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平 雷世平 田 禾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以智能时代为引领,帮助与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情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过程,需要社会、学生、学校的共同努力,不断形成同力、同心的劳动教育合力。从社会发展出发,劳动教育不仅要营造浓厚的劳动氛围,还要做好舆论指导工作;从学校教育出发,推进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以教育方式、内容及师资为抓手,发挥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意识、习惯等层面的作用;从家庭层面出发,家长应为学生营造良好榜样与家风,提高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应充分发挥智能设备、智能技术、智能手段等要素,重构劳动教育的实践场域,使劳动教育拥有全新的育人形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是一种全新的学科,主要用来分析、探究及发掘人类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拓展与延伸,具体指以计算机科学为前提,由哲学、心理学、计算机等交叉学科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开发、研究用以拓展、延伸、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方法、理论、系统的技术科学,能产生一种以与人类智能相同或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的系统。该领域主要包括“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语言识别”“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案例+发展简史+商业应用》指出,人工智能的持续发展使得机械设备与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的劳动形式,并且在未来发展中,人工智能不仅能够完全解放人类繁重的劳动力,而且可以有效提升劳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现代化发展[1]。
一是转变体力劳动模式。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升了人类劳动的效率,转变了传统的劳动模式,解放了繁重与重复性的劳动。在农业层面,农民能够从耕作者转变为机械的操控者,农业的自动化与机械化水平将得到全面的提升;在工业层面,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帮助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规模与质量,让工人从加工者转变为设备操作者;在服务业上,人工智能将使服务人员转变为机械,不仅提高服务水平,还能更好地分析、记录、处理顾客的多样化需求。二是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伴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劳动的维度、内容被不断丰富,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图像识别、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等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卫生、航天、医疗、教育等领域,推进产业结构的完善与优化,并且催生出更多新型职业和岗位[2]。三是对劳动者素养的要求。智能时代强调创造性劳动与开拓性劳动,人工智能技术将人类从繁重而重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时间、有精力去探究“更深层次”的劳动形式,创造出更多优质的劳动成果。因此,智能时代会对劳动者的信息素养、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劳动精神提出较高的要求。
假如数据被赋予“背景”,那么它便成为“信息”;假如数据可以提炼出“规律”,那么它便是“知识”。假如数据可以为我们提供“决策”,那么它便是“资源”。人工智能是以数据信息为基础的数据技术,能够赋予“背景”、提炼“规律”以及制定“决策”,是人类文明持续发展的“新资源”。在智能时代,劳动教育拥有了鲜明而独特的时代烙印,教育内容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并被赋予新的价值和意蕴。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劳动教育是有关劳动价值观的育人过程。劳动是衡量人生目标的标准,个人发展对社会、国家、人民的意义,正是通过劳动这一形式反映出来的。培育大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是我国劳动教育最本质、最基本的原则。伴随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与发展。以往较为简单的劳动形态发生了深远的转变,智能劳动、数据劳动、虚拟劳动等劳动形态不断出现,使得传统劳动变成多变而复杂的劳动过程,不仅拥有更加多元多样的劳动形态,还能呈现出智能化与数字化的特性,为学生形成全新的劳动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引领学生通过智能化劳动,正确认知和理解智能劳动的时代价值,以缜密而科学的理性思维,分析机械生产的“智能劳动”与人类创造价值的“个人劳动”所存在的差异[3]。人工智能在广泛应用后,人类不断从繁重而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要求大学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服务性、交互性、创造性等脑力劳动中,从而感受到劳动的审美意蕴,自觉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复兴、社会经济发展联系起来,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劳动教育,旨在培育出能够适应智能技术发展需求的劳动者。现阶段,人类正处于以大数据、虚拟现实、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标志的时代,衡量劳动的尺度更加多样化。显然,各种算法技术、机械学习以及自然语言等智能技术,将成为首要的、必备的衡量标志。为此,劳动教育也应发生改变,应将培育新型劳动者放在首要位置:首先,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结合人工智能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发现,智能时代下的人类劳动应是脑力劳动,需要劳动者从“操作型”转变为“知识型”。伴随时代的快速发展,学生所接受的知识还难以满足智能劳动的要求,因此,应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内化各类智能技术、信息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劳动能力与素质[4]。其次,培育学生的人机协作能力。在智能时代,人机协作将成为常态,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机械设备为抓手,创新教学形式,拓宽实践教学场域,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培育学生人机交互能力。最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智能时代,智能技术虽然将人类从繁重而重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但也给人类文明的存在与发展提出了挑战,即人类将被智能机器替代的危机。所以,培育拥有创新能力、创造意识的劳动者势在必行,以此均衡好人类发展与机械应用之间的矛盾,确保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在人工智能视域下,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智能协作将成为劳动的重要形式。