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 胡泽学
摘 要:中国农谚历史悠久、题材广泛、数量庞大且内涵深厚,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中国农谚对于延续农耕历史文脉至关重要。然而,中国农谚的保护和继承仍然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文章从“乡土文化”的认同与回归、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全民宣教与数字化共享平台搭建等四个方面展开探讨,旨在探寻中国农谚保护和继承的多样化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农谚;保护;继承;多样化;路径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1.042
0 引言
《中国谚语集成·总序》中说:“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经验的规律性总结。”中国农谚属于谚语的一类,是由农民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积累所得,对农业生产有一定指导作用。谚语中绝大多数是农谚,据统计农谚约占谚语的70%。《中国农谚·序》将农谚定义为:“我国历代的劳动农民,以精炼生动的简短语言,交口相传,世代相袭,用以传授农业生产经验的农谚。”由此可见,农谚是由广大劳动人民创造流传,广泛服务于农业生产生活的民间口头文学。通常情况下,农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两者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农谚体系。狭义农谚是指与耕作种植有关的谚语,广义农谚不仅涵盖农林牧副渔等各个方面,还包括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气象、节气谚语和事理谚,以及描述农民心理状况、生活处境、经济地位的农谚等。
中国农谚历史悠久,起源于文字出现之前,大致与农业起源一致。清代杜文澜《古谣谚》云:“谣谚之兴,其始止发乎语言,未著于文字。”最早的謠谚,其实就是农谚。经过历代劳动人民口耳相传,中国农谚广为流传。中国古代许多经典农学著作中均有农谚的大量辑录,如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元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清代郝懿行《宝训》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谚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农谚的系统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开始得相对较晚。最早是1937年费洁心主编的《中国农谚》,共收录中国农谚5953条,并做了分类。随后,中国农业出版社于1980年出版《中国农谚》(上、下册),收录、编辑了中国农谚31400条,是中国历史上搜集、整理中国农谚最多、最全的一部著作。
中国农谚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且价值突出,是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历史见证和重要凭借物。著名农史学家游修龄先生曾对农谚价值给予高度认可:“农谚是千百年来农民生产经验的结晶,它是特殊的产物,是农民被剥夺了识字权利以后,农民自己‘口写、口传的‘农书,它们对于指导历代农民从事生产,的确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中国农谚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试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与此同时,全社会范围内也正在掀起一股弘扬传统农耕文化的“热潮”。然而,中国农谚的保护和继承仍然面临着重视程度不一、保障体系不健全、科研成果不足、传承主体弱化、传承利用模式单一等诸多现实困境。因此,积极探寻中国农谚保护和继承的多样化体系构建路径,对于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明,助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1 “乡土文化”的认同与回归
1.1 唤回情感记忆
中国农谚属于民间口头文学,通过劳动人民口传心授,在民间广泛地沿用和流传,是广大劳动群众共同创造和传承的“乡土文化”。《古谣谚·序》云:“谣谚皆天籁自鸣,直抒己志,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达下情而宣上德。”其意是说,民间的谣谚是民众情感宣泄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与群众社会生活联系最紧密,抒发的是民众最直接最真实的心声。其中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谚语,承载着中国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劳作情感记忆,是研究传统农业历史文化变迁的珍贵语料。可以说,中国农谚不仅仅是传统农耕背景下农民生产生活场景的历史还原,更是民众情感与心理意识层面的外在表达。
现代社会正在面临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等多项变革,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随之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农谚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困难重重。首先,随着5G无线网络和数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媒介传播形态的拓展,人们获取与传播信息的方式较过去变得更加快捷、精准、多元。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普及,手机电脑、智能投屏等新型媒介的涌现,使现代社会的新型农民获得农业生产知识的途径悄然转变,其中大多数人已经不再依赖农谚传习农耕生产经验,农谚传承意识淡薄。农谚赖以生存滋养的社会空间日渐萎缩。其次,大规模的城镇化带动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农村老龄化、空心化日益加重,农谚的创造和传承主体后继乏力。最后,受飞速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与多元文化的严重冲击,农谚等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当代价值逐渐消解,农谚保护传承主体弱化,农谚流传和创造的动力严重不足。加之农谚自身的局限性,很多农谚在现代农业生产模式下已经不再适用,最终被淘汰。结果是年轻人很少关注和宣传农谚,传统农谚中饱含的情感记忆在人们脑海中逐渐模糊,劳动民众情感联结的纽带难以维系。
