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梓欣 陈巧妃 许 鑫 (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洪范五(1893—1963),原名洪有丰,字范五,以字行,是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之一[1],被誉为“我国图书馆事业拓荒者”[2]83。
洪范五早在1919 年即赴美攻读图书馆学,期间兼任美国华盛顿国会图书馆中文编目员,是“中国留美的第一代图书馆学人中坚之一”[3]。1921 年,洪范五获得图书馆学学士学位,同年回国,积极投身于新图书馆运动,成为我最早的图书馆研究性组织“中华教育改进社图书馆教育组”的骨干。在其倡议下,南京图书馆协会和江苏图书馆协会于1924 年成立,而全国性的中华图书馆协会也于1925 年成立。洪范五担任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和该会下设的图书馆教育委员会主任、编纂委员会主席等多项重要职务,成为“我国二十世纪图书馆事业的卓越领导人”[4]。洪范五长期专注于高校图书馆工作,曾先后担任金陵大学、东南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个高校图书馆的馆长或副馆长,在图书分类、图书馆管理等多个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自20 世纪20 年代以来,洪范五积极致力于图书馆学教育,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培育了一批杰出人才。
2023 年是洪范五诞辰130 周年,也是洪范五逝世60 周年。2023 年11 月22 日,范并思教授在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纪念洪范五先生诞辰130 周年学术研讨会”上做了题为《洪有丰与现代图书馆理念——重读〈图书馆组织与管理〉有感》的报告,将视线聚焦于《图书馆组织与管理》[5]。该专著是洪范五最具有影响力的学术著作,彰显了其对图书馆学的深刻认知。为纪念洪范五,本文基于该专著,通过引文内容分析方法追寻其图书馆学思想,以期对我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有所启发。
目前学者们对洪范五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出发,不少学者对洪范五的图书馆学成就及思想进行探究,如早期刘国钧探讨了其“反对藏书楼作风”“改革借书制度”“重视图书分类”等举措在中国图书馆现代化过程中做出的巨大贡献[6];季维龙等认为其在“宣传现代图书馆的作用”“引进欧美图书馆学理论”“从事图书馆学教育”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7];陈枝清与黄秀文总结了其在“建设现代新型图书馆”“倡导图书馆学教育”“推进图书馆学理论发展”等方面的卓越贡献[8];顾建新等从图书馆组织和管理、分类研究和文献交流等方面阐述其图书馆学思想,从建设馆舍、充实馆藏、重视开放和服务等方面总结其图书馆实践活动并从重视教育、人才培养、投身社会等方面归纳其贡献[2]。也有不少图书馆学领域的专著探讨了其学术贡献,尤其是探究其专著《图书馆组织与管理》的历史地位,如黄宗忠在《图书馆学导论》中称该书“不愧为我国近代图书馆学的处女作”[9]111。范并思等在《20 世纪西方与中国的图书馆学:基于德尔斐法测评的理论史纲》中称,该书的出版是“在图书馆学本土化方面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10]。蒋永福在《图书馆学通论》中称此书“是我国应用图书馆学、实用图书馆学理论的系统奠基之作”[11]。二是从微观层面出发,一些学者对洪范五的高校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学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如韦庆媛归纳了其对清华大学图书馆的贡献,主要包括建立新的管理秩序、扩建新馆和扩充馆藏等[12];余海宪等阐述了其对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影响,主要包括在图书馆业务规范建设、创建新型图书分类法、完成图书整编等方面的贡献[13];袁曦临采用历史研究方法,介绍了其生平,阐述了其图书馆学教育理念,总结了其在东南大学图书馆开展包括馆藏建设、读者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实践[14]。此外,一些图书馆学领域的专著在基础理论、图书选购、图书分类、读者服务等方面的论述中参考了洪范五的《图书馆组织与管理》的部分内容。如刘国钧在《图书馆学要旨》“第一章图书馆学的意义与范围”“第三章图书的阅览与推广”等章节中分别参考了其“第一章图书馆学之意义”“第十四章出纳法”等内容[15]。李小缘的《图书馆学》在论述图书馆的意义[16]3—9、图书购置方法[16]132—148等方面引用了其“第二章图书馆与教育之关系”“第九章选购”等内容[16]1—147。杜定友在《新中华图书管理学》中阐述图书组织时参考了其“第五章创设与经费”“第六章建筑与设备”等内容[17]。楼云林在《中文图书编目法》中论述中国图书分类法时借鉴了其“第十二章分类法”的内容[18]。
