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凤,杨龙辉,吕亚茹,邵红芳,韩世范
1.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 同济山西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 030032;2.山西医科大学;3.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截至2022 年,我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8 亿人[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2]。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不仅加重了社会在经济发展、养老以及医疗等领域中的压力,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也给当前的医疗资源与服务工作提出新的挑战[3]。合理营养是生命健康不可取代的物质基础,对于老年人而言,平衡膳食是维持合理营养的最佳途径,也是预防疾病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但多数社区老年人存在膳食行为欠合理、保健意识淡薄等问题。本研究调查分析太原市老年人膳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现报道如下。
获得当地民政部门、社区居委会许可后,于2023年5 月—8 月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太原市多个社区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从各个社区中随机选出4 个或5 个居住小区,并以居民楼为单位进行整群抽样。共纳入650 名老年人。纳入标准:1)老年人在太原市居住长达5 年以上;2)年龄≥60 岁;3)对课题研究知情、同意,满足自愿原则;4)沟通无障碍,无精神疾病,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排除标准:1)听力、视力严重障碍;2)意识障碍(老年痴呆、意识不清、精神疾病)、瘫痪甚至残疾[4-6]。
1.2.1 调查工具
1.2.1.1 老年人社会人口学资料调查表
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民族、文化程度、既往职业、婚姻状况、收入水平、居家模式、经济来源、慢性病患病情况等[7]。慢性病主要为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骨关节病、糖尿病、肿瘤等。为了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可靠,要求老年人家属出具最近1 次在二级及以上医疗单位的诊断结果报告[8]。
1.2.1.2 老年人膳食行为习惯调查量表
该量表由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工作委员会营养干预专业委员会编制,并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参考,对老年人的膳食习惯、行为习惯两方面进行调查[9]。该问卷包括您是否吃早餐?”“您的主食结构通常是?”“您每日摄入的豆制品平均摄入量有多少?”“您每天吃多少新鲜蔬菜?”等35 个条目,均为选择题[10-11]。总分50~200 分,得分越高,表明膳食行为水平越差[12]。将膳食行为划分为4 个不同等级:得分50~70 分,膳食行为习惯较好,可继续保持为优;得分>70~100 分,膳食行为习惯良好,但仍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为良;评分>100~150 分,膳食行为存在不合理之处,应及时加以改进为中;评分>150~200 分,膳食行为较差,非常不健康为差[13]。
1.2.1.3 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
采用SF-36 量表评价老年人健康状况,其涵盖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8 个维度[14]。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与可行性[15]。SF-36 评分>117 分表示健康状况良好;72~117 表示健康状况中等;<72 分表示健康情况较差[16]。
1.2.2 资料收集方法与质量控制
统一培训课题组调查人员,使其了解本次调查的意义和方法,并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调查前向老年人解释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征求同意。在各个社区现场发放问卷。若老年人有能力自行填写则交由其填写,若因某些原因无法自行完成,可由课题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访谈,或由其家属代为填写。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为提升老年人配合度,在现场悬挂宣传条幅,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热心解答老年人疑问,赠予精美小礼物等[17]。课题组成员研读相关文献后,结合调查目标完善现有问卷,并提前将问卷传递给相关专家组审阅,预试验后再调整问卷,保障问卷内容科学、合理、卷面简洁、易理解[18]。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注意合理提问,禁止对老年人使用诱导性的语句,保障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调查者回收问卷后做好编号、记录,安排质量控制人员做好检查。
使用SPSS 19.0 软件处理数据,定性资料以人数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50 名老年人中,男393 人、女257 人;年龄60~87(69.80±6.82)岁;膳食行为达优62 人、良510 人、中78人。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月收入、既往职业、婚姻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膳食行为水平不同(P<0.05),详见表1。
表2 太原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n=650,±s) 单位:分
表2 太原市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n=650,±s) 单位:分
SF-36 量表维度生理功能情感职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评分83.56±11.54 82.45±6.98 77.78±7.98 68.97±4.21 75.41±6.28 78.44±8.68 74.13±10.34 59.85±16.5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人们也愈发关注健康和膳食营养[19]。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进入老年后各方面机能下降,嗅觉、味觉逐渐减退,口腔问题也愈发明显,导致老年人的整体进食能力下降;心理方面,老年人的负性情绪会降低食欲,最终共同影响老年人的膳食情况、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面临的问题,2022 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且卫生健康委员会、全国老龄办、中医药局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做好老年人的健康服务,实现“健康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不仅能延长其寿命,还能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亟须引起关注。
为探究老年人膳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选取太原市多个社区的650 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太原市650 名老年人中,膳食行为优62 人、良510 人、中78 人。不同文化程度、收入水平、既往职业、婚姻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膳食行为水平不同(P<0.05)。650 名老年人生理功能得分为(83.56±11.54)分,情感职能得分为(82.45±6.98)分,生理职能得分为(77.78±7.98)分,躯体疼痛得分为(68.97±4.21)分,生命活力得分为(75.41±6.28)分,社会功能得分为(78.44±8.68)分,精神健康得分为(74.13±10.34)分,总体健康得分为(59.85±16.52)分。
为了能切实改善老年人的膳食行为和健康状况,建议采取相应措施干预:1)老年人的膳食行为改善要以老年人为主体,加大家庭、社区的支持力度,帮助老年人认识到膳食行为和自身健康、生活质量间的关系,激发老年人的内在动力,自觉改善不良的膳食行为;2)借助于电视、广播等媒体进行宣传,加大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知识的普及度,从而让老年人增长知识并强化保健意识;3)各级社会卫生部门整合资源开展健康教育,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的关注[20];4)健全公众娱乐设施,借助社会力量改善老年人心理问题,积极构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满足不同老年人的个性化身心需求,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更好地指导老年人膳食行为,有效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