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提升综合能力

2024-02-13 00:00:00黄秀花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2期
关键词:低年级小学数学策略

【摘要】大单元作业是大单元教学活动的拓展和延伸,是大单元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大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关注“大目标”“大主题”和“大情境”的一致性和连贯性,这样才能使作业充分发挥教育价值。文章以主题为小学低年级数学“小小数学家的数学王国探索之旅”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为例,从目标确立,主题构建,情境设置,内容和形式设计等方面提出相关策略,旨在提高大单元作业设计质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低年级" 大单元作业" 设计" 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编号:FJJKZX23-433。

【中图分类号】G623.5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12-0109-03

一、引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为实现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还要把握教学内容主线与相应核心素养发展之间的关联。小学低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作为大单元整体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遵循新课标指导,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围绕“大主题”进行教学。对此,教师需要对作业内容进行整体思考、设计和组织实施,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提升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为核心素养的孕育和形成奠定基础。

二、整体教学设计,明确作业设计“大目标”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需要改变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可见,大单元作业设计有别于以往碎片化的作业设计,需要将设计视角从传统的“教学”转向“课程”,需要从大单元视角进行统筹和考量。[1]大单元作业是大单元教学活动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大单元教学内容从课内到课外的拓展、延伸和必要的补充,作业设计需要在严格遵循课程标准的同时,在大单元教学的基本框架下进行,大单元作业所含内容是由“大目标”所决定的。因此,明确大单元教学主题是作业设计的关键,教师需要在具体设计实践中,综合大单元教学信息,明确目标,这样才能形成整体设计思路,确定作业设计的方向。

例如,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别设置了“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分别设置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从数学教学整体化和结构化视角进行分析,很容易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各自然单元统整起来,形成一个覆盖所有知识内容的“大单元”。据此,教师可明确大单元教学和作业设计共同遵循的“大目标”,比如:1.认识100以内的数字,学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2.学会用100以内的数进行加减法计算;3.感受数学学习带来的快乐,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4.初步体验“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三、结合教学分析,确立作业设计“大主题”

大单元教学是以整体教学目标作为驱动,围绕核心素养,将教材中自然单元转化为大单元,确立“大目标”和“大主题”,这样才能让目标和主题发挥引领作用,设计“大作业”,以此促进数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2]因此,“大目标”确定后,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结合一年级小学生学情确立大单元教学和作业设计的共同主题。同样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为例,教师围绕核心素养确定“大目标”后,可对一年级学生的起点兴趣和起点经验进行分析。

一年级学生处于数学教育的初始阶段,他们刚刚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尚未从幼儿园游戏化、活动化教育模式中完全脱离出来,作业主题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幼小衔接问题。另外,此阶段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对小游戏、小故事等有浓厚的兴趣,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规律和兴趣特点的“大主题”,能够为其提供强劲的探索和学习动力,如“小小数学家的数学王国探索之旅”等。

四、围绕教学主题,构建作业设计“大情境”

所谓“大情境”指的是大单元教学或作业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构建具有整体性、连贯性的教学环境。“大情境”的构建有助于学生对“大主题”的全面理解。大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将作业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场景中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巩固与运用,从而让大单元作业发挥出自身的教育功能和价值[3]。

例如,在“小小数学家的数学王国探索之旅”大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可围绕此主题,结合学情分析,创编一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构建趣味化的作业“大情境”。比如:从前,有一个小精灵,他十分喜爱数学,人们都称他为“小小数学家”,他是个充满好奇,喜欢探索和挑战的孩子。他来到了一个神奇而充满奇幻色彩的“数学王国”,他需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数学知识解决一个又一个数学难题,发现一个又一个数学规律,这样才能不断踏上一个又一个上升的台阶,完成自己奇妙的探索之旅,找到“数学王国”中隐藏的数学宝藏。

大单元作业的“大情境”构建,能够将数学教学内容与虚拟世界中的问题、挑战联系起来,让学生进入到“小小数学家”角色之中,感受数学作业对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大情境”也为后续的分课时作业任务设计做好整体效果的铺垫,让作业内容和故事情境更具连贯性,让学生学生的好奇心理贯穿大单元作业的始终,从而增强学生完成大单元作业的兴趣和动力,提升作业设计效果。

五、结合主题情境,优化“分课时”作业内容

新课标强调,“注重创设真实情境”。真实情境的创设可从社会生活、科学和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等方面入手,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素材,发挥情境素材的育人功能。大单元是由若干个小单元经过整合后构成,因此,大单元教学需要在较长的时间段中完成。教师可将教材章节作为划分课时的参考依据,进行渐进性教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亦是如此,需要教师将“大目标”分解成多个“课时目标”,围绕“大主题”“大情境”展开分课时作业设计。例如,以“小小数学家的数学王国探索之旅”为主题的大单元教学中,针对“1~5的认识和加减法”分课时进行教学时,其目的是要让学生认识1~5的各个数字,学会用这些数字表示事物的个数,知道数字的先后顺序,学会数字的书写等。教师可据此进行“分课时”作业设计,教师可围绕大单元的主题情境进行细化设计。比如:

【作业主题】小小数学家的数学王国探索之旅

【课时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作业情境】“小小数学家”收到了“数学王国”的一封神秘的邀请信,需要通过完成以下任务,才能打开信件,阅读到邀请信中的具体内容。

【作业任务】

第一关:写一写(数星星,写数字)

★★(" ),★(" ),★★★(" ),★★★★(" ),★★★★★(" )

第二关:比一比(比多少,把gt;、lt;或=填写在括号中)

1. ★★★★(" )★★★,★★★(" )★★★,★★★★(" )★★★★★

2. 4(" )3,3(" )3,4(" )5

第三关:算一算(将正确的计算结果填写在括号里)

1. 1+2=(" ),2+3=(" ),3+1=(" )

2. 5-4=(" ),4-4=(" ),5-2=(" )

不难发现,教师将大单元教学中的“大主题”和“大情境”中的故事情节延伸到分课时作业内容中,让教学活动与作业浑然一体,保持了“大情境”的连贯性,能够让学生在故事情境中运用“1~5的认识和加减法”课程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不仅如此,教师还在“作业任务”中设置了“三关”,将“写”“比”“算”融入故事情节的“闯关”过程中,不仅体现出作业难度的渐进性,还让作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从而激活学生的好胜心,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大单元数学作业。

六、关注素养发展,丰富“大单元”作业形式

新课标鼓励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对象,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或多种方式相结合,组织开展教学。基于新课标指导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线性教学思维,拓宽作业设计视野,将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融入“大主题”“大情境”中,以此让每一种作业形式的育人价值发挥出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孕育和形成。

(一)设计跨学科作业

“跨学科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它能够将多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入作业内容中,让学生加以综合运用,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大单元作业设计中可在“大主题”“大情境”下实施学科之间交叉融合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例如,在以“小小数学家的数学王国探索之旅”为主题、以“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为分课时教学内容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中,教师可将语文、音乐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融入其中,形成“跨学科大单元作业”,比如:

【作业主题】小小数学家的数学王国探索之旅

【课时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作业情境】“小小数学家”顺利地闯过了“三关”,拿到了“数学王国”的金钥匙。他缓缓开启“数学王国”的大门,却被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团团围住,他需要再次迎接挑战才能踏上通往“数学王国”的第一道台阶。

【作业任务】

第一关:1.学唱歌曲《上山打老虎》;2.根据《上山打老虎》歌曲创编舞蹈,演一演

第二关:1.说出带有1~5任意一个数字的成语;2.如果苹果代表1,桃子代表2,红花代表3,青蛙代表4,蝴蝶代表5,算一算1+2=(" ),2+3=(" ),3+1=(" ),在括号里画出对应的图案

第三关: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场合中用到了1~5数字

教师在本分课时大单元教学设计中引入了“艺术”学科中的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的技能和方法以及“语文”和“综合实践”方面内容,这样不但能让大单元作业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也让其形式更加新颖,在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感觉的同时,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让学生从小弱化学科之间的边界意识,助力发散思维发展,为核心素养的孕育和形成奠定基础。

(二)设计集体型作业

集体型数学大单元作业是一种在“大主题”“大情境”下由一组学生共同完成作业的形式,此类作业注重学生合作品质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强化数学技能的同时,驱动学生与他人主动协作和沟通,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进而发展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需的关键能力和优秀品质。以“小小数学家的数学王国探索之旅”为主题、以“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为分课时教学内容的大单元作业设计为例,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特质,将学生划分为4~6人的“异质化”数学兴趣小组,基于主题情境下设置具有合作性的大单元作业。比如:

【作业主题】小小数学家的数学王国探索之旅

【课时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

【作业情境】“小小数学家”再次完成了挑战任务,他和“数学王国”的“小精灵”变成了朋友,他们开始一起解决即将面临的一个又一个难题,通过合力向更高难度的解题迈进。

【作业任务】

1.通过小组合作,计算下列问题的答案:“小小数学家”从神秘的布袋中拿出3个白色魔法球和2个黑色魔法球,布袋里还剩下白色和黑色魔法球各1个,请问,布袋中原来有的球中,白色和黑色魔法球各多少个?

2.合作探究,答题过关:“小小数学家”和“小精灵”排队登上“数学王国”的阶梯,共有5人排队,“小小数学家”排第2。(1)他前面有多少个“小精灵”,后面有多少个小精灵?(2)小组合作“演一演”,根据排队情况,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集体型”大单元数学作业的难度相对较高,需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以便能让各小组成员形成各自解决问题的意见,在合作中产生思维碰撞,促进合作探究和讨论。通过这种集体型作业设计,不仅能增加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还能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强化合作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低年级数学大单元作业设计不仅需要与单元教学目标保持一致,还需要将作业与“大主题”“大情境”联系起来,确保目标、主题的一致性以及情境的连贯性,在此基础上,丰富作业设计形式,设置作业内容,从而令大单元教学与大单元作业形成有机整体,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小丹.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三个维度的实践探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7):43-46.

[2]张亚婷.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大单元作业设计[J].教师教育论坛,2023,36(8):57-59.

[3]林丽娟.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单元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24(11):87-89+98.

猜你喜欢
低年级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数学大世界(2018年1期)2018-04-12 05:39:14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2:10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8:41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50:54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2:56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