综上,现有研究多是从历史角度梳理归纳洪范五的学术成就及思想,但其图书馆学思想的哪些方面为当今图书馆学做出了什么程度的贡献,仍有待厘清;在研究路径上,现有研究多基于文献史料的定性分析,尚未采用引文内容分析方法阐明其学术影响。为此,本文通过对洪范五的《图书馆组织与管理》的引用情况进行分析,以追思其图书馆学思想对当今图书馆学的贡献及影响。
洪范五一生著作颇丰,但由于民国时期战乱频繁,多已散失。幸存下来的有专著《图书馆组织与管理》《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概况》及部分短篇论著《东南大学图书馆述要》《克特及其展开分类法》《图书馆述略》等发表于《新教育》《图书馆学季刊》等报刊,其中部分著作已由洪范五之子洪余庆收集整理成《图书馆学论文集》一书,于1968 年在台北出版发行。在其现存著作中,《图书馆组织与管理》“几乎是他惟一一部专论图书馆学的论著”[19]。洪范五在该专著中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业务工作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该专著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其对许多图书馆学问题的看法和思考,许多观点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该专著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研究价值。
该专著的出版对我国图书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其出版前,我国已出版的诸如《图书馆教育》《图书馆小识》《图书馆学指南》等译著,和诸如杨昭悊的《图书馆学》、杜定友的《图书馆通论》等著作,都聚焦于国外留学所学的图书馆学理论知识。但这些国外引进的图书馆学知识并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图书馆实践中的各种问题[20]。对此,洪范五以“然置身吾国图书馆界之一人,对于此专门之事业,亦负辅助诱进之相对义务”的使命感,以“本编命名为图书馆组织与管理者,列举组织管理必要之方法,俾读者皆了然于图书馆之建设与运用,而图书馆之效果,得昭著普及于社会,则编者之望也”为编撰目的[21]3,在东南大学讲授图书馆学课程的基础上系统梳理并撰写了《图书馆组织与管理》一书,于1926 年8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于1933 年、1935 年两次重印,后被列入2013 年出版的《20 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丛书第五册。
不少学者对该专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金敏甫称:“最近洪有丰氏,本数年来办理中国图书馆的经验,以及教授之心得,撰图书馆组织与管理一书,此为中国图书馆学之创始”[22];刘国钧称该书:“是从我国图书馆实际出发,结合近代图书馆要求而写出的一部方法指导书”[6]51;范并思在“纪念洪范五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称该书不仅“突破同时代‘图书馆/图书馆学’著述模式,书名直指图书馆学理论的核心领域”,及“在图书馆学理论与应用领域关注图书馆学前沿”,更是“闪烁着理性主义光辉的著作,展现图书馆学理论的精髓——现代图书馆理念”[5]。
另外,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洪范五被引次数最多且被引时间最长的著作是《图书馆组织与管理》,远超于其他著作。可见,该专著及其所蕴含的图书馆学思想对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本文从该专著入手,通过引文内容分析能够揭示洪范五图书馆学思想在我国图书馆学中所产生的影响的概貌。
为揭示《图书馆组织与管理》及其所蕴含的洪范五图书馆学思想的影响,本文从引用的语义关系及具体主题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根据已有研究所采用的引文内容分析具体指标,并结合实际引用情况,选取分析指标。
引用的语义关系分析能够从抽象层面挖掘被引文献与施引文献的联系,主要包括引用重要性、引用功能、引用情感[23]。首先,引用位置是指引用内容在施引文献组织结构中的位置,能够有效识别引文对施引文献的重要性[24]。本文结合实际引用情况,分为引言、介绍、文献综述、分析论证及结论,其中由于一些施引文献作为图书馆学教材,对《图书馆组织与管理》进行了介绍,因此将这部分内容取值为“介绍”。其次,引用功能是指引用在施引文献中发挥的作用,包括提供背景信息、提供既往的经验证据、提出观点、基于引文的研究、构建理论框架[25]。最后,引用情感是施引作者的引用态度,包括消极、积极和中立。
另外,引用主题分析能够揭示出引用过程中多种方向的知识继承与扩散[26]。本文通过对所在章节段落、引文原文、引文上下文的分析,以揭示引用主题。
