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止点重建术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效果比较

2024-02-27 20:33:38刘振鲁卞为伟纪小孟
大医生 2024年1期
关键词:膝关节功能

刘振鲁 卞为伟 纪小孟

作者简介:刘振鲁,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创伤骨科和运动医学。

【摘要】目的 比较半月板止点重建术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止点重建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10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轴移(Pivot-shift)试验阳性率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前移距离均短于术前(均P<0.05),两组患者膝关节前移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延迟愈合、血栓等并发症。结论 与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比较,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手术时间更短,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并提高稳定性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半月板止点重建术;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膝关节功能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4.01.0084.03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4.01.028

半月板根部是内侧和外侧半月板在胫骨平台髁间部的附着点,能够维持半月板的位置及功能,防止半月板向周缘脱出,半月板后根损伤属于半月板损伤的一种,常合并前交叉韧带断裂,表现为创伤性撕裂[1-2]。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及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有利于缓解关节疼痛,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间室接触面积和压力改变,可能增加膝关节退行性疾病发生的风险,而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治疗该病具有改善膝关节稳定性及减少膝关节退行性疾病发生等优势[3]。但目前关于两种手术疗效比较的报道尚不多见,因此,本研究观察半月板止点重建术和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用于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2.62±8.75)岁;病程2~6个月,平均病程(3.72±0.85)个月;左膝18例,右膝27例;交通伤6例,摔伤8例,运动损伤31例;损伤分型[4]:2型31例,3型6例,4型8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3.27±8.19)岁;病程2~5个月,平均病程(3.46±0.72)个月;左膝15例,右膝30例;交通伤10例,摔伤6例,运动损伤29例;损伤分型:2型35例,3型3例,4型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苏省建湖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半月板后根损伤的诊断标准[5],均为外侧半月板受损;②年龄18~60岁;③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裂。排除标准:①有膝关节手术史者;②存在1年以上的陈旧性损伤者;③合并严重膝骨关节炎、骨折或其他关节疾病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行椎管内麻醉。选择前内侧或前外侧入路,先行关节清理及关节镜(锐适公司Arthrex,型号:AR-3200-0023)检查,依次对髌上囊、内外侧隐窝及髁间窝等进行检查,确认前交叉韧带、后交叉韧带的受损程度,检查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情况。观察组患者采用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治疗,利用缝合钩缝合。将胫骨隧道定位于外侧半月板后根止点略偏后1 mm的位置,缝线通过胫骨隧道并穿出,然后固定外侧半月板后根,检测其稳定性,若患者存在纵向撕裂等情况,则进行缝合。对照组患者采用半月板缝合术治疗,选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系统(美国施乐辉有限公司,国械注进20153133395,型号:72201491),采用边对边全内缝合技术对外侧半月板后根主体、残端和关节囊进行缝合,以探钩检查稳定性。两组患者均行前交叉韧带重建,将同侧自体腘绳肌选作移植物,于胫骨端对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侧尾线和外侧半月板后根缝合尾线进行打结和固定,确认稳定性后缝合切口。两组患者术后采用膝关节支具(扬州市冀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取伸直位固定,并进行4个阶段的康复训练。第一阶段为术后1~6周,此阶段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控制在0°~90°,被动屈膝可达90°,不负重;第二阶段为术后7~9周,此阶段患者关节活动度控制在0°~120°,被动屈膝可达120°,可部分负重;第三阶段为术后10~12周,此阶段患者被动屈膝可达140°,可完全负重;第四阶段为术后13~24周,此阶段可恢复部分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深蹲。术后随访10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使用吸引器和称重器测量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出院标准:膝关节无明显疼痛,切口无感染,且X线片检查无错位)。②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轴移(Pivot-shift)试验评估患者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患者取小腿内旋外翻位,并对膝关节持续施加一定的轴压力,膝关节从伸直位变为屈膝30°位时胫骨关节有错位脱位感,伸直时有错位复位感提示存在前交叉韧带損伤,试验结果记为阳性(+),否则为阴性(-)[6]。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前抽屉试验评估膝关节前移稳定性,将患者患侧屈膝90°时膝关节前移距离与健侧进行比较,记录膝关节前移距离[7]。③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于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IKDC包括症状、功能及体育活动共3个维度,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8];Lysholm包括肿胀、疼痛、跛行及下蹲受限等症状,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9]。④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延迟愈合(术后6个月X线检查结果显示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仍未愈合)及血栓。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Pivot-shift试验阳性率、膝关节前移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Pivot-shift试验阳性率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膝关节前移距离均短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膝关节前移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延迟愈合、血栓等并发症。

