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五源理论与不孕不育之初探

2024-02-18 14:22么郎磋扎西泽仁
婚育与健康 2024年1期
关键词:发病机理不孕不育

么郎磋 扎西泽仁

【摘要】本文以历代藏医文献理论为基础,从多角度、广范围探究了藏医五源人体形成观、发育观以及不孕不育的发病机理、诊治思路、发展前景等内容。

【关键词】藏医五源理论;不孕不育;发病机理

An Initial Exploration of Tibetan Medicine’s Theory of Five Sources and Infertility

ME Langcuo, ZHAXI Zeren

Tibetan Hospital,Ruoergai County, Sichuan, Aba, Sichuan 624000,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literature theory of Tibetan medicine throughout histor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body in the Tibetan medicine’s theory of five sources,as well as the pathogenesi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deas,and future prospects of infertility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a wide range.

【Key Words】Tibetan medicine’s theory of five sources; Infertility; Pathogenesis

不孕不育作為一个全球性医学和社会问题,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关乎国家兴衰、民族未来、家庭幸福。随着社会的不断演进与发展,新一代年轻人在生活、工作、身心等各方面的压力与日俱增,在环境污染、饮食不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不孕不育如同一股浪潮般掀起,成为临床上面临的一个难题。传统藏医认为五源是形成人体的根本元素,先天源于父母精血,后天在胚胎阶段依靠母体营养而增生。五源不平衡,精血则不能受孕生胎[1]。抓住我国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藏医药发展的大好时机,将藏医五源不孕不育与现代医学切实有机结合起来,挖掘藏医五源理论治疗不孕不育症的经验及经典方药,全面发挥藏医在不孕不育诊治研究中的独特优势,为临床不孕不育的诊断、治疗、预防、研究开辟新思路,创造一个全新的医学模式。这其中很可能孕育着一系列的新发现、新理论和新技术,或将可能为人类的繁衍生息作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藏医认为胎儿的形成,需要正常的五源(土、水、火、风、空)条件。且《论述部》明确指出正常的父精母血,在五源协作下,受神志意识和烦恼之故,成功受孕坐胎,犹如钻木取火般,共同完成受孕坐胎这一历史使命。精、血、意识等原始精微五源是受孕的至关因素,单一的父精母血无法完成受精、着床、繁殖,此时,需要依靠丰厚的五源等的特性使胚胎依附在子宫里,进行发育,故一个健康胚胎的形成离不开父精母血意识等固有的五源,亦离不开受精、分化、着床、安全分娩等一系列孕育过程所需的五源。正如《四部医典》曰:“众生身由五源成,疾病缘由五源起,药物性味五源生,”人体、疾病、药物本为同源。深刻阐释着五源是形成人体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并鲜明提出“无土无躯,无水骸难聚,无火不熟,无风不发育,若缺虚空肢体怎分离”[2]这一观点,强烈说明了五种基本元素即是构成人体的基础物质,亦是进行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核心能量。五源平衡,是月经正常的前提,受孕坐胎的关键,故其又言,男子以精为本,女子以血为源,精液注入处精囊、卵巢有大小之别,外形好似肿胀一般,在脐脉的左侧潴聚,与左肾相连。二者交融,精血合凝,五源协调,胚胎分化而发育,这就说明生殖的根本在于五源,以五源为物质基础,男精女血合而成形,胎孕乃成。

