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探索

2024-02-25 02:11:19张涛万艳玲
高教学刊 2024年4期
关键词: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新时代

张涛 万艳玲

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培育时代新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期待。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以高校思政课程为统领,以专业课程为重点,实现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融合点,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大学生;新时代;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04-0177-04

Abstract: Education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ushing forward the caus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rom a new starting point when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entered a new era. Affection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s achievements is basically standard of all work in universities.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an all-round way, and carry ou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th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then the talents student will be cultivated.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will be realized and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will be met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organically fuse betwee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and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 tak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as the leadership, focus on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and realize the co-orientation and co-cultivation of all curriculum. The core socialist values as the fusion point will be cultivated and practiced.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will be promoted.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college students; new era;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高等學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教育部2020年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战略举措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这一举措,影响甚至决定着接班人问题,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非常必要。

一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时代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历史上新的方位,在新的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一)  培育时代新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1]。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是国际格局演变的主要推动力量,如何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期保持战略定力,需要我们沉着应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清楚我们所处的时代方位和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对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部推出并全面实施时代新人培育工程,构建面向新百年新征程、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新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新任务,加强学校思政教育更为重要和紧迫,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非常有必要。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不是改变专业课程的本来属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大学所有课程都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点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的协调发展,提高立德树人成效。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等,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综合素养课有机结合,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的目标,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时代新人。

(二)  推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教育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是培养人的事业。中国在世界科技革命中的角色从跟跑者、参与者向并跑者、变革者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更为强烈。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1],新时代的教育发展要同人民群众期待相结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教育事业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整体要求相适应,实现高质量发展。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人格即是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样的时代新人应当是品德高尚、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要凝聚人心,人心就是力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一心,听党话、跟党走,是高校凝聚人心的重要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重点关注培育人才、开发人力、完善人格。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  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期待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3]。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提供了机遇,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中国,来实现他们的中国梦。

中国梦是国家的富强梦、民族的振兴梦、人民的幸福梦,实现中国梦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必须提高综合素养,拥有新时代敢于追梦的能力,艰苦努力、锲而不舍,在中国梦的广阔舞台上书写人生华章。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成长在新世纪,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活在物资极其丰富的新时代大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自身的情感体验,更加注重知识的价值引领,更加关注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传统的教书育人仅注重教书而不注重育人,必然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的期望。在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4],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重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领。课程思政是要把思政育人的功效渗透到各门课程的知识传授中,实现知识、能力、价值相统一,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既发挥思政课程价值引领的作用,又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育人元素,实现协同育人;既满足新时代对大学生知识、能力的更高要求,又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关注价值引领的要求,提高新时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

