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仕忠
博物馆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缩影,承载着收藏、教育、研究三大职能,其中教育是最核心的职能。随着各级各类博物馆建设的日趋完善和学科互动的日益密切,博物馆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出现了大量将博物馆资源和历史学科教学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1]但更多的研究者倾向于将博物馆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环节,而在历史作业设计方面的探讨稍显不足。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与博物馆教育资源紧密结合,便于丰富作业内容和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构通史框架,梳理历史脉络;通过获取文物类型特征、制造技术、使用场景等信息,了解其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功用;通过特有文物的名称翻译,涵养家国情怀;通过中外历史对比,认识多元文明,初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一、建构通史框架,梳理知识脉络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3]相关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评价目标共同聚焦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而具备直观性和广博性的博物馆文物展品能有效促进核心素养的生成。博物馆通史陈列馆一般采用编年体的叙事方式,以文物为定位点和佐证,以时间为辅线,完成通史的敘事,完整呈现出一条宏观而清晰的历史轴线。历史展览中的内容通常相互联系,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整个展馆可以看作是囊括历史时代、历史事件、历史脉络的沉浸式教科书。据此,可以设计以下作业。
【作业1】(1)参观苏州博物馆西馆“苏州历史陈列馆”(线上展厅网址:https://site.szmuseum.com/plugins/pano/project/55/indexa.html?startscene=0),列举我国古代主要王朝更替顺序。
(2)(选做)从苏州城市发展、人物事迹两方面任选一个角度,简要描述苏州历史的发展进程。
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王朝的更替顺序,建构完整的历史时间轴,掌握完整的历史序列,初步感知各个朝代不同的时代特点。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有余力的同学通过自主查阅、记录等方式,以不同时代的某一物品或同类事件为视角,勾画出体系性的历史叙述脉络,将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置于正确的时间和空间之中。例如“运河”这一视角,可串联起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到经济重心南移,再到明清时期苏州成为江南经济最发达的中心城市,建立“运河助推苏州城市的兴盛与繁荣”的历史脉络。通过鲜明的主题和生动的故事线串联起相关知识,建立一个能够表达历史文化特征的框架结构,描述文物背后所发生的关于“人”、“自然”和“社会”的故事。学生在主动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能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形成,在操作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历史核心素养。
二、细观文物特征,探究历史变迁
古代历史距离今天极为遥远,博物馆陈列的文物是了解古代文明和还原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依据。通过文物,学生可以观察、想象古代真实的生活场景片段,对古人的生活状况进行一般性的推测,理解古人如何去面对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理解历史变迁,思考自身所处的时代。历代社会生活的差异虽然悬殊,但生活器物仍有许多共通之处,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探寻其中反映的历史信息,能够有效拉近学生生活与学习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发展历史思维。通过对照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物(如兵器、酒器、炊具、礼器等),使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文物的使用场景、制作工艺、代表含义等知识,消除历史学习就是死记硬背的误解,利用生活中的常识来更好理解历史的发展。历史教学的重心不能只是让学生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了解我们何以能知道这些事。根据以上认识,特命制以下作业。
【作业2】(1)对比史前时代与商周时期文物器具的材质(什么做的)与用途(干什么的)?
