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理论内涵及精准策略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

2024-03-05 03:25代冰月邹青海
浙江体育科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体育用品韧性体育产业

张 瑶,代冰月,邹青海

(1.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2.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3.哈尔滨工程大学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也是健全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核心要义。从《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到《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再到《“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我国体育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体育产业统计分类(2019)》将体育产业划分为三层,第一层为11个大类、第二层为37个中类、第三层为71个小类,体育产业门类齐全、开放水平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在面对全球危机中的恢复能力不断增强。但立足现实发展状况,在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境。如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受阻、产业链层次较低[1]、绿色低碳技术“卡脖子”、产业链基础薄弱[2]、外部环境压力大、生产过程碳排放量超标、管理运营模式滞后[3]等问题。鉴于此,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视域深度剖析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理论内涵,聚焦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痛点,主动探索韧性提升的精准策略,为增强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产业治理能力和健全体育产业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1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根本保障

1.1 有效途径:助推体育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水平高,抵御内外部风险能力就会相对提高,其是现代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4]。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条件,也是高质量体育产业体系的组成要素。体育用品制造业是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具有产业链健全、产品丰富、消费人群庞大、门类齐全等优势,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体育用品制造业显示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韧性能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业总规模为13 572亿元,增加值为3 433亿元,相比2020年增长9.2%,“十二五”以来,体育用品行业增加值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97%。其中2021年运动鞋零售额为2 151亿元,运动服零售额达到1 567亿元,健身器材行业营业收入478亿元。庞大消费能力有效应对外在风险冲击,精准满足用户群体消费需求,并推动内需消费发展。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国际贸易冲突、资本寒冬等风险与冲击,在从业各方的携手努力下,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整体发展基础坚实,凸显了极其强大的内生动能、发展定力与韧性,即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助推体育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1.2 现实之需:健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

健全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关键载体。打造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典型标志,日本、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先后经历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二者共同推动本土体育产业现代化发展[5]。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是以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体,且与外域国家体育产业结构体系存在较大差异。据美国体育产业协会统计,美国体育产业在2018年创造了4 55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占美国整体GDP的2.9%。其中,体育比赛(MLB、NBA、NFL等)、体育服务(媒体转播权、广告收入、观众门票等)所创造的经济总值为1 520亿美元,约占美国体育产业总值的三分之一,体育比赛和营销活动为美国经济增长、就业创造了重要的贡献。为此,中国应将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线,积极改变脱实向虚现状。具有强大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是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的重要标志,国际体育产业市场竞争主体涉及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在国家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场竞争中具有重要优势,倘若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薄弱,会导致本国体育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出现“短板”效应。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冲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更是应对外部环境冲击的有效举措。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亟需构建智慧管理运作系统、智能产品质量监控机制、数字消费反馈平台、利益主体协同合作机制,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整合能力,科学合理、精准配置体育资源,预防体育用品制造业缺块,以扎牢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底座,即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健全中国式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的现实之需。

2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理论内涵

2.1 内循环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内在优势

内循环是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是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实践行动。基于产业全球化、数字化合作和分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植根于巨大市场需求与扎实制造业基础之中[6]。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据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实指出,2022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已达到4.6亿人,中等收入群体庞大,蕴含巨大消费空间。人口优势为发展体育休闲运动器材、民族体育娱乐器材、康复运动器材、智能可穿戴健身设备、体育科研测试仪器、运动训练器材、竞赛器材、运动服装制造业、运动鞋制造业提供巨大发展空间,继而释放体育消费市场潜力。同时,人口优势推动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消费物联网等产业革命与科技革命,并驱动体育消费场景变革,立足扩大内需现实需求,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形成全球价值链新业态。在“三驾马车”中体育用品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显著,前瞻网指出2020年中国体育用品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为1 340亿元,同比增速13.8%。随着人们物质消费需求、精神消费需求的转变,人们对体育用品消费需求出现爆发式增长,经济拉动效应显著,巨大内循环消费优势是体育用品制造业有效应对外部风险的屏障。

立足垂直分工视角,每个国家依据比较优势参与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促使本国相关产业链条缺块,逐步出现木桶效应,潜在风险随之而来。在人口规模巨大背景下,基于内循环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逐步形成完整的价值链、生态链、产业链系统。

