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企业会计正从传统的财务会计向着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而助力企业的经营管理,是管理会计最为主要的特点。基于此,论文将管理会计融入企业经营管理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并构建了管理会计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路径。具体内容包括:以组织建设为前提、以服务战略发展为导向、以推进财务管理为重点、以业财融合为关键、以数字系统建设为保障。
【关键词】管理会计;会计职能;战略层;经营层;业务层
【中图分类号】F234.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11-0191-03
1 引言
会计工作是企业财务工作的基础,在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衡量企业经营水平以及助力企业发展中,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以往,企业会计以财务会计为主,工作围绕资金活动的核算、分析开展。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财务会计已难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求,具有更广泛作用的管理会计,成为当前企业会计的热点[1]。管理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而来,既能协助管理人员制定合理的经济目标方案,帮助管理部门制定合理的经济决策,也能反映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和动因,是企业会计改革与完善的着力点。根据余绪缨[2]的观点,管理会计即“为企业内部使用者提供管理信息的会计”,具体要求包括战略导向、业财融合、成本效益等。因此,企业要深刻认识到管理会计的价值,并从管理会计出发,做好管理会计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工作。
2 管理会计融入企业经营管理的路径
管理会计的诞生与发展,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管理会计融入企业经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组织建设、战略管理、财务管理、业财融合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应在整体布局的基础上,多维推进管理会计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融合。
2.1 以组织建设为前提
管理会计的发展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然而,目前不少企业尚未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这对管理会计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形成了很大的制约。企业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管理会计的组织建设,为管理会计在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上,企业需设立专门的管理会计部门,并明确财务会计部门与管理会计部门的职责。财务会计部门主要负责追踪企业资金活动,编制财务报告,并为管理会计部门提供财务方面的数据支持;管理会计部门则主要负责成本分析、预算编制、绩效评估等管理会计工作,为管理层提供更专业、更有价值的决策支持[3]。财务会计部门与管理会计部门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
二是明确各部门在管理会计中的职责。管理会计极大地拓展了会计职能,使会计成为驱动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相应地,仅凭管理会计部门难以有效实现管理会计的目标。企业应根据部门工作内容以及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目标,明确各部门在管理会计中的职责,构建以管理会计部门为核心,多部门协同参与的管理会计新模式,如生产部门要提供生产相关的数据,协助进行成本控制和生产效率分析;销售部门要提供销售数据,用于成本分析和销售业绩评估。
2.2 以服务战略发展为导向
战略是企业综合考虑内部资源、外部环境后,为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计划的总和。当前,管理会计正向着战略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战略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视为企业落实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工具[4]。企业应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管理会计在战略层的应用。
一是以管理会计做好环境分析。内部外环境分析是企业确定发展战略的先决条件。常见的分析工具包括PEST分析、五力模型分析、价值链分析等。企业应在分析模型选择的基础上,将会计工作嵌入分析模型中,提高环境分析的科学性。外部环境的分析可采用PEST模型。PEST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宏观环境因素的工具,其名称源于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技术(Technological)的首字母。企业可编制PEST分析报告,利用管理会计兼重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的优势,呈现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见表1)。内部环境的分析,可采用价值链分析法。价值链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该理论将企业价值创造的过程视作多种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并在长期考察与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与价值创造相关的活动分为9种。企业可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利用会计工作梳理企业价值链,找出非增值环节,为价值链的优化提供依据。
二是以管理会计助力战略选择。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发展性、统摄性等特征。从全局性的角度而言,企业战略涵盖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发展性的角度而言,企业战略会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统摄性的角度而言,企业战略在企业各项活动,如业务经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中,发挥着统摄作用,是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选择战略是发挥企业战略导向性作用的前提。企业应利用管理会计在各类信息采集与整合中的优势,最大限度消除战略选择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提高战略选择的科学性。
三是以管理会计加强风险管理。企业发展中面临着多重风险,如内部的财务风险、技术风险、产品风险、涉税风险,以及外部的政策风险、环境风险等[5]。传统的财务会计仅注重财务信息的搜集、分析与利用,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企业应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编制高质量的风险管理报告。一方面,全面、系统地识别出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风险,形成风险目录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德菲尔法、层次分析法等,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关键风险及应对措施,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通过风险管理,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水平。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点,管理会计同样可以与内部控制紧密融合。企业可从流程整合的角度出发,将管理会计的流程与内部控制的流程融合,使二者相互嵌入、相互促进。
2.3 以推进财务管理为重点
管理会计以凸显会计的管理作用为核心。其中,服务企业的经营管理,是管理会计视域下企业会计职能拓展的重点。
一是以管理会计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能够借助全面、准确、精细的预算活动,将企业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合理配置到各项活动中,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也是管理会计的重要工具,应以三大报告:全面预算报告、预算执行差异报告、预算考评报告的编制为切入点,加强管理会计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应用,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作用。例如,在预算报告编制中,管理会计参与预算编制的审核和审批工作,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是以管理会计加强成本管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成本管理成为影响企业核心竞争的重要因素。企业应通过会计工作,做好成本的分类、归集、分配及结转,为成本控制的开展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6]。同时,做好成本支出的监控以及成本支出与预算的偏差分析。具体分析方法的选择,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用表格法、曲线法或横道图法。偏差分析结果的应用,是助力成本管理持续改进的重点。企业应根据偏差分析结果,研判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并探索改进方案,从而持续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
