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跃红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6)
农民是农业的主体,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当前,正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而高素质农民培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高素质农民培育作为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服务等多个环节。培育高素质农民是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必然要求,加快健全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支持体系对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创新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素质农民指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综合素质较高,能够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运用新设备、新技术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新型农民。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重点是为了能够加强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使得农民的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带动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培育高素质农民是推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所在,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现实需要。高素质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农村专业技术人才、乡村治理人才等一样,都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培育高素质农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协同推进。
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农民。要在全国范围内培育出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必须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农业生产是一个周期较长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因此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生产技能,要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一定的农业专业知识。高素质农民既是农民的一种职业,也是一种社会身份。高素质农民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能够利用农业科技和现代管理方法对农业生产进行管理并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农民。培育高素质农民就是要让更多农民成为高素质人才,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人口老龄化、妇女化和少子化现象日益严重。而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小、流转不规范,规模经营主体难以有效对接,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高素质农民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具备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是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通过培育高素质农民,可以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经营管理能力、技术服务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有利于破解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瓶颈[1]。同时,高素质农民在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与市场对接,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社会化服务等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化、标准化、优质化、特色化转变,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我国,城镇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城乡差距仍然较大,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仍然相对落后,城乡二元结构仍然存在。推进乡村振兴,需要通过高素质农民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高素质农民具有较强的技术、管理和经营能力,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农业生产效益低等问题,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既需要城市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撑,也需要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民是生产的主体和主要承担者,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需要更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加入现代农业建设中。高素质农民是一种新型职业农民群体,是指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农民。因为其具备一定的综合素养以及专业技术水平,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运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和设备进行生产活动。因此,将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中来进行培育和管理,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通过培育和管理高素质农民队伍能够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供人才支撑。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政府资金投入不足是导致农民培训工作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在资金方面的投入不足,主要体现在:首先,政府在农民培训方面没有投入足够的财政经费。我国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但是这些政策在实践过程仍然没有发挥出其原本应该具备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许多培训机构往往会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甚至有些机构会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在这一情况下,培训机构会选择降低培训质量和培训效率,进而导致农民培训工作效率不高。其次,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农民往往不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许多农民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高质量的培训,进而导致农民的生产生活效率降低。很多地方政府无法结合当地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来制订符合当地特色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方案,导致培育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进程,也会给地方政府带来财政方面的压力。
当前,我国培训机构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常常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农民的实际生产生活与理论知识往往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首先,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脱离。因为当前农民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在进行培训时往往会出现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因为培训机构对农民的实际需求不够了解,所以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常常会出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脱节的现象[2]。其次,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脱节。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情况较为落后,政府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来促进农村地区发展,但是这些政策往往缺乏具体实施细则,导致乡村地区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因此在对农民进行培训时,必须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培训内容的制定和实施。
农民培训管理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管理机制不完善。当前,我国农民培训工作处于初步阶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农民培训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机构缺乏科学性等。其次,管理机制不健全也体现在高素质农民的认定制度不完善、资格审查制度不健全等方面。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相关部门缺少对高素质农民进行认定的有效制度,使得一些高素质农民并没有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也使得政府在制定相应政策时缺乏充足的依据。最后,管理机制不健全还体现在农民培训信息收集工作不到位、信息反馈机制不完善等方面。当前,我国农民培训信息收集工作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相关部门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这一问题会直接导致农民培训工作无法实现全面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农民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不仅要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由于农民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缺乏正确认识,认为这是一种“形式”,根本没有必要,因此导致相关政策无法有效落实。例如,一些地区的农民对培育高素质农民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只是走形式、搞形式主义;一些地区的农民对此表示反对,认为其只是一种“形式主义”。这就导致部分农民不愿意主动参与到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
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部分地区的政府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地区的政府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部分地区的农民对此缺乏正确认识。例如,一些地区的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些地区政府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缺乏宣传力度;一些地区的政府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缺乏足够重视[3]。
部分地区的政府虽然制定了相关政策与制度,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一定的保障机制。例如,一些地区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工作中;由于很多地区缺乏专业的人才,导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在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由于缺少专门的培育机构,因此教育培训工作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生产经营相结合,导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片面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缺少专门的培育机构。目前我国农村地区仅有少数几个国家级、省级涉农教育培训机构,这些机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少会邀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为农民授课,这导致部分农民难以掌握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技术,影响了农民培育工作的质量。