本文选取CSSCI、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图书馆组织与管理”“洪有丰”“洪范五”作为检索词,共检索到3 个版本,即分别于1926 年、1933 年、2013 年出版的《图书馆组织与管理》,收集到了引用该专著的论文共72 篇,并通过读秀数据库收集了10 部施引学术专著。考虑到读秀数据库未能涵盖图书馆学领域的所有重要专著,本文选取《20 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中收录的所有图书馆学专著作为补充,新增11 部施引专著。之所以选取《20 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文库》,是因为该丛书经过多位图书馆学专家审订,收录了1909 年至1999 年期间我国出版的图书馆学专著,具有权威性。检索时间截至2023 年9 月。其中,有3篇论文无法找到引用内容,有2 部专著仅提及了书名。此外,有1 篇论文同被收录进期刊与专著,二者重复,故取收录时间更早的期刊论文数据。综上,剔除上述3 篇施引论文和3 篇施引专著后,一共有61 篇期刊论文、8 篇学位论文和18 部施引专著作为统计分析的数据来源。
本文获取了87 篇文献的全文,对引用内容进行人工标注。为保障数据标注质量,由两位标注人员对引用内容进行独立标注。为深入探究施引文献的具体引用及识别引用主题,分析其学术影响,本文将引文原文、引文前一句及引文后两句构建小型语料库,采用扎根式的材料编码方法,但由于本文目的不在于构建理论,两位标注人员对引用内容进行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不涉及选择性编码。
本文通过对施引文献的出版时间进行分析,发现从1927 年至2023 年均有文献引用了《图书馆组织与管理》,说明其影响时间较久,如图1 所示。从不同年份出版的施引文献的引用来考察《图书馆组织与管理》的被引发展变化,发现其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具体来说,可划分以下阶段:
图1 引文的时间分布
一是突显理论价值的阶段(1927—1947)。随着“新图书馆运动”的不断深入,一批本土化的图书馆学专著、期刊及论文相继涌现,形成了中国特色图书馆学基础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27]。这一阶段,不少专著通过引用《图书馆组织与管理》,对图书馆学的定义、图书馆的作用、馆址选择、图书分类等理论方面进行阐述并提出观点,如李小缘《图书馆学》(1927)的“第一章图书馆之意义”[16]1—17“第三章现代图书馆之种类”[16]29—40“第七章图书馆之对外问题——流通”[16]72—88“第九章图书馆选择法”[16]103—119“第十一章图书购置法”[16]132—148等章节引用了该专著的内容[16]1—147。与其类似的专著还有沈学植《图书馆学ABC》(1928)、杜定友《新中华图书管理学》(1932)、刘国钧《图书馆学要旨》(1934)、蒋元卿《中国图书分类之沿革》(1937)、楼云林《中文图书编目法》(1947)。
二是强调史料价值阶段(1948—1999)。20世纪80 年代,社会变革带来了学术研究的新阶段,图书馆学者转向关注学科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促使中国图书馆学学术史研究迎来了高潮[28]。这一阶段,引用内容更多地突显《图书馆组织与管理》在图书馆史学研究中的史料价值。具体而言,一些专著在图书馆学发展概述或者图书馆学理论概述的部分章节中介绍了该专著的主要内容,阐明其对我国图书馆学产生的影响,如桑健《图书馆学概论》(1985)在“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历史概述”部分提及了其在近代图书馆学中的学术地位[29];黄宗忠《图书馆学导论》(1988)在“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9]7“图书馆学的确立与发展”[9]111“图书馆管理的发展”[9]3543 个章节中提及该专著的主要观点,从历史视角阐明了其对我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引领作用[9]6—354,类似的引用也出现于金恩辉《图书馆学引论》(1988)、谭祥金《图书馆管理综论》(1997)等专著。
三是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并重阶段(2000年至今)。自2000 年以来,中国图书馆学人研究作为学术史“历史的人格者”受到充分的重视,尤其是对民国学人的个体研究最为突出[30]。在2014 年,施引文献数量达到峰值。这可能受到2013 年适逢洪范五先生逝世50 周年的影响,涌现出了不少诸如题为《论洪范五对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2]、《洪范五先生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13]等以洪范五为主的个体研究,探究了其学术贡献及《图书馆组织与管理》的重要地位。另外,一些学者引用该专著的观点,以阐释自身的观点,主要涉及图书馆学思想体系[31]、图书分类法[32]等方面的研究。可见,《图书馆组织与管理》的史料价值和理论价值都得到重视。