2.2 共同富裕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根本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高质量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是缩小区域、城乡体育消费差距的关键抓手[7]。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环。以芬兰为例,基尼系数与体育用品制造业呈负相关关系,芬兰体育用品制造业呈良好发展态势,基尼系数逐渐缩小。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技术运用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业态变革创新的关键载体,是驱动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在增加就业、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巨大作用。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对扩大就业、稳定就业具有产业优势,据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召开2018年度体育产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末,体育产业法人单位23.8万个,从业人员443.9万人,占全部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1%和1.2%,制度优越性得以体现。建立健全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充分释放分配效应,促进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2.3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应有之义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发展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条件,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指引。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基础,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关键产业[8]。立足国内外环境态势,应扎实保障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家精神,精神文明力量对增强体育休闲运动器材、康复运动器材、智能可穿戴健身设备、运动训练器材、竞赛器材、运动服装制造业、运动鞋制造业等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加快建设智能制造强国、体育强国,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亟需筑牢物质文明基础,注重加强体育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体育精神,讲好中国体育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打造IP品牌价值符号,为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精神动力。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厚植体育产业底座和构建体育产业体系的关键,亟待推进传统文化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互融互嵌,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同发展、相互促进。

2.4 绿色低碳发展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保障

绿色低碳发展是助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倍增器,更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稳定器。能源危机、逆全球化思潮、贸易保护主义驱动产业链重构,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绿色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9]。立足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多元主体积极探索清洁、绿色低碳能源,以使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体育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绿色生态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如美国运动鞋品牌Allbirds在今年6月推出其首款净零碳排鞋,主要由负碳材料制成,可有效实现碳抵消。建设现代化国家要求我们顺应、保护、尊重自然,积极践行“两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角度,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绿色智能体育用品制造业体系、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变革传统生产模式、探索新型清洁绿色能源、搭建全渠道矩阵式营销体系有助于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2.5 和平发展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现实要求

和平发展是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网络化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战略要求。纵观近代发展道路,西方国家以殖民掠夺与扩张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国式现代化却截然不同。作为负责任大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开放、合作、共同发展道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致力新型国际关系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基于和平发展环境,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健身器材出口总值达89.45亿美元,2017-2021年健身器材出口总值年复合增长率为 32.88%,呈现持续增长趋势。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由于地缘政治、国际贸易冲突、国家意识形态差异等问题,不断推动国际秩序、体系转变,产业与科技革命发展,给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带来巨大挑战。携手应对内外部风险,是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时代选择[10]。但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社会经济体制、传统文化体系的差异,个别国家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施压,在体育用品外贸市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等方面设置壁垒,企图遏制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3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问题清单

3.1 弱链:经济规模庞大与体育产业基础薄弱间的矛盾

体育产业基础薄弱是体育用品制造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集中体现,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高级化是体育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维持体育产业链完整的关键因素[11]。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规模庞大,具有完整的体育产业体系与齐全的体育产业门类(11个大类、37个中类、71个小类),但体育产业链短板、体育产业基础薄弱制约着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在我国体育用品消费领域,诸多体育用品依赖进口,高端体育用品供给匮乏。以户外运动装备为例,目前登山绳、岩石钉、冰锥、滑翔伞、冰爪等装备严重依赖进口,国内生产质量、生产指标与国际存在差距。据天猫国际数据显示,2023年“双十一”进口骑行品类增长746%、高尔夫装备367%、钓具增长360%、登山鞋增长277%、滑雪装备增长均接近100%,反映出消费需求巨大,但国内供给端供给能力有待提升。受贸易政策、政治制度、文化形态、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我国户外用品制造业上下游产业链存在巨大短板效应。同时,互联互通、协同共享的数字平台不完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存在沟通受阻、信息壁垒,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协同性,智能制造技术交流断层,尚未深度挖掘技术运用价值,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基于产业与技术革命推进,我国智能可穿戴健身设备、户外运动装备、运动训练器材、竞赛器材、运动服装制造业、运动鞋制造业等缺乏骨干品牌,资源整合能力薄弱,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中话语权不足,继而影响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市场竞争力。

3.2 堵链:提高要素生产率与要素市场化程度低间的矛盾

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成本与要素市场化水平密切相关,水平低会增加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继而影响生产要素活力[12]。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12 245亿元,占GDP的比重仅为1%左右,对经济的贡献度有待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市场化水平相对偏低。如东北某些区域、地区由于要素市场化偏低,导致体育用品生产成本增加,地理区位比较优势丧失,致使链上户外运动装备、冰雪运动装备、运动服装、运动鞋等企业选择外迁,进而影响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十八大以来我国积极完善体育用品制造业要素市场化政策体系,主动推进结构要素、产业要素、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但现实困境仍然存在。由于数据信息多元共享壁垒,使要素在跨部门、跨区域、跨主体、跨层级流动时受限,限制主体参与范围,一些项目过于绩效行政化,市场主体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管理变革中尚未发挥作用。同时,尚未建立健全要素市场化体系,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缓慢,体育用品产业改革滞后,此类问题弱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能力,影响要素市场化发展。