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形势下,深入挖掘中国农谚蕴含的农耕文化精神,唤醒人民群众内心深处的乡土乡情,将有助于激发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文化自觉和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蓄磅礴力量。
1.2 落实科学理念
在提高农谚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保护传承理念,科学带动中国农谚的回归与新生。真正的回归不是“复旧”,而是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正确认识现存的保护意识不足、保障体系不完善、科研力度不够、宣传方式缺乏创新等诸多问题,从执政理念、基本主线和传承模式等多个层面,积极构建与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谚保护与利用体系,发挥其历史文化教育、核心价值观培育等的积极作用,让中国农谚在当今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首先,党政机关要树立科学政绩观,将保护传承好中国农谚作为推动农耕历史文脉薪火相传、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在日常政务工作中,可将农谚保护与利用列入重要议程,纳入绩效考评等环节,加大保护工作力度,贯彻落实科学理念,切实发挥主导作用,不断提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治自觉。
其次,传承主体要明确工作基本主线,正确看待与统筹好保护、传承、利用三者的地位和关系。一是要立足“保护好”,守住中华农耕民族的精神根脉。对农谚进行系统性搜集、整理和保护,也是后续开展农谚传承、利用工作的基础。二是要坚持“传承好”,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三是要注重“利用好”,推动中国农谚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充分挖掘其潜在价值,赋予中国农谚以新的时代内涵,促进农谚与时俱进、与现代生活相融合。
最后,鼓励全社会创新农谚现代传承的建设性路径。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广大人民创新和传播中国农谚的“热潮”。要站在国际视野的高度,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保护传承理念和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元素对中国农谚进行深入研究、阐释和宣传,把中国农谚与现代科技有机融合起来,积极拓宽中国农谚保护传承的方法和途径。
2 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1 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法规还非常欠缺。因此,有必要提高对于农谚等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的认识,尽快出台和修订相关法律规程,制定农谚保护标准和实施流程,不断推动农谚保护与管理机制逐步完善。要积极融合社会各界力量,探索并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保障体系,促进农谚保护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一体化管理。
2.2 人才队伍
科学高效的农谚保护传承体系离不开高水平的农谚保护人才队伍。具体地说,深化打造高水平、专业化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要从农谚基层保护传承人员、农谚保护科研专业骨干和管理人员、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三个层次入手。对于农谚基层保护传承人员,要加强对其农谚基础知识的培训和农谚保护传承理念的培养。对于农谚保护科研专业骨干和管理人员,要与院校、文化单位和志愿者团体等建立长效合作培养机制,培养能够全面掌握农谚知识体系和拥有超强智力储备的“助力军”。对于高层次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要采用优惠政策大力引进,组织、主持重大保护项目和科研课题,成为保证农谚保护传承工作顺利开展的“主心骨”。
2.3 经费投入
中国农谚的保护传承是一项长期且耗资巨大的基础性公益类工作,单纯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资金投入显然远远不够。坚持政府投入为主,民间资金参与、农民自主创收相结合,可以有效建立农谚保护传承经费投入与运作机制,保障农谚保护传承工作更好开展。首先,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国家基金委、各省市文化保护单位设置农谚保护传承专项基金,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搭建社会化和公益性的平台,为农谚保护研究提供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其次,鼓励有影响力的社会组织和个人投入资金,运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后,鼓励农谚创造和传承主体,创新农谚宣传推广模式,更好实现农谚保护传承的同时增加自身收益,促进农谚保护传承资金的良性循环。
3 学科建设与科研创新
3.1 完善学科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普及宣传农谚知识和保护继承理念,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部分院校作为中国农谚保护传承试点单位,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在义务教育阶段,将农谚融入中小学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科学普及农谚相关知识。在高等教育阶段,积极增设农谚专业课程,并将中国农谚的整体研究纳入农业史研究范畴。鼓励各大高校,特别是农业类院校和科研单位成立农谚保护研究中心或专业学会,加强科技支撑和经费投入,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召开专业会议、青年论坛等学术活动,系统化学習研讨具有中国特色的农谚知识体系,构建中国农谚保护传承的长效机制。
3.2 深化科研创新
