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峰 加格达奇车务段
要探讨安全文化,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安全意识及其所引导的各个安全行为的总称,其中包括行为安全、安全观念及其安全工艺和安全系统等。以人为本是安全文化的中心,营造企业内部的安全文化氛围,宣传安全文化的重要性进而实现改善安全业绩、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目的。安全文化包括安全价值观及安全行为准则,二者相互联系构成了安全文化的主体。安全文化是围绕人展开的,要规范人的行为,文化是最有效、最积极、最根本的实现途径。
要弄清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就要认清安全管理现状。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安全管理缺乏紧迫感
党和国家启动机构改革以来,始终在改革的路上前行,但仍有部分管理干部在思想上没有形成紧迫感,还没有认识到我们现存的短板和不足。现阶段,铁路企业和市场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在人员思想、管理能力、设备设施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和隐患问题,管理层级对于安全工作的盲目自信,导致个别管理干部在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上有差距,也直接影响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2.问题管理存在认识偏差
几种倾向性思想导致部分管理干部对问题导向认识有偏差。一是自我满足,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本来有问题,却自认为没问题;二是认为查问题就是揭伤疤,是对工作的否定;三是认为问题长期存在,管理治标不治本;四是不主动分析问题原因,而是对照问题绕着走,导致教训没有吸取,问题没有解决。这些思想上的偏差,说明大家对问题管理没有找准定位,从管理的角度出发,治本比治标好,治标比不治好,问题不是用来清除的,而是通过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查找管理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带病”前进、问题中发展才是根本。
3.安全管理履职缺失
部分干部不是不重视、不履责,而是在精细度、执行力、落实质量上存在缺失。主要表现为:一是抓安全工作思路不够清晰。安全管理工作顶层设计不够、抓不住重点、盯不准关键、找不准措施,不善于思考、研究,导致一些工作落实质量低、风险管控不力、效果没有形成。二是抓安全工作方法不够准确。对安全工作缺乏有效管控手段,不能研究利用技防、物防防控手段替代人海战术,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盯控现场,盯控管理。三是抓安全工作手段不够务实。管理和专业技术干部不能结合实际制定对策,对工作督导推进力度小,部分措施偏离现场,不是束手无策,就是虎头蛇尾,导致工作不能抓出质量。
1.规章制定过于机械
系统制度办法是站在全局角度整体进行规范,但有些具体条款做不到全部适用,需要进一步修订、细化。比如:《客运营业站接发旅客列车管理办法》规定“普速车3 人接车,单编动车组2 人接车,重联动车组3 人接车”。但在实际作业中,有很多支线和小站,车站仅接发“小客车”,最短的编组仅有4 辆,乘降旅客也非常少,3 人接车没有必要。目前,我们计划在支线小型车站试行小编组普速列车减员接车措施,对于客车编组小、客流少、没有天桥地道、不遮挡视线的车站,采取一站一案的原则,合理缩减接发车人员。
2.制度管理上窄下宽
在具体作业和措施制定过程中,没有严格考量上位管理制度,导致下层制度宽于上层制度。比如,经检查发现有列车用水冲刷门头保洁的问题,经核查内部管理制度,根据规定只有冬季不能冲刷,没有考虑到车辆隐藏线路侵水安全问题。再比如:个别车站制定的行包牵引车管理制度中,规定站内作业最高时速10 千米/小时,宽于上级规定的重车不超过5 千米/小时,转弯、调头不超过3 千米/小时,造成牵引车站内作业超速行驶。
3.必要的安全保障条件不足
在集团公司实行无会周后,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到现场去对规对标检查,发现一些问题的产生是管理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比如:一些小站客运管理干部缺员、客运作业人员不足且专业素质不过关,一些安全工作在这样的车站想要落实到位、落出高质量是不现实的,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精力,作业人员达不到能力要求,只能以保作业为先。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通过源头治理、问题管理等手段,不断优化安全管理理念,逐步提升各级管理人员安全治理能力,为安全工作整体稳定奠定基础。
首先,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和对铁路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国铁集团、国家铁路局、省安委办及集团公司安全决策部署。
其次,要突出载体,“对规对标”检查就是推动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通过对现场进行全覆盖检查、全过程盯控,按周期、地域、薄弱、专项开展剖析评价,牢牢抓住安全关键,实现安全生产全过程控制。
最后,要把握安全文化建设的总体原则,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持对安全的敬畏感;坚持强基达标、综合治理、从严管理,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营造安全稳定环境;坚持源头治理和超前防范,主动避险、专项整治,树立问题导向;坚持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铁路重大事故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保持安全管理的连贯性;坚持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提升系统整体工作质量。
针对作业变化、季节特点及安全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研判安全总体趋势和突出作业风险,组织实施预控对策,提升安全风险预警的科学性、合理性。对问题频发、安全不稳、管理问题突出、短时间内重复发生的单位实施专项预警;对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和作业组织方式变化实施专题预警;对季节性、阶段性安全重点实施广泛预警;对不良天气、严重隐患问题,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实施实时预警;通过多种预警机制,提高安全预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确保安全防御全项覆盖、不留死角。比如:针对乘降组织、安检查危、劳动安全等常规性工作,每月定期发布安全风险预警;针对季度列车运行图调整和旅服作业模式调整发布了专题安全风险预警;针对大风、降雨等临时性风险发布了实时预警。