(2)这些古代器物用具能让你联想到今天哪些生活用品?试举出几例。
此项作业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古人使用器物用具的演变,更好理解不同时代的生活状况和中华文明的发展演进。为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人们制作了各种不同样式和用途的器物,如盛食物的、煮食物的、盛水的等,材质上从最初的陶土变成了后来的青铜(合金)。具体来看,陶器多有食器(钵、碗、豆等)、炊煮器(釜、鼎、甑等)、水器(罐、盆等),青铜器除了食器(盂、豆等)、炊煮器(鼎、鬲等)、水器(盘、壶、鉴等)、酒器以外,还有大量的乐器、兵器、工具、车马器,其中最重要是青铜礼器。对比可看出,陶器更多用于日常生活,青铜器应用范围更为广泛;有的器物材质在不断变化但功能未变;有的器物在从陶器向青铜器的演变中,基本功能和使用场景已经大有不同。这一过程可以让学生理解生产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生产关系,如青铜礼器的重要地位反映民族、国家、政权、社会等层面的发展。可以看到,文物是一个绝佳的窗口,通过文物了解古人食、衣、住、行等方面的生活状况,以及古人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解决问题时采取的手段、展现的智慧以及他们的不足,利用情境的铺陈与展现,让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时空,增强历史理解。
三、增强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
为进一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教学要不断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联系和渗透。跨学科整合教学不仅要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学会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科思维和历史学科素养。文物很好地结合了制作、使用、审美、传播等多学科、多角度的知识,通过文物本身能够进行有效的跨学科整合教学,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依据以上要求,可以设计如下作业。
【作业3】请找出对比鼎、豆、觚、铜钱、剑的英文翻译,你观察到了什么?想想看为什么会这样翻译?
通过查找文物的英文翻译,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很多器具的翻译是汉语拼音,比如“鼎”(Ding)、“豆”(Dou)、觚(Gu),但也有一些是学生熟悉的英文单词,比如铜钱(Coins)、剑(Sword)。由译名可以看出,陶瓷器、青铜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体现了华夏文明的独有底蕴,即无法匹配到西方文明中的对应意象,而以原有发音为据创造新词,类似的还有Kungfu(功夫)、Loong(中国龙)等。
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仪礼的不同,很多器物形制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具有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色,在其他文化中无对应意象,其名称折射出的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特质和底蕴。博物馆文物展品是国家象征、民族记忆的情感依托和物质载体,其工艺、形制、纹饰和功能方面的细节特征,充分展示其凝聚的时代特点和文化的歷史传承。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在作业设计中把文物资源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有利于引导学生尊重和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坚定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
四、对比中外历史,树立世界意识
人类创造的每一种文明都是劳动和智慧的独特结晶,一切文明成果都要珍惜、尊重,采取学习借鉴的态度,积极吸纳其中的有益成分,文物恰好能够非常直观地体现不同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互相影响和借鉴。学习世界历史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差异性以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博物馆展览可以让学生关注到不同文明历史文化、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初步具有国际意识和全球意识。通过对比不同文明、同一层面相似或相异的文物及资料,训练学生判读、比较、检选材料的能力,也可以通过材料的解读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现象间的关联,尤其是“为什么你这样认为”或“请解释你给出这个理由的原因”等问法,展现学生的思考过程。基于此认识,特制定以下作业。
【作业4】参观苏州博物馆西馆国际合作馆(第一期展览:罗马—城市与帝国),对比“苏州历史陈列馆”所展示文物,比较两个地区的文明发展,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说明。
苏州博物馆西馆“罗马:城市与帝国”展览展出200多件大英博物馆罗马艺术精品,展现古罗马由小村庄逐步成长为庞大帝国的发展历程,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可以提炼出下列论点:如区域性文明都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边文明交融发展形成;中华文明和古罗马文明辐射周边许多地区,影响深远;中华文明与古罗马文明的发展与各自的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等。上述论点均可从该展馆的系列文物中提炼相应的史料加以论证,论证过程中尽可能做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流畅。
此项作业不仅能引导学生在不断比较、对照的练习中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尝试探讨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利用博物馆观察到的文物,不断地强化或修正他们之前既有的观念或偏见。通过日常文物承载的丰厚社会生活细节,发现不同地域文化交融的痕迹,积极探索世界多元文化。“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人类文明是多元发展的,人类社会历史及文化具有多样性,博物馆教育能让学生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学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综上所述,历史作业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载体,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适当的实践性作业更有利于学生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习能力的迁移。博物馆等社会资源作为校内课程资源的必要补充,通过对博物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际生活相联系,真实地感受历史,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充分发挥作业育人的根本功能。
【注释】
[1] 阮琼弘:《基于实践性学习的博物馆资源开发——从参观到参与的转变》,《上海教育科研》2019年第2期,第58—62页。
[2] 范太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历史教学问题》2021年第3期,第139页。
[3]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第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