精卵在正常五大元素催生下,通过其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而促进胚胎发育孵化出各种器官,土源以坚而凝的功能,生长发育骨骼肌肉等。水源以湿润聚拢的功能生成血液、味觉等。火源促进成熟,色泽体温及视觉。风源产生气息和感觉神经,空源产生九窍,司音响。先天源于父母生殖之精的五源,具有各自的属性与功能,在出生前就已经形成,它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后天增生的五源依托母体脾胃的运化功能,得到的精微物质通过胎儿脐带传送,犹如水塘的水通过水渠,滋润着庄稼,使之发育成长。形成的五源是促进机体组织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物质。故它能不断充养机体固有的原始五源,使其保持长久的活力而不枯竭。不论是源于父母的五大元素或后天增盛的五源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起着至关重要的助推作用,它的盛衰与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密不可分。胎儿依托机体每个周期出现的不同元素的“隆”及母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在母体内每7d分化发育1次[3],且独具藏医特色理论的发育规律,将人体的胚胎繁殖过程即从精卵结合到胎儿分娩的全过程分为3个时期,鱼行期、龟行期、猪行期,形象且不乏科学性。原始物质父精完成骨骼及脑髓的发育,母血生成血肉脏腑,自心生出官能意识。胚胎依次分化形成头、体胎、四肢、五脏、六腑,9个月即38周内才能发育成熟。漫长而极其复杂的胚胎发育造就过程,易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五源发生紊乱,产生畸形或出现异常的病理现象。同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证实生殖细胞的染色体遇到某种外界因素会发生突变,从而影响个体的正常发育,甚至个别遗传后代有异曲同工之感。

对此在孕育期,藏医特别关注孕妇的饮食喜好、行为起居、过分禁忌造成不良后果等。通过科学而形象的比喻阐释了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分化的详细过程,并把母体与胎儿的这种作用关系用“庄稼、水渠、水塘”的比喻方法做了说明。从而证实原始五大元素和饮食中摄取的五源,是促进各个器官及识蕴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以此进一步论证了五源平衡与人体的自身免疫及健康发育联系紧密并起着至关作用。

3.1 五源之“土”与不孕不育 五源之“土”在宏观上以稳而硬之属性,微观上以重、顿、稳、干、柔、润等的性质,且以坚固、集合、承载、受纳等特性作为种子接受和发育基地。藏医以无土无躯,无土则无法构成物质胚胎为根本理论,对于妊娠的建立和维持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保护和营养子宫内膜,为胎儿发育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并在《四部医典》[4]補阳章节形象指出若土源不足子宫如同瘠薄干旱的土地,下了种子也不会出苗一样。深刻提出若土元缺损不足,其他四源虽充盛,但因缺乏坚而硬的功能,精血不能互相混合、凝固等致无法受孕。临床上因过分减肥或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多次清宫史破坏和丧失“土”之重、润的特性,降低内膜对胚胎接受能力,造成子宫内膜受容性差的患者屡见不鲜。

3.2 五源之“水”与不孕不育 五源之“水”在宏观上,藏医认为具有湿而润的特性,细分为稀、重、钝、凉、润、软、柔等性质,具有稀释、下沉、滋养、湿润及聚拢机体的作用,并特别说明“水”能聚集或吸附一切,卵子与精子靠水之引力般吸附作用才得以成功受精、卵裂,形成胚胎。水即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又是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水是胚胎生存的物质条件,也是影响胚胎生长发育、繁殖等重要的物源之一。胚胎的形成如果具有土源,但缺乏水源,如同粉末和灰尘无法聚拢,反之如同油脂或水的特性滑而湿,凸显五源的相互协作性,且藏医认为生殖之本精血的五源之“水”特性占据明显。但当水源特性稀、凉过盛时,如同土壤水分过多,水生植物生长泛滥,使宫腔环境发生改变,引发子宫肌瘤,息肉等致不孕。尤其子宫肌瘤可引起宫腔变形扭曲,子宫功能失调,改变子宫收缩力,使宫腔延长增大,改变宫颈位置或阻碍输卵管开口,导致宫内生化环境的改变,从而阻碍精卵结合、配子的运输或胚胎移植,由此降低种植率和妊娠率。

3.3 五源之“火”与不孕不育 五源之“火”具有热、糙、干、锐、轻、润、动等性质,在宏观上以热而锐的性质使一切物质成熟[5],具有促进胚胎发育、机体运动、输送血液和精华,胞络畅通,胞宫寒温适度等功能。而随着久坐、熬夜、喜食冷饮,穿露肚脐装等社会生活起居的不断演变,发生五源之“火”缺损的因素频繁发生,以致宫寒及生殖之根肾失封藏。藏医经典理论一致推崇养护肾脏以肾区保暖为根本,“火”在藏医里除成熟之功效外具有封藏、闭藏作用,机体的各个功能都离不开五源之“火”,当肾脏之“火”亏损,贮藏精气的生理功能遭到侵害,生殖方面表现为女子月经紊乱、闭经、白带过多、排卵功能障碍、胎动不安、滑胎等,男子遗精、早泄等。故此,精藏于肾,能生殖繁衍,肾火疏泄卵子排出,反之补肾,益精血,便可改善免疫性排卵功能障碍。

