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志新 王珏 李华冠 巨佳 陶学伟
摘 要:基于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系统性工程、多方合力等特点,通过构建“全覆盖”理论课程体系、“全链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建立第一二课堂有机衔接和建设保障体系等措施,在材料类专业中推行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融合育人模式。通过改革实践,实现课程思政、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全面融合,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与工程伦理素养显著提升。该探索将为工科院校本科生工程伦理教育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工程伦理;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应用型本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3-0185-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licit education, systematic engineering and multi-party cooperation of curriculum politics, the integrated education mode of curriculum politics and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material major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full coverage" theoretical curriculum system and "full chain"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exploration of diversified curriculum politics teaching methods, establishment of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lassrooms, construction of guarantee system and other measures. Through practice of teaching reform, th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politics,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realized.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bility and engineering ethics literacy of studen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 exploration will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ethics edu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Keywords: engineering ethics;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education mode; applied undergraduate; practice
《國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1],社会责任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体现。对工科专业来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对接,注重工程伦理道德。材料是工程的基础与先导,也是造成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引发安全事故的主因,更是解决能耗和环境问题的关键,如光伏电池材料的开发应用,不仅使太阳能成为新能源大规模使用,而且替代化石能源解决碳排放问题;采用氢冶金代替碳冶金,将是解决冶炼过程碳排放的关键。因此,在材料类专业中全面开展材料工程伦理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尤为迫切和重要。
工程伦理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一门学科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高等院校逐渐建立,以期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我国工程伦理教育起步较晚,在“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新工科建设”和“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中才逐步于本科教育阶段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的工程伦理要求[2-3]。本科阶段工程伦理教育欠缺、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是主要问题。
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明确了对课程思政的要求: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能力素质要求,围绕“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深入挖掘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内涵和元素,设计和优化课程的各个环节。由此可见,课程思政能够将德育贯穿于所有教学环节,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主要途径。对于应用型本科而言,工程伦理教育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课程思政是实施工程伦理教育的途径。基于课程思政隐性教育、系统性工程、多方合力等特点,以课程思政推进工程伦理教育,构建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材料工程伦理教育体系,通过工程伦理教育实践丰富课程思政途径,可实现二者的双向促进。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定位,围绕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要求,通过构建“全覆盖”理论课程体系和“全链条”实践教学体系、探索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统筹设计专业课程与第二课堂、构建工程伦理教育保障机制,研究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的融合育人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工程伦理素养、专业知识和能力。
一 本科阶段工程伦理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一) 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
近年来,各大高校相继开展了工程伦理教育[4],尤其是部属高校陆续面向研究生开设了“工程伦理”相关课程[5-6],但本科阶段的工程伦理教育实施情况堪忧。围绕工程伦理教育的实施,教育界提出了如工程伦理与专业相结合、教育方法多样化、强化渗透式教学和规范教育效果评估等建议。然而,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本科阶段的工程伦理教育尚未系统开展,多数高校仍然采取以零散案例形式融合进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或渗透进专业教育的模式[7-10],教学内容、方式单一,实践和体验环节缺乏,没有形成多元协同的全覆盖教育体系,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够。同时,我国的工程伦理教育仅以规范工程人员的职业道德为目的,没有建立相应的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评价制度等教学保障体系,工程伦理教育实效不能得到长效保障。对于材料类专业而言,这种形式的工程伦理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工程伦理素养与材料工程师职业化发展的需求,更没有达到一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
