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宇 山西省经济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然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经济环境的快速变化,因此,国有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管理和经营模式,提高经营绩效,以适应市场的要求。经营绩效考核作为一种有效手段,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实现科学决策、合理资源配置和持续增长。
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的意义在于推动国有企业向市场化、现代化、高效益的方向发展,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的主要意义:第一,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经营绩效考核可以让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清晰了解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情况。通过评估不同部门、项目或产品线的绩效,可以及时调整资源配置,使其更加合理和有效,从而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第二,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绩效考核促使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更加关注经营效率和效益,不断优化管理流程,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从而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第三,强化市场竞争力。经营绩效考核可以让企业了解自身在市场上的地位和竞争力,找出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企业可以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整和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第四,激励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可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第五,提高企业透明度和治理水平。经营绩效考核将企业的运营情况公开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同时,还可以强化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促进企业管理和运营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第六,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经营绩效考核关注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而非短期利益。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引导企业更加注重创新和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平衡。第七,改进企业决策。经营绩效考核结果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合理安排资源,推动企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1]。
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的现况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多元化考核指标。在过去,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主要以财务指标为主,如利润、销售收入等,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指标,包括不仅限于财务指标,还包括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产品质量、社会责任履行等非财务绩效指标,以更全面地评估企业的绩效。第二,随着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将社会责任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企业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公益慈善等方面的表现,也成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第三,为了确保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性,一些国有企业开始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绩效进行独立评估。这样可以避免内部因素影响考核结果,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第四,链接薪酬激励。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将绩效考核与员工薪酬激励相结合。优秀的绩效表现可以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奖金,从而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企业绩效。第五,倾向长期发展目标。过去,部分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较为重视短期利润和业绩,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将绩效考核与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注重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尽管在绩效考核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国有企业的考核指标体系仍然较为简单,过于依赖财务指标,忽视了其他非财务绩效的重要性。同时,一些地方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受到政治因素和地方利益的影响,导致考核结果不够客观和公正。总体来说,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逐渐朝着多元化、客观化和长期化的方向发展。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变化,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
强化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提升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是十分必要的。绩效考核是国有企业管理和发展的重要工具,它对于促进企业改进经营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要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第一,设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是提升重视程度的基础。绩效考核指标应该综合考虑企业的财务、市场、客户、员工等多个方面,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同时,考核指标应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相契合,鼓励企业持续改进和创新。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坚持效益优先、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对标考核、坚持分类考核。第二,为确保考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可以引入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国有企业的绩效进行评估。第三方评估结果可以为企业提供中立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考核结果的权威性和科学性。第三,鼓励国有企业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分享优秀的绩效管理经验和做法。通过学习他人的成功案例,可以为自身的绩效考核提供借鉴和启示。第四,促进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的信息化发展,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渗透员工绩效考核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与现实意义,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人员的重视度。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实施,国有企业可以提升对经营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加强对绩效改进的认识和行动,推动企业向市场化、现代化、高效益的方向不断迈进。
