
四、创建班级教学活动
班级的管理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创建班级活动师生双方也应当共同商討,建言献策。教师应当积极创建班级教学活动,鼓动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构建轻松愉悦的班级氛围,使学生能够释放压力,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拉进师生关系的同时,也形成良好的班风,增强班级的荣誉感和凝聚力,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积极参与班级管理。教师可以在班会上强调完班级事宜之后,调动学生参与团建活动,让他们玩“传书”的游戏,教师喊“停”,书停留在谁的手里,谁就展示自己的特长。利用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把握学生的特长,从学生擅长地方下手,也有利于教师进行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领导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班主任的责任重大,不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使命,而且还需要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提升他们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其与教师一起参与班级管理,调动他们道德责任感的同时,也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传统班级管理的成效较低,因此,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建趣味化的班级活动,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同时,也充分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