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校企村”职业教育模式探析

2024-02-17 23:21:02李光泉杨同华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乡镇企业校企院校

兰 帅 李光泉 杨同华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 南昌 33004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培养懂技术、懂管理的乡土人才[1]。如何将农村职业教育联合社会各界赋能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各类乡村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个关于乡村振兴的总目标[2],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各种利好政策的推行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初见成效,但鉴于乡村振兴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农村职业教育助力全面乡村振兴还存在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师资力量不充足、科学基础不坚实等问题。为此,诸多学者对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进行深入的分析,并进一步将“校企村”模式引入农村职业教育以形成地方院校、农村、乡镇企业等三方协作的局面[3],为进一步加深产教融合、增强师资力量、夯实科学基础、助力乡村的全面振兴打下了强有力的基础。以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为切入点,将地方院校作为“校企村”模式中连接农村和乡镇企业的关系纽带,对其自身的角色定位、所面临的各种现实困境、如何规划实现路径等进行探析。

一、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的角色定位、意义和政策依据

(一)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的角色定位

“校企村”作为产教融合教育的一种具体模式,地方院校、农村和乡镇企业都有自身的角色定位。首先,地方院校主要包括地方涉农高校及中等职业院校等相关学校。地方院校作为“校企村”中连接农村与乡镇企业的关系纽带,有它的优势所在,比如地方院校具有“土著性”“缘地性”等天然优势,是当地历史文化演变、社会结构变革、产业升级转型等直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校企村”模式中可以发挥联通社会关系、均衡资源利益、提供政策建议等作用。其次,农村作为“校企村”中的基层单位,是地方院校和乡镇企业进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舞台,不同地区的农村因其自然条件、乡村文化、产业结构等特征,具有多元化的乡土特色,这也为“校企村”模式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最后,乡镇企业在“校企村”模式中扮演推动者的角色,其拥有的实践场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生产要素是此模式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进一步对“校”“企”“村”等三者的职能进行深入分析,“校企村”模式中地方院校、农村、乡镇企业分别对应其教育培养、人才引进、产业供能的内在含义,借此可以引申出“育人业”这一概念。“育人业”不仅是对“校企村”模式中功能与目的的浅层解读,更是对于“校企村”三位一体以教育人、以人兴业、以业哺教这一良性循环的深层表述。借此循环,“校企村”三方不仅可以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也可以形成拥有共同愿景、互帮互助、社会交互、情感交流等特征的学习共同体,以助力乡村的全面振兴。

(二)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的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五个乡村振兴的总目标,实现这些目标是对乡村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乡风建设、治理提升和生活质量等五个方面的全面振兴。其一,地方院校通过职业教育手段进行农村各类人才培养,可以拓宽农村人力资源的应用广度、加深人力资源厚度、提高人力资源价值,从而满足乡镇企业的人才需求,加速地方院校科研成果的落地转化,进而实现乡村产业兴旺这一目标。其二,地方院校可以针对当地乡村的生态特点和生活习惯等制订贴切的生态改善方案,联合当地政府通过座谈会、生态知识宣传、基层访谈、房屋排查等方式引领乡村居民树立新时代生态环保意识,明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经济优势[4]。其三,农村的乡风文明是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变逐渐形成的,因此具有地域性、历史继承性、稳定性、社会认同性等特点。良好的乡风建设需要深入了解其形成历程并对其进行谨慎的甄别扬弃,抓住乡风文明来源于人的观念这一切入点,循序渐进地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农村居民整体素养,从而实现建设优良乡风这一目标。其四,乡村的治理涉及经济水平、文化历史、政策倾向、产业结构等多个领域,因此,对于乡村治理要加强基层单位的民主与法治建设,构建地方院校、农村、乡镇企业、政府等多方稳固交流的平台,实现各方意见的有效交换,通过“自治”“共治”“社会协商”等形式达到乡村治理有效的目标。其五,“校企村”这种模式可以根据乡镇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对农村居民进行定向培养,使农村居民习得或提升自身职业技能,然后进入乡镇企业实现技能变现来提高其收入水平,进而最终实现乡村生活富裕这一目标。

(三)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的政策依据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要求依托职业院校等机构,面向“三农”提供产业链技术培训服务及技术支持,为脱贫致富提供持续动力。提质培优行动计划还专门拟订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农业农村部会同教育部进行了首次遴选建设工作。2021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突出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乡镇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目前,国家大力支持职业教育联动农村、乡镇企业等社会各界进行乡村人力资源开发,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校企村”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地方院校、农村、乡镇企业的职能优势,实现“育人业”的以教育人、以人兴业、以业哺教的良性循环,创新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动乡镇企业产能升级。