2.缺少具有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由于部分培训机构在培养农民方面缺乏专业技能人才,因此一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只能由非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3.教育培训资源并没有得到优质的配置。在对教育培训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我国农村地区缺乏专门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资源配置。虽然近年来国家在农村地区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但这些资金大多用来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农业生产,用于高素质农民培育方面的资金并不多。另外,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教育培训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一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难以在农村地区有效开展,因此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是我国农村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对于知识与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农村地区的教育培训机构缺乏科学的培训内容设置,导致农民所需的知识与技术无法有效满足,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例如,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部分地区缺乏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在农村信息服务方面,部分地区缺乏对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深入研究,导致农村信息化发展较为落后;在农业科技培训方面,部分地区缺乏对农民所需技术进行全面了解,导致农民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需要的相关技术不了解、不熟悉[4]。
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设置,导致农村地区教育培训机构无法满足农民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无法提升农民参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积极性。例如,在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部分地区缺乏对农业科技的深入研究与开发;在农村信息服务方面,部分地区缺乏对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深入研究等。
从培训的形式来说,目前在高素质农民培育方面的培训工作形式还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培训,难以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素质农民的培训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利用互联网进行培训、利用实践基地进行培训、利用参观学习等。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教育培训机构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缺乏优质教育资源;二是教育培训机构的专业人员缺乏,难以满足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需求;三是教育培训机构对农民开展的培训工作缺乏创新意识,难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实践需要;四是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不重视农民的实践能力培养,没有与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相结合。
从微观层面来看,高素质农民的培育工作需要政府给予支持,而在支持过程中,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从实践情况来看,政府缺乏激励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激励对象不明确。政府在对高素质农民进行培育时,缺乏对培育对象的明确定位和划分,导致部分农村地区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对高素质农民的认定和管理工作也不够重视。二是并没有形成非常完善的激励措施,在对高素质农民进行培育的过程中,政府应该给予资金上的支持与政策上的倾斜。当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激励机制、激励方式不够合理。
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政府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激励措施:一是加强财政扶持力度;二是制定优惠政策;三是实行物质奖励制度。除了上述三种激励措施以外,还可以采取精神奖励和荣誉称号等形式,以充分调动高素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宏观层面来看,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支持力度,从而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
从农业部门的角度来说,很多农业部门中的组成人员的文化水平都较低,其思想观念也相对比较落后。尤其是部分农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其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20世纪的水平上,他们对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缺乏准确认识,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此外,由于农业主管部门普遍存在人员不足、力量薄弱的问题,导致部分地区无法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从农民自身来看,农民缺乏科学的生产观念和生产技能是阻碍其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主要因素。此外,由于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许多农民认为做农业只是“挣钱”的一种途径。因此,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农民缺乏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因为目前农村地区农民的文化水平都相对较低,所以没有办法对先进的科学的生产技术进行熟练的掌握。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农民就会选择外出务工。从社会层面来看,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仍然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和“半劳力”。他们大部分人文化程度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差。这些人在外出务工之后,很少会继续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和“半劳力”大多是年龄较大、文化水平较低的人,他们很难掌握先进、科学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5]。此外,由于我国农村地区还缺乏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所需要的实践基地和实训基地等资源条件,这就导致我国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缺乏实践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
高素质农民培育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加快制定高素质农民培育标准;二是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长效机制;三是加大对高素质农民的政策支持力度;四是加强对高素质农民的管理服务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建立起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制度,明确职责,建立起高素质农民培育标准、制度、资金以及管理服务机制等。同时,要加大对高素质农民培育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高素质农民的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更好地推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开展,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当前发展形势的法律法规,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二是加强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监管。建立健全相关监督机制,加强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监管力度,明确政府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应该发挥的职能。三是必须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中的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可以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政策,为高素质农民培育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例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制定补贴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农业保险政策等[6]。四是完善高素质农民培育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最大限度地保证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对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进行全面评价,确保其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的有效性。
1.建立培训基地遴选机制。各地要结合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和农民的实际需求,按照“突出特色、自愿申报、择优遴选”的原则,优先在国家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等高标准基地中遴选培训基地。
2.强化培训基地管理。各地不仅要进一步完善培训基地管理制度,而且要做好对培训基地的监督以及检查工作,使得培训基地的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要健全完善基地准入制度,规范审批程序,加强与基地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强化对培训基地的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抽查,建立健全考核制度。要充分利用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专家资源和师资队伍,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指导,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强化对培训基地的支持和服务,为其提供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生活设施[7]。
一是围绕重点产业和行业需求,开展分层次、多形式、开放式培训,提升培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理事长等不同群体需求,分类制定培训课程。突出产业特色,做好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训工作,使得农民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并挖掘其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三是探索制订“一人一策”“一人多策”“一村一策”培训方案,开展差异化培训。积极探索网络直播、电视录播、远程面授等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教育培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