虽然将人工智能运用到社会生产中,可以让生产模式、方法、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劳动的社会化、多样化、国际化等形式将变得愈加明显,人工智能解放了劳动力,但需要劳动力之间的跨国界、跨学科沟通。由此可见,智能时代的劳动不再是单个行业、企业或个体的劳动,需要科学合作与合理分工,但有分工合作的地方,就要强调“团结协作”[5]。为此,应将团结协作纳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切实实现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从而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效率与优势。当然,劳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在新时代视域下,劳动教育不仅要讲授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等内容,还需要将求真务实的精神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人的主体地位与本质属性受到了冲击,劳动者容易在技术应用中出现各种“不诚实”“不诚信”的问题,所以需要在人机协作中将求真务实的理念与精神传递给大学生。
人工智能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在于:使生产过程呈现出智能化、信息化的特征,以及劳动力结构从操作型转变为知识型[6]。所以,人工智能时代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然而在当前的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中,却存在内容缺失、实践不足的问题。在课程内容上,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普遍局限于对传统理论知识的诠释和讲授,强调对劳动精神、劳动情感、劳动态度等内容的灌输,缺乏与智能劳动、数据劳动、虚拟劳动相关的内容,难以帮助学生认识到人工智能对人类劳动形式、内容所带来的影响。在创新教育层面,智能时代要求新型劳动者拥有从事创造性劳动的素质与能力,可以通过创新创造的方式,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由于课程性质或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创新教育内容始终难以融入劳动教育的过程中,致使很多学生都不具备开展创造性劳动活动的能力。在实践环节上,很多劳动场域、劳动形式、劳动模式都以“校园劳动”与“公益劳动”为主,缺乏与智能时代相呼应的实践形式,导致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与智能时代相脱节,影响到高校培育新型劳动者的质量和效率。
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弱化、淡化的问题,导致大学生劳动观念的错位与缺失,出现劳动价值偏差、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等现象。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催生出大量新型的劳动形式。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强化智能劳动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认识,使其积极地、自觉地、有效地汲取各类信息知识,习得人机协同的本领,拥有参与智能劳动的素养和能力,但要想实现该目标,仅仅依靠劳动教育是不够的,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的作用,营造出氛围浓厚的劳动教育场域。不过在此过程中,面临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缺乏舆论氛围,即大众传媒、网络媒体缺乏对智能劳动的重视,没有持续宣传、报道智能劳动的形式、趋势及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导致学生对智能劳动的了解,仅仅来源于课堂,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新的劳动价值观。其次,劳动资源有限。当前,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资源普遍有限,特别是智能劳动、虚拟劳动、数据劳动等方面的劳动资源。因此企业应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需求,积极开放智能劳动设备、创造性劳动场域及共享相关的技术资源。实际上,很多企业都缺乏参与高校劳动教育的积极性,无法提升劳动教育的开展实效。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需要劳动教育的保障,以劳创新、以劳育美、以劳健体、以劳增智、以劳树德是劳动教育的根本内涵与典型特征。劳动的多元性与多样性决定了教育形式的多样性。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与开展形式,构建一个多样化、多元化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由于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弱化的现状,导致高校缺乏对劳动教育评价的重视,进而出现了以“知识考核”评估课程教学质量、以“劳动结果”评价实践教学环节的现象,这便导致劳动教育对创新、美育、德育等的要求,无法得到彰显与体现。特别在智能时代,智能劳动对学生创新创造、协同合作、求真务实、劳动精神及劳动价值观的要求,难以凸显,致使劳动教育沦为形式,无法充分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在评价主体上,很多院校都以教师评价为主,缺乏对校企评价的重视,导致智能劳动的成果无法得到更深层次、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估,从而限制了劳动教育的发展方向,影响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应站在全局的高度上,明确智能劳动的内涵、特征及价值,构建一个多样化、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善于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深度学习等智能技术。
劳动教育并非一门知识型课程,而是一门集劳动理论、劳动实践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从字面的角度出发,劳动教育就是贯穿于劳动过程中的教育,蕴含着多元而丰富的知识体系,是拥有实践导向的课程体系。大学生在掌握劳动理论知识后,应参与到劳动实践中,出力出汗、动脑动手,不仅锻炼身心,还能锤炼意志,检验自身的专业基础。因此在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应结合传统劳动教育课程的特征及特点完善课程内容体系,帮助学生重塑劳动价值观、培养劳动精神,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劳动者。首先,增加智能劳动、虚拟劳动及网络劳动等内容。不仅要包括人工智能的理论知识、应用现状及趋势,还要明确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彰显的价值,引领学生了解智能时代下的劳动模式与劳动形式。高校教师还应加强校企合作,从企业真实的经营、管理、生产、服务及市场竞争的过程中,获取相关影像资料、数据资料、图文资料,以案例教学的方式,深化学生对智能劳动的认知。其次,增加创新教育内容。创造性劳动的本质是“创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进入深水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产业发展乏力。为此,党和国家将“创新驱动”纳入经济发展战略决策中。当前“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新“动能”,教师应从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创新原理、创新案例、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专利收益等层面,加深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层层推进地融入劳动教育中,传递学生创新方法、创新技巧、创新思维。最后,革新实践课程。人工智能之所以拥有较高的价值与功能,在于云计算、深度学习及大数据这三大基石。一是云计算。云计算主要指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科学服务为人们提供虚拟、动态的运算服务,帮助人类快速处理庞大而繁杂的数据信息。二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主要指人工智能模拟大脑运行模式而进行自我学习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好各种重复性工作。三是大数据。大数据是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存储的技术手段,能够为智能系统提供信息基础。而为培育出新型劳动者,教师应重构实践课程场域,让学生深入到蕴含云计算、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技术的劳动场域中,通过接触、了解、掌握智能技术,提升学生在智能劳动、虚拟劳动及创造性劳动中的能力,强化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的培育。
