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尹颖
重症肺炎在呼吸系统疾病中属于较严重的疾病,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心脏等各脏器功能衰退,患者多存在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情进展迅速且治疗难度较大,需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防止因病情进展造成不良结局[1]。重症肺炎患者机体中炎性因子被激活且大量释放,会使患者病情加重,临床常采用氨溴索治疗,该药物具有溶解黏痰、润滑呼吸道的效果,可促使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改善患者肺功能[2]。采用氨溴索单药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并不理想,需实施合理的干预措施提高效果。集束化干预是一种新型干预方式,其将循证理念融入到干预服务中,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最佳干预措施并实施,保证干预服务的整体性[3]。现观察集束化干预与氨溴索对重症肺炎患者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4]中的重症肺炎诊断标准,患者存在咯黄痰、咳嗽、高热、呼吸急促症状;(2)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积极配合。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2)肝肾功能异常者;(3)精神异常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传统干预组和集束化干预组,各40例。传统干预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9(62.35±5.42)岁;病程4~20(12.32±3.15)d。集束化干预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5~78(62.32±5.24)岁;病程4~19(12.23±3.34)d。2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干预方法 患者均予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30 mg与0.9%氯化钠溶液充分混合至10 ml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每天3次,持续用药2周。在此基础上,传统干预组患者实施传统干预,即对患者实施心理指导和健康宣教,叮嘱其严格遵医服药,定期监测机体酸碱、电解质状态,必要时予氧疗,保证呼吸道通畅。集束化干预组患者实施集束化干预,主要内容:(1)构建集束化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包含1名责任组长,2名护师,3名护士。小组成员的重点工作是提升患者对集束化干预知识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可在科室定时开展集束化干预相关知识宣教,明确小组成员相应的职责,充分落实各干预岗位工作。(2)制定干预计划:查阅相关文献,并邀请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护士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制定干预计划。责任护士需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庭情况、文化程度等一般信息,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依照患者病情、临床问题调整干预计划,并在干预计划开展前,邀请主治医师与患者交流,完善干预计划。责任组长负责干预工作监督职责,各责任护士依次执行干预计划,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干预服务。(3)鼻饲喂养措施:鼻饲前,辅助患者实施吸痰干预,检查患者胃潴留情况,胃潴留量>150 ml,需停止鼻饲喂养,采取促胃动力措施,如患者出现消化道反流、误吸情况,需选取小口径的胃管实施分段喂食,对鼻饲浓度进行由低至高调整,保证温度为40~41 ℃,调整鼻饲速度,防止腹泻、腹胀。鼻饲后取温开水冲管,以防鼻饲管堵塞。(4)呼吸道干预:根据患者病情严格依照无菌原则实施无创机械通气干预,防止感染。对气道进行湿化,评估患者痰液黏稠度,并依照患者实际情况调节湿化液使用量,其剂量控制在每天150~200 ml,近端气道温度维持在37 ℃,气体湿度维持在60%~70%,可根据患者具体状况调节用药剂量。(5)环境干预:为患者营造温馨、整洁的住院环境,定时通风,保证病房内空气新鲜,保证病房安静、舒适,保证患者睡眠充足。(6)饮食干预:告知患者重视饮食营养,以低脂、清淡、高蛋白、高热量食物为主,在治疗期间不可摄入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需戒烟戒酒。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咳嗽、肺部湿啰音、气促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2)炎性指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分成2份,一份血样采取离心处理,离心转速为3 500 r/min,离心时间为8 min,取上层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另1份血样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白细胞计数(WBC)。(3)血气指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抽取患者肘部动脉血5 ml,使用动脉血气分析仪[5]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使用指套式光电传感器检测血氧饱和度(SpO2)。(4)肺功能指标:于干预前及干预后采用Cosmed肺功能仪测定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
2.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集束化干预组咳嗽、肺部湿啰音、气促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短于传统干预组(P<0.01),见表1。
表1 传统干预组与集束化干预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2.2 炎性指标及血气指标比较 干预前,2组血清PCT、CRP水平及WBC、PaO2、OI、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血清PCT、CRP水平及WBC低于干预前,PaO2、OI、SpO2高于干预前,且集束化干预组降低/升高幅度大于传统干预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2 传统干预组与集束化干预组干预前后炎性指标及血气指标比较
2.3 肺功能指标比较 2组干预前FEV1、PEF、FVC及干预后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EV1、PEF、FVC高于干预前,且集束化干预组FEV1、FVC高于传统干预组(P<0.01),见表3。
表3 传统干预组与集束化干预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主要因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因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导致病情发展为低氧血症、持续性高碳酸血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6-7]。重症肺炎患者机体代谢加快,肺泡数量不足以支持呼吸功能正常运行,肺间质发育旺盛从而促使大量炎性渗出物存在于肺泡内并直接刺激肺泡组织坏死,诱发呼吸困难,导致病死率升高,如不能第一时间给予合理治疗和干预指导,会延长病程,影响患者整体治疗效果[8-9]。
氨溴索是一种祛痰药物,可稀释痰液,减少黏液滞留量,可提高机体纤毛运动能力,激活肺泡上皮细胞表面活性物质,抑制肺泡表面张力,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进而使肺通气功能、呼吸功能得以改善[10-11]。该药物可提高机体肺组织抗激素水平,保护肺功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12]。集束化干预具有规范化的特点,可保证干预措施有证可循,明显提升干预质量。集束化干预措施还可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并给予患者心理、饮食等干预,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保证各指标处于稳定,进而有助于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促使疾病快速康复[13-14]。血气指标可直接反映机体酸碱平衡、缺氧情况,SpO2可充分反映机体血氧浓度,是临床评估呼吸循环的重要参考指标,PaO2高低与患者吸入氧分压、外呼吸功能状态相关,OI可作为机体氧合状态的评估指标,其水平下降提示机体缺氧严重[15-16]。本研究结果显示,集束化干预组咳嗽、肺部湿啰音、气促消失时间及退热时间短于传统干预组,干预后集束化干预组PaO2、OI、SpO2及FEV1、FVC较传统干预组高,表明集束化干预与氨溴索可在短时间内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使患者的肺功能趋于正常,明显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机体血氧含量。
重症肺炎患者机体内有大量炎性因子,可抑制免疫功能,不利于病情恢复。CRP属于促炎因子,可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导致肺组织受到继发性损伤,加重机体炎症[17]。WBC高低与机体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存在直接关系,在机体防御系统中WBC十分重要。PCT水平升高多提示机体发生全身性炎性反应,可导致多脏器功能紊乱,加重病情[18]。氨溴索可实现抗氧化、抗炎功效,阻碍机体巨噬细胞、嗜酸粒细胞迁移,可控制机体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增生和迁移,抑制炎性递质分泌和表达,减轻脏器损伤,促使病情恢复[19-21]。集束化干预可帮助患者做好呼吸道干预,加快病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集束化干预组干预后血清PCT、CRP水平及WBC低于传统干预组,表明集束化干预与氨溴索可更有效地减轻重症肺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与张姝红等[22]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重症肺炎患者在氨溴索治疗基础上采用集束化干预可更有效地提高肺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机体血氧含量,进而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临床上可借鉴及推广。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