二、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的现实困境

(一)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的社会地位弱势

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定位、价值指向和社会功能等都针对农业、农村与农民培养,这与“三农问题”紧密相关[5],但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农村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中等)教育相比存在严重的地位弱势问题。首先,从意识形态层面来看,封建时期的儒家思想在很长的时间内占据着教育的主导地位,其“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对中国人选择教育目的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今日,大多数家长还是倾向于让孩子接受普通高等(中等)教育而非职业教育,他们普遍认为这才是最好的出路,对于学一技之长的职业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尽管国家近些年一直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农村职业教育,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地方院校无论是生源、师资队伍还是硬件设施等办学条件与普通高校相比仍处于落后地位。其次,从现实层面而言,农村职业教育实施的主体是地方院校,而地方院校相比与普通高校在诸多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目前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感偏低,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会选择地方院校接受职业教育,这就导致其生源质量不高,难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很多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堪忧,而且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相比于普通高校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处于弱势。尽管中央政府要求对于教育事业的资金拨款额度逐年提高,但现实中支持“三农”发展仍然有三万亿元的资金缺口[6],农村职业教育可以从当地财政获取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总之,不管是从意识形态层面,还是从现实社会层面,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均处于弱势地位,这将束缚地方院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步伐。

(二)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的教育职能失真

地方院校受其生源质量差、财政拨款少、社会认同感低等问题困扰[7],发展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导致其本身的教育职能也变得畸形失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很多地方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上为了吸引生源,不再对接农村的真实需求,而是一味地设置社会热门专业,但是其师资力量又不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导致了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其二,一些地方院校因为资金不足,转而开办大量文科类的专业,看似专业设置充足,但学员并没有真正获得可以在社会谋生的职业技能,这就背离了职业教育的初衷;其三,部分地方院校的教育目标已经偏离既定轨道,将课程设置为与普通高校相同的内容,一味追求升学率,成为普通教育的“仿制品”;其四,地方院校与乡镇企业对接不够紧密,导致学员在学校只是学习理论知识,从而缺乏真实的社会实践经验,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能力不足;其五,地方院校没有形成成熟的跨地区合作机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中介的职能,与其他地区的院校、乡镇企业合作松散,出现不能及时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的办学理念、就业岗位信息获取滞后、资源信息交换不充分等问题。

(三)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的科学化进程滞后

当前,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在线教育实施效果仍不理想,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被放大,如网络教育资源欠缺、在线教育平台建设以及远程教育模式等方面仍有待完善等。首先,农业领域涉及农、林、牧、渔等众多方向,而将这些知识资源按地域、专业、内容等因素整合成网络资源知识库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目前农村职业教育领域的人才短缺、资金不足等现实问题是构建农业网络知识资源库的最大困难。其次,农村居民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普遍较弱、整体的信息素养不高、基础信息网络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也在束缚信息技术助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国内对接职业教育的在线网络平台多数处于实验阶段,还没有大规模进行深入实践,完善职业教育在线平台的构建与落地实施仍旧困难重重。最后,地方院校的职业教育模式大多是照搬普通教育,教育和技能培训结合得较为生硬,没有成熟、科学、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与其他体系成熟的学科融合也不完善,应进一步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关系学等体系较为完备的学科进行深度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体系科学化。

(四)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的师资匮乏

地方院校的教师既是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主力军,也是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关键,但面向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仍存在理论知识悬空、“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下乡助农力度不够等问题。首先,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主要来源于地方院校,而地方院校存在教育目标错位、教育内容失真等与农村和乡镇企业融合不紧密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将职业理论知识在乡村振兴平台上结合乡镇企业落地实践,从而导致“知识悬空”的现象,使得本就杯水车薪的师资力量不能有效地为乡村振兴供能。其次,地方院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还不能弥补社会需求缺口,《2020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地方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占专任师资的比例约为55.3%,相比较2015年有明显的提高,但其多分布在教育发达的地区,如果按照1∶18的师生占比进行计算,截至2022年年初,“双师型”教师在我国仍有约23万人的缺口[8]。如何促进校企合作,培训出具有双重能力、双重职称、双重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弥补职业教育的需求缺口,仍是亟须解决的问题。最后,地方院校下乡助农的力度仍需加强,如何复制并推广“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团”等下乡助农模式仍需深入实践。

三、地方院校服务“校企村”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愿景共建:增强职业教育地位,联通供需轨道

