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

2024-03-07 07:43:10邹瑞柴雪梅杨文戈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6期
关键词:左卡尼汀左卡尼库巴

邹瑞,柴雪梅,杨文戈

心力衰竭是慢性肾衰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最主要原因为体内水钠潴留导致血容量过多,另外高血压、严重贫血、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透析不充分、心肌或冠状动脉病变、动静脉内瘘等均可引起血液分流量过大,加重病情。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已达80万。血液透析可长期进行,能有效清除水分和部分毒素(小分子毒素),但长此以往,中大分子毒素会蓄积在体内,易导致患者出现少尿甚至无尿,极大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存活时间[1-2]。目前,维持性血液透析导致的心肌病变、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以药物治疗为主,应在保障血液透析的充分和加强患者血容量管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治疗。既往临床常采用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心力衰竭患者,但单药治疗的效果有限,无法满足当前临床需求[3]。有研究指出左卡尼汀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对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具有积极意义。鉴于此,现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峨眉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心力衰竭患者60例。病例纳入标准:(1)符合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且符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适应证;(2)认知功能正常,配合度高;(3)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2)合并重大疾病者;(3)情绪异常,既往有服用抗精神病药史;(4)具有语言障碍,无法进行语言交流者;(5)中途转院或资料缺失者。按双色球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左卡尼汀组和联合缬沙坦组,各30例。左卡尼汀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45~70(62.74±12.81)岁;病程2~5(3.58±1.43)周。联合缬沙坦组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5~72(56.28±15.38)岁;病程2~5(3.89±1.23)周。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治疗方法 左卡尼汀组患者予注射用左卡尼汀(瑞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2~3 g/周,分2~3次静脉注射。联合缬沙坦组患者在左卡尼汀组基础上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0 mg口服,每天2次。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1 d。

1.3 观察指标与方法 (1)心功能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21 d后,应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2)血清炎性因子:于治疗前及治疗21 d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5 ml,以离心机处理后送至实验室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3)生活质量评分:于治疗前及治疗21 d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问卷内容包括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4个维度,每个维度评分范围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4)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21 d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颈静脉压(JVP)增高、下肢水肿、呼吸急促、呼吸音粗以及咳嗽咯痰等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有效:治疗21 d后,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JVP增高、下肢水肿、呼吸急促、呼吸音粗以及咳嗽咯痰等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分级提高1级;无效:治疗21 d后,患者的进行性呼吸困难、JVP增高、下肢水肿、呼吸急促、呼吸音粗以及咳嗽咯痰等症状无改善甚至恶化,心功能无改善或有恶化迹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缬沙坦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左卡尼汀组(96.67% vs. 66.67%,χ2=9.017,P=0.003),见表1。

表1 左卡尼汀组与联合缬沙坦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CI、LVEF及C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2组患者CI、LVEF及CO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缬沙坦组患者高于左卡尼汀组(P<0.05或P<0.01),见表2。

表2 左卡尼汀组与联合缬沙坦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3 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缬沙坦组患者低于左卡尼汀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左卡尼汀组与联合缬沙坦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比较

2.4 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和物质生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1 d后,2组患者各维度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缬沙坦组患者高于左卡尼汀组(P<0.01),见表4。

表4 左卡尼汀组与联合缬沙坦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2.5 不良反应比较 联合缬沙坦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左卡尼汀组(6.67% vs. 26.67%,χ2=4.320,P=0.038),见表5。

表5 左卡尼汀组与联合缬沙坦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 论

肾脏的重要功能是维持身体“水平衡”,慢性肾衰竭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若不控制饮水量,常因体内水过多而导致细胞内、细胞间隙、血管内水分增多,可引发组织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明显增加,透析患者多无残余肾功能且合并多种慢性并发症,外加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特殊性、可变性及局限性,在治疗期间保护患者的心功能尤为重要。心脏像是充满液体的“橡皮球”,心脏收缩时血液被泵出至血管,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若水分过多,血管内血液增多,过多的血液涌回心脏,可使心脏过度充盈,当流回心脏的血液超过心脏承受力时则会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气促、咳嗽、心悸、体力下降、不能平卧等症状,走路、上楼、活动、用力、精神紧张时症状更加明显,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较常见死亡原因。左卡尼汀又称左旋肉毒碱,是一种类氨基酸物质,是机体脂肪代谢所必需的载体物质,可促进脂类代谢,提高ATP水平,是心肌氧化代谢和能量转运的关键控制因素,同时能清除体内多余的酰基产物。卢秋波[4]研究表明,左卡尼汀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肾功能。赛文婷[5]研究表明,在血液透析过程中采用左卡尼汀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肾功能,改善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游离胆固醇(FC)水平降低,在血液透析后补充左卡尼汀可提高血液FC水平,有利于降低透析并发症如心肌病变、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发生率[6-7],但单纯左卡尼汀在改善患者心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由沙库巴曲与缬沙坦2种药物组合而成,其中沙库巴曲能够提高体内的内源性脑利钠肽,从而起到利尿和扩张血管作用,有利于改善心力衰竭症状[8-9]。黄佳佳等[10]研究指出,严格遵医嘱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王丽雅等[11]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片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肾脏替代疗法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心肌损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认可度、满意度。多项研究表明,在左卡尼汀基础上加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血液透析并心力衰竭具有积极意义[8-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1 d后,联合缬沙坦组CI、LVEF、CO高于左卡尼汀组,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可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此外,治疗21 d后联合缬沙坦组总有效率及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评分高于左卡尼汀组,血清TNF-α、IL-6、CRP水平低于左卡尼汀组,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左卡尼汀组,与王倩[13]研究结果类似,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可增强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机体炎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凸显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左卡尼汀可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可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左卡尼汀左卡尼库巴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中外文摘(2018年11期)2018-06-01 01:08:03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左卡尼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左卡尼汀对新生儿血清CK-MB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左卡尼丁治疗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左卡尼汀注射液的含量及杂质A
左卡尼汀对玻璃化冷冻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