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景琼,杨 敏,巴雪琴
(昆明理工大学 交通工程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构建农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国家对冷链物流建设高度重视,中央历年“一号”文件中多次提及冷链物流,2019 年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实施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的建议;2021 年中央提出打造50 个全国田头仓储冷链试点”等要求。 各地方政府也接连出台政策支持落实农产品冷链设施建设,弥补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缺口,加快解决农产品出村进城“最先一公里”问题。 中国土地广博,拥有优越的光热条件、水文资源、生物种属。 隶属农业大国。 据统计,2021 年中国蔬菜、水果的产量高达77548.78 万吨、29970.20 万吨,但损失率也高达30%,造成了巨大浪费(1)。 因此,本文提出应对策略建议,以期为推动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近年来,中国稳步推进冷链设施建设,冷藏车保有量和冷库总量大幅提升,产地预冷、冷藏运输等设施设备建设日益完善。 以冷藏车保有量和冷库总量为例,2021 年中国冷藏车保有量已突破34.14万辆,近6 年的年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 各种车型、动力来源、运输类型的冷藏车保有量均有所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产品在各个阶段的冷链物流运输需求。 2021 年中国食品冷库总量已达1.96 亿立方米,在满足农产品各个阶段存储需求的同时,也进一步缩小了中国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冷库总量和人均冷库拥有量方面的差距。 此外,目前新建或改建冷链物流设施的工作已覆盖超过9000 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田头小站” 和移动冷库已被逐步应用于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中。 农产品的产地保鲜设施总量大幅增长,产地低温处理率和平均冷链流通率有效提高。 总的来说,在推进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 冷链物流需求的驱动、冷链政策的施行、冷链物流网络的布局、动力机制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基础如表1 所示。
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需求的转变,带动冷链物流需求不断提升。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显示,近几年来中国食品冷链市场规模、物流需求均处于持续增长状态。 2021 年,中国食品冷链市场规模已达到4586 亿元、 冷链物流需求已突破2.7 亿吨。 中国农产品流通具有南菜北运、西果东输等流向特征,具有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延长货架期、降低损失率、提高错季销售价格等优势,导致产地仓储保鲜设施的使用需求大幅增加。 同时,因新冠疫情影响使“宅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更多地由线下消费转为线上消费,并逐步形成生鲜农产品的线上消费习惯,城乡间货物流通需求增加,其中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更加明显,农村物流等运输服务的需要更为迫切(2-4)。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流向特点和新冠疫情下居民消费方式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的增长,供需不平衡刺激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国家和各地方政府积极营造良好的冷链物流发展政策环境,从产业规划、指导、疫情防控、财政等多个方面进行部署,推动冷链物流行业朝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 2021 年,全国发布了五百余项涉及冷链物流发展的相关文件, 其中国家层面超过69项。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发展质量、提升监管水平等发展目标, 冷链物流发展步入了新阶段。越来越多的文件聚焦于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部分有关政策如表2 所示。
表2 国家及地方政府发布的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相关文件
冷链网络布局的全面铺开加快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 国家规划多次强调加强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并将改善农村交通物流设施条件列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面(5)。 “四好农村路”和农村“新基建”等硬件软件设施的建设,为完善农村冷链物流运输网络和推广 “淘宝村”“农村生鲜电商+冷链宅配”等农产品冷链销售新业态创造了基础条件。 国家立足中国国情和农产品特征来引导冷链网络布局,着力打造国家冷链物流骨干网。 2020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2020 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2021 年国务院在《“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中提出构建“四纵四横”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的建议,国家发改委据此出台《国家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对建设作出具体安排。 