(二) 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系统融合不足
课程思政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寻求各科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采取一种比较潜隐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是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目前,大量研究围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对比[11]、具体课程中思政环节设计[12]、中外德育模式对比[13-14]等展开。上海市率先开始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施,当前全国各高校广泛开展了课程思政,并形成了以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的课程思政内核,建立了以思政元素融渗、理论实践并重、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培养等一系列德育方式,获得了较好效果[11-16]。但同时也出现了思政点与专业教育结合不足、思政内容重复等问题。如对专业课中隐含的思政元素缺少深入发掘,生硬地将德育元素添加到课堂教学中,导致课程德育泛化、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结合机械化、标签化;不同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重复,造成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反复说教,违背了融渗原则。
综上,工程伦理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国家一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内容,其目标是学生工程伦理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提升。课程思政是践行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实现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针对当前二者存在的问题,工程伦理教育与课程思政具有以下共同的发展趋势:强化与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的作用;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融渗式教学的实效性和合理性;强调专业整体规划,注重理实结合、第一第二课堂结合,强化保障机制等。
二 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一) 创新教育理念,明确工程伦理教育与课程思政融合育人基础
工程伦理教育是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课程思政是实施工程伦理教育的途径,两者在目标、内容、实施方式上具有相互融合的基础。以课程思政强化工程伦理教育中的渗透式教学方法,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道德观教育内核;通过课程思政方法破解工程伦理教育困境,以工程伦理教育丰富课程思政途径,实现二者的双向促进,进而实现工程伦理教育与课程思政、专业教育的三融合。课程思政与材料工程伦理教育相互融合、双向促进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
(二) 发挥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特点,建立材料工程伦理融渗教育模式
1 构建“全覆盖”理论课程体系
以课程思政元素凝练方法为示范,深入挖掘专业理论课程中工程伦理教育资源,针对材料行业特点,将专业课程中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安全生产等材料工程伦理相关的知识点和相应的伦理元素相契合,将伦理元素作为思政元素,把工程伦理“基因式”地嵌入专业课,充分发挥各教学环节的隐性教育作用,实现工程伦理教育对专业理论课程体系的全覆盖。如将材料表面工程课程中的电镀等知识点与环保理念结合;将工程材料学中低碳钢知识点与地条钢、产能过剩等时事结合;将材料力学性能中疲劳性能与安全生产相结合。按照成分、组织、加工和性能的材料四要素梳理所有专业课程中的工程伦理元素,系统培养学生在材料设计、制备和使用过程中的工程伦理意识,掌握基本行为准则,具备工程伦理决策知识。
2 构建“全链条”实践教学体系
按照“发现伦理问题—遵循伦理规范—提出解决方案—提升伦理素养”的思路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课内实验+综合实验周+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完整工程伦理教育技能训练模块。遴选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生产安全事故等工程伦理问题突出的工程项目重组教学内容,指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实践自主完成;首创“材料回收与再生综合实验周”,学生围绕各类材料制定回收技术路线、进行经济效益评价并形成了百余份代表性材料回收方案,如废旧电池制成石墨烯、风机叶片的回收等,成为开展材料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载体。
3 探索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融渗效果,结合课程特点和工程伦理元素特点,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工程伦理教育的“润物细无声”。对于理论教学,引入社会热点和重大工程伦理事件,以案例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优势,采用网络教学、翻转课堂、虚实结合等多种方法,拓展工程伦理教育新方式。强化产学研协同途径,遴选企业课题作为实践环节内容,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项目化教学,如在“材料设备及设计课程设计”中,学生通过正确计算评估热处理炉的功率、效率、损耗等问题,直观感受材料专业的能耗、污染等社会性因素。通过在实习企业开展现场教学、聘请企业导师指导毕业论文、邀请企业专家做讲座等多种教学形式,将职业操守、工程师价值观、工程伦理教育寓于实践之中。
(三) 发挥课程思政的系统性特点,构建材料工程伦理全方位协同教育体系
1 建立第一课堂协同体系,促进专业课程同向同行
汇总各专业课程的工程伦理元素,以材料专业理论的逻辑思维为明线,以工程伦理教育的承接为暗线,优化工程伦理元素布局。构建专业课程群的工程伦理元素网络,突出伦理元素在不同课程之间的衔接,明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在工程伦理教育中的不同作用,专业基础课突出工程伦理意识的培养,专业课强化工程伦理方法的训练,实践环节侧重工程伦理能力的提升。根据不同课程性质和学时等特点,合理设置工程伦理内容在专业教学和课程思政中的所占比例,建立工程伦理教育课程协同体系。
2 强化第二课堂育人效果,促进人才培养各环节同频共振
以入学教育、群团活动、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为主,构建第二课堂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实现一、二课堂有机衔接,全面营造工程伦理教育环境,促进人才培养各环节在工程伦理教育上的同频共振。如利用云课堂、微信推送等方式介绍抗菌材料在抗疫中的典型应用,开展“材料改变生活、工程注重伦理”知识竞赛等,構建“校-省-国家”三级科技创新体系,依托校内外实践平台和教师科研项目,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各类学术竞赛。通过第二课堂,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材料工程伦理思考,增强材料报国、科技报国的决心。
(四) 发挥课程思政的多方合力特点,建立工程伦理教育保障机制