本文对施引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关键词出现频率在4 次及以上的统计结果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知,《图书馆组织与管理》在图书馆史学研究中占据重要位置。首先,出现频率位列前3 的关键词“图书馆学史”“图书馆学”及“民国时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其在图书馆学学术史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民国图书馆学学术史中受到更多的关注。“民国时期”还与“图书馆学教育”“本土化”搭配出现,说明其对图书馆学教育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次,“洪有丰”“洪范五”与“图书馆事业”搭配出现的频率较高,说明其对基于图书馆学人视角的洪范五个案研究起着重要作用,在阐述洪范五对我国图书馆学事业的贡献中具有较高位置。此外,“分类法”“图书分类”与“图书馆学理论”作为高频关键词,体现了该专著中与图书分类法、图书馆学理论相关的内容对当今图书馆学仍有影响。
图2 出现频率为4 次及以上的关键词分布
根据施引作者的分析,共有92 位作者引用了该专著。引用3 次以上的作者有31 位,如表1 所示。由表1 可知,多次引用的作者大多是拥有图书馆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背景的学者,大多关注于图书馆学理论、图书馆史学研究。其中,有学者虽然研究领域不是图书馆学,比如左玉河,但其在引用该专著时,是为了阐释我国近代图书分类体系的演进,仍属于图书馆学的范畴[33]。此外,引用该专著的作者从第一代图书馆学人到第四代图书馆学人都有所涵盖,说明该专著及其所揭示的洪范五图书馆学思想对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影响较为持续。
表1 引用3 次及以上的作者
根据引用位置的分析,本文发现有96%的引用位于分析论证部分,其次是位于介绍部分的引用,占比为2%,还有位于引言和结论的引用都为2 次,位于文献综述部分没有引用。由于分析论证部分是施引文献的核心部分,说明《图书馆组织与管理》所提出的理论、观点至今仍引发深入的探讨,成为施引文献中观点的重要佐证。
引用功能的标注结果如图3 所示。该专著在施引文献中最常起到“提供既往的经验证据”作用,占比为49%,说明其具备支撑论证的功能。“提出观点”次之,占比为36%,说明其对施引文献起到启发作用。另外,也有少量施引文献以其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解读,分析其对当今图书馆学的意义。最后,“提供背景信息”的引文占比为4%,而没有施引文献将其用于“构建理论框架”,说明其在理论构建中所起到的作用没有明显体现。
图3 引用功能分布
本文结合引文所在章节分布与引用功能分布,以期更清晰地洞察具备重要引用功能的具体内容。《图书馆组织与管理》由自序、凡例和16 个章节构成。引文所在章节分布如表2所示。
表2 引文所在章节分布
在“提供既往的经验证据”这类引用中,较多引用来自“第十二章分类法”,占比超过20%。该章节所提出的图书分类法,是借鉴杜威法的原则,结合中国图书的实际情况而自创的一种统一中文新旧书的分类体系[14]15。这说明洪范五的图书分类法仍备受关注,尤其是在我国图书分类的演进过程研究中起到支撑论证作用。其次是来自“第一章图书馆学之意义”与“第八章参考部”,占比都超过10%。前者被引用较多的内容是图书馆学的定义,多用于“‘中国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之原理研究”[34]“我国图书馆学体系的形成”[35]等方面的分析论证,体现出洪范五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对图书馆学本土化研究起着论证作用。后者被作者较多关注的内容是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主要包括“参考咨询的起源”[36]“参考馆员素养”[37]等方面。另外,也有不少内容来自“第七章馆员与职务”,主要是对图书馆管理制度进行分析。
在“提出观点”这类引用中,除了阐释其学术贡献的评价类观点,较多的引用来自“凡例”,占比超过15%。该章节中常被引用的原文语句为“中国图书馆庋藏,当以中籍为多。而晚近译自欧美,或采及东邻者,所述方法,未必尽适用于中籍。本编力矫舍本逐末之弊,于中籍处理方法,叙述尤详,期可有实际之应用也”[21]3。这说明洪范五的图书馆学本土化思想仍有所影响。其次是来自“第十二章分类法”的内容,占比超过10%。不少施引文献引用该章节的内容,对我国近代图书分类体系进行思考与探讨[38]。总之,洪范五的图书馆学理论对当今我国图书馆学研究起着支撑论证、启发“新知”的作用。
引文引用情感的标注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引用情感分布
60%以上的引用的情感是中立,说明较多的引用是客观分析阐述。其次,积极引用的占比远高于消极引用的占比,说明施引作者对该专著的普遍认可,及其在学术研究中具有较强的正面借鉴价值。在消极引用中,部分施引作者对该专著中一些图书馆学基本概念的阐释进行了批判性地思考,如指出该专著将图书馆许多业务工作都划分到“图书馆管理”,存在“概念不大明确”的问题[9]354;探讨有关“图书馆”词语渊源阐述中存在“论证不详,且不知所据”的问题[39]。
本文首先对引用内容进行开放式编码,得到29 个初始开放代码。其中由于“专著概述”“专著评价”两个代码的引用没有涉及具体知识,本文对这两个代码所对应的68 处引用剔除,其后对主题相近的代码进行合并,提炼出8 个具体范畴,并根据具体范畴间的语义关系进行比较和归纳,最终形成3 个主范畴,如表4 所示。
表4 主轴编码结果