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新时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一)  以高校思政課程为统领,实现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有显性与隐性两种教育方式,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课程思政的显性课程,主要解决世界观、方法论、“四个自信”等问题,重点是方向、立场问题。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强,确保方向正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外的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但是这些思政育人功能的实现更多表现为偶然的、自发的,与主流价值追求并不能始终一致[5],影响育人效果。由于专注的专业不同,知识储备受到限制,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外的课程任课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有限,由于缺乏有效指导,专业课、综合素养课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任课教师的实践探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专业课程教学以专业技能培养为重点,长期以来重做事轻做人,在新形势下开展课程思政困难重重,而一些课程思政建设指导者却不是实践者,理论与实践未能有效结合,影响所有学科课程思政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坚持政治性、思想性,坚持价值引领,是实现思政育人的关键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据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从认识当今社会到掌握规则规范,从认识今天怎么来到未来怎么走,从认识世界的理论到认识世界的方法,全方位提高大学生建功新时代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形势与政策课贯穿整个大学学习过程,大学生的思政课程学习从大一到大学毕业,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一以贯之,是任何一门专业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在课程管理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马克思主义学院通常为高校的第一学院,学校的政策支持到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管理严格,定期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论知识学习,打造信仰坚定、理论功底扎实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方向一致。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主渠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建设是在讲知识的同时进行价值引导,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课程思政中的价值引领优势以及课程设置优势,有效引导不同阶段的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进行课程思政[5]。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分类指导专业课教师开展专业课融入思政教学,跟进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有效沟通及时指导。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以思政课程为统领,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确保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课程思政育人有针对性,既坚持思政育人的正确方向,又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满足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塑造价值的需要,使各门课程都能成为学生真心喜欢、迫切需要的课程,有效提升各门课程的教书育人效果,真正做到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  以专业课程为重点,实现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高校的各类课程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专业课程,在所有任课教师中,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是主力。经过大学的学习,大学生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具备相应的能力,能适应新时代社会生活,技能的学习主要通过专业课程完成。因此,实现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必须以专业课程为重点,让讲专业知识、讲技能的任课教师讲思政,更能实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效果,使学生把价值外化为行动,在运用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赢得青年,就是赢得现在和未来,2021年4月《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迎来了实现抱负、施展才华的难得机遇,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顺应时代的要求,提高新时代大学生奋进新征程的综合素质,高等教育要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功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新时代大学生的需求,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完整的思政育人体系,其本质是讲道理,重在把道理讲准、讲深、讲透,讲活,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更为直接。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课等,这些课程由不同的教师承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各自进行,未能形成有效协同,影响育人效果,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专业课、综合素养课等是课程思政的隐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比较间接。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在所有类型的课程中,专业课程的学习关乎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本领,大学生对专业课程主动学习的动力更强,学习更为积极,课程思政建设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在专业课程教育中,从课程所涉专业、国家等角度,增加课程的知识性、提升价值引领性。构建多层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体系,形成协同效应。在专业知识讲授中,从专业基础课开始逐步融入思政元素,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实现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课程思政建设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尤其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科专业教学组织的作用,使所有类型课程教师都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将思政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显性教育和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隐性教育相统一,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三)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融合点,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建设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以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和爱集体为主线,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包括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丰富内容。各类课程的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根据自己对思政元素的认知和理解,进行思政教育,从人才培养整体性而言思政教育的内容大多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没有形成高度凝练便于操作的思政教育内容,在教学实践中难免顾此失彼,影响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

思政教育内容丰富,高度凝练有助于有效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24个字的凝练表达,为广大师生所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了核心要求,强化了实践导向。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归根到底是文化自信,文化是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体现着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凝练和集中表达,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的“三个倡导”指向十分明确,每个层面都对人们有更具体的价值导向,是实实在在的要求,规范性和实践性很强,便于遵循和践行。因此,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新时代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融合点,便于各课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找到融入点,有效避免各课程碎片化思政育人,形成所有课程系统、全面思政育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进行了倡导,在各类课程中凝练出与课程教学内容契合度最高的内容,并以此内容为核心,尽可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他内容,既方便任课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又激发教师进一步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热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倡导入手,提高大学生的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修养,自觉把小我融入大我,不断追求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和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综合素养课思政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倡导的“爱国”入手,让学生了解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敬业、诚信、友善”,教育学生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专业课思政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倡导的“敬业”入手,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诚信、友善”,引导学生把國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培养高水平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立德树人,充分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功能,深挖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有效融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http://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 赵锋,孔军,陈广宇,等.立德树人为什么——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J].北京教育(高教),2021(3):4-19.

[3]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21-07-15).http://www.gov.cn/xinwen/2021-07/15/content_56 25254.htm.

[4]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5] 高君.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效应[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22-128.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20JGA221)、“基于OBE理念的SPOC混合式教学在医学专业高等数学课程中应用研究与实践”(2020JGA222)

第一作者简介:张涛(1974-),男,汉族,湖南望城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统计学的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新时代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对高校思政课程创新的探索
商情(2017年3期)2017-03-20 19:38:43
传统节日德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财税月刊(2016年4期)2016-07-04 09:51:57
职业中专思政课程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讨
企业导报(2015年12期)2015-07-02 09: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