1 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工程伦理案例竞赛、课程思政课件竞赛、教师进企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及学术交流等多种途径,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工程伦理素养、工程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不断完善工程伦理教育队伍,打造由专业教师、思政教师、企业专家构成的多方协同育人团队,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提升协同育人效果。
2 加强多元化教学资源建设
完善专业课程顶层设计,将工程伦理教育要求写进教学大纲,保障工程伦理教育规范性;推进教材建设、网站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工程中心建设等多种教学资源建设,保障工程伦理教育顺利实施。新编的专业教材均要求包含工程伦理教育相关内容;建设材料工程伦理教育网站,将工程伦理相关知识、案例、活动和相关最新研究成果、新闻报道资料向师生开放;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注重发掘材料工程伦理教育元素和案例,让学生深度参与企业工程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伦理品质。
3 加強教学制度体系建设
建立工程伦理教育毕业要求,设置专业课必修学分和创新学分;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和考核方式,工程伦理课程、相关学术竞赛获奖、科研项目和论文及专利成果均可计入学生工程伦理教育的毕业学分,实现综合评价;制定监督和激励制度,将工程伦理教育作为日常教学检查和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对教学实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奖励,充分调动教师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积极性。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融合育人模式如图2所示。
三 实践成效
(一) 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1 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继续学习能力强
材料工程伦理教育强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和创新能力。毕业生继续学习能力和提升学历水平、材料报国的愿望明显增强,2019—2023年研究生录取率达37.10%,其中71.32%被211、985高校及海外名校录取;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连续多年就业率超过98%,多人因在产品安全性技术、节能减排工艺、环保材料开发中作出的贡献,受到企业和政府部门表彰。
2 学生工程伦理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强
实现了本科生科技创新活动全覆盖,2019—2023年获批校、省、国家级项目近600项,60%以上项目融入了环境保护、回收利用、生命安全和绿色制造等工程伦理教育元素。获得了包括“挑战杯”国赛银奖在内的省级以上竞赛奖45项。例如,“‘沃盾农塑’农用生物降解材料”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毒跑道’终结者”获江苏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连续抽滤型油污分离材料”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相关环保新材料的研发受到了业内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3 学生富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已根植于学生的思想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典型。多名同学荣获“中国自强之星”“江苏省抗疫先进个人”“江苏省三好学生”称号;多名毕业生继续深造时选择环保、废旧材料回收利用等研究方向;多名校友创办公司,投身于新能源开发和环境治理事业。
(二) 教学改革成果丰富
围绕材料工程伦理教育改革,主持完成了省级以上相关教改课题8项,主编并出版相关教材4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奖3项。教改成果得到行业企业及兄弟院校的高度认可,教改工作先后被人民日报、江苏教育报等媒体报道。
四 结束语
工程伦理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奠基工程,直接关系到工程技术人员的价值取向,关系到我国未来工程建设的水平。为促进我国从工程大国进一步迈向工程强国,需要构建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融合育人模式,实现课程思政、工程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全面融合,丰富课程思政的实践途径,进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工程师的职业标准、专业知识能力与工程伦理素养的有效衔接,满足我国对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s://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 梁格平.新工科背景下我国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20.
[3] 巨佳,巴志新,李旋,等.新工科材料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工程伦理教育——以“材料与环境”课程为例[J].新课程教学,2021(4):183-184.
[4] 鲁春霞.“新工科”视域下高校工程伦理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21(1):8-12.
[5] 任帅,范傲雄,王萌,等.工程类专业硕士《工程伦理》课程教学研究:以信息学科为例[J].高教学刊,2020(21):119-121.
[6] 邱碧薇,李伟.基于材料工程硕士工程伦理教育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6):167-168.
[7] 姚蒙.工科院校工程伦理教育体系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8.
[8] 董会,刘彦明,李霄,等.地方高校工科类专业本科生“工程伦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2,8(8):160-162.
[9] 徐泉,李叶青,张瑛媛.石油类高校“工程伦理”教学改革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6):22-24.
[10] 李昱达,何禄英,李辉,等.新工科“伦理紧箍圈”——工程伦理课程改革探索[J].化工时刊,2022,39(7):49-51.
[11]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12] 孙志伟.理工类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1):93-97.
[13] 杜瑞军.立德树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及价值坐标[J].大学与学科,2021,2(2):89-102.
[14] 孙秀丽.“课程思政”要关注“人”的培养[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1):34-38.
[15] 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创新人才教育,2020(1):17-23,30.
[16] 母天学.校地企共建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研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9(6):118-120,95.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材料类一流专业课程思政与工程伦理教育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2021JSJG136)
第一作者简介:巴志新(1979-),女,回族,河南南阳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