31.46 %的引用参考了《图书馆组织与管理》中有关图书馆学的定义、图书馆的职能、图书馆的种类、图书馆的沿革、图书分类法、编目法等部分。这些内容是洪范五对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思考。其中,有41 处引用提及了该专著中的图书分类法,主要包括我国近代图书分类体系演进过程[32]、图书分类法本土化[40]等方面的研究。较常引用的原文观点是“史地之书,四库全书以体裁分,今仿杜威氏以国籍及朝代分之,似较便利。政书职官等,并入政治类。诏令即法令,入法制类。奏议入文学类。金石与艺术相近,故入艺术类”[21]127。可见,洪范五在《杜威氏十进分类法》基础上结合“中文图书之性质”而改进的图书分类法在当今图书分类研究中仍有着影响。
其次,有10 处引用直接引用了原文提出的图书馆学定义,即“故图书馆对于图书,若何处理;对于阅览者,若何指导;以及一切事业,若何推广,若何改进。研究其原理,而应用适当之方法。此种学术,是谓之图书馆学”[21]2。其中,有施引作者指出,洪范五“立足中国自身特点”回答了“中国的图书馆学是什么”这一学科认知问题[34]23。还有施引作者基于此提出自身认知,认为图书馆学是“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关于图书馆的一切事项的学问”[41]。还有不少施引文献引用了该专著中有关图书馆职能、种类、历史沿革、编目法的内容,以此来阐述其在构建中国的图书馆学理论中所做出的贡献。可见,洪范五对图书馆学理论的构建体现了本土化思想,而这些引用说明其本土化思想对当今图书馆学影响较大。
30.5 %的引用是对《图书馆组织与管理》中有关资源建设、空间建设、图书馆服务、管理制度4 个方面内容的引用。其中,有30 处引用提及了部门划分、设立行政会议和图书馆委员会、馆员任职要求、募捐制度、薪酬制度、资金管理、管理规章等内容,尤其是对馆员任职要求的探讨。该专著对馆员任职要求总结为“明乎图书馆之目的,希望以图书馆为终身事业,处事能敏捷耐劳,性情谦和”[21]59。不少施引文献将其作为理论依据,如有的文献基于此,提出当今图书馆员需要“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图书馆事业”等素养[37]124。
其次是引用图书馆服务的内容,较多聚焦于参考咨询服务。该专著将参考咨询服务归纳为“参考部之职务,有管理书籍、答问读者、置备书目等事”[21]63。较多施引文献借此论证我国参考咨询的历史沿革,如有的施引文献基于此阐述民国时期参考咨询的特点,并由此考察参考咨询的理论根源[42]。此外,该专著中所提出的选书标准、图书馆建筑建设原则等内容对当今资源建设、空间建设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总之,洪范五结合自身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凝练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经验,体现了其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这些引用说明其理论联系实际思想在当今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中仍发挥着影响。
6.10 %的引用是基于对《图书馆组织与管理》中的一些观点的解读,探讨了其所体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理念。一方面,以读者为中心、藏用结合、开放阅览、资源共享等图书馆服务理念在施引文献中被解读和探讨,如有的文献通过阐释“图书馆之设参考部,其与普通借阅图书部之差别,即集若干可供参考之图书或资料,以供学者来馆检查考证也”这一观点,认为图书馆服务理念“从以收藏为中心向以读者为中心的方向转变”[43]。另一方面,不少施引文献对该专著中有关图书馆与教育的关系的论述进行解读,指出了图书馆的使命,包括教育使命和文化使命。如李小缘在《图书馆学》中参考了其“第二章图书馆与教育之关系”的内容,并提出了“现代图书馆之意义”,包括“图书馆即是教育”“精神娱乐的最高俱乐部”等方面[16]4,与洪范五所提出的“图书馆对于现受学校教育者、已受学校教育者和未曾肄业学校者均增进其知能之生长”及“社会消遣乏所,有堕落人格之危,而图书馆可以陶冶性情,养成高尚思想,尤其余事也”这类观点表述相似[21]3—5。
总之,洪范五所提出的诸如“图书馆以庋藏图书,供众阅览为职志”[21]2及“此种图书馆系用一种方法,将多种图书输送各地,供人阅览,即谓之巡回文库”[21]24等观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即为方便读者利用馆藏,主张藏用结合、提倡巡回流通。这些理念经过图书馆实践的发展,已经演进成了现代图书馆理念,指引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组织与管理》被引分析,可以发现洪范五的图书馆学思想一直在延续,仍对我国图书馆学有所启发。