在“五育并举”的视域下,劳动教育作为必修课程被纳入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利于改变劳动教育被弱化、被淡化、被边缘化的现象。帮助学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成为有利于国家、人民、社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被重塑,要求大学生更深层次地了解、认知智能劳动,从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动技能等层面提升自我、发展自我。虽然学校教育可以从劳动知识、劳动情感、劳动精神、劳动认知等角度,提升学生的劳动素质,但要想真正满足智能时代对新型劳动者的要求,还需要集聚社会的力量。首先,加强社会宣传。一是弘扬劳动精神。在智能时代,大众传媒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作用,弘扬劳动精神、树立劳动榜样、彰显劳动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价值,从而通过响应国家号召,创新劳动模范等形式,营造弘扬劳动精神的良好风尚。二是宣传智能劳动。智能时代对大学生劳动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自主学习”。为此,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应以智能劳动、虚拟劳动、数据劳动为切入点,帮助大学生明确当前劳动的基本趋势,激发学生转变劳动理念,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其次,构建全新的资源场域。在传统劳动教育中,高校所选用的劳动场域或形式,普遍为志愿服务、公益劳动、下乡支教、校园劳动等,然而在智能时代,我国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劳动教育的支持与指引,通过政策法规,集聚企业资源,通过共享企业智能化设备、开创社会化的劳动教育场域及提供大数据、深度学习、云计算等技术支持,保障高校所开展的各项实践教育活动,都拥有充足的物质保障。譬如构建劳动教育基地,通过汇集当地优势企业的智能化设备、数字技术、工作人员以及研究院所的研究成果、专家,帮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形成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劳动精神,强化自身的人机协作能力。与此同时,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方针政策的形式,鼓励企业开放智能化生产环节及资源,鼓励学校师生进入企业,进行劳动实践。最后,加强成果转化。在智能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过程应是创造性劳动,其劳动成果必然是“创新性”的。因此高校应在提高劳动成果的实用性、可行性的前提下,积极搭建成果转化机制,让智能劳动成果应用到企业生产中,成为企业提高自身核心市场竞争力的抓手。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路线,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形成高质量的培养机制。要在学生中宣传劳动精神,指引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美丽、最伟大、最崇高、最光荣的道理,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诚实劳动、辛勤劳动。劳动教育应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劳动精神、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劳动观念,懂得、了解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可以在社会实践中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因此在劳动教育评价中,高校应将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劳动知识、劳动技能作为基本的评价内容。在智能时代,应结合智能劳动、虚拟劳动、数据劳动的特征以及其对劳动教育所带来的影响,优化、重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首先,优化“劳动价值观”与“劳动精神培育”的指标。在数据劳动、智能劳动、虚拟劳动的视域下,学校应评估学生是否拥有“将更多精力投入服务性、交互性、创造性等智能劳动中”的意识;是否明白智能劳动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优势与价值;是否具备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崇劳动的品质。在劳动精神上,我们应重点评估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团结协作情况,包括“态度”“情感”“认知”“结果”,以及是否存在“弄虚作假”“偷奸耍滑”等现象,从而保障大学生能够处理好机械劳动与人类劳动的关系,提升智能劳动、数据劳动、虚拟劳动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其次,重构评价过程。由于劳动教育贯穿于“具体实践”与“知识学习”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对劳动教育的评估,不能以“分数”为抓手,应综合参考学生在“实践中”与“学习时”的“知识习得”与“动态感受”情况,并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将知识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在实践考核层面,应努力打造一个“校企协同”“多元考核”的良好格局,即组建一个以企业专家、学校教师为主的评价小组,通过分析学生在人机协同、创新创造、团结交流等方面的情况,给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的考核结果。最后,构建家校评价机制。通过家校评价,帮助学校充分、全面、有效地评估学生在各项劳动实践中的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及劳动价值观。
党中央指出“要积极推进现代教育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的变革创新”。在人工智能时代,劳动形式与劳动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教育面临着全新的使命和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基本内容,劳动教育应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革新教育内容,推进课程建设,完善并构建评价体系,进而从劳动价值观、新型劳动者、劳动精神等层面,实现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相信在未来发展中,劳动教育将以智能技术为抓手,形成一个动态推进、持续优化、自我革新的教育机制,确保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