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静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普通高中教育已经进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整体思想、系统思维、大概念、单元设计、教学主线等已成为当下最鲜明、最重要的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促进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连续性和阶段性发展”。因此,如何解决知识碎片化,真正实现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落实核心素养的发展,是新时代每个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
1.单元教学:以数学知识的逻辑关系和相互联系为基本依据,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思维规律,将学习内容组织成单元模块,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要求,根据数学研究问题的“基本套路”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容,再分课时践行教学理念。
2.结构化教学:以“联系—整体—演绎”的结构化理论为导向,从数学“知识体系结构化”的特点和“学生认知结构化”发展规律出发,帮助学生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延长知识链,拓宽知识面,从整体上学习数学知识、方法和观念,进而有效地克服数学难点的教学模式。
结构化观念下的单元教学,分别以数学知识结构、学生认知结构作为学习和教学的逻辑起点,运用“联系—整体—演绎”观点,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等教学基本要素进行分析,以建立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和结构化评价整体教学设计方案的过程。它的一般流程可以用图1表示:
图1
“幂函数”是人教A 版新教材第三章第三节中的内容,是继函数的基本性质后研究的第一个函数,也是高中阶段遇到的第一个具体的函数。本文将第三章“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视为一个大单元,其下划分若干小单元,以“幂函数”小单元为例,阐述如何在结构化观念下进行单元教学的分析、设计和评价。
学科学习的实质就是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即理解各种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规律和联系,数学知识结构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内涵。
1.学科内容逻辑体系
数学学科的逻辑体系,可以用金字塔的图示加以体现,其中学科大概念是金字塔的顶层,它统摄整个结构体系,其下依次为核心概念、重要概念、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如果将“幂函数”置于整个“函数”单元,对应的概念可以用图2呈现。
图2
2.小单元知识逻辑结构
结构化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显性的知识,学生还需要学习隐性的知识,显性知识指的是一个个的知识点,而隐性知识还包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知识点之间的逻辑顺序、知识点习得所需要的思想与方法。显性知识指向知识与技能,隐性知识指向思维、方法、过程,是更具意义的学习。
“幂函数”单元的知识结构可以用图3呈现:
图3
3.单元知识主线设计
大单元下的数学知识在内容上虽然各不相同,但在大概念的思想统摄下,同类对象的研究存在着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在把握教学内容的结构基础上,需要对学习思路和学习过程不断重现,让学生感悟、体验各类数学对象的研究方法,而这条研究的路径就是知识的逻辑主线。
在“幂函数”单元中,依据知识的发展过程,可以采用“定义—特例—性质—图像”作为知识主线,这也可以作为其他类别函数的研究路径,但也可能会根据知识的逻辑有略微的差别,比如由于学生对指数函数没有认知基础,它的主线可以是“定义—特例—图像—性质”。
认知结构是学生头脑里的知识结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观念的内容与组织。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形容为在原有认知结构上搭建新的认知结构,并通过各种教学活动使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达到完善巩固认知结构的目的。结构化教学的观点就是用学生认知结构建立教学逻辑起点,因此分析认识结构可以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认知起点分析
为了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就需要分析知识的起点、技能的起点和思维的起点。
在学习“幂函数”之前,学生在知识上有函数学习经历,但核心概念理解受限。技能上,有列表描点作图的经验,但缺乏严谨性。思维上虽有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但“数学抽象”是无意识的。在高中阶段,学生对函数概念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又学习了函数的各种性质,认知的起点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将为具体函数的研究提供更科学理性的思路。
2.经验障碍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由于知识间联系的问题导致认知障碍,如陌生的知识、复杂的知识、易错的知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确定教学的难点。
“幂函数”单元中,利用性质研究具体“幂函数”的图像只是认知结构搭建的一个方面,通过多个“幂函数”图像特征归纳总结“幂函数”的性质才是发展认知结构的核心。在研究过程中对“幂函数”图像特征的分类、数学抽象思维的发展以及理性猜测、逻辑论证是学生未曾有过的学习经验,在此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这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目标结构从宏观至微观大致可分为“课程(主线)目标—大单元目标—小单元目标”。其中,课程目标是宏观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变化;大单元目标是中观目标,是大单元学习后学生应达到的知识、能力、方法、思维等素养水平;小单元目标是微观目标,专注于具体内容的学习,关注课堂目标的达成,可通过检测进行教学评价。三种目标自上而下形成目标结构体系。
在新课标中关于函数的课程目标是“重点提升数学抽象、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函数大单元目标是“用函数图像和代数运算的方法研究具体函数的性质,理解这些函数中所蕴含的运算规律,运用这些函数建立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基于此,将上述目标加以分解,可以获得如下的“幂函数”小单元目标:
1.能从自变量、函数值及函数解析式等角度归纳共性,抽象幂函数的一般形式;
2.能利用函数的基本性质,画出具体幂函数的大致图像;
3.能通过对多个幂函数图像的观察、猜测、归纳,一般幂函数的图像特征,并发现、论证幂函数的性质;
4.能利用函数的性质解决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代数问题;
5.结合对幂函数的研究,体会函数概念、基本性质对函数研究的价值,体验函数研究的基本规律,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方法,提升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
知识与认知的结构化分析都是为教学服务的,在教学中应达到知识序与认知序的统一,以此设计教学问题,设置教学环节,组织教学活动。
一个好问题能使学生在教学关键点、重点、难点处思考和探究,以达到理解知识、体会思想方法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目的,教学往往就是在这种核心问题的解决中展开的。核心问题不是单纯的数学问题,而是指向核心素养的本源性问题,包含学生经验活动的总结、数学思想方法的回顾、学习体验后的感悟。
在“幂函数”单元,基于教学重难点,可以将“如何研究一类新的函数”作为核心问题。
为了使学生深入体验“数学的方式”,感悟数学研究的脉络,教师需要构建基于课型分类研究的结构化教学主线。
“幂函数”单元作为一类数学对象,属于新授课的范畴,我们根据设置的核心问题,设计四个“教学环节”(见表1,附文后)。
表1 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
教学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和习惯,更要关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达成。教师要从评价中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思路。
1.课堂行为评价包括:(1)从知识讲解应用小结,考查教师教学特征的课堂行为评价;(2)从学习认知表达生成,考查学生的学习特征的学习行为评价,可设置行为评价量表(部分量表见表2,附文后)。
表2 数学结构化教学学生行为的观察量表
2.学习水平评价包括:(1)用概念图或思维导图测试学生的认知结构评价;(2)与小单元目标对应的诊断测试的单元学业质量的评价。比如,笔者根据预设的教学目标,设置了三个课堂诊断问题:
①已知幂函数y=(fx)图像过点(3,),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检测幂函数一般形式的理解。
结构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指向核心素养的思维结构化,因为“四基”“四能”只有通过“思维过程的教学”才能得到落实。这就需要教师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对知识结构的分析就是理解数学,对认知结构的分析就是理解学生,结构化教学设计追求学科知识序与学生认知序的统一,将实际的教学活动统一于理想的教学目标之下,保证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就是理解教学。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结构化单元教学是贴合新课程、新教材理念的产物,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举措,只有不断实践、反思、完善,才能推动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