3.4 五源之“风”与不孕不育 藏医名著《医学红卷》指出,肾与卵巢子宫相连,卵子藏于肾,肾是生殖之根,先天之本。其精卵的正常发育与疏泄依赖于五源之“风”的鼓动,在《蓝琉璃 》人体形成时提到,虽具其他四源,缺风则不能发育,“风”以轻而动的特性使物质擅动易变,且以轻、动、寒、燥、干、糙等特性助受精卵向宫腔方向移动最终着床,故风的特性异常表现为精子生存率低,不活跃,卵子内生动力不足或不能正常发育成熟,致输卵管异位妊娠及排卵功能障碍,并因胚胎停育等因素而不育。五源之“风”即藏医三因之“隆”,相似于中医学“气”,血液依靠“气”相伴运行,气行畅通,对人而言具有通全身、主运动、运营养、排废物等性质,会增加子宫输卵管的蠕动,营养神经,改善卵巢等内分泌腺体的供血,促成熟的卵泡排出,同时通过改善子宫的血液供应,促进蜕膜增值、再分化,有利于孕卵成功着床。而当人们处于较大压力下或受内外因素的不良影响,三因之“隆”偏盛,出现焦虑、抑郁、多疑及神经质等个性特征,且运行在大肠、密处、膀胱、大腿内侧等处,位居腰髋以下部位的“吐塞隆”主管精卵、大小便排泄、储存和胎儿分娩的功能出现紊乱,卵子不能正常排出,出现月经紊乱甚至无月经,卵巢不排卵或者排卵不规律,造成不孕或怀孕困难。科学研究显示心理压力已成为影响人类生育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综上所述,五源作为人体形成的基本元素,精卵的结合、分裂,胚胎的发育、分化、分娩等过程,都是在五源的特性和性能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的,五源缺一即不孕亦不育。一寒(水源)与一热(火源),一轻(风源)与一重(土源),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相互平衡与协调下,保持着密切而又复杂的辩证关系共同完成胚胎种植与发育。“无土无躯,无水骸难聚,无火不熟,无风不发育,若缺虚空肢体怎分离”这一学术观点浓缩凝练着深邃的哲学思想,五源即是受精卵成功结合的基础物质,亦是胚胎发育成熟所不可或缺的能量和基本元素,为承载、受纳胚胎提供优质土壤,为机体的存在、增长、运动提供空间并保持宫腔环境的平衡。从先天五源不足与后天五源失衡致病因素出发,且以“补其不足,调其不平”的整体观治疗原则,不断认识和完善不孕不育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方法,积极挖掘、整理藏医治疗不孕不育症的经验方。为临床治疗注入新的思维视角及方法依据,努力适应现实需求,打破传统单一医学模式,为多种医学相结合的全新医学模式奠定基础,使藏医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并有望发展成一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基础科学原创性理论,最终走向世界,为人类健康繁衍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敦巴夏加土巴.录入《甘珠尔》的医著选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60,62-73.

[2] 马哈金达.月王药诊[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8,10-13,19.

[3] 卡切·达哇翁嘎.月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670.

[4] 宇妥·元丹贡布.四部医典[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16,17,62.

[5] 嘎玛让雄多吉.深奥医道[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1-12.

猜你喜欢
发病机理不孕不育
银屑病病因、发病机理及治疗的研究近况
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机理研究及针刀治疗疗效探讨
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奶牛乳房炎发病机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研究进展
免疫性抗体对女性不孕不育检测的临床意义
“不孕不育”的水果都怎么来的
百度:突然被唾弃
百度:突然被唾弃
心理护理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