3.3 缺链:创新发展与基础创新能力薄弱间的矛盾

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与发达国家在绿色低碳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创新能力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尤其是绿色低碳技术受制于人,核心技术长期受发达国家垄断,国内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道阻且长[13]。基于国内外环境状况,体育用品制造行业的基础材料、工艺技术被限制进口,其给康复运动器材、智能可穿戴健身设备、运动训练器材、竞赛器材、运动服装制造业、运动鞋制造业等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带来巨大冲击。创新能力薄弱导致产业链薄弱,使体育用品制造业长期处于生态链、价值链低端。据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仅有一所国家冬季运动服装装备研发中心,当下,中国专职从事冬季运动项目体育装备的研发人员稀少,相关关键技术标准缺失,产品制造环节难以获得有效科技支持,“高端冰刀”、滑雪板、雪板固定器、压雪机等为代表的冬季装备技术研发滞后,核心科技长期被国外垄断。以攀岩装备为例,国内攀岩装备过度依赖进口,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认证标准上常出现“卡脖子”现象,国内智能制造技术、绿色低碳技术大幅度滞后国外先进技术。立足制造工艺视角,如专业跑步运动鞋、智能化训练装备、运动康复仪器等与国外相差甚远。立足自主创新能力视角,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但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缓慢。自主创新作为长期性投资,前期投入物质基础大,投入与收益非正比关系,技术迭代周期短,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作为营利性组织,自主创新的沉没成本使企业难以承受,致使不愿改进制造技术。立足产学研视角,目前国内高校、科研院、社会组织、市场企业尚未形成协同合作向心力,合作形式化、短期化严重,各自利益唆使导致合作效率偏低,因合作机制弊端,致使在管理模式方面出现“真空”。

3.4 低链:绿色低碳发展与产业链低端困境间的矛盾

立足“双碳”战略发展目标,持续推进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生产模式、变革管理模式,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是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14]。低碳化、绿色化是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中国体育年鉴》统计,我国体育用品服装行业集中度CR4为2.9,CR8为4.3,显示体育用品制造业处于产业链低端,陷入低水平价格竞争困境。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体育产业、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但由于长期智能制造技术滞后原因,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长期置于“低端困境”。作为能源消耗主体,传统康复运动器材、户外运动装备、运动训练器材、竞赛器材、运动服装制造业、运动鞋制造业、冰雪运动装备等产业与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相冲突。鉴于此,为走出“低端困境”,亟需推动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网络化发展,其关乎“双碳”战略目标和体育强国目标的实现。目前体育用品制造业过度依赖传统劳动力生产要素、资源生产要素,此种发展模式加剧生态环境、经济增长间的矛盾,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缺乏高端消费市场赋能[15]。

3.5 卡链:国际产业链开放包容与脱钩筑垒间的矛盾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时代之变不断涌来,因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经济体制等差异,国际市场对中国进行排挤,使体育用品制造业面临两头受挤压的竞争格局。西方各国为维护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优势,相继将我国视为竞争对手,对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进行多方限制、打压以及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进行阻断[16]。相继在核心技术、关键产品上限制出口,如美国出台《出口管制条例》限制高精端体育用品制造原料对中国出口。基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交易限制、出口管制,阻碍我国产业互联网、消费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发展,加剧产业链脱钩风险,增加户外运动装备、运动训练器材、竞赛器材、运动服装制造业、运动鞋制造业、冰雪运动装备等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系数。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表现出大幅波动的态势,出口从疫情之前的持续稳定爬坡,到疫情期间的爆发式增长,再到后疫情时期的显著下滑,呈现出“过山车”的路径特征(如图1)。同时,各国政策体系尚未同频共振,促使全球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不能协同发展[17]。立足供应链断链、产业链萎缩、价值链阻隔等问题,使各个国家意识到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过度分散会影响体育产业、社会经济发展不确定性,为应对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问题,“脱钩”思维逐渐兴起。

图1 2018-2023年我国体育用品出口额及增长率变化

4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精准策略

4.1 强链:增强产业链稳定性,提高产业基础发展能力

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体育产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雄厚产业基础是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底座。为破解产业基础薄弱引发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断链难题,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级化发展是重点[18]。提高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能力,亟待从环境与企业维度发力。一是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瓦解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壁垒。作为产业链主体,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产业基础能力,是助推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内生动能。如培养“链主”型龙头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提升韧性能力,利用“链主”优势,从供需端开展“强链”行动,依托引资、财政扶持等方式,吸引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聚焦;培育“专精特新”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激励中小企业深耕下沉市场,以提高体育产品质量。二是完善新型数字基建,瓦解环境壁垒[19]。加快改造升级传统基础设施,持续推进新型数字基建发展,围绕智能化、智慧化、网络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数字基建规模化布局,促进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与体育用品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建立体育用品制造业生产、管理、运营、消费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推进传统基础设施与智能化、智慧化、网络化、数字化相结合,利用市场机制,建立健全新型数字基建标准体系,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转型环境。