各地方政府“上行下效”、因地制宜地落实冷链物流网络的布局工作,打造各省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 广东省构建“1 个中心+2 个区域网+3 个运营平台” 的冷链物流骨干网络;河北邢台构建“1+5+N”冷链物流骨干网络。 全国供销社系统将骨干网、省域网、围绕城市群发展的区域网与信息平台融合,构建公共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聚焦产地冷藏保鲜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减少短板。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动力机制是指推动冷链设施建设的各种动力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对它产生的作用方式,包括内生动力机制和外生动力机制(6)。 内生动力机制涉及物流企业、物流地产、农业经营者等建设主体;外生动力机制涉及农产品消费市场和国家及各地方政府。 动力机制的逐步形成和正常运转推动着冷链设施的完善,冷链物流需求的急剧增加促进了农产品消费市场的扩大。 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政府及农业经营者等建设主体聚焦冷链设施。 政府通过出台各项规制,完善“顶层设计”,引导建设主体进行标准化、专业化的冷链设施建设,调节市场运作难题,进一步扩大农产品消费市场。 同时建设主体与政府间存在反馈机制,建设主体积极反馈政策有效性、施行情况等信息,政府及时接收并调整政策(图1)。
图1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动力机制
虽然中国的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定的进步,但在结构分布、冷链意识、技术应用、标准体系、发展政策、建设主体等方面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
中国冷链设施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不足。 在总量方面,中国的人均冷藏车保有量、人均冷库总量仅为日本、美国的10%左右, 不足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农产品冷链物流需求。 同时,现有冷链存在各物流环节的设施结构不均衡问题,存储、运输环节的基础设施远多于预冷和保鲜环节,肉类、果蔬、水产品等的产地低温处理率低,农产品的产地预冷、低温加工、冷藏冷运能力还有待加强(7)。此外,设施种类方面也存在结构不均衡问题,如保温车、保鲜车、冷藏车在中国公路冷藏运输装备总量中的合理占比应为20%、30%、50%,但现今保温车和冷藏车占据了85%,保鲜车仅占15%。
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政策倾向、消费需求等多种因素导致冷链设施的建设和分布倾向于城市、沿海地区而非乡村、内陆不发达地区。 当前中国冷藏车保有量呈现华东、华南地区多而西北、西南地区少的特点。 冷库资源则大多集中分布于上海、山东、广东等地,云南、贵州、甘肃等地虽有较多新增冷库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东部地区冷链设施接近饱和,中西部却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从而制约了中西部丰富农产品资源的向外输送(8)。 部分冷链基础设施的建设未与经济活动相协同,无法营造和发挥冷链基础设施的地域空间优势。
冷链意识淡薄是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出现“断链”“伪冷链”的重要原因。 消费者对价格比较敏感,更倾向于经济实惠(9)。 而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冷链会增加成本,导致售价上升。 消费者更多地关注农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价格,而不是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更多地关注农产品的食源性安全,而不是流通安全。 农业经营者等受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影响,在预冷、分级、加工、包装、仓储等过程中“偷工减料”。 如“最先一公里”不进行预冷处理、初加工率不足,中间运输环节不采用或路途中停用冷链运输方式,“最后一公里”冷链配送覆盖率不足。 此外,大部分农业经营者文化知识水平较低,冷链意识淡薄,不清楚田头预冷库、冷藏车等对降低农产品损失率、 延长销售周期等的重要作用,较少或低效使用冷链设施设备, 造成预冷环节缺失、保鲜环节不到位、冷链运输出现“断链”现象,农产品的损失率居高不下。
经过多年的发展,冷链物流技术中传统、单一、不成熟等多种问题明显改善,数字化、绿色化、标准化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和研发中,冷链物流技术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预冷是保持农产品品质、减少损耗、延长货架寿命的必要措施,进行预冷可将降低生鲜农产品的损失率。 但中国农产品产地普遍缺乏预冷装备,且预冷装备的自动化、智慧化水平低,预冷装备的研发、使用未能与农产品的特性契合。 制冷技术、温控和检测技术、信息技术、保温保鲜材料等多方面的技术应用不足限制了冷库、冷藏车的冷链服务效能。
体系不健全、标准间衔接性弱、品类分类规范性不足、基础标准通用性与适用性有待完善、标准落实不到位等是中国冷链物流标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因而在建设冷库时,存在库房布置不合理、制冷方式和建造材料选取随意的现象, 导致冷库低水平重复建设、不达标、预冷效果不符合标准、温度控制不符合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存在冷链绿色通道缺失和使用非法改装冷链运输车辆、车门多次开合、货物多次重装运输等冷链车使用不规范的现象, 不利温度控制,降低了冷链运输的效能。 同时,还存在冷链政策落实不到位,先进经验推广不足的问题。冷链政策存在决策一元性和执行多样性的矛盾, 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间政策衔接不理想,政策资源利用率低(10)。各地方的冷链政策制定程度不同,冷链政策的宣传、普及、落实力度也存在不足。 2021 年国家牵头打造“田头小站”试点,广东省积极响应,率先打造“田头智慧小站”并逐步全面推广,促进了高州荔枝、龙眼等优势农产品的增产增收,但“田头小站”在其余试点县、以及全国的普及力度明显滞后于广东省。