3 讨论

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发生后,半月板缺少胫骨平台固定点,不断向关节边缘移动成为无效半月板,造成应力区软骨磨损及关节慢性疼痛[10]。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是治疗该病的常用手术方案,能够明显减轻关节疼痛,但由于该术式也会对间室接触面积和压力造成影响,可导致膝关节退行性改变[11]。随着临床对该病研究的深入和关节镜手术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半月板止点重建术逐渐被用于该病的治疗中,但关于两种术式效果比较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进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止点重建术与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临床疗效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这提示半月板止点重建术较半月板缝合术更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分析原因,半月板止点重建术可以通过前交叉韧带建立的胫骨隧道重建半月板后根,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12]。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Pivot-shift试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这提示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有利于提高膝关节稳定性、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Pivot-shift试验能够评估膝关节旋转稳定性,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有助于提高患者膝关节旋转稳定,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从症状、疼痛及活动等方面综合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并提供量化评分,是临床常用指标。外侧半月板后根是维持膝关节轴向稳定性的重要结构,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可造成胫骨侧向滑移,经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或半月板缝合术治疗可将膝关节恢复至自然状态,保证膝关节轴向稳定性[13]。半月板止点重建技术有利于半月板后根在胫骨平台止点解剖结构的重建,该术式属于原位固定,能够恢复半月板力学机制,使其生长至生理水平[14]。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发生延迟愈合、血栓等并发症,提示关节镜下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安全性理想[15]。但本研究仍存在部分局限性,如纳入样本较少,可能对部分结论的科学性造成影响,未来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随访时间更长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半月板止点重建术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在改善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缓解半月板损伤方面均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张鹏飞,徐永胜,包呼日查,等.膝关节半月板根部损伤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 2018, 13(5): 793-796.

沈杰威,洪雷,张辉,等.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对半月板外突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4, 33(6): 499-504.

齐岩松,吴海贺,周慧文,等.关节镜下2种术式治疗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短期疗效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3, 23(6): 462-468.

刘宁,刘玉强,胡滨,等.外侧半月板根部损伤的关节镜下分型和治疗[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 2015: 1.

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 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31-133.

HOSHINO Y, ARAUJO P, IRRGANG J J, et al. An image analysis method to quantify the lateral pivot shift test[J]. Knee surgery, sports traumatology, arthroscopy, 2012, 20(4): 703-707.

赵峰,敖英芳,刘晓鹏,等.屈髋屈膝90度前抽屉试验的临床有效性分析[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3, 32(8): 677-682.

GREVNERTS H T, SILBERNAGEL K G, SONESSON S, et al. Translation and testing of measurement properties of the Swedish version of the IKDC subjective knee form[J]. Scand J Med Sci Sports, 2017, 27(5): 554-562.

BRIGGS K K, STEADMAN J R, HAY C J, et al. Lysholm score and Tegner activity level in individuals with normal knees[J]. Am J Sports Med, 2009, 37(5): 898-901.

王健,余家闊.前交叉韧带损伤合并外侧半月板后根损伤的治疗进展[J/CD].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 12(9): 26-30.

李立国,付红光,周宇,等.半月板撕裂和切除对前交叉韧带断裂力学稳定性的影响[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 13(4): 432-436.

张理选,霍佳邦,郭汉明,等.两种股骨隧道止点在单束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 2023, 26(4): 523-527.

宋艳,吴毅,晁瑞,等.基于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研究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最佳骨道定位[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 31(4): 292-298.

李祥,丘志河,廖小青,等.经胫骨隧道止点重建治疗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的临床疗效观察[J].骨科, 2021, 12(3): 248-253.

刘广炼,盖卫东.关节镜下经胫骨隧道止点重建技术治疗半月板后根撕裂[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 33(12): 1287-1288.

猜你喜欢
膝关节功能
护理干预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时间的影响
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内侧副韧带断裂分期治疗的临床研究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效果观察
关节镜清理术对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比较
术中舒适护理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疼痛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积液型膝骨关节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