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广播剧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4-02-18 04:32:25孙萍萍殷晨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广播剧融媒体时代

孙萍萍 殷晨

摘    要: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传媒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听觉文化研究的兴起,以声音传播为物质载体的广播剧借助各种社交媒体及网络音频客户端快速融入普通百姓的精神消费中,在文化宣传、价值引领、道德塑造、审美教育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广播剧利用其声音叙事的特点,占领了乡村文化的高地。首先,丝路之声出品的系列广播剧,或取材于百姓身边的人或事,或讲述非遗民俗文化,或讴歌红色革命精神,深受百姓喜爱,大大拓展了乡村的听觉文化空间;其次,广播剧将传统乡土价值与时代核心价值观融入故事和人物形象中,激发了广大民众向善向美向真的价值追求,有效地发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价值引领作用;最后,广播剧借助传统的声音叙事优势,以声塑形、以声传情、以声铸魂,引导民众在艺术的审美熏陶中體悟生活的真善美,提升其艺术鉴赏水平和精神修养。

关键词:广播剧;融媒体时代;乡村文化振兴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5128(2024)01-0049-06

收稿日期:2023-11-08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专项):乡村文化振兴与地方高校文化育人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2022ZS33);渭南师范学院乡村振兴科研项目:尧头窑——中国陶瓷文化研学方案设计(2023XZ05)

作者简介:孙萍萍,女,陕西澄城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学批评及戏剧影视文化研究;殷晨,男,陕西蒲城人,中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人权法学及戏剧文化研究。

广播剧发展经历了1930年代的初创期、1950年代的发展期、1980年代的成熟期、1990年代的衰落期,到2010年代,随着市场化的推进、传媒技术的发展及互联网的普及,特别是听觉文化研究的兴起,以声音传播为物质载体的广播剧迎来发展的黄金期。广播剧被誉为文艺宣传的轻骑兵,借助各种社交媒体及网络音频客户端快速地融入普通百姓的精神消费中,在文化宣传、价值引领、道德塑造、审美教育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利用其声音叙事的特点占领了乡村文化艺术高地,借声传情、以声立心、以声铸魂。

一、广播剧拓展了乡村

文化的听觉空间

关于文化空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规定:文化空间是“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1]494。具体到乡村文化空间,是指乡土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流变中在乡村地理上的空间反映,兼具空间性、文化性、时间性三重属性。[2]既包括乡村的自然生态、传统建筑及其所孕育的乡愁思情等空间文化要素;也包含附着在传统建筑、器物上的传说故事、民俗文化及与农耕文化紧密联系的乡规民约、乡村价值观等文化性因素,它更多体现为传统的乡土文化。传统乡土文化在传统农耕社会孕育发展并绵延不绝,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鲜明的地域性,是乡村文化的基因和根基。而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由于城乡二元格局被打破,乡土文化赖以生发的血缘纽带及生产方式逐渐式微,传统乡土文化资源逐渐衰败,而以城市为参照坐标的各种公共文化服务涌入乡村。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确实改善了其文化消费环境,但各种“以城市文化为标杆”的文化下乡活动并不一定契合乡村百姓的文化消费需求,出现了文化供需不匹配现象,尤其是作为乡村文化根基的乡土文化传播,形式大于内容,作为其灵魂的民间习俗、故事传说、民谚民谣等口耳相传的东西越来越少,尤其是深受百姓喜欢、以叙事见长的广播剧艺术。

(一)广播剧接续了人类口头叙事的传统

口头叙事是前文字时代人类社会精神文化创造和传承的经典方式。讲故事是人民群众的一种生活习俗,各种民间故事传说在这种习俗活动中传播,且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加工、修改或衍生出新的作品。口头故事始终保存在人民的记忆之中。从接受者角度分析,口头叙事文学在接受过程中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早期的口传叙事奠定了各民族文化的基础,口头叙事作为活态的叙事形式,时至今日仍然有大量作品流传于民间艺人口中,仍然以非遗文化、艺术表演等形式深受当代人的喜爱,艺人极具个性色彩的表演及与观众的现场互动使得每次的讲述都伴随着创新和阐发。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听为主的文化消费方式逐渐演变为以看和读为主,口头叙事更多被笔头叙事和视觉叙事(荧屏、银幕和计算机显示终端上的故事讲述)”[3]2所取代。起于20世纪后半叶的听觉文化转向一方面是对视觉文化霸权的反驳和修正,另一方面接续了人类听觉叙事的传统,借助新媒体技术,拓展了人类的听觉文化空间,重新激活了人类听觉想象潜能。

