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与实施

2024-02-27 13:33朱海英
中小学班主任 2024年2期
关键词:大概念核心素养评价

朱海英

[摘要] 本文以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四十年交通巨变——从用脚丈量到日行千里”主题教学为例,展现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实践。主要思路:梳理教材内容,确定学习主题;明晰素养导向,提取单元大概念;基于素养培育,设定单元目标;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单元大任务;依据驱动任务,形成评价标准;设计整体活动,促進学习真实发生。

[关键词] 核心素养;大单元整体学习;大概念;大任务;评价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一般围绕某课时内容或某个知识点展开教学,难以建立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导致学生无法对所学知识有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不利于形成持久记忆。大单元整体学习以主题作为教学主线,强调从整体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与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相适应的真实情境,统筹安排,将各个环节、各种资源有机结合,让教学活动贴近社会生活,促进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本文尝试探索大单元整体学习的设计与实施。

一、梳理教材内容,确定学习主题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聚焦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安排了《四通八达的交通》《慧眼看交通》《万里一线牵》3课内容。第11课《四通八达的交通》和第12课《慧眼看交通》均以“交通”为主题,因而我们打破自然单元限制,将之整合为一个主题单元。

二、明晰素养导向,提取单元大概念

教材内容从学生的出行体验和了解的交通工具入手,引导学生认识多样的交通方式及其特点,同时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本地区的交通发展情况,体会各类交通行业人员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所做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交通发展,了解交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以及人们采取的应对措施,帮助学生对公共生活中的交通事业有整体而深刻的认识。

从课标出发,分析这一单元的内容。此单元指向政治认同、道德修养、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培育。依据学段目标要求,政治认同方面,第二学段(3-4年级)有“初步感知基本国情,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和“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的目标;道德修养方面,第二学段(3-4年级)有“体验公共设施给自己生活带来的便利,爱护公共设施,遵守公共秩序”的目标。教材中的这部分内容,属于课标六大主题中的“国情教育主题”内容。而第二学段的国情教育要求是:“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家乡的发展,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交通飞速发展正是家乡发展和国家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因此,本单元教学不能仅定位在交通事业的发展上,还要把它放到家乡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这个大环境中。

基于此,提取单元大概念: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它影响人们的生活。

三、基于素养培育,设定单元目标

本单元目标设计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融入单元大概念,并结合邹平市交通发展状况。具体的单元目标如下:

1.调查邹平市20世纪80年代初和现在的主要出行方式和交通设施,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受交通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为国家建设取得的成就而自豪。(政治认同、道德修养)

2.认识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设计出行方案。

3.观察、了解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交通人,体验他们的工作,感受他们为交通事业的发展所付出的辛苦劳动。(道德修养)

4.认识到交通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带来的问题,了解社会为解决交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形成正确的交通发展观,树立为交通发展贡献力量的意识。(责任意识)

四、创设真实情境,设计单元大任务

基于素养目标,根据本地发展状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四十年交通巨变——从用脚丈量到日行千里”任务活动,引导学生努力在真实的情境和任务中进行探究学习,以回应课标要求。对于项目任务的设定,需要将抽象、深奥、概念化的任务转化为具体、有趣、情境性的任务,让学习变得真实可及,驱动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具体的任务设计如下:

我校将开展“40年交通巨变——从用脚丈量到日行千里”图片展览,请同学们根据邹平市交通状况,用手中的镜头展示交通发展的昨天和今天,用画笔或小制作来构思交通发展的明天。

五、依据驱动任务,形成评价标准

单元整体学习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评价,形成标准,更需要将评价前置,让学生学习有标准。本项目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主体有老师、家长、同伴等,强调表现性评价,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下表是为整个学习成果展示设计的评价量表,包括内容形式、版面设计、合作学习、调查采访等方面评价。

六、设计整体活动,促进学习真实发生

本单元的整体学习设计力求实现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融通,通过任务设计、问题探究、学习实践等环节,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关键问题、关心并参与社会建设。具体的课时任务如下:

第一课时,入项。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一大特点,在这个活动中,我们走上邹平市的街头,了解家乡的主要出行方式及交通设施情况,感受家乡交通的便捷(今天);通过采访爷爷奶奶、寻找老照片、讲述老故事等方式,了解家乡20世纪80年代初的交通状况,探寻家乡交通快速发展的秘密(昨天);寻找不同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交通人,体验他们工作的辛苦;体验多样的交通方式,根据它们的特点设计假期的出行方案(今天);寻找邹平市交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找出解决办法,人人争做“未来交通设计师”(明天)。大任务下包含很多小任务,其实是一个问题串,每一个小任务就是一课时的内容。

这一任务设计双线并行,一条是时间线,了解交通发展的昨天(20世纪80年代初)、今天和明天,另一条线是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交通认知的逻辑线。

当然,在入项活动中,还要把最终成果展示的评价量表发给学生,让学生知道标准,以终为始,对照标准开展这次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围绕“我的出行体验”,请家长带领学生利用周末或假期,根据家庭生活需要安排一次出行。主要任务有:记录出行的方式、所需时间,思考选择这种方式的理由;在出行路上观察邹平人的主要出行方式,并分析选择这些出行方式的原因;观察邹平市交通设施的建设,如公路、红绿灯、桥梁、天桥、健步道等;调查邹平市交通存在的问题。

对于三年级学生,要想把这些问题研究深入,教师课前需要设计好支架,如“出行方式记录表”“交通方式调查表”“交通问题调查表”等,以便让学生了解能从哪些方面进行具体调查,而不是凭主观经验泛泛地观察。

第三课时“便捷的家乡交通”,是基于出行体验的第一、第二个任务设计。通过第二课时的实地体验与调查,学生对家乡交通情况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但这种了解还处于表层,第三课时主要从家乡的交通方式、交通设施等方面引领学生挖掘交通与生活的关系,发现便捷的交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第四课时“家乡交通的昨天”,课前设计了向爷爷奶奶了解20世纪80年代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等的任务单,课上通过寻找的老照片讲述老故事,让学生在今昔对比中对交通发展有更直观的感受,并引導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短短四十年间交通会有飞速发展?通过这个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交通发展背后的原因,是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强大。本节课的主题从四十年交通巨变升华到四十年家乡巨变,交通只是家乡发展的一个方面,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落实了核心素养中的政治认同。

第五课时“多样的交通方式”,是“便捷的家乡交通”在今天的延伸。在“便捷的家乡交通”中,学生只调查了解了家乡的主要交通方式,感受交通给生活带来的便捷。现代交通方式中有些交通方式是我们邹平市所没有的,如地铁、飞机、轮船等,所以这节课的目标定位为:认识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学会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出行方式。

第六课时“默默奉献的交通人”,设计成一节户外调查体验课,引导学生走上街头,走进高铁站、汽车站、公交车站等寻找交通人,观察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交通人,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调查他们身上感人的故事,真实体验售票员、安检员、交警工作的辛劳,体会平凡劳动者的贡献。

第七课时“慧眼看交通”,基于第二课时的出行体验和平时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交通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及社会带来的问题,并探究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了解社会为解这些问题而采取的措施,理解小学生也能为解决交通问题出谋划策,并在生活中付诸实践。

第八课时“小小交通设计师”,请学生根据目前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畅想未来交通发展趋势,设计未来交通设施,包括交通工具、公路、桥梁、停车位等,通过自己的设计为解决交通问题出谋划策。同时,本节课也是整个项目化学习的结项。学生设计完未来交通后,对于“四十年交通巨变——从‘用脚丈量’到‘日行千里’”图片展的全部材料都已准备到位,学习成果已经制作完毕,接下来就是成果展示环节,再次回顾整个评价量表,拿着自己的作品来介绍家乡交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猜你喜欢
大概念核心素养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基于大概念的中高年级现代诗歌教学策略的研究
以大概念的理念引领高中物理教学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