三是以管理会计做好财务绩效评价。财务绩效评价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一环,在反馈企业财务水平,分析、研判企业战略实现情况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当前,财务绩效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发展、发展能力四大方面,而管理会计则能为财务绩效评价提供基本信息[7]。企业应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加强会计在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深入实施财务绩效评价。以发展能力为例,发展能力,也称成长能力,是衡量企业未来发展的指标,代表着企业的发展潜力。发展能力的分析,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发展能力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判断日常经营中现金流量的变化;另一方面,发展能力分析也有助于企业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进行预测。实务中,常用于分析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有很多,最为主要的便是各种资产、利润的增长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够通过数据分析、预算计划和市场研究,帮助企业识别增长机会、优化资源配置并有效管理风险,以实现可持续的业务增长。企业应采用管理会计工具,整合体现企业发展能力的数据,并以量化分析的形式度量企业发展能力。
2.4 以业财融合为关键
业财融合以业务、财务的深度混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为基本要求,而管理会计在业务层的应用,则是实现业财融合的基本要求[8]。企业应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管理会计在业务层的应用。
一是以管理会计优化采购业务管理。采购在企业成本支出中占比较大,应将采购业务管理作为会计职能拓展的重要方向,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采购计划编制中的参考性作用,同时,围绕采购时机、采购品种、采购数量、采购对象等,编制专门的采购报告。供应商的选择,是影响企业采购成本的重要因素。企业供应商数量较多,管理难度较大。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企业可利用会计工作来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如围绕注册资金、行业地位等指标,编制内容详实、信息准确的供应商报告,推行供应商分级管理模式,将供应商划分为战略合作伙伴、重点供应商、一般供应商3个层次,重点加强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商业合作,以此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降低采购成本与供应链风险。
二是以管理会计助力销售业务管理。业财融合视角下,销售业务与会计的联系日益紧密。企业应以盈利为切入点,通过会计工作分析自身的盈利情况,编制产品盈利能力报告、地区盈利能力报告,使管理层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盈利情况。客户是企业的生命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做好客户关系管理,维系大客户,成为企业的必然选择。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企业应加强会计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围绕销售品种、销售数量、销售收入、收益率等核心指标,筛选出企业的大客户,并通过会计工作呈现客户相关数据的同比变动,并分析变动原因,从而提高客户关系管理能力。此外,潜在客户的发掘,同样是销售业务管理的重点。企业应借助会计工作分析客户未来的发展前景,发掘出具有广阔合作空间的客户。
三是以管理会计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既是企业各项业务的实际承担者,也是企业最为核心的财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人力资源的竞争,特别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竞争。企业应加强管理会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通过编制人力资源配置报告、核心人力资源信息报告、人力资源变动报告,为管理层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结构、配置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提供依据。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对人力资源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人力资源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应充分发挥会计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支持作用,依托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为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提供扎实、可靠的依据。
2.5 以数字系统建设为保障
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管理会计的创新性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管理会计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企业应加强数字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管理会计融入经营管理的效能。
一是引入集成化的管理会计系统。立足管理会计的职责及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企业应引入集成化的管理会计系统,将原先的财务管理软件、预算管理软件、成本管理软件等整合起来,实现管理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会计系统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会计效率,防范人为因素导致的风险。
二是实现信息共享与集成。在数字时代,数据已成为驱动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要素,而不同系统间数据壁垒的存在,则对数据的流通与应用形成了阻碍。企业应推动管理会计系统与其他系统,如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等的集成,破除信息孤岛问题。
三是做好安全防护。管理会计涵盖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涉及不少敏感信息。企业可采用数据库加密技术,对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同时,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此外,在管理会计系统中,应采用基于身份授权的访问控制,不同用户有着不同的操作权限。一般员工仅能访问、查阅信息;部门领导用户可以下载信息;管理会计岗位则具备添加、删除、编辑信息的权限。
3 结语
随着企业会计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演化,会计不仅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企业经营发展也有着不容小觑的价值。对此,企业应从管理会计的内涵、要求出发,推动会计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会计工作对企业经营发展的价值,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增彪.管理会计概念的重新界定[J].会计之友,2018(03):6-10.
【2】余绪缨.论知识经济的社会文化观与现代管理会计[J].财会月刊,1999(09):3-8.
【3】姚小涛,亓晖,刘琳琳,等.企业数字化转型:再认识与再出发[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2(03):1-9.
【4】杨璐璐.企业经济管理创新与战略管理会计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4(01):82-84.
【5】陈志强.战略管理会计在国企改革中的作用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经济管理,2024(08):143-146.
【6】李菊容.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中的应用[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24,46(03):185.
【7】周中良.探析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品牌研究,2024(04):215-217.
【8】张盼琼.探究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管理会计应用体系的构建与实现[J].市场周刊,2024,37(01):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