广播剧以声塑形,激发听众的想象力,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故又被称为“用耳朵听的戏”和“看不见的戏”[4]。具体到乡村文化建设,有形的文化基础设施基本完备,而无形的听觉文化需要不断充盈和丰富。

(二)广播剧激活了传统乡村文化的活力

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神话传说、歌谣民谚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之魂。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严重的挑战和冲击,尤其部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政治的硬实力强力在世界范围内推行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这种文化交流中的不对称造成全球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文化趋同趋势。全球化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珍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更好地满足民众的精神消费需求。广播剧通过声音艺术演绎民俗文化、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使其重新进入民群众的消费视野。

丝路之声广播剧创研基地出品的《永远的老腔》,通过纪实手法反映华阴老腔及其传承问题,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做了一次有益且成功的尝试。该剧立意高远,地域特色浓郁,人物饱含关中人勤劳、朴实、豁达、耿直、豪放的性格特征。剧中运用大量唱段,较为完整地介绍了老腔产生的历史人文环境,充分展现了老腔艺术苍凉雄浑、群情激昂、刚烈豪放的唱曲特点,真实地反映了以党安华为代表的基层文化干部在抢救发掘、保护传承濒临失传的老腔艺术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与探索,生动地再现了老腔艺人在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两种不同价值取向之间发生碰撞时的痛苦抉择。听老腔、唱老腔是当地百姓生活的一部分,质朴的唱词里积淀着当地人坚守的最朴素的价值观、人生观,高亢的曲调表达着他们对生活浓烈的爱。该剧深受当地群众的喜欢。

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系列历史广播剧《药王孙思邈》《水圣李仪祉》《郑国渠》《一代史圣司马迁》《汉太尉杨震》《一代明史白居易》《郭子仪挂帅》,以发生在渭南这片热土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原型,将民间口耳相传或在地方戏曲——秦腔中演绎的故事借助现代科技艺术手段多渠道传播,大大丰富了百姓的听觉文化资源,也将优良的传统文化价值观融入其中。广播剧收听的伴随性特征解放了人的眼睛,声音传播的特点以及先进的收听设备更是给了身体更大的自由活动空间,这既不影响农民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也使得繁重的劳动过程充满了乐趣。

二、广播剧引领着乡村文化

建设的价值维度

乡村文化振兴是铸魂工程,而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系统。“中华文明的大树最绵长的根在村落里,我们难以计数的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在村落里,少数民族的文化基本上都在村落里。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根性和多样性在村落里。”[5]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从乡村文化价值观的培育实践看,工业文明、城市文化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传统乡村价值观被边缘和挤压,农民逐渐失去了乡村文化自信,游离于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边缘地带的青少年对乡村文化缺少价值认同。也由于追求单一的表面认同度,“缺乏与农民、农村现实的深度融合,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以内化到农民的意识中去,进而限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乡土文化有着内在契合性,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历史故事承载着传统乡村伦理道德

乡村文化振兴应挖掘传统乡土文化的故事资源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价值文化,让这些故事成为滋养农民精神生活的甘泉,从而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成为引导农民积极向上、向善、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价值标杆。虽然宣传地方乡土文化价值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最根本、最有效且能深入人心、融入灵魂的是艺术作品的熏陶感染,特别是一些民间故事、民俗事象、人物传说等更需要借助现代艺术的加工,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其时代内涵,借助丰富的艺术表现方式,使价值观生动立体、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广播剧艺术多元化的收听方式及伴随性的优势,深受农民的喜爱,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和引领功能。