完善资源占用核算体系是强化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的重要措施之一。资源占用核算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资源进行全面、准确、科学的核算和分析。通过完善资源占用核算体系,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效率。以下是完善资源占用核算体系的几个关键方面:第一,考虑多维度资源。资源占用核算不仅仅局限于财务资源,还应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等多个维度。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资源利用情况,避免因为过度关注财务绩效而忽视其他重要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二,引入全要素生产率评估。全要素生产率评估是一种衡量企业生产要素综合利用效率的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情况。通过全要素生产率评估,可以发现资源利用的短板,有针对性地改进资源配置。第三,建立业务单元资源核算。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业务单元,对每个业务单元的资源占用进行核算和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业务单元的经营状况,找出优劣势,进行差异化管理[3]。第四,结合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分析是一种系统研究资源投入和产出之间关系的方法,通过对资源投入与产出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产出质量。第五,强化信息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资源占用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这样可以提高资源占用核算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做出决策。
考核指标的权重配置直接影响到绩效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合理的权重配置可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整体绩效和发展状况。以下是改善考核指标权重配置的一些建议:首先,在确定考核指标的权重时,应该综合考虑多个维度的指标,如财务绩效、市场竞争力、客户满意度、员工发展等。不宜过度侧重某一方面,而是要建立平衡的权重配置,确保绩效考核的全面性。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应当结合不同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和管理短板,突出不同考核重点,例如,资产管理类重点考核发展质量、发展规模、运营效率、市场开拓;实体生产类重点考核公司的发展规模、市场开拓能力、精益管理水平、科技创新水平、出口规模和盈利水平;国际国内贸易类重点关注盈利能力、贸易周转效率、资金回笼效率和风险防控;专业功能类重点加强对落实集团公司重大部署、特定功能性业务、执行重大战略任务和专项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特殊关注类重点关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产业转型、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此外,考核指标权重应与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相契合,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过度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长期战略目标的企业绩效考核可能会导致企业盲目追求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其次,引入权重调整机制。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阶段的不同,考核指标的权重也应该进行相应调整。因此,建立灵活的权重调整机制是必要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权重的调整,以确保考核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再次,在制定考核指标权重时,应广泛听取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关注点和重要性可能存在差异,充分倾听意见可以使权重配置更加公正和客观。最后,建立绩效考核委员会。为确保考核指标权重配置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建议建立独立的绩效考核委员会。该委员会可以由内外部专家组成,负责审核考核指标及其权重的设定,确保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积极改善考核奖励机制对于强化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非常重要。考核奖励机制是激励和推动企业管理层和员工积极努力、追求卓越绩效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改善考核奖励机制的一些建议:第一,考核奖励应该与企业的绩效直接挂钩。优秀的绩效表现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这可以包括薪酬提升、奖金、股权激励等形式,以激励员工在工作中全力以赴,实现个人和企业共同发展。第二,引入绩效激励基准。设立绩效激励基准以保障考核奖励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绩效激励基准可以是企业自身过往的绩效表现,也可以是同行业或行业领先企业的绩效水平,通过与基准对比,确保奖励的公平性。第三,考核奖励机制应该鼓励企业追求长期发展目标,而非短期利润。可以设立长期绩效考核奖励,鼓励企业在多个考核周期内持续提升绩效,避免短期行为对考核结果产生过度影响。例如,可以将企业的年度指标作为参考标准,年度指标包括财务指标、市场拓展指标、运营质量指标、科技创新指标、个性化指标、限制约束指标和奋斗指标七部分,每个部分企业管理层都应当进行奖励机制的精细化拟定。第四,突出个人贡献。除了奖励企业整体绩效外,考核奖励机制也应突出个人的贡献。通过个人绩效考核,激励优秀员工的个人成长和进步,推动企业形成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整体绩效。第五,考核奖励的评估流程应该建立在公正、透明、客观的基础上。确保评估流程的透明性可以增强员工对奖励制度的信任和认同,提高奖励的激励效果。第六,组织内外部比较。考核奖励机制可以对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个人之间进行比较,也可以对企业与同行业或行业领先企业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以激励部门和个人的竞争意识,促进绩效的不断提升[4]。
强化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的关键在于合理应用具体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是对企业绩效和管理水平的客观反映,合理应用考核结果有助于推动企业改进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并取得持续发展。以下是在应用考核结果时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首先,企业应该依据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的计分细则精确计算,根据经营业绩考核得分年度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的最终结果依次分为A、B、C、D 共4 个级别。A 级为最高级,D 级为最低级,根据考核得分综合确定。考核评级划分具体可以参考《年度经营业绩考核计分细则》。其次,在考核结果中,应该重点识别企业的亮点和问题所在。亮点是企业在某些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而问题则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空间,需要加以关注和改进。再次,考核结果应综合考虑多个维度的指标,而不仅仅局限于财务绩效。应该关注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市场竞争力、客户满意度、员工发展等多个方面,以实现全面评估和指导。对于绩效优秀的企业或个人,应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以激发积极性。而对于绩效较差的企业或个人,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或加强辅导指导,督促其改进。最后,在应用考核结果时,应充分沟通和参与企业内部各个层级,包括管理层、员工、技术团队等。通过广泛参与,可以增强对考核结果的理解和认同,促进绩效改进的共识和行动。此外,为了确保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企业绩效进行独立评估。第三方评估的结果可以为企业管理层提供中立和客观的意见,有助于提高考核结果的权威性。总之,通过合理应用具体考核结果,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发挥优势,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和创新,提高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应用考核结果还有助于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和认可。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在于引导企业实现高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考核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国有企业需要积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通过不断完善和优化绩效考核体系,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实现健康、稳健、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