充分发挥农业类高校、科研单位、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等的研究利用优势,全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开展中国农谚的系统性研究并拓展其研究范围。例如作为传统农业史研究的较好补充,深入开展传统农业生产、传统农业思想、农民精神风貌和文化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综合研究;对中国农谚的起源历史、语义特征、文化精神及其社会价值等多个角度开展研究,积极探索其流传演变和多元文化价值;对中国农谚进行全方位的搜集、整理与挖掘,构建一套架构清晰、层次分明、内容严谨、便捷实用的中国农谚分类体系;充分关注地域农谚的特定文化特征及其内涵价值,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传统农业生活、农业结构、农耕技术和农耕习俗等方面的共性和差异;着重对经典古籍文献中所录农谚进行详细注释解析,探索其在真实社会写照下的独特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站在“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高度,全面、客观、科学地展示中华多民族农谚的整体面貌。与此同时,积极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互鉴,加强中国农谚对外传播现状及其路径的相关研究等。
4 全民宣教与数字化共享平台
4.1 拓宽文化传承主体
充分激发基层劳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巩固其农谚传承主导地位。同时,积极调动政府、高校、文博单位、公益性组织、企业、公众人物等社会各界力量,激励个人和团队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志愿者服务队伍,特别是鼓励引导民间机构成为文化传承的主力军,创新性融合多元社会力量,探讨全社会广泛参与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形成传承合力,有效拓宽文化传承主体。
4.2 创新文化传承模式
针对当前中国农谚传承模式缺乏的现实困难,积极搭建全民宣教与数字化共享平台,将农谚保护与现代化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农谚传承模式趋向多元化。
首先,搭建全民宣教平台,多方主体联合开展多种宣传教育活动,如建设博物馆、设立研究机构、发布遗产动漫、开设中小学生研学基地等,发挥中国农谚的传统文化熏陶和社会教育功能。组织“农谚+节日”“农谚+竞赛”等传统文化宣讲新模式,线上线下培训科普讲座,开展好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等。
其次,创新“互联网+农谚”的信息共享新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传播媒介信息传递的实时性、资源存储的便捷性、传播范围的广泛性等优势,借助网站、微博,“抖音”和“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微信、视频公众号等宣传渠道,全面构建多元化宣教共享平台,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并接纳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利用数字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让中国农谚真正成为新时代农民群众熟记在心、便捷实用的“口传农书”。
最后,可将中国农谚与现代农业科学有机融合,如在全国优势农作物种植区划基础上对现有农谚进行重新分类,创新基层农技推广模式,更好服务于区域农业生产。鼓励各地农业研究单位、基层农技推广中心、农业类公益性组织和志愿者群体,对现有农谚进行遴选、提炼、加工和创编,通过农村墙面印刷、农时广播提醒、农谚知识培训等方式,推动农业科学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较快较好普及,让先进科研成果真正写在中华大地上,让中国农谚真正成为广大劳动人民口传心授、触手可及的“农业生产指导手册”。
4.3 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农谚是我国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智慧,同时也是世界重要非物质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进中国农谚对外传播,打造稳定多维的国际交流合作网络,推动我国与世界各民族地区的文化与价值理念的交流互鉴,能够彰显华夏农耕文明的精神魅力,大力提高国际影响力和民族凝聚力,提升民众文化自信。特别是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强沿线国家的文明交流互鉴,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能够推动中华农耕文化“走出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力量与中国智慧。
5 结语
在非遗文化保护热潮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创新中国农谚保护传承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构建多层次搜集保护、多元化研究利用和多渠道宣传普及的新格局,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深刻内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谚语集成[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89.
[2]陈苹.山东农谚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0.
[3]陳苹,孙金荣.山东农谚中的传统农业思想探析[J].泰安: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7-9,40.
[4]刘瑞龙.中国农谚:序[M]//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上、下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5]刘子妤.汉语农谚及其文化精神探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6]杜文澜.古谣谚[M].北京:中华书局,1958.
[7]倪根金.《齐民要术》农谚研究[J].中国农史,1998(4):79-87.
[8]张天柱,郝天民,冯志高,等.中国农业谚语的继承与应用[J].农学学报,2012(3):71-73,78.
[9]费洁心.中国农谚[M].上海:中华书局,1941.
[10]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上、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11]游修龄.论农谚[J].农业考古,1995(3):270-278.
[12]曾雄生.中国农学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
[13]高乔.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走在世界前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7-2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