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道德与法治课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作业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贯穿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和教学的各个环节。高质量布置作业是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笔者对12所农村中学29名教师布置的道德与法治课作业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后发现,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实施与开展效果不容乐观:1.在作业类型上,与课本相配套的习题、试卷化作业约占作业总量的74.28%,与课本部分内容相关的实践性作业约占作业总量的5.71%,与节假日或主题日相关的实践性作业约占作业总量的8.57%,与时事政治相关的收集整理性作业约占作业总量的9.52%,其他作业约占作业总量的7.62%。(补充说明:上述数据为平均数据,有两所学校只有与课本配套的习题、试卷化作业,其他类型作业为零。)2.在作业质量上,围绕教材知识进行机械记忆的作业约占作业总量的80.68%,有科学性和拓展性问题的作业约占作业总量的29.18%,有针对性、分层布置的作业约占作业总量的17.78%,评价上重结果轻过程的作业约占作业总量的77.63%。(补充说明:部分作业归类有交叉。)
综合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作业形式单一、质量不高,既无法发挥作业多种多样的功能,又浪费了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
一、在理念和设计上提高站位
要有效改变农村中学道德与法治课作业的现状,必须在理念和設计上提高站位。
(一)基于课程标准是立足点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国家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国家和学校组织的一切有关课程的活动都必须基于课程标准。作业作为学习活动的一部分,当然也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科学设计。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不仅强调了作业在反馈评价中的关键作用,也对作业的数量、质量、难度、类型提出了要求,如“作业是学习评价的重要手段,作业内容要结合学生生活,创新作业方式,采用开放性、情境性、体验式等形式多样、难度适宜、数量适当的作业”,为高质量布置作业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二)贯彻“双减”政策是关键点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和科学利用课余时间五个方面,对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提出了具体要求。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是提升学校教育质量,特别是促进作业减量增质的关键点。
二、结合实际,精准实施
高站位设计作业并不是要高高在上,盲目照搬,脱离实际。相反,站位越准确越科学,具体实施的时候越应结合学校实际,精准实施。
相对于城市学校,农村学校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在资源利用、学生素养、家庭组成、风俗习惯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实际情况,着眼于农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关注学生自身生活经验。
三、布置作业应注重“三增”“三减”
(一)增加实践性,减少纸笔性
道德与法治课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入脑入心。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局限于习题、试卷等纸笔性作业,而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高度关注实践性作业的布置与实施。
例如,教学“让家更美好”时,教师可布置“我懂您”主题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调查父母的工作时长、强度及工资收入等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给父母写一封“请您放心”的信。这样不仅能增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也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学“多彩的职业”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走出去,调查走访一些农村成功创业人士的典型事迹。身边的养殖大户、种粮大户、带领乡亲共同致富的企业精英等,都可以作为采访对象。学生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既能感受到农村也有大展宏图的空间,树立正确择业观,也能提升自身社会实践能力。
(二)增加趣味性,减少机械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布置的作业有趣、有挑战性,学生自然会积极思考、勇于探索。教师可从农村学生的实际学情入手,将道德与法治课作业与劳动实践相结合,以此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思想性。
例如,在教学“三农问题”“粮食安全”等内容时,教师可适当布置一些种植、除草、浇水、采摘等作业,让学生到广袤的田野上劳动,身体力行地参与,从而培养他们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传统美德。
(三)增强针对性,减少重复性
“学生的学习时间是个常量,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对这个常量心存敬畏。”教师要重视提高作业质量,尤其对于习题、试卷化作业,教师应在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精选题目,力求让学生做一题通一类,避免重复、低效甚至无效的题海战术。对于其他类型的作业,教师也应多方考量,实地调研,有针对性地布置安排,否则容易流于形式。
总体来说,接地气、高质量的农村道德与法治课作业可以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口头作业;可以是实践作业,也可以是探究作业……只要符合课程和学情,教师都可以尝试使用,但要避免哗众取宠和形式主义。一切作业的布置都要基于统编教材和农村学生个性的需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理念上提高站位,实施中立足生活,提高站位与精准实施相互统一,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