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专业支撑。国家战略的出台为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如2021 年以来,《“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及《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等政策文件陆续发布,其中有关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国家文化大数据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行动方针,也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图书馆学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新形势下图书馆学如何立足于中国问题贡献智慧并进一步突显中国特色,是当前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图书馆学者与业界需要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洪范五秉持的图书馆学本土化思想,即图书馆学要解决中国图书馆的实际问题,对当今我国图书馆学特色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说,中国特色图书馆学的构建需要扎根中国本土,要“面向国家的文化发展需求去发展”[44],从中国图书馆实践进展出发,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切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国家文化数字化、终身教育、国家公共治理与图书馆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战场,将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有机地、及时地反映到图书馆学的研究中去,回应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需求,贡献中国方案。
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与图书馆实践存在偏差问题,现有的图书馆学研究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导向出现偏差,即“为理论而理论”,没有立足实践发展需求,缺乏对实践一线现状与问题的深刻认知[45];二是图书馆从业人员对学术研究缺乏关注,如今图书馆管理者的知识结构与理论兴趣越发远离图书馆学专业[46]。
洪范五主张的理论联系实践思想是当今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应该坚持的方向。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要关注图书馆应用实践领域中出现的尚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现有图书馆理论重构或理论创新对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回答。另外,学界和业界需要加强双向互动,促进图书馆员的实践经验与图书馆学人的研究能力优势双向互补,为我国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与思想。
近年来,AIGC、元宇宙、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技术环境,更给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挑战。当前的公共图书馆在技术赋能下普遍开展了较多的新型服务,越来越突破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边界,同时也“存在忽略用户而盲目投入技术,且缺乏对技术和相关资源的后续维护现象”[47]。因此,数智时代下图书馆向何处去,是当前备受关注的问题。
洪范五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数智时代下图书馆应该坚守的行动指引。业界需要冷静认知图书馆在当前技术浪潮中的角色定位,坚守现代图书馆理念,实现图书馆“批判性且负责任地使用”AIGC 等前沿技术[48],推动“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图书馆建设,促进“技术追随者”向“技术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另外,图书馆学研究需要为AIGC 等前沿技术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理论阐释,为图书馆在数智时代中走“负责任创新”之路提供基于学理或法理的理论基础。
洪范五一生致力于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他的思想在时代的更迭中熠熠生辉,仍对当今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有所启发。
本文虽然由于CSSCI、知网等数据库收录的文献未能涵盖全部图书馆学领域的著作和相关民国文献,但经过多渠道的查找及文献整理,可呈现出洪范五图书馆学思想影响的概貌。未来需要从传承的视角,持续追踪其思想在学术研究及实践中的延续,弘扬其伟大的精神遗产。
(感谢华东师范大学范并思教授、中山大学肖鹏副教授、北京大学周亚助理教授对本文提出的宝贵建议。)
(本文数据链接地址:http://hdl.handle.net/20.500.12304/1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