民间流传着东汉太尉杨震“四知先生”的故事,杨震系陕西潼关人,潼关县秦东镇四知村杨震廉政博物馆已成为当代廉政教育基地。杨氏优良家风家训也在当地成为美谈。广播剧《汉太尉杨震》生动地呈现了关西夫子为官清廉、怜爱百姓、设馆授徒的故事,其中最精彩的数“暮夜却金”的故事。受杨震荐举之恩的昌邑县县令王密深夜携带黄金以感谢其恩情,遭拒后说深夜无人知晓。杨震义正词严地说道:“荐举你是因你的真才实学和优良品德。你的做法辜负了我的初衷和厚望,为国效力是对我最好的回报,而不是送金赠银。”并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无人知道呢!”王密羞愧难当,只好作罢。杨震“暮夜却金”不徇私情被传为佳话,后人称其为“四知先生”。剧中演员声情并茂地表演令听众沉浸其中,被杨太尉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精神所感染。

以陕西韩城历史名人刘荫枢故事创作的广播剧《刘抚院卖桥》,讲述了刘荫枢回家探亲看到百姓因澽水河交通不便,力排众议、耗尽积蓄、历时五年建成大桥,取名“毓秀桥”。刘荫枢几年后再回乡探亲,得知儿子竟以桥敛财、敲诈百姓,收过桥费,他深感愧疚,于是联系当地官府,象征性地以二两八钱银子,将桥卖与韩城二十八里村社,并立字据为证。勉励子孙自立自强,良好家风的传承也成为当地美谈。这些民众中流传的故事颂扬优秀家风家训,无论是为官为民还是为人父母,都在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

(二)当代楷模事迹催发着时代前进的号角

丝路之声广播剧创研基地出品的多部以乡村人物、故事、历史等为题材的广播剧,在讲述发生在农民身边优秀人物事迹时,在追忆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时,在展示乡村发展的历史变迁时,将传统的乡土价值与时代的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例如“红了”系列广播剧之一的《花椒红了》,讲述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沈涵清主动请缨担任“花椒之乡”韩原市芝阳镇北鼎村第一书记带领百姓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共同致富的事迹。其中充满着性别观念的冲突、义与利的冲突、传统种植模式与科学培育之间的矛盾、农耕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冲突、眼前利益和长远效益之间的矛盾等等。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作品肯定弘扬了村民勤劳善良、憨厚朴实、真诚友善的传统美德;批评否定了部分村民狭隘自私的小农思想;积极融入科技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等商业价值观。传统封闭的乡村种植产业借助科学培育、产品研发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延伸了花椒产业链;自产自销的模式借助互联网销售平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单打独斗的零散经营在村产业综合体的聚合下形成规模效应;传承百年的“大红袍”花椒经过广告宣传提升了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北鼎村的村民在大学生书记沈涵清带领的脱贫致富的实践中,逐步认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逐步树立了市场意识、互联网思维、合作意识。作品以接地气的故事、生动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形象、激烈的矛盾冲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乡村传统价值观有机融合。

百集微广播剧《渭南标杆》声情并茂地展现了新时期“最美渭南人”的感人事迹。作品的主人公均来自基层第一线,有坚守在三尺岗台、守护行人安全、被称为“燃烧的木头”的最美渭南交警岳蒲杰;有30余年守护绿色、守护生命被老百姓称为“巡山神仙”护林员雷建刚;有突发疾病在危急关头踩下刹车、拉起手刹、靠边停车、开启双闪,保护乘客生命安全的“华山好司机”杨京红;有创办“留守儿童之家”,守护160多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爸爸陈俊永;有带领村民科学种植苹果致富并走上哈佛大学演讲台的白水农民曹谢虎;有几十年如一日奋战在公路养护一线的养护工张新安;有几十年默默耕耘、守望乡村小学的“最美教师”詹小翠;还有无怨无悔、无微不至照顾生病婆婆的“最美媳妇”杜京草等等。这些“最美标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生动地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地百姓学习的道德楷模。他们美在心灵、美在坚持、美在平凡、美在无私、美在奉献、美在善良、美在担当等等。微广播剧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方式,激发了广大民众向善向美的道德追求,有效地发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振兴中的价值引领作用。

