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追求更加系统化和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长跑作为一项能够全面锻炼身体,提升心肺功能,培养意志品质的体育项目,在体育大单元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整合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过程,大单元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系统的学习体验。这种策略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长跑运动的技巧和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自我管理能力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进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体育" 大单元" 长跑
【中图分类号】G623.8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2-0145-03
一、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体育课堂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注重传统技能的培养,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全面素养提升。在体育大单元课堂中,长跑作为一项基础性、持久性强的项目,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何构建高质量的小学体育大单元课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当前体育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的内涵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强调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发展。与过去注重技能传授不同,现在更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和团队精神。因此,构建小学体育大单元课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体育大单元的设计要贯穿学生体能的长期培养。通过系统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等方面。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为其今后的体育运动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体育活动不仅是锻炼身体,也是情感交流和心理调节的重要途径。通过团队合作、竞争训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毅力和情感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压力。此外,还应关注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体育活动是学生交流、合作的重要场所,通过团队运动和集体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提升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小学体育跑类教学内容要求、教学提示以及学业要求
(一)教学内容要求
小学体育长跑教学应注重技术动作、训练方法和比赛策略的综合培养。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呼吸方法和节奏控制,同时了解长跑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提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示范引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耐心和毅力。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业要求
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跑步技术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团队意识。在长跑训练中,需要培养学生自律、自信和坚持的品质,同时学会与队友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新课改背景下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设计路径
(一)目标制定,建立自信
在小学体育大单元课堂中,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石。以长跑为例,在目标制定方面,我们不仅要考虑学生在长跑技能方面的提高,更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持久力。因此,设立可行的目标至关重要,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为他们建立自信心奠定了基础。我们要明确学生在长跑训练中应具备的技能和素质。这包括技术方面,如正确的跑步姿势、合理的呼吸方法、稳定的节奏控制等。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如耐力、速度、灵活性等。除此之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心、毅力、坚持力等。这些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而教学目标的设立就是为了指导学生朝着这些方面积极努力。其次,通过设立可行的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在参与长跑训练时,往往会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比如持久力不足、技术动作不够标准等。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生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设立具体、可行的目标,则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克服困难,提高自己的水平。最后,设立目标也有助于建立学生的自信心。长跑是一项需要持久力和耐心的运动项目,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然而,当他们设立了明确的目标,并且通过努力逐渐接近甚至达到了这些目标时,就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知。他们会意识到,只要有目标、有计划地去努力,就能够取得进步和成功,从而更加坚定地走向自己的体育梦想。
(二)知识整合,掌握技能
在小学体育大单元课堂中,将长跑技术和训练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长跑能力的关键。通过系统的训练安排,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长跑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毅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是至关重要的。跑步姿势应该端正,身体挺直,手臂自然摆动,脚步轻盈,步伐稳健。而呼吸方法则需要配合跑步节奏,保持稳定而深沉的呼吸,避免出现气喘吁吁的情况。通过示范引导和逐步练习,学生能够逐渐掌握这些技术要领。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在教学三四年级的长跑运动时,可以通过视频展示优秀运动员的跑步姿势,让学生观察并模仿。通过观看优秀运动员的示范,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动作要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模仿。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示和实地演示,以图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正确的呼吸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并且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应用和巩固,从而提高长跑技术水平。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更容易地掌握和运用长跑技术要点,从而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其次,教学中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训练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长跑能力。这包括逐步增加跑步距离和时间,提升跑步强度,以及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项目等。通过系统的训练安排,学生可以逐渐适应长跑的节奏和强度,提高他们的耐力和毅力。在课堂上可以设置逐步增加跑步距离的训练计划,从最初的短距离开始,逐渐增加到较长的距离。同时,可以设置间歇训练和速度训练等项目,以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和速度感。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安排,学生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长跑水平,增强体能素质。
(三)合作探究,培育习惯
在小学体育大单元课堂中,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是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在长跑训练中,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竞赛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制订训练计划,互相激励、相互配合完成训练任务。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小组合作训练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合作完成跑步训练任务。比如,设置水平为一二年级的长跑练习,每个小组轮流完成一定距离的跑步,通过接力传递棒形式完成比赛。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其次,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样至关重要。在长跑训练中,学生需要养成科学训练、合理休息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好地提高长跑水平,保持身心健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强调运动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专业的长跑训练知识,教导学生正确的训练方法和休息技巧,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解说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如何正确进行热身和拉伸,包括各种热身动作和拉伸动作的示范。同时,教师还可以讲解适当的训练强度和时长,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体能水平,指导他们选择合适的训练强度和时长,以确保训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除此之外,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确保充足的睡眠和饮食,避免过度训练和不良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保持身心健康。在小学体育大单元课堂中,合作探究和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和团队竞赛,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而通过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运动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长跑水平,保持身心健康。
(四)设计竞赛,领会精神
在小学体育大单元课堂的教学结束阶段,组织学生参加长跑比赛或趣味活动,是为了让他们在实践中领会比赛精神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比赛成绩的评定,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同时鼓励他们不断进步。通过组织长跑比赛,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比赛的紧张氛围和竞争激烈的场景。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胆识和勇气。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进行长跑比赛。通过设置不同年龄段和能力水平的组别,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比赛中,并且能够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中竞争。这样的比赛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更能够锻炼他们的体能和意志品质。每位学生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成绩,无论是取得好成绩的学生还是进步较慢的学生,都会在比赛中收获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其次,通过比赛成绩的评定,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跑步成绩,进行积分排名或颁发奖项,表彰表现优秀的学生。这样的激励措施能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去追求优异的成绩。将比赛成绩公布在班级或学校的榜单上,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和排名,从而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求胜欲望。同时,通过比赛和活动,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在比赛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互相鼓励,才能够取得好成绩。在接力赛中,队员们需要紧密配合,传递接力棒,共同完成比赛任务。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通过比赛成绩的评定,可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同时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五)科学评价,塑造品德
在小学体育大单元课堂中,科学评价是塑造学生品德和促进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手段。在长跑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评价学生的长跑技术水平,更需要评价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品德修养。科学评价应该全面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评价长跑技术的掌握程度外,还应该关注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团队合作精神、自律能力、毅力和坚持等品质。例如,在长跑训练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协助队友、遵守训练纪律、克服困难等情况,从而评价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其次,科学评价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和多样化的评价方法。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头评价外,还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来评价学生的表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反思环节,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长跑训练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倾听,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情况,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促进他们在长跑技术和品德素养上的全面发展。另外,科学评价应该及时反馈,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客观公正地给予学生反馈,既表扬他们的优点,又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并提供有效的改进建议。在长跑技术方面的评价中,教师可以利用录像回放和示范指导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自己的问题。通过录像回放,学生可以观察自己的跑步姿势、步频、呼吸等细节,并与标准动作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示范指导,即通过展示正确的长跑技术和动作要领,让学生直接模仿学习。这样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正确的技术要点,并在实践中逐步改进自己的长跑技术,提高训练效果。最后,科学评价应该注重激励和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塑造健康向上的品格。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律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小学体育大单元课堂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符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通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付循平.新课标背景下体育大单元教学策略探究[J].中国教师,2023(10):77-79.
[2]谢露丹.小组合作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开展[J].新课程(上),2019(6):165.
[3]谢娟,王金良,王金霞.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J].中国学校体育,2022(6):42-45.
[4]王甲寅.体育单元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J].小学教学参考,2013(21):81.
[5]陈萍.小学体育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28):191-193.
作者简介:
苏瑛瑛(1988年4月—),女,汉族,福建省龙岩市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小学体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