4.2 畅链:保障产业链完整性,提升要素市场化水平

在健全体育产业体系中,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要素市场化水平,有利于在打通体育产业链供应链过程中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韧性。鉴于此,亟需推进要素市场化结构性改革,系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一是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要素市场化水平,促进体育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依托市场配置机制,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利用市场导向作用盘活存量低效土地、建设用地,灵活处理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用地方式[20];推动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基于转移人口受公共服务、医疗保障、户籍制度、教育保障不均问题,积极放开城市落户制度;持续推动技术创新要素市场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技术产权制度,用活产权激励机制,驱动资本要素、数据要素、技术要素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数据要素市场价值,依托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完善现代化体育产业体系。二是完善要素市场运行机制,推进市场化改革。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应转变管理主体定价机制,对要素价格进行全生命周期动态监督、数字化管理;瓦解反垄断模式,规避市场资本无序扩张,激励体育用品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规范运营,坚决反对体育用品制造企业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

4.3 补链:提升产业链市场竞争力,增强智能制造创新能力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创新是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一方面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瓦解技术壁垒。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对关键技术的封锁,亟需弥补技术短板、培育优势长板体育产业。充分利用优势体育产业资源、完整体育用品制造业规模、人口资本红利、巨大国内市场优势,发展新型体育产业,掌握现代化技术[21]。依托丰富应用场景、巨大国内市场,驱动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以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持续改造升级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依托完备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体系,驱动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智能技术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积极探索智能制造、智慧制造,催生智能生产、绿色制造、服务型体育用品制造业新业态。发展绿色低碳技术,积极布局绿色低碳体育用品制造业,弥补技术短板,分类施策,持续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精准管理企业生产、消费、运营等环节,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驱动技术更新迭代,搭建市场企业、社会组织、科研院、高校合作平台,转变购买、模仿发展思维模式,打造自主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系统。另一方面强调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瓦解关键智能制造技术运用壁垒。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聚焦产学研结合,积极搭建多方主体协同合作数字平台,积极推进科研院与高校科研成果、市场需要、体育用品制造企业需求的对接转化,使技术优势转为生产力。破除技术转化栅栏,瓦解技术应用壁垒,厘清市场与政府关系,强调二者之间的协同合作,利用市场配置资源优势,使体育用品制造业领域成为技术创新应用的主体。

4.4 延链:增强产业链可持续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链

立足“双碳”发展目标,增加清洁、绿色能源投入,加大绿色生产要素供给力度,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体育用品制造业对能源消耗的依赖,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对体育用品生产、消费、管理、运营环节的污染物治理,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绿色低碳消费比重,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系统整合体育产业、跨部门之间的绿色低碳消费政策,拓宽体育用品绿色低碳消费规模,将绿色低碳消费与扩大内需相结合,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22]。智能技术驱动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使智能技术深度嵌入户外运动装备、冰雪运动装备、智能健身器材、智能可穿戴设备、数字运动训练设备、智慧康养器材等领域,驱动数字经济与冰雪运动制造业、户外运动制造业、运动服装制造业、运动鞋制造业等深度融合,激活产业转型新动能。同时,实施精准策略,健全环境规制,驱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环境规治思维从“末端治理”转变到“前端防治”,系统整合冰雪运动、户外运动、运动服装、运动鞋等制造企业的资源配置、管理模式、运营体系、营销矩阵,激发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倒逼体育用品制造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依托绿色低碳技术产权保护、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绿色低碳补贴等手段,夯实体育用品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成果,驱动体育用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与产业链绿色化、低碳化、数字化发展动态互联。

4.5 连链:增强产业链包容性,打造开放共享产业体系

秉持多元包容、开放共享思想,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开放共享、开放合作是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关键载体。持续推进全球战略合作伙伴深度合作,整体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全人类福祉。立足开发共享原则是提升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题中之义,打造开放共享、互利共赢、协同合作、联动创新的智能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平台,利用平台优势聚集体育资源,积极推进体育休闲运动器材、康复运动器材、智能可穿戴健身设备、运动训练器材、竞赛器材、运动服装制造业、运动鞋制造业等领域的互惠共享、开放包容的合作战略,继而驱动产业链优势互补。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全球化是时代发展所趋,互利共赢是体育用品制造企业心之所向。把握经济发展态势,立足和平发展基本原则、核心价值,构建开放型体育用品制造业经济体系。同时,健全高效畅通机制,增强全球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稳定性、安全性。持续推进开放合作,驱动绿色低碳技术,市场资本多元流动,推动体育用品贸易自由化,构建深度对话合作机制,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育用品商贸、体育竞赛领域的交流互鉴。推动绿色低碳创新、智能制造创新成果共享,瓦解体育要素资源流动壁垒,打造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以增强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猜你喜欢
体育用品韧性体育产业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3KG北京智滔伟业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应用于体育用品的先进复合材料的高性能脱模系统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娃娃画报体育用品认知挂图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