针对执行层接收文件多、推进落实难、领会精神不透彻、工作分解不均衡等实际问题,对于同类工作能整合的不单一下发,能同步落实的不分项推进,在为基层减负的同时,提升基层落实工作的效果和质量。比如,为了我们正在建立的客运管理实施细则,就是在对上级各项要求梳理整合之后,结合段情制定的符合本单位安全生产需要的管理汇编,可直接运用于现场,直接指导现场哪项工作应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是标准,体现了麻烦在管理层、方便在作业层,有效提升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以安全管理为基础,以确保现实安全为底线,以各项工作高效融合为核心,从系统全面管理的角度出发,统筹推进好安全与七项长线工作的深度融合。一是全年安全重点工作与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机结合;二是全年安全重点工作与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有机结合;三是全年安全重点工作与对规对标写实有机结合;四是全年安全重点工作与干部履职有机结合;五是全年安全重点工作与新线建设有机结合;六是全年安全重点工作与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安全评估、阶段性验收工作有机结合;七是全年安全重点工作与教育培训、规章清理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各项工作的深度融合,从系统开始做到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结果综合运用,质量综合评价,实现各项工作的精准衔接、高效推进,提升工作落实质量。
在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调整后,我们迅速转变思想认识,从“违规”变“违法”的角度去推进消防安全工作,集中精力、精准发力,全面开展了铁路客站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活动。针对消防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进行专项安排、专项部署、专项推进、专项整治,实行隐患问题整改质量专人验收销号制,确保了消防安全隐患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针对铁路站台易发旅客人身伤害问题的情况,我们组织对旅客乘降各环节进行拆分,逐个作业单元明确工作标准,采取全过程跟班写实的方式查漏补缺,持续督导落实标准,着力培养职工按标作业的良好作业习惯,有效保障了旅客人身安全。
以问题为切入点,借助问题分析优化客运管理,把减少作业问题作为浅层目标,将提升管理层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作为深层目标。一是抓住显性问题。将违章违纪等作业问题归纳为显性问题,视频和现场检查形成常态,设专人、设定量、设专题,每天、每月兑现检查计划。同时,每日交班会逐条问题分析,并与责任单位建立问题调查、复核制度,对定责问题全部列入系统绩效考核体系。二是找准隐性问题。通过自下而上看管理、自上而下看落实的方式,查找作业现场存在的隐性管理问题,开展车间(含中间站,下同)管理状态专项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具体指导措施,跟踪整改质量,严防问题反弹。三是根治关键性问题。抓住人和作业两大危险因素,对能够产生事故的关键环节、关键问题进行精准防控。比如:人身安全重点卡控“一毒两伤”,即食物中毒、旅客伤、职工伤;作业安全重点卡控“5 项风险”,即安检查危、电器使用、作业车辆管理、客服设备加固、行包装卸组织不当所导致的火灾爆炸及行车安全事故。通过对显性、隐性、关键性问题的常态化防控和全覆盖检查,牢固树立站段科室和作业现场的安全警惕意识,确保现实安全。
一是现已着手对客运作业类规章制度进行自查,对操作性不强、不贴合再场实际的制度办法进行修订,确保机制能落得下去。二是坚持长短结合和远近结合,在深入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好安全大检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安全生产月活动。三是加强安全决策、专业管理、规章制度、作业现场等方面源头性风险,突出对季节性、阶段性、生产组织变化、作业条件变化、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因素,继续加大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力度,确保安全持续稳定。
继续加大现场督导力度,通过问题看责任落实。一是强化视频管控。继续将视频检查作为主要监督手段,针对视频管控特点和覆盖面,每月制定视频检查计划,重点盯控安检查危、疫情防控、作业质量、劳动纪律、乘降组织、站车秩序、车辆管理、节能降耗等环节,确保现场作业持续可控。二是强化现场检查。制定年度、月度检查计划,组织专业管理干部深入现场,重点检查工作落实、管理作用、边远地区、设备设施及各站专业管理情况等,现场检查与视频管控相互补位,确保检查项目全覆盖。三是强化边远地区检查。在每月对管内车站全覆盖检查基础上,突出交通不便的边远车站,开展明察暗访相结合的重点检查,防止出现管理盲区。四是推进好阶段验收整治工作。利用春整、秋检契机,提前制定检查项目和检查标准量化清单,对系统各站工作质量进行全面的专业性评估检查,并通过检查验收梳理问题、组织整改,不断提升客运工作质量。
一是増强专业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切实抓好客运系统安全管理、生产组织、队伍建设、设备运用和设备投入,认真履行组织协调、检查指导、监督监管职能,强化对标对规检查、重点问题整治和薄弱车站的指导帮促,及时阻断突出风险。二是运用检查评估、定期对话、交班分析、安全预警等手段,加强对现实安全工作的掌控。三是加强对现场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和检查指导,强化作业过程控制,定期分析现场安全生产状况,保证专业管理贯通到生产一线,落实到作业岗位。
以客运系统月度关键指标评价项点和季度专业管理评价指标为平台,将安全关键问题、管控覆盖面、关键处所、关键作业、关键时间、关键环节以及发现问题数量和质量等纳入专业管理干部评价范畴,通过每月对每项工作单项排名、单项评价和综合评价、集中考核等有效手段,抓好现场专业管理干部作用。同时,在优化专业管理结构、整合专项工作等方面入手,清晰划定管理干部和作业人员职责权限,为安全持续稳定奠定基础。
近年来,劳动安全、安检查危、消防安全等工作逐步划归系统实施全面管理,各层级管理干部安全职责的完善和落实,成为了安全管理中的关键因素,要着重抓好安全职责的兑现。一是健全完善安全职责。根据管理职能变化逐层、逐级修订部门和个人安全职责,清晰明确部门管理权责和个人管理项点。二是做好安全职责培训。让每名系统专业管理干部都清楚做什么、怎么做,更要明白做不好的后果和影响,从思想上提升专业管理干部对安全工作的整体认识。三是抓安全职责的落实。将安全职责落实情况融入日常工作,形成常态化讲评、督导、考核机制,确保安全职责逐级兑现。■