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王凯
作者单位: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药学部(王磊),药学部药品调剂科(王凯)
在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具有发病急、进展迅速且变化快、有效救治窗窄、致死率高等特点[1]。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因心血管疾病导致死亡者可达350万人次,其中40%~50%为ACS[2]。ACS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两种,其中AMI危害和影响更加严重[3]。现阶段可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溶栓或介入治疗,治疗后还需重视予以抗血小板治疗。高脂血症医学上称之为血脂异常,具体表现为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4]。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血脂和胆固醇,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的形成[5]。本研究观察瑞舒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及替格瑞洛治疗高脂血症并ACS的疗效与安全性,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脂血症并ACS患者62例,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45~74(61.12±4.27)岁;合并症:糖尿病6例,高血压11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45~72(60.75±3.96)岁;合并症:糖尿病7例,高血压12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1例。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定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中ACS诊断标准;(2)确定为高脂血症,判定标准为TC≥5.72 mmol/L,TG≥1.70 mmol/L,LDL-C≥3.64 mmol/L;(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肝肾功能严重异常者;(2)非原发性高脂血症者;(3)低蛋白血症者;(4)甲状腺功能异常低下者;(5)酗酒或药物依赖者;(6)合并其他严重心血管疾病者;(7)对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给氧、使用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控制原发慢性病,并同时接受抗血小板治疗,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天1次,前3天给予负荷剂量每次300 mg,第4天起减少剂量,维持剂量每次100 mg;替格瑞洛片[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90 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联用瑞舒伐他汀钙片(IPR Pharmaceuticals,INCORPORATED生产)10 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联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 mg口服,每天1次。2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血脂指标:抽血前24 h不得饮酒、剧烈运动或进食高脂食物,保持空腹12 h抽取患者静脉血并分离血清,标准法测定TC、TG、LDL-C及HDL-C。(2)肝肾功能指标和肌酸激酶(CK)水平:抽取空腹静脉血,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样本冷却到4 ℃后及时送检,以酶偶联法测定CK水平。(3)心功能指标:使用心脏彩超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6 min步行距离(6MWD)。(4)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肌酐升高和横纹肌溶解。(5)不良心脏事件:随访6个月,比较2组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发生情况。
2.1 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TC、TG、LDL-C及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TC、TG、LDL-C水平低于治疗前,HDL-C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2.2 肝肾功能指标和CK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SCr、BUN、ALT、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SCr水平与2组BUN水平低于治疗前,2组CK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对照组SCr水平及2组A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Cr、BUN、ALT、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和CK水平比较
2.3 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LVESD、LVEDD、LVEF、6MW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2组LVESD、LVEDD小于治疗前,LVEF高于治疗前,6MWD长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见表3。
表3 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4 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比较 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或无法耐受的不良反应。
2.5 不良心脏事件比较 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3.23%,低于对照组的19.35%(χ2=4.026,P=0.045),见表4。
表4 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心脏事件比较 [例(%)]
ACS是心肌细胞出现急性缺血症状诱发的一系列综合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出现破裂、脱落,诱发血栓,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和心绞痛,中老年群体占比较高。现阶段,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ACS临床发生率显著提升,由于疾病危急且预后效果不佳,疾病预防和临床治疗形势较为严峻[6]。该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斑块发生破裂及出血或形成血栓引发,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来说,机体免疫反应和炎性反应发挥了积极作用[7]。
在临床治疗中,抗血小板治疗发挥积极作用。其中阿司匹林临床使用率较高,可有效抑制前列腺素及缓激肽释放,实现抗炎和止痛效果。药物服用后能发挥良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8]。替格瑞洛属于抗血小板类新型药物,具有抗血栓可逆性特点,且该药起效迅速,药效稳定,吸收快,不需要肝脏转化,不良反应较少。对P2Y12受体可发挥确切拮抗作用,抑制体内纤维蛋白原合成,发挥良好抑制血小板凝聚及血栓形成作用。同时还能降低二磷酸腺苷作用避免形成血栓,血小板活性抑制效果理想[9-10]。但临床实践结果证实,常规治疗方案仅能改善心肌供血情况,无法改变疾病诱因和相关影响因素,后期疾病有复发的可能[11]。
彭文星等[12]研究结果证实,ACS的发生与机体炎性水平及血脂水平密切相关。高脂血症属于动脉粥样硬化高危风险因素,因此现阶段在ACS治疗上,保持血脂水平稳定,是保证整体治疗效果的关键。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一方面能调节血脂,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能促进内皮细胞损伤修复,并具有抗炎效果,有效预防硬化斑块破裂[13]。阿托伐他汀钙属于常用调脂药物,其可降低血脂和炎性因子水平,加强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确保动脉硬化不能进一步发展[14-15]。本研究患者均为高脂血症并ACS,血脂控制达标对ACS预后极为重要,需进一步强化调脂效果。瑞舒伐他汀钙属于新型降脂药物,其可将LDL-C降低到46%,高脂血症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后,82%患者LDL-C可得到理想控制[16]。与其他调脂药物相比,瑞舒伐他汀钙具有更为理想的HDL-C提升效果。血脂指标的稳定控制,针对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发挥良好抑制作用,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脂水平优于对照组,说明在调脂效果上,瑞舒伐他汀钙具有显著优势。治疗前后,2组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证实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不会影响患者肝肾功能。他汀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通常情况下症状并不严重,无需停药或进行干预可逐渐缓解,阿托伐他汀钙的应用安全性得到广泛认可,本研究2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说明使用瑞舒伐他汀钙安全性较高。观察组用药后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不良心脏事件总发生率明显降低,提示瑞舒伐他汀钙不但能促进血脂稳定控制,同时还能改善血管内皮炎性反应,提升斑块稳定性,并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促进心功能改善,降低心血管意外发生率。
综上所述,高脂血症并ACS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可更为有效地调节血脂水平,促进心功能改善,并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用药安全性高。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