三、广播剧提升了乡村文化

发展的艺术品格

广播剧作为文艺轻骑兵,借助传统的声音叙事优势,在乡村文化振兴的道路上以声塑形、以声传情、以声铸魂,引导农民在艺术的审美熏陶中体悟生活的真善美,提升其艺术鉴赏水平和个体精神修养。

(一)坚持广播剧创作的人民立场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好的文艺作品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性。从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者座谈会上的讲话,再到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都强调了文艺的人民性立场,“人民需要文艺”“文艺需要人民”“文艺要热爱人民”。文艺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才能创作出激荡人心的作品。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充实了百姓的生活,但也有一些低俗的娱乐暗中滋生。乡村振兴计划是要在物质和精神双重意义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文艺创作不应只是迎合和满足农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更应该引导和提升农民的艺术素养、鉴赏水平和精神修养。

广播剧的创作素材大多撷取自普通百姓熟悉的日常工作生活。例如“渭南标杆”系列、“红了”系列、《曙光、曙光》、《迟开的野山菊》、《生命速递》、《一个人的考场》、《华山挑夫》、《达西村》、《逆行者》等取材于现实生活中那些勤勤恳恳奋斗在田间地头或工作第一线的最普通平凡的劳动者的事迹。通过艺术的提炼加工,挖掘蕴含在平凡生活中的人性的光辉,表现普通人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悲喜愁苦。《曙光、曙光》讲述了渭南曙光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张小侠20多年来创办学校、辛苦坚持、勤恳执教、艰苦拼搏的事迹,为这些被遗弃的孩子营造一个家、撑起一片天,用爱心和责任诠释生命的价值。普通人坚定信念坚持做一件事,也会成就大事业。

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永不枯竭的源頭活水,无论是平凡小事还是重大事件,都有其意义和价值,都是文学价值的源泉。广播剧艺术立足于普通人的日常,挖掘并艺术再现其爱护生命、担当责任、勤劳致富、科技创新、维护正义等情感价值和道德价值,使普通百姓在广播剧听赏中以一种艺术的视角回看普通生活,在鼓励和赞美中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坚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优秀的文艺作品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和谐统一、是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思想性是文艺作品的灵魂与精髓,传递着创作者对现实生活本质的一种认识和把握,体现着创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导向;艺术性是指文艺作品所显示出来的艺术表现特色,包括形象塑造的生动形象、情感表现的感染力、构思的独特性、物质材料(语言、色彩与线条、乐音等)运用的完善程度等。广播剧塑造形象的物质材料是声音,声音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广播剧凭借无实物场景、自由想象空间的优势,用声音包裹带动情感投入完成了现实与虚拟的交融,获得了欣赏者和参与者双重身份的体验感受,进入了审美的多维空间。当群众熟悉的生活以艺术的形式被欣赏时,在群众与艺术作品之间有个审美的距离,经过艺术的加工,普通的生活被典型化、审美化、意义化,群众在艺术欣赏中加深了对生活的认知和感受。

丝路之声多部广播剧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的作品滋养心灵、提振精神、培养和提高群众的鉴赏水平。广播剧《村口一棵老槐树》中反复出现的充满浓浓乡土情味的童谣一下子将听众带进故事情境中。“小娃娃,做钩搭,做好钩搭钩槐花,槐花晾干做药材,祈福消灾全靠它……”“槐花香,槐花素,村头一棵老槐树。不论荣与枯,从来不媚俗。东西路,南北路。来去不转向,进退不糊涂。村头一棵老槐树,祛百病,解百毒。不管穷与富,硬朗身子骨。”村口那棵象征着吉祥福瑞的老槐树见证着村庄的变迁、村民的生老病死、荣辱沉浮,也隐含着老槐村古朴自然、澄净淳厚的民风及以德为重、和谐友爱的优秀传统。该剧以对白、闪回及人物的内心独白等形式,塑造了一个徘徊在党纪国法边缘、勇于改错的党员干部形象。精彩之处是主人公雨夜和自己影子的对话,借此把人物复杂的内心活动、痛苦的挣扎过程以心灵对话的形式展现出来,发挥了广播剧艺术以声音见长的优势,使得人物形象更为立体和丰满。《二十四个奶奶》从画展上小朋友的提问开始:“图画里只有1个奶奶,为什么说是24个奶奶呢?”画家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童年与奶奶幸福的乡村生活。随着季节交替、二十四节气变化,一幅幅乡村自然风景、节日民俗、饮食习俗、童谣民谚、农业生产等的农村生活画卷徐徐展开。小朋友翔翔一面期待回到城里父母身边,一面又留恋期待着大自然和奶奶像百宝盒似的一个个的惊喜。故事结构精妙、寓意深刻、情感质朴。《埙娃传奇》将静态的文物与动态的剧情和人物结合,通过现代时空与历史时空穿插交错展开叙事。以小学生阳阳梦游半坡氏族古村落,后又到半坡博物馆寻找梦中见到的神秘事物为线索,将文物与奇幻想象相结合。该剧借用了幻想穿越文学的叙事技巧,精妙的故事架构深受儿童的喜爱。