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属于重型资产投资,投资较大,投资回报率低,存在投入与产出矛盾,购置冷藏车和新建冷库的投资约是普通物流设施投资的3 至5 倍。 一般农户生产规模小,普遍缺乏冷链设施建设运营能力。 农村合作社多为小范围内的自建自营,冷链设施设备会出现季节性闲置情况。 部分中小型物流企业虽有能力进行冷链设施建设,但受制于设施投资回收期长等原因,不会轻易进行投资。 物流地产受制于地区经济水平、地区城市规划和专业人才,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对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的助力作用。 多个建设主体之间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有效合作,一定程度上造成冷链资源碎片化现象。 政府是冷链设施建设的主导者,但上下级政府和同级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存在政策交叉和冲突问题。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农业经营者、物流企业、物流地产等共同参与、多措并举,具体建设路径如图2 所示。
图2 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路径
当前中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建设主体息息相关。政府应建立协同机制,促进建设主体间的信息反馈,推动冷链政策在制定、落实过程中的“无缝对接”。同时应加大扶持物流地产、物流企业、农业经营者等建设主体,严格落实金融支持、 财政补贴措施来降低冷链设施建设成本和增加资金来源。 如降低用水、用电价格,保障冷链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完善和落实“绿色通道”政策,发行政府专项债,实行政府性融资担保等多种形式。鼓励建设主体新建或改建冷链设施, 并对现有冷链资源进行整合,提高冷链资源的利用率,发挥集聚作用。
冷链设施的布局规划应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推动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发展挂钩,与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建设举措契合,通过加强布局规划,完善“顶层设计”,为冷链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催生建设黄金时期。 另一方面,应立足当前冷链设施建设环境,通过布局规划调整冷链设施类型结构,协调城市与乡村、沿海与内陆、产地与销地的冷链设施分布,补齐预冷、保鲜等冷链物流短板。 加快推进“田头小站”、移动冷库等的应用,有效解决中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现存的总量不足、 结构分布不均衡、标准体系不完善、发展政策不合理等问题。
物流地产等重要建设主体应充分解读和利用政府部门发布的冷链设施建设政策,整合社会资源。在政府降费减免、融资补贴及优化布局、建立标准体系等政策的帮扶及指导下进行建设,实现降本增效。同时,主体间应通力合作,聚焦农产品主产区、优势区,积极融入国家冷链网络布局,补齐“最先一公里”短板,形成有机统一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体系。
政府应加强冷链知识的宣传普及力度,为消费者和农业经营者吸收农产品冷链知识提供有效途径。 提高消费者的流通安全性意识、冷链服务质量敏感程度以及农产品冷链要求, 以需求带动生产,以生产促进建设。 提高农业经营者的冷链物流意识,将冷链设施在实现农产品保质保鲜、错季错峰销售、跨区域产销对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转化为普遍认知。 并将冷链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标准化建设冷链设施,逐步淘汰非标准化、老旧、低效能的冷链设施,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已经显现, 经济发展促进冷链消费能力和意愿的持续提升, 智慧冷链快速发展,无接触式配送需求大幅提升,根据“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加快冷链脱碳。 技术推动冷链物流行业改革提升,使冷链物流行业朝智能化、产业化、数字化等方向发展。因此,应推进先进信息技术在冷链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使冷链设施服务于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多温共配、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推动全程冷链监控体系、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冷链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立。 冷链设施建设主体应洞悉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扭转生产经营重心,引进先进的冷链物流相关技术。推动标准化冷库、冷藏车等的应用,通过使用新能源冷藏车、新能源冷库等多种措施并探究和应用多式联运、多温共配、甩挂运输、无接触式配送等模式,提高物流效益。
另外,政府应为高校、企业等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政策和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为提高行业从业人员素质助力。 建设主体应积极吸纳专业人才,组织内部从业人员进行知识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驱动效应和创新活力。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有密切相关。 因此,应充分认识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协同机制、扶持冷链设施建设主体,加强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布局规划, 充分解读政策大力推动建设,提升冷链物流意识,推进先进冷链物流技术应用等措施加快冷链物流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