建立地方院校、乡镇企业和农村的共同愿景,需要依靠政策支持,厘清企业与农村发展所需的人才培育方向,并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材施教,方能充分发挥地方院校的教育职能,培育出乡镇企业和农业急需的实干人才,推动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农村振兴稳步推进,也能为地方院校铸就良好口碑,切实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促进“育人业”的健康循环。第一,职业教育在教育系统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究其原因还是源于现实和观念两个方面。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生源不足的问题,教育部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定初中毕业后进行学生分流,一半的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一半的学生接受普通教育,坚持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职业教育的生源问题,可以缓解未来社会对技能人才需求的燃眉之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大批有知识技能和良好品德的职业技术人才将会在社会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逐渐纠正“职业教育不如普通教育”的错误观念,将职业教育的地位与普通教育拉回到同一起跑线上。借助政策的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在生源紧张的问题上会得到一定的缓解,“校企村”职业教育模式也应该在内部搭建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根据每个学员的技能需求、性格特点、职业倾向等做到因材施教,从外部借力实现内部的“热启动”,形成“育人业”的健康循环,从观念和现实两个方面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第二,要重新梳理人才培养方向和社会真实需求的关系,认真体悟政策引导方向和地域性人才缺口方向,将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从升学、市民化等“脱农”“弱农”“离农”的错误方向拉回到“强农”“建农”“惠农”的正确轨道上来[9],落实“一村一大学生”工程,选取农村本土人才进行职业教育培养,增设农产品网络销售、休闲旅游业、物流运输业等与农村二三产业相关的课程,删减学员与当地产业不对接、过时的知识结构,采取课堂教授知识与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10],切实提高农村本土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疏通人才培养和就业岗位的渠道,满足农村地区发展的内在需要,形成当地特色产业结构,最后通过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校企村”三方联通助力不仅可以在社会观念上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还可以在现实中打通供需渠道,推动职业教育社会化,最终实现农村职业教育自信自强和供需轨道的联通顺畅,以助力乡村的全面振兴。

(二)科技赋能:科学技术助力职业教育强袭前进

在当今时代,科技能为职业教育的升级转型注入强劲的发展动能,科学的体系则是职业教育承接能量稳步前进的立身之本。一方面,在疫情背景下农村在线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被放大,知识资源不充足、网络设施不完善、农村居民信息技术能力不强等问题成为其发展的“陷足泥潭”。针对此类问题,“校企村”等三方应发挥自身优势,由农村和乡镇企业收集知识空白点并结合院校智力资源进行定向的知识资源库自建和共建,地方院校也可以通过召开信息技能培训会、科技特派团下派等方式来提高农村居民和乡镇企业职工的信息能力[11],并构建起“掌上农技”信息服务平台,给予农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服务。如江西农业大学就依托“掌上农技”网络平台开展“五个一”品牌的实施,专家团队通过线上微课堂传授相关知识,并结合线下实地指导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12]。同时乡镇企业可以将物质资本转化为信息资本,完善当地网络设施,通过投入信息资本来提高产业的产出效能。另一方面,职业教育体系的科学化也对其发展产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结合乡村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教育内容、培养体系、管理制度等,引入心理学、管理学等体系完备的学科,为农村居民提供科学的职业选择机制和高效的管理体制。科学至上、科技赋能和构建科学的教育体系是对职业教育科学化的源头供能和质量优化。

(三)师资建设:深掘职业教育的兴教之源

师资作为“校企村”职业教育模式中的兴教之源,是引领农村职业教育稳步前进的中坚力量。为解决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还存在的理论知识悬空、下乡助农力度不够等问题要从源头出发,加强职业教育的师资建设。首先,源头引流,师资队伍应适配地方特色发展。以发展当地经济为导向,在地方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等单位进行人才的“双向选择”来组成科技特派团,在农村一线担负政策解读咨询、业务指导培训、科技创新创业、技术难题攻关、科技资源引进等职责,只有把对当地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深度推进产研融合,升级当地产业结构,践行“做学合一”的教育原则,才能将“悬空”的知识“落地”,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其次,拓宽源头,应扩张“双师型”教师规模。要积极引进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人才,从当地产业需求出发,将专业实践能力、产业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能力、教学研究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国际合作能力这六种“双师型”教师能力作为衡量标准;人才引进后要加强校企合作、深度推进产研融合、升级当地产业结构、完善培养路径以便吸引更多人才,打造出引领当地发展的“双师型”师资队伍[13]。再次,活化源头,师资队伍应深入农村生活。欲要“化农民”先要“农民化”是晏阳初先生对于乡村建设队伍的基本要求,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农民化”需要与农民生活结合在一起,只有深入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站在农民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并帮助农民完成从“他救”“他助”到“自救”“自助”的过渡,从而实现“化农民”的教育目的。地方院校还应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建设“科技小院”长期驻扎农村一线和农户开展结对帮扶[12],按照“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标准,针对当地农村产业的具体问题进行技术展示、技能培训、产业创新等,以“科技小院”的形式提高科学技术使用效率,增强下乡助农力度、培养农村居民科技素养,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最后,澄澈源头,应注重师德培育。农村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应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将“敬业乐群”的职业道德准则贯彻工作始终,使其热爱自己的事业并拥有合作互助的精神。正本清源,只有师资队伍拥有“敬业乐群”的道德品质,才能成为职业教育的“源头活水”,成为一支技术精湛、知识渊博、道德崇高、贴近农村的新时代农村职教师资队伍,进而更好地与农村、乡镇企业合作,达到师资队伍的“校企村”三方共建、三方共培、三方共用的目标,引流、拓宽、活化、澄澈农村职业教育的兴教之源,以解其发展缓慢之渴。

猜你喜欢
乡镇企业校企院校
乡镇企业成为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47期)2016-07-14 14:35:47
分析我国乡镇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校企合作五反思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