著名戲剧家曹禺说:“当你闭目静听,便不觉地会展开想象的翅膀,一切人物生活的无穷变幻,一切大自然的莫测高深,就象无边的画卷,流动在你的眼前。你有多少意境,广播剧就有多少意境……”广播剧相较于影视剧,是听众参与度高的艺术形式,它用语言塑造人物、展示剧情,用音响效果制造环境气氛,用音乐烘托情绪。听众借助听觉想象沉浸于其中的情节、情境、情感,体悟作品的主题。未来,广播剧的伴随性优势在对视觉文化霸权的反思中会越发凸显,也将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其文艺轻骑兵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国办发〔2005〕18号) [M]//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全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  何杰,潘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空间重构逻辑路径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21(16):203-208.

[3]  周微.耳朵里的声音大戏:新中国广播剧风雨历程[J].中国广播,2019(10):92-95.

[4]  傅修延.听觉叙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5]  冯骥才.古村落是中国最大的文化遗产[EB/OL] .

(2014-06-13)[2023-10-15].http://wyzs.cnr.cn/2012

art/zhongdianjiemu/201406 / t20140613_515661152.sht-

ml.

[6]  李凤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乡村文化振兴:基于日常生活理论视角[J].贵州社会科学,2018(7):11-17.

【责任编辑    牛怀岗】

The Expansion of Rural Culture by Radio Dramas in the Era of Integrated Media Based on Series of the Silk-Road Voice

SUN Pingping1, YIN Chen2

(1.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99, China; 2. Law Schoo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83,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market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and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 especially the rise of auditory culture research, radio dramas that use sound as a material carrier quickly integrate into the spiritual consumption of ordinary people through various social media and online audio clients, playing a positive role in cultural promotion, value guidance, moral shaping,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other aspects. Especially in the process of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radio dramas have occupied the highlands of rural culture by utilizing their vocal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the series of radio dramas produced by the Silk-Road Voice are either based on people or events around the people, or tell abou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folk culture, or sing praises of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which are deeply loved by the people and greatly expand the auditory cultural space in rural areas. Secondly, radio dramas integrate traditional local values and core values of the times into stories and character images, inspiring the general public to pursue goodness, beauty, and true values, effectively exerting the value leading rol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Finally, radio dramas leverage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voice narratives to shape, convey emotions, and shape souls through sound, guiding the public to appreciate the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of life through the aesthetic influence of art, and improving the level of artistic appreciation and individual spiritual cultivation.

Key words:radio dramas; era of integrated media;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振兴广播剧融媒体时代
广播剧还有前途吗?
当代陕西(2020年13期)2020-08-24 08:21:58
浅析微广播剧有效传播的三大特质
传媒评论(2019年2期)2019-05-20 09:44:28
2018中国广播剧年会在辽宁丹东召开
中国广播(2018年10期)2018-12-22 07:12:08
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世纪桥(2018年8期)2018-12-21 12:34:38
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广播媒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中国广播(2018年12期)2018-02-16 11:39:1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西部论丛(2017年7期)2017-11-20 06:59:42
用屠呦呦精神创作屠呦呦广播剧——一次科研般严谨的艺术创作
传媒评论(2017年10期)2017-03-01 07:43:34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中